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小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852686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指导小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怎样指导小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怎样指导小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怎样指导小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指导小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指导小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指导小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既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责任。作为教师,在注重教法研究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因为学生获取知识不能单靠教师的传授,而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学、去做、去体验,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现代教学思想的重要标志。 在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以数学为阵地,对怎样指导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曾经做过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与研究,因而取得了可喜的效果。请看案例: 【案例1】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中的“循环小数”这部分内容概念多,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但它所具备的特点是:规律性强,便于学生发现。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在循环

2、小数中,小数部分的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为什么会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时,学生可以看书自学,可以小组讨论,可以动手操作,在13这个算式的计算中,学生可以发现问题一: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发现问题二:余数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而且循环不断。学生的学习进入这种状态后,教师继续追问:“这是为什么?”把学生引入求知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境界。一次次计算,一次次讨论,学生会发现由于余数重复出现,商才重复出现。商与余数的这种关系,引起了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的出现。循环小数概念的出现,又把学生推向新的认知领域小数概念的内涵有多大?渴望求知、渴望探索在学生心中一次又一次

3、萌发,一次又一次涌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学习方法则是激发兴趣和引领思考的源头。 【案例2】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可以采用直观演示发现法和直入问题发现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演示变化过程,初步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教师可以直入问题要害:“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借助教材,借助演示变化的图形,可以发现,沿着长边看,一排可以摆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沿着宽边看,有3排这样的正方形。得出这个长方形可以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进一步观察、思考,就可以发现这个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学生弄清了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

4、的关系,随之就可以推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一过程看似很简单,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眼睛看,用脑子想,通过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此种学习方式为学习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其他形体计算公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案例3】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材数学第八册中有“常见的计量单位”,其内容在前几册书里已经分别学过,本册是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为复名数的改写奠定基础。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安排、自行设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相互评价”,把学生放出去,给他们营造一个施展才能、发展创造的学习环境。首先,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常用的计量单位分为长度单位、时

5、间单位、重量单位、面积单位四个部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部分为学习内容,弄清楚它们包括那些单位,在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哪种单位,在生活中有哪些实际应用,它们的作用有多大?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由各小组自己商量确定。题目给出后学生们一下子兴奋起来,由于学习环境宽松,学习形式自由,学习范围广泛,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从网络上搜集、在书中查阅,学习内容已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由书中讲到的克、千克拓展到课外查找的厘克、毫克;从米、千米到毫米、微米、纳米;从世纪、年、月、日到时、分、秒、毫秒、微秒、纳秒、皮秒。 从上述三个案例和一系列实践经验看出,要想指导学生掌握好数学学习方法,应采取下列

6、行动策略: 1以指导自学为基础。 “教学是教学生去学”,只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才是未来世界的主人。所以,我主张在研究教法、学法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自始至终安排“看一看”,“想一想”、“怎样想”和“摆一摆”、“做一做”等一系列极富思考性的问题。无论是低年段还是高年段,都可以对教材做适当的处理,采取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方式方法指导学生自我解读教材。低年段可以借助图示引导学生去看、去想、去做;高年段可以借助文字内容去看、去想、去议。 看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内容;看课本是怎样安排这部分内容的;为什么这样安排;看哪些内容看明白了,哪些内容看不明白。 想想看不明白的

7、问题,想需要提什么问题。 议同学之间议对内容的理解,议对问题的看法。 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内容建立了初步的认识,有了整体的了解,为下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进一步讲,学生自己看明白的内容能为其他同学讲解,得到教师、同学的肯定和表扬,这对学生来讲是一件多么值得兴奋的事情,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将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因此,有效地利用教材,深入地挖掘教材资源,引导学生逐渐会看数学书,使之成为师生共筑知识的桥梁,这应该是指导小学生学习数学方法的第一个重要策略。 2以引导发现为重点。从案例1看出,在指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发现问题、会发现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是指导

8、学生学好数学的另一个重要策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无论是哪一章哪一节,都会发现一些问题,有的自己能解答,有的需要别人帮助解答。因为教学认知活动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理智的引路人”,学生是主动探索的发现者。如何做好引路人,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实施教学策略,设计不同的发现方式,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会“发现”,在发现中学会“学习”。发现学习的方式有多种。如情境创设发现法,直观演示发现法,悬念设置发现法,直入问题发现法,实践体验发现法,感悟领会发现法,自学发现法等。 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学习方法的过程中,以引导学生发

9、现问题为重点,其目的在于从小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发现知识的迁移、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现知识结构、特点,发现数量变化的规律,发现解题的最优方法,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现数学在实践中的作用,发现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总之,在教学中确定以“发现”为重点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提出问题、主动与老师及同学交换意见、交流看法,能以“猎取”的目光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观察并寻求解答自己所发现的疑难、疑惑问题。 这种学习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有时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会占用课堂很多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但是我非常赞成

10、这样一种教学主张:“课堂教学不要以时间为界定,忙着把知识给学生,应该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空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的机会。”“磨刀不误砍柴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学习”的学生,才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3以问题研讨为核心。 从案例2看出,课堂是解决问题的根据地,也是问题的发源地。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研讨为核心是指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又一重要策略。因为学习方法的核心是思维方法,所以学习必须从问题开始,正所谓“学贵有疑”,没有问题就不会诱发思考,不会思考就不会学习。如何以问题研讨为核心实施课堂教学,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师有意设置问题,明确老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然后指导

11、学生怎样看书,怎样观察,怎样实际操作,怎样去思考。二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也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促使他们自己急于研讨、急于解决问题,处于“心求通而未及”、“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之中。这种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会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动脑思考问题,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4以应用发展为目的。 从案例3可以看出,应用发展是对问题的重组与再现,也是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应用的升华。应用发展:首先是应用,应用的层面很广,包括问题解答、实践操作、参加社会活动等;发展则在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包括不同问题的解答思路、不同问题的操作方法。我们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要使学生

12、学好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应用,学会在应用中发挥、发展,这是我们指导学习方法的最终目的。这一课例中教师充分开发了学生这一课程资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拓展视野,应用发展。教师通过巧妙的安排与引导,让学生把课本、课堂教学所学的知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丰富了学生的想像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掌握了终身有用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学的方法与教的方法无法分割,它们是密切相连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统一体。在研究教学方法的同时必须从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入手,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注

13、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逐渐学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他们能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掌握打开无限增长的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这应该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职责。 【作者简介】 王淑波,女,52岁,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哈尔滨市大同小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1993年被评为特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黑龙江省中小学骨干校长、哈尔滨市市劳动模范、市二级功勋教师、市优秀教师。主要科研成果有:培训实践提高(主编)、对“合作创造活动与评价”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拼搏进取,迎接挑战、“合作创造活动与评价”教学模式、坚持素质教育,深化整体改革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