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文言虚词练习(解析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48450 上传时间:2017-05-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文言虚词练习(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编]文言虚词练习(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编]文言虚词练习(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文言虚词练习(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文言虚词练习(解析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文言虚词练习: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文段一)后周柳庆,初仕后魏,为雍州别驾 。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交易,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 。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是主人所窃。郡县讯问,主人遂自诬服。庆闻而疑之,乃召问贾人曰:“卿钥常置何处?”对曰:“常自带之。 ”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 ”曰:“与同饮乎?”曰:“向者曾与一沙门 再度酣宴,醉而昼寝。 ”庆曰:“主人特以痛自诬,非盗也。彼沙门乃真盗耳。 ”即遣吏逮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之金。按:缄闭不异而失其金,则盗非远,故疑主人。庆察其色、其辞、其情,而知主人诬服矣,故问其管钥所在,同宿、同饮者谁。沙

2、门无故与贾酣宴,不一而止,果何意哉?此必伺隙为盗也。醉而昼寝,彼乃得便,其金于是失之,沙门非盗而何?庆之明察,亦可称矣。用以释冤,尤为美也。(选自宋 郑克折狱龟鉴 ,有删改)【注】别驾:官名,是州刺史的佐吏。管钥:钥匙。沙门:僧人。【参考译文】北周的柳庆,起初在后魏做官,任雍州别驾。有个商人携带二十斤黄金到京城做买卖,借人房屋居住。每次要外出,常常自己拿着房间的钥匙。没有多久,房门紧闭如常而金钱却全部丢失了。商人以为是房主人偷的,郡县官府对房主人进行拷打审问,房主人只好被迫认罪。柳庆听说后,觉得可疑,便找来了商人,问他说:“你的房门钥匙经常放在什么地方?”商人回答说:“经常自己带着。 ”柳庆问

3、:“你可曾与别人一同住宿过吗?”回答说:“没有。 ”又问:“与别人一同喝过酒吗?”回答说:“前一阵曾与一个僧人痛饮过两次,醉得大白天就睡着了。 ”柳庆说:“房主人只是因为刑讯痛苦才被迫认罪的,并不是盗窃犯,那个僧人才是真正的盗窃犯。 ”当即派遣差吏前往逮捕僧人,结果僧人已经携金潜逃。后来捕获归案,全部查获了商人所失之金。编者按语:房门关得好好的却丢失了钱财,那么盗贼肯定不远,所以怀疑房东。柳庆观察房东的脸色、言辞、表情,就知道房东是被迫认罪,所以问商人的钥匙放在哪里,和他一起住宿、饮食的是谁。僧人无缘无故与商人饱食,而且不止一次,最终是什么意思呢?这必定是伺机作案。大白天让商人喝得烂醉而熟睡,

4、他便得了机会下手,商人的钱财于是就丢失了,僧人不是盗贼谁又会是呢?柳庆的明察秋毫,也值得称赞了。用它来替人解冤,更加是美德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Error! B.Error!C.Error! D.Error!【解析】D。前者是“因为” ,介词;后者是“来,用来” ,连词。 “用以”是“用它来”的意思。A.都表示顺承关系。另外文中“缄闭不异而并失之”的“而”字表示转折。B.于是,就,表示顺承关系。而“彼沙门乃真盗耳”的“乃”字表示判断。C.跟、和,都是介词。与“与同饮乎”的“与”字意思和用法相同。(文段二)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汉王项羽相与

5、临广武 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 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 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

6、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益出。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选自史记 高祖本纪 ,有删改)【注】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广武山上。山上有东西广武二城,中隔广武涧。卿子冠军,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宋义。新安,秦县,故址在今河南渑池县东。【参考译文】楚汉两军相持很久没决出胜负,青壮年苦于军旅(征战) ,老弱疲于转运粮饷。汉王与项羽同时来到广武涧

7、隔着水谈话。项羽打算与汉王单独挑战( 以决胜负) ,汉王数落项羽说:“当初与项羽你一起受命于怀王,说好先进入且平定关中的人就可以在关中称王,而项羽你背负盟约,最终在蜀汉立我为王,这是你的第一宗罪。项羽你假冒上级命令杀了卿子冠军,推重自己,这是你的第二宗罪。项羽你救赵之后,应当还军(向上级 )报告,而你擅自胁迫诸侯军队入关,这是你的第三宗罪。怀王约定 (我们)进入秦地后不要肆意践踏抢掠,而项羽你烧掉秦的宫室,挖了秦始皇的坟墓,私自收缴秦人的财物,这是2你的第四宗罪。至于强横地杀掉秦的降王子婴,这是你的第五宗罪。在新安用诡计坑杀秦军子弟二十万,把他们的将领封了王,这是你的第六宗罪。项羽你暗中派人在

