《纪录片》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905292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录片》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纪录片》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纪录片》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纪录片》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纪录片》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录片》知识点整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纪录片一词,既是电影纪录片新的发展形式,又是电视节目的一个种类。2故事片向纪录片靠拢 追求客观记录风格;纪录片向故事片靠拢 追求情节化故事化。3纪录片是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纪实艺术。4当今纪录片种类可以分为社会人文类与自然科学类。5纪录片的丰富多彩是由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构成的。6纪录片的形态种类,以内容或以形式划分都是长期习惯,具有一定科学性。12莱妮里芬施塔尔 代表作:意志的胜利奥林匹亚13尤里斯伊文思:一条安达鲁狗 桥 雨 博里纳奇矿区 新的土地 愚公移山17“冷战”结束以来,商业片升温表现之一是自然题材纪录片的发展。1国际经验与民族化探索是纪录片艺术发展两大动力2新中国第一部纪录

2、片:民主东北第一次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真实情况公布于世。3 1958年5月1日,我国内地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播。第一个节目就有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纪录片到农村去。7月播出第一步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4 收租院是公认的中国初期纪录片代表之作,有泥塑。6客观纪录体:主张 强调跟踪纪录事件发展过程,强调自然客观,重过程不重结果,隐藏主观意图。大量使用长画面,重视访谈和现场声;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说和音乐甚至拒绝人工照明。反对拍摄中的人为干预,往往能够取得绝妙的自然客观效果。这是当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艺术形式之一。如果驾驭不当,客观纪录体容易流于冗长平淡、现象罗列乃至自然主义,不知所云。7怎

3、样理解纪录片的国际性和民族性双重品格并存 p11一部纪录片从思想内涵到感情倾向,从美学追求到技巧手法,都或深或浅的濡染着民族文化色彩。民族性既表现在思想内容上,也表现在艺术观念和形式上,更表现在作者自觉或不自觉的主观意识上。一个作者跨境创作,表现的是异国题材内容,渗透于作品的情绪、倾向基调,却与他的主观意识及其自身文化传统密不可分,作品总体能否被认可为异国文化便大有疑问。表现异国内容的作品成为 本国文化成果倒是顺理成章的。意识形态和民族差异形成的彼此不信赖,以至各怀敌意、互相防范,直接影响着跨国创作,也限制了纪录片艺术国际性产生的发挥。这也是它民族性长久存在对其国际性产生的障碍,即国际性与民族

4、性具有一致与不一致的两面性。关于民族性与国际性关系问题,有两种表述值得分析:一种见解认为“越是民族的越具国际性”,一种观点为“与国际接轨”说艺术的国际性是就品种及其基本规律、形态而言。一种艺术从此国传到彼国,必染上彼国色彩,融于彼国文化。具体作品主要是民族的。少量会走出国门为国外观众接受,绝大多数只能在本国发挥作用。接轨 作为艺术的纪录片与科学技术、产品完全不同,不可能有统一之轨连接。8.北方的那努克艺术方法技巧,主要是几方面:弗拉哈迪歌颂美而回避丑的美学原则。与被摄对象长期交友共处,深入观察,准确把握生活形态,并使被摄对象在镜头前高度自然。用故事片手法表现非虚构的人生故事,纪录片故事化,并以

5、主观热情介入强化情节,塑造人物。长画面大容量。猎取海豹,长画面最早范例在选择拍摄和选择编辑基础上,运用画面组接创造节奏变化和艺术气氛,使作品结构高潮迭起,增强吸引力。利用字幕增强效果,使默片具备了综合艺术手段的表现力。9.北方的那努克遭到非议的地方主要是:有人批评建冰屋是“造假”,有人批评他单纯扬美掩丑,是回避社会矛盾粉饰现实;用长镜头组织情节,等等。由此发端的纪录片再现与纪实之争,艺术与现实之间应保持多大距离的分歧长期存在,至今依然存在。10“电影眼睛”艺术主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吉加维尔托夫强调摄影机的特殊功能,重视拍摄角度、景别以至特技等摄影造型技巧。主张抢拍和隐蔽拍摄,以“墙上的苍蝇”比

