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职场跑道的正确方式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856268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更换职场跑道的正确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更换职场跑道的正确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更换职场跑道的正确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更换职场跑道的正确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更换职场跑道的正确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更换职场跑道的正确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更换职场跑道的正确方式(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换职场跑道的正确方式:行动在先,认识在后每个人都听过似曾相识的故事:一位聪明、极有才华的职场中人,对工作完全失去热情,不再盼望朝九晚五的生活,却被错误的职业路径所羁绊,看不到出路。大部分人也听过另一类熟悉的故事:一位专业人士毅然放弃自己二十年的职业履历,选择追寻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并因此变得更快乐例如一位转行写作的律师,或一位选择从会计事务所辞职、创办玩具公司的审计官。今天,许多步入职业中期的专业人士都面临一个迫切的问题:我此刻是否仍在正轨,是否应该改变方向?在过去十年中,进行重大职业转换的人群大规模涌现,这还不包括那些考虑转换职业的人。然而,一位渴望改变,行动却依旧如故的人与一位敢想敢做,

2、重新寻找自我实现的人之间是有区别的,而且这种区别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看看下面的故事:苏珊方丹曾是一家大型咨询公司的合伙人和战略部门主管。她毅然决定要与无法实现自我的过去一刀两断。但是这位管理咨询专家并没有想清楚未来的方向。当一位老客户给她一个顶级战略工作的机会时,她欣然接受了。她已为改变摩拳擦掌,而且这份工作看上去十分诱人,实在不容错过。然而,结果却令她大失所望虽然这是个极其完美的工作,用她的话说,可以写成一份“完美衔接的后MBA简历”,但它在各个方面都与原先的工作完全相同,根本无法带来她所渴望的改变。就职仅两周后,她就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加里麦肯锡正值人生转折期,他的个人生活一波三

3、折,工作中也遭遇挫折。从商学院毕业后,这位投资银行家和顾问按常规进入了一家蓝筹股公司工作,等候机会,希望寻找到他“真正的兴趣”。现在,他决定积极地做一次职业选择。为了不出差错,加里做了所有“正确”的事。他首先咨询了职业心理专家,对方给了他一系列测试,帮助他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他不断和猎头、朋友及家人交流职业转换的话题,并广泛阅读这一领域的畅销书。但用他自己的话说,以上方法无一奏效。加里对可能的行业和公司进行了调研,列出了两个清单:感兴趣的职业方向和已尝试过的工作。但一年后,可行的转型方案还是遥不可及。当我思考这些人和过去几年间几十个研究对象的经历时,有一点显而易见:真正进行方向性的改变知易

4、行难。这并非因为管理者或专业人士不愿接受改变。恰恰相反,许多人对重塑自我都有过认真严肃的尝试,并不惜冒着工作和个人风险,在此领域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虽然付出巨大,他们仍陷在错误的职业中,不能实现个人潜能和职业抱负。许多研究者及职业顾问在察觉这种困境后,将问题归根于人的基本动机:我们惧怕改变,准备不足,不愿做出牺牲。但通过深入研究,我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人们遭遇失败,最可能的原因在于他们沿用了完全错误的方法。事实上,正是传统观点让转换职业的人们裹足不前。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动机,而在于方法。职业转型的传统路径一般认为,成功进行职业转换的关键在于:制定清晰的行动计划,并用此计划引导行动。通过研究

5、正在进行职业转换的人群(而不是已成功的职业转换者),我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结论:改变是逆向开始的行动在先,认识在后。原因何在?因为职业转换意味着职业身份的重新定义。职业转换的顺序是“先行动再思考”,因为我们的身份与行为紧密相连,它来自多年的行为积累。要改变这种联系,必须改变行为这正是传统观念警告我们不该采取的做法。苏珊看似合理的履历升级,加里的精心计划我把这些转换职业的传统做法称之为“计划+执行”的方法。它的过程如下:首先,尽可能清晰并准确地确定你真正想做的事;然后根据结论,寻找与你的兴趣、经验和技能吻合的工作或领域,向最了解你的亲朋好友寻求建议,并向熟悉市场行情的专家进行咨询;最后,只需执行相应