8、江南弑杀义帝怀王,这是你的第九宗罪。你作为臣子而杀害君主,残杀已投降的俘虏,处理政事不公平,主持盟约却不守信用,天下不容,大逆无道,这又算是你的第十宗罪。我凭借正义之师跟从诸侯诛杀你这个凶恶的危害人民的家伙,让受过刑的罪人就能杀掉你项羽,何苦竟与你单独挑战呢?”项羽大怒,俯身用弩射中汉王。汉王胸部受伤,却摸着脚叫道:“敌人射中我的脚趾了!”汉王因创伤卧病,张良执意请汉王起身行走慰劳军队,以安定士卒,不要让楚军乘机取胜。汉王出来在军中走了走,病得更重了,于是赶快撤军到成皋。汉王病愈后,向西入关到栎阳,摆酒慰问当地父老,四天后又去军营,在广武驻军。关中的部队又渐渐出动( 袭击楚军)。这时,彭越率领

9、部队驻扎在梁地,往来困扰楚军,断绝楚军的粮食供应。田横也前往参与。项羽屡次攻击彭越等人,齐王韩信又前来袭击楚军。项羽害怕了,就与汉王立约,把天下(疆土) 从中间分开,鸿沟西面的疆土割给汉,鸿沟东面的疆土割给楚。项王归还了汉王的父母妻子,军中都欢呼万岁,于是各自返回,离别而去。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Error!B.Error!C.Error! D.Error!【解析】A。都是副词, “已经 ”的意思。B.前者是连词,表转折;后者是助词,相当于“之”(的) 。C.都是副词,但前者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 ;后者表顺承,可译为“于是,就

10、” 。D.前者是动词, “率领”的意思;后者是连词,译为“来” 。(文段三)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参考译文】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

11、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Error! B.Error!C.E

12、rror! D.Error!【解析】BA 项代词,它(燕国)/宾语前置的标志。B 项连词, “来” ,表目的。C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D 项介词,引出后面的“此”/介词,从。(四)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尤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御儿之鄙人有植枸橼于庭者,其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愕之,曰:“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求之,弗予。归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吴人之靳也。”命使者以币请之。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鼻以让使者。使者以诮吴人。吴人曰:“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既皆以应

13、王求,无以尚矣,而王之求弗置;使者又不询,而观诸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夫木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果之所产不唯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王口者也!”(明刘基郁离子)【参考译文】梁王爱吃水果,派使者到吴国去寻求,吴人给了他一些桔子,梁王吃后感到味道很美。过些时,又派使者向吴国寻求别的水果,吴人给了他一些柑子,梁王吃后感到味道更美。梁王疑心吴国还有更美的水果不愿意给,于是教使者到吴国行聘礼,暗地进行察访。吴国御儿的一个农人,院中栽种的枸橼,果实有瓜那么大,使者一看,大为惊奇,称赞道:“真好啊,金灿灿的柑子也不如它。 ”向这个农人要,这个农人不给。 ”使者

14、回国后将情况报告给梁王。梁王道:“我早知道吴国人是吝啬的。 ”命令使者带上礼物再去请求。使者把枸橼带回来,在朝廷进献给梁王。梁王先用它祭祀了先王,然后才品尝,一瓣还没吃完,就酸得舌头伸不直,牙齿也不能咀嚼,唏嘘鼻子,紧皱眉头,连声责备使者。使者去责问吴国人,吴国人说:“我国水果中最美的,就是桔子和柑子。为满足梁王的要求,这些都已送去,此外没有3更好的了。但是梁王的要求没有个完,你也不问清情况,只是看到枸橼又大又香,就要了去,那自然难以满足梁王的要求了。树木生长于土地,有什么样的土地,就有什么样的树木,于是,各种水果就在各地生长出来。产水果的地方,不只是吴国,梁王不广泛地寻找,而只是向吴国求找,这样的话,我恐怕枸橼一类的水果会天天送到梁王那里,却没有合乎他的口味的”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Error! B.Error!C.Error! D.Error!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Error! B.Error!C.Error! D.Error!1AA 项均为代词,它,代“枸橼” 。B 项介词,在/介词,向。C 项助词,词尾,地/助词,表句中停顿,不译。D 项连词,而/介词,把。2CC 项助词,放在后置定语后面,不译 /助词, 的水果。A 项均为兼词,之于。B 项为语气词,表肯定。D 项均为助词,和动词结合,组成 “所 ”字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