6、喻摄影客观性;要求摄取人物自然神态和事件进程原貌,甚至要求“被拍对象发现你在拍他,便立即停机”。反对拍摄中的人为干预和表演。强调蒙太奇的作用,认为蒙太奇手段可以改变乃至创造新的时空形态。强调电影的任务是反映社会现实,肯定纪录片的传媒作用和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主张电影人到生活中去,通过日常生活反映社会变化,通过平凡事例表现伟大主题。把电影剧本、演员、摄影棚等视为“资产阶级发明物;称进口故事片为麻醉人民的“宗教同类”,痛斥进口故事片为“技术上花哨的电影活僵尸”。电影眼睛派虽然贡献巨大影响深远,历史却证明因其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它未能长久的繁荣下去。对摄影和蒙太奇的刻意追求,不仅是主观意念对“电影

7、眼睛”功能的否定,也难免流于技术主义,从而降低纪录片的认识功能和史学价值。另外他们对故事片的笼统否定失之偏颇,妨碍了对其巨大社会功能的认识。11.格里尔逊学派的基本艺术观点是:重视电影的认识功能,强调纪录电影创作要面对现实,剖析社会问题。主张把电影直接用于宣传教育,把电影院作为讲坛,以宣传家的身份利用纪录电影为改造社会服务。主张“创造性地处理生活场景”,允许拍摄中进行艺术加工纯客观的纪实电影是不存在的。他认为电影人首先是政治分析家、宣传员,其次才是艺术家。对故事片持完全否定态度。他认为摄影棚里拍摄虚构故事片是对电影这一现代媒体的误用15“最差的纪录片是宣传片”这种说法不符合事实:应该说,低水平

8、宣传片是纪录片中“最差”的,却不能说宣传性纪录片都是最差的。事实是,越是艺术质量高的纪录片越有利于宣传。最经典的纪录片也是最好的宣传片。纪录片本质上就是用影视宣传教育的艺术,只是宣传的内容和隐显不同罢了,政府、集团、个人的主张虽有差异,却都是宣传。16.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都追求真实客观效果,其明显差异构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对创作中的“主观成分”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真实介入 直接隐藏 纯客观都强调声画同步,甚至是声音比画面更重要。选择拍摄对象17望长城开启了中国纪录片创作新阶段,是里程碑 为什么?p55从艺术观念、方法技巧到艺术形态全面创新:既大胆告别主创者熟悉的传统方法和模式,又不机械模仿

9、照搬某些学派,而是广采博取为己所用,把西方多学派写实技法和艺术策略融入东方虚实相济的艺术传统中,铸成新的客观记录方法和风格,实现了“以拆散模式合成模式”。其创新突出表现为长画面的拍摄和对声音的高质量采录。电子录像技术设备便利 国际影视艺术交流和纪录片人默默探索18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几个阶段,主要经验教训1初期的电视纪录片(1958-1978英雄的信阳人民 制作周期短播出及时 收租院2改革开放带来纪录片艺术的初步繁荣 20世纪70年代末选材面窄 手法陈旧 样式单一 改革开放后改观 20世纪80年代前期纪录片短暂繁荣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娱乐节目迅猛发展下,纪录片风光不再 纪录片飞跃性发展

10、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面稳步发展提高一 数量大增 ;二专业性纪录片频道和成批纪录片专栏立足稳定,影响扩大三视听并重纪实理念与方法普及 ;四纪录片佳作屡创收视率纪录;五传播使命与审美追求统一 ;六反映现实的力作彰显舆论功能;七拓宽选材广度,弱项题材趋热: 1自然纪录片升温 2科技类纪录片创新多 3跨国题材创作的突破八辅助性艺术技巧的积极探索 ;九社会力量参与纪录片发展助推器;十DV新武器初现锋芒19选题和前期准备 从哪方面着手 p116一创作的准备:1 长远基础性准备 思想、理论、职业道德、文化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训练,以及语言的、身体的训练。 2 特定的专

