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账务处理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856358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账务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账务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账务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账务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账务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账务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账务处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以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一)房屋、建筑物的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 房屋和建筑物作为最主要的固定资产,其构造、属性等方面相对较为特殊,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价值相对较高,其

2、使用价值的体现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根据收入与支出配比原则等要求,其折旧年限也应相对较长,所以本条规定,房屋、建筑物的最低折旧年限为20年,这基本能反映房屋、建筑物的现实使用情况。本条所说的房屋、建筑物,是指供生产、经营使用和为职工生活、福利服务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其中房屋,包括厂房、营业用房、办公用房、库房、住宿用房、食堂及其他房屋等;建筑物,包括塔、池、槽、井、架、棚(不包括临时工棚、车棚等简易设施)、场、路、桥、平台、码头、船坞、涵洞、加油站以及独立于房屋和机器设备之外的管道、烟囱、围墙等;房屋、建筑物的附属设施,是指同房屋、建筑物不可分割的、不单独计算价值的配套设施,包括房屋

3、、建筑物内的通气、通水、通油管道,通信、输电线路,电梯,卫生设备等。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 飞机、火车、轮船作为交通工具,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其性能较强,价值较高,使用期限相对较长,折旧年限也相应较长;机器、机械及其他生产设备等,也具有使用年限较长等特性,折旧年限也应相对较长。所以本条规定,此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其中火车,包括各种机车、客车、货车以及不单独计算价值的车上配套设施;轮船,包括各种机动船舶以及不单独计算价值的船上配套设施;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包括各种机器、机械、机组、生产线及其配套设备,各种动力、输送、传导设备

4、等。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 此类固定资产,是除机械、机器和其他生产设备之外,但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即不是直接的生产工具,而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的器具、工具、家具等,它们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其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 除了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其他运输工具,相对而言价值较低、使用年限较短,其折旧年限也就应相应较短,所以本条规定,此类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为4年。此类固定资产包括汽车、电车、拖拉机、摩托车(艇)、机帆船、帆船以及其他运输工具。 (五)电子设备,最低折旧年限为3年。 原外资

5、税法实施细则规定,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为5年,考虑到现在科技日新月异,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电子设备的使用年限相对缩短等各种现实因素,本条将电子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从5年改为3年,使企业的折旧扣除额向前提前。本条所称的电子设备,是指由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子管等电子元器件组成,应用电子技术(包括软件)发挥作用的设备,包括电子计算机以及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数控或者程控系统等。根据税收规定,试举例分析如下: 宏大公司,企业逐年盈利,未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08年拟购进一项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该项固定资产原值500万元,预计净残值20万元,预计使用寿

6、命5年,与税法规定的折旧最低年限相同。根据税法规定,该项固定资产在折旧方面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假定按年复利利率10%计算,第1年第5年的现值系数分别为:0.909、0.826、0.751、0.683、0.621. 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案一:采取通常折旧方法。企业不考虑税收优惠政策而按通常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以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即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固定资产折旧年限5年,年折旧额为(50020)5=96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 960.909+960.826+960.751+960.683+960.621=363.84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3

7、63.8425%=90.96万元。 方案二: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企业选择最低折旧年限为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60%,则该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为560%=3年,按年限平均法分析,年折旧额为(500-20)3=160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1600.909+1600.826+1600.751=397.76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397.7625%=99.44万元。 方案三: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即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第1年折旧额为50025=200万元,第2年折旧额为(500-200)25=1

8、20万元,第3年折旧额为(500-200-120)25=72万元,第4年、第5年折旧额为(500-200-120-72-20)2=44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 2000.909+1200.826+720.751+440.683+440.621=392.368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 392.36825%=98.092万元。 方案四:采取年数总和法。即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固定资产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第1年折旧额为(500-20)515=160万元,第2年折旧额为(500-20)415=128万元,

9、第3年折旧额为(500-20)315=96万元,第4年折旧额为(500-20)215=64万元,第5年折旧额为(500-20)115=32万元,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 1600.909+1280.826+960.751+640.683+320.621=386.848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 386.84825%=96.712万元。 对上述4种方案比较分析,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方法,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前期计提的折旧较多,因货币的时间价值效应,较采取通常折旧方法抵税效益明显。在上述4种方案中,方案一采取通常折旧方法抵税最少,方案二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抵税最多,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较正

10、常折旧方法多抵税99.44-90.96=8.48万元;方案三双倍余额递减法次之,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较正常折旧方法多抵税98.092-90.96=7.132万元;采取方案四年数总和法,较正常折旧方法多抵税96.712-90.96=5.752万元。 上例中,如果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所选用的最低折旧年限为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的80%,即折旧年限按580%=4年计算,则累计折旧现值合计为 380.28万元,因折旧可税前扣除,相应抵税380.2825%=95.07万元,较通常折旧方法多抵税95.07-90.96=4.11万元,则四种方案中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效果最好。 再以上例分析,如果该项固定资产预计净

11、残值5万元,预计使用寿命5年,按年复利利率10%计算,采取正常折旧方法抵税304.128万元,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抵税359.205万元,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抵税339.121万元,采取年数总和法抵税346.914万元,也是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抵税最多。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设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税法所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不一定相同,对此,企业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会计核算计提的折旧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进行纳税调整,并据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折旧方法。 总之,企业在未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期间,如购置的固定资产符合税法规定可以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方法条件,应依法合理进行比较筹划,从中选择一种有效的

12、方法,以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1、取得 价值构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价款(含增值税)+运杂费+包装费+安装成本+税金+(资本化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合差价+分摊的工程人员工资+专业人员服务费+其他间接费用(契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等 A、外购不需安装的 借:固定资产 3贷:银行存款 B、外购需安装的 (1)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买价、运杂费等) (2)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安装费等) (3)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结转 C、自行建造 (1)购买工程物资 借:工程物资(含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2)领用工程物

13、资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3)领用本企业产成品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帐面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4)领用本企业外购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工程物资转做企业存货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工程物资 (6)联合试车发生费用 借:待摊费用一年内摊销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费用 原材料使用本企业外购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应付工资应支付的工资 (8)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 借:在建工程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7)完工交付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8)改扩建 借:在建工

14、程 贷:银行存款(等) (9)改扩建变价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在建工程 (10)参照预计可收回净额与改扩建+(原成本-累计折旧)熟低确认新的投资成本 借:固定资产 营业外支出时 贷:在建工程 C、投资者投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借:固定资产 贷:实收资本(股本) D、债务重组 (1)收到补价 借:银行存款收到的补价 固定资产 贷:应收账款 (2)支付补价 借:固定资产 贷: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支付的补价 D、非货币性交易换入(举例) (1)收到补价 确认的收益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 *(换出资产)帐面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 *应交税金和教育费附加 借: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 (2)支付补价 借:固定资产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银行存款 E、接受捐赠 (1)借:固定资产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 (2)借:待转资产价值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资本公积-接受非现金资产准备 F、无偿调入(按调出单位帐面价值+相关税费) 借: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 银行存款 G、盘盈 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 入帐价值:1)市价-依新旧程度估计的损耗 2)预计未来现金流量(1不可使用情况下) (1)借:固定资产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借:待处理财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