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841814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自考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自考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自考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自考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口语报告法:也称“大声想”,即经过一定训练后,让被试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内进行的活动,事后由心理学家对之进行分析。2实验心理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分支,它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科学心理学发展初期的那些传统核心课题,如感觉、知觉、学习、动机和情绪等。3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际间的行为和社会力量对行为的控制和影响。4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一般以人的整个生活历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心理特点,但广义讲,它也包括动物心理学。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司法程序中的犯罪动机及犯罪行为,以及犯罪证据的可靠性等,如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测谎就在该分支的研究

2、范围内。当前的法律心理学与犯罪心理学还涉及对犯罪者行为的矫正与指导。6无意识指个体不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弗洛依德的说法,无意识中包含了大量的观念、想法、欲望和冲动等,这些观念和想法因为与社会伦理道德相冲突而被个体压抑在无意识中,个体无法觉察到。7.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众的感官对种种不同刺激能量的觉察,并将它们转换成神经冲动传往大脑而产生的。8感受性: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9最小可觉差:指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简称ind。10明适应:又称光适应。由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两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

3、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明适应。11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看不见周围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叫暗适应。12声波:是物体振动使周围的介质(如空气、水或其他媒介)产生周期性的压缩、膨胀的波动。13纯音:是由正弦波得到的声音,如用音频信号发生器和音叉发出的声音就属纯音。14分贝:指正常听觉下可觉察的最小声音大小。15记忆:是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16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感觉寄存器

4、只能将来自各个感官的信息(如光、声、味等)保持几十到几百毫秒。17组块:是指人们最熟悉的认知单元,是人们通过对刺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18群集:即归类,它是组织策略的一种常见形式,通过对零散、个别的项目、单元进行分类与排列,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形成简明有序的结构,使学习者易于理解与记忆。19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根据节省法绘制了不同时间间隔的记忆节省图,通称之为保持曲线或遗忘曲线。20学习:通过主客观的相到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21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其信

5、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储存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保持的时间也是有限的。22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以后,在头脑中保持很长时间的记忆。23前摄干扰: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制作。24倒摄干扰: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25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26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27日常概念:也叫模