11、门性准备 物质 物资准备二 选题策划:题材、责任、兴趣 三 选题策划:内容、方法、样式 四 形象思维与计划调整:1 及时修改方案 ;2 两种思维 形象逻辑 ;3 故事性在前期创作中孕育 ;4 故事与细节 ;5 作品形态与艺术手段20怎样看待拍摄中的主观干预?作为艺术创作,绝对不“干预”是不可能的。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干预”一语充满褒贬争议。每人理解和“干预”的方式、程度差别颇大,不能简单地判定是非。广义而言,创作过程中与被采访者的接触,对内容的选择、拍摄的取舍、访谈时的提问,都是“干预”。干预是主观意识的突出体现。就作品题材性质:风光片和某些生活常态题材,拍摄时根据内容做适当“干预”往往不可缺

12、少。干预与否,如何干预 往往首先与题材内容有关,不能一概而论。对“干预”的态度又是不同风格的区别之一。写意风格从不一概反对“干预”,并把适当“干预”视为深化作品主题的必要手段。写实风格则强调客观记录,反对“干预”21怎样对待现场声音 p210访谈与现场声:有闻必录纪录片现场声包括与画面同步产生的各种声音,强调“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也包括声音的真实,纪录片声音不好可视为它的生命不健全。因此,强调前期创作对声音“有闻必录”是十分重要的。“有闻必录”不等于“有录必用”。纪录片可以无解说词、无音乐、无谈话,但不可没有现场声。高质量的前期录音,是编导、摄像、录音三主创共同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一作为基本内容

13、的各种访谈录音 二 表现人物性格的访谈录音 三 现场自然声录音 四 录音技术与技巧22单一叙事组接简单的叙事 单一式时空统一的叙事组接 跳跃 单一式叙事组接的结构形式复合式叙事组接较复杂的叙事 平行交错复合式组接 交叉复合式组接 主次互补的复合式组接23以不完整取胜:“读不懂”的解说词解说词不是为独立传播而写作,它是影视纪实艺术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形式,是一种允许或提倡“不完整”的文体。离开作品整体叫人读不懂,不仅是正常的,还是它应有的独特品格。它的这种地位和品格,符合“艺术同化”和艺术“相互吞并”的原理。好的解说词既不追求完整,也不追求独立,却能与其他艺术元素融于一体,共同营造综合

14、艺术效果。解说词不图完整,不求量大,是一种“谦恭”和“礼让”,把一些叙述和表现功能让给了画面、访谈和现场声,让给了字幕和音乐。以残缺营造完整,符合艺术以少胜多的普遍原则,也是纪录片后期创作中处理多种艺术手段综合关系的重要原则。各方面都“谦让”、都“自甘”残缺,才有作品的总体完美。“听不见的音乐”与不完整的音乐纪录片音乐只有置入适当位置,融入作品整体的内容和形式,是人不知不觉地受到它的感染,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的时候,才是最佳效果。这就是人们赞扬的“听不见的音乐”的效果。在纪录片中,音乐使用的过满,容易与其他声音元素互相干扰。造成听觉的争夺,产生“闹”的效果,是音乐沦于“多余者”的尴尬境地。过滥的歌曲与过满的配乐更大的消极作用还在于,主观声过多对纪实艺术特性的抵消和削弱。主观色彩过浓必会冲淡客观自然效果。完全不用音乐,意在“以无胜有”,是写实风格的极致所至,旨在最大限度地排除主观色彩;同时也是一种追求,一种主体个性。解说词为音乐让路,音乐为访谈、现场声让路,往往是营造声音和谐效果的必要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