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_图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84888077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一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_图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_图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_图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_图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冀教版一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_图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一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_图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一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_图文(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儿童富有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知识技能方面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2、能熟练掌握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定位。 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一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2、数学思考方面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的简单现象。 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现空间的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3、解决问题方面。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逐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体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在他人的帮助和鼓励下,能克服在数学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引导下,能够发现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

4、: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第 一 单 元 位 置教学目标 :1 经历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等相对位置的过程,会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2 会用

5、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3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时间:3课时 左 右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2页。教学目标:1、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3、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教学难

6、点: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语数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教学方法:合作、演示等教学过程: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做动作。(学生笑,有部分同学弄不清,手忙脚乱的。)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刚才有些小朋友弄错了左右,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左右”。(板书:左右)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而言,这样的游戏情境设计,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左右”的学习中

7、来。二、体验感悟黑板的左边有值日表。黑板的右边有镜框。红旗的左边和右边都有字。我的左边是小明。这是我的左耳,这是我的右手,我的左边有一只脚,右边有一只脚。数学书在语文书的左边;铅笔盒在语文书的右边;语文书在数学书的右边,在铅笔盒的左边。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有条不紊的摆放书桌上的用品。学生争先恐后来做游戏。学生先面向黑板,背对着同学们。(兴高采烈的游戏场面)学生面向大家站成一排。学生按教师的口令做动作。用左右的位置关系说明。我的左边是*。我认为他的右面才是*。学生下面争做一团。汇报:*他的左边确实是*,而我们说的是我们大家看到的*的左面是*。是以我们为标准的。(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说明。同桌互动:生

8、1:你右手拿的是数学书。生2:你右手拿的是铅笔盒。1、理解左边与右边。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用左或右说一句话。那你自己身上有没有“左”和“右”呢?请大家每个把课桌上的数学书、语文书和铅笔盒按照从左至右依次在课桌的摆好。谁能用“左”和“右”说一说课桌上物品的位置?听口令:“我说你做”请小朋友们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右面,再把铅笔盒放在语文书的左面。请不要把数学书放在铅笔盒的右面。教师提示学生要互相检查。2、体验“左右”的相对性。队列游戏: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做游戏。教师发口令:立正、向右转、向左转、举起右手、放下右手、举起左手教师继续发口令。通过他们的队列表演,你发现

9、了什么?*同学,你说一说现在你自己的位置。教师找下边的同学说一说这位同学的位置。同一位小朋友为什么我们说的和他自己说的左边的同学不一样呢?究竟谁说错了?请大家小组内讨论一下。教师给予肯定,然后举例说明:师生同时举起右手,问:你们举的右手和我举的右手怎么不在同一个方向?教师转过向身去,这样就和小朋友们的右手方面一致了。游戏。(我做你说)用左右来描述教室中的物体和学生自已身上的各个器官,是学生乐于参与的数学活动,交流时可不必拘泥于坐姿,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通过学生的亲自操作活动,让学生再次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让学生积极参与“左右”的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进一步加深对左右的理解,

10、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游戏的方式把左右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化难为易,让学生充分体会左右的相对性,也更深一层的理解到确定左右以什么为标准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三、实践应用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动作。学生小组内讨论后汇报。学生过进一步体验左右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我们在楼道里的路队都要靠右走;我们吃饭时,大多数人要用右手拿筷子,还有一小部分人用左手拿筷子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认识的“左右”,你们能分清吗?师生互动游戏:下面大家举起右手,用左手摸右耳朵课本练习3:你知道哪幅图是蓝灵鼠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吗?教师提示先用排除法说哪幅图是正确的答案,然后让大家说为什么?举例说明我们身边哪些地方用

11、到了左右?下课时,教师把学生分为两大组,让左边的同学先离开,右边的同学后离开。让学生在动手活动,观察交流中进一步感受左、右。此时,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左右位置的相对性得到深刻验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身边的数学为窗口,将学生的视野扩展到丰富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从中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布置作业:2页练一练。左 右板书设计:位置 左右左教学反思:“前后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3、4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2、通过观察、操作、表演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

12、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3、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事物之间的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事物之间的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类型:新授教具准备:“龟兔赛跑”图。教学方法:引导、合作等教学过程: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前面有黑板、一面国旗,后面有一个书架。前面有讲桌,后面有学生。学生互相说,个别学生互相汇报:我的前面是*,后面是*学生按要求起立。小朋友们,你看一

13、看我们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请同座位的两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下面请每个小组最前的小朋友站起来;最后面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家看一看他们站的对吗?让学生听口令,摆物体。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前面,数学书放在文具盒的后面;铅笔盒不要摆在数学的前面刚才我们一直说关于前后的话题,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在现实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前后奠定基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示要求不要过高,只要学生初步感知现实情境中的前后即可。通过简单的游戏,使学生感知前后,在玩中学,乐中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体验感悟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讲故事:这是故事的名字是龟兔赛跑,开始跑后,兔子在乌龟的前面,可是后来,兔子骄傲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