6、的步骤即可。“计划+执行”的方法认为,改变应该是一步到位的行动,在找到前进方向之前,不应轻举妄动。这听上去合情合理,万无一失。但是我的研究发现,采用这个方法将带来最具灾难性的结果那就是没有结果。因此,如果你希望一辈子从事一份神经崩溃、压抑自我的工作,那么只需沿用以下这个傻瓜式的三步转型法:1认识你自己职业转型的传统路径像加里麦肯锡一样,我们中大部分人都接受过这样的教导:在转换职业前,应先寻求自我认知。从理论上讲,这种认知来自自我反思,无论是独自一人内省,还是使用标准问卷或通过专业人士的帮助。自我认知考察我们的性格属于内向还是外向;喜欢有条不紊还是自由散漫;更重视名声还是收入,这些能帮助我们避免

7、做出错误的职业选择。当一个人完全弄清自己的性格、需求、能力、核心价值观和重点后,就能寻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上述所有事情加里都做了。在知道自己的心理测试结果后,他对可能匹配的公司和行业进行了调研,并广泛结识相关人群以获得工作机会和推荐。他列出两个可能的单子:“务实的工作”和“理想的工作”。随后一年他花费近90%的时间执行这个“万无一失”的计划,结果却一无所获。加里首先与传统公司和猎头进行了几轮沟通。接下来,他尝试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变成一项职业:开始和妻子设计品酒旅行的创业计划。因为财务状况不是特别理想,他们半途放弃了这个想法。接下来,加里更为大胆:他考下潜水培训师资格证,并准备购置一套潜水系

8、统。但是很快,加里就意识到这份曾经梦想的工作不能让他维持长久的兴趣(因此不值得这样的成本投入)。于是他又重新开始联系猎头及传统公司,但结果依然如故:他对他们提供的选择没有兴趣。接下来,加里开始寻找他敬仰的企业家并与他们共事的可能。他尝试过做自由职业,希望在年轻而朝气蓬勃的公司里拿到一些小型项目。但是,理想中的工作还是没有出现。不可否认,通过职业总结发掘我们的好恶是有用的。但是这种做法常根植于一个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那就我们能够找到“真正的自己”。事实上,没有人拥有这样一个完全对应的自我。过多的自我反省可能让寻求职业转换的人陷入白日梦的危险。持有这样幻想,人们要么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之吻合的工

9、作,要么因为未能认识自己的处境,从而一直沉浸在某个幻想职业中不能自拔。2咨询信任的人职业转型的传统路径如果你完全接纳传统观点,认为转换职业应首先进行自我认知,随后再对各种可能进行客观筛选,那么你应该向谁进行咨询呢?传统观点的解释如下:你应该与那些最了解你和最熟悉市场的人进行沟通。好友和家人能帮助你看清最真实的自己,他们会设身处地为你着想;专家则能帮你进行脚踏实地的选择,使你的视角扎根于真实的市场中。面临变化和不确定性,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求助于身边最可靠的人,包括朋友和家人,从而获得安慰。但对于职业转换,最了解我们的人往往最可能成为羁绊,而不是助手。他们的初衷可能支持,但最终往往会强化、甚至不顾一

10、切地保留我们希望改变的旧有身份。在入职初期,加里发现亲友中没人能给他太大帮助。“我希望尝试一些不同的事,但却很吃惊地发现人们已习惯用思维定式看待我的角色。”他说,“我尝试与朋友和家人一起进行头脑风暴,讨论各种工作可能,但答案不外乎以下套路:噢,你可以在公司金融部门做中层管理或你可以参加一个管理项目培训。”约翰亚历山大是一位投资银行家,他希望尝试小说创作。他说自己以前常与朋友和家人讨论自己的职业困境。对方总是如此回答:“写作或许很有意思,但是你已经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你真的希望冒险丢掉吗?”上司和亲近的同事本无恶意,但却可能无意间阻拦你的发展。作为一家医疗企业主管,哈里斯罗伯茨希望担任总经理一职

11、。身边的人都与他当下的角色有切身利益,他们如同镜子,反照出他内心对走出安全区域所存在的疑惑。上司对他非常关心,没有放权同意他的要求。但是这些人树立起的是一道篱笆,而非大门,将可能带来职业转换的行为隔离在外。因为只与自己专业领域有直接关系的人进行沟通,而这些人犹如井底之蛙,导致哈里斯的自身发展被严重束缚。向这些人咨询的结果是,哈里斯不只缺乏外部的市场信息,而且这些同事对他初级管理者形象已经固化,这种印象逐渐成为哈里斯对自己的看法。今天的职业转型专家猎头和再就业顾问也有力地将我们与过去捆绑在一起。我们想当然地以为他们具备我们欠缺的市场视角,但却忽视了一个事实:他们的工作是在一个已成型的职业发展轨道

12、中促成渐进式的推移。但步入职业中期,很多人已不再期望“使用过去经验的新工作”。他们希望转换跑道,逃离公司传统条框的桎梏,甚至希望尝试全新的工作。管理顾问苏珊方丹的经历很具典型性:“总体说,猎头对我没有什么帮助。我常说,我的工作技能包括这些,那么我还可以尝试做什么?对方总是千遍一律地回答,为什么不试试埃森哲?或为什么不试试贝恩?他们所有的建议本质上都一样。我总回答猎头,我很清楚自己不想再从事这样的工作,如果我真的感兴趣,也不需要找你。我可以靠自己实现。”那么,如果自我评估、亲友和专家顾问的建议都不见效,还能从哪里获得职业转型的支持?与过去彻底告别,需要我们从全新的视角看自己。我们需要那些站在我们

13、这边、明白我们前往何处的向导。走出现在的人际圈,寻找新朋友、网络和专业社区是打破栅栏,获得心理支持的最佳方法。3设定远大目标职业转型的传统路径我们总是认为自己可以瞬间从转换职业的想法中理清方向,一步到位地实现目标,因为传统观念认为人们不应愚拙地进行小规模、肤浅的调整。但是,如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就像在转折初期,寻找真正的自我会阻碍行动而不是推动转变,试图一劳永逸地转型可能会阻碍真正的转变。当苏珊方丹决定结束她的咨询生涯时,理由很充分。作为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她越来越无法忍受出差和其它工作要求对她个人生活的侵蚀。她辞去工作,决心花时间寻找其它选择。但是,面对经济压力,一份颇为

14、体面的应聘书出现在眼前,使她坚定的决心消失殆尽。当她就职后才恍然醒悟,这份工作与她之前的工作内容性质出奇相似。她后来告诉我:“我当时在想:我到底做了什么?我本来有机会将这种生活完全抛到九霄云外!”因为希望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苏珊做了一次基本上没有变动的改变。两周后,她选择了辞职。尽管我们都希望避免拖延,但草率的行动不是药方。发现根深蒂固、束缚成长的习惯与假设,发现我们真正希望改变的事物,绝非朝夕可至。苏珊的故事告诉我们,尝试一步到位的壮举反而可能瞬间回到原点。曲折、耗时的转型会浪费时间,但正如下文所示,循序渐进的步伐能让我们培养出更丰富、更有根基的全新职业身份。职业转型的全新路径当我们开始不仅

15、质疑今天所处的工作或组织是否合适,也开始反思自己对未来的设想时,那些曾经的职业搜索方式就不再奏效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听天由命,任由不可控因素主导不论是一场迫使我们重新定义人生重心的生活危机,或一份出乎意料的应聘邀请。在传统方法之外,有一个与其相去甚远的思路和方法。加里和苏珊及很多我观察到的许多成功实现职业转型的人士,均无一例外地使用过此方法,我将它称为“实验+学习”法。在转型期间,我们“可能的自我”变化无常,唯一能推动改变的方法是将这些可能的身份付诸实践,进行精心尝试,直到具备足够的实战经历,再做出更多决定性选择。1实验+学习职业转型的全新路径职业身份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包括:工作类型、人

16、际关系、所在的组织以及职业故事(你如何走到今天、为何从事此份工作)。因此,重塑职业身份是逐步调整以上所有方面。这是渐进式和试探性的调整,从表面看过程可能无序可循。但事实上,通过实验、发现和调整,这是个非常有条理的过程,对任何寻求职业更新的人来说都适用。“实验+学习”方法认为,对抗不确定性和安于现状的唯一方法,是将未来的可选方案变得更生动、形象、可行。我们的旧身份来自实践。同样,通过精心实验、社交转型和赋予正在经历的变化以意义,就可以在实践层面重新定义这些身份。这三个方面是这种颠覆传统的职业转型路径的核心内容,看似随机且行为无序。2精心实验职业转型的全新路径尝试转换职业跑道时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迟迟不迈出第一步。这是个致命的错误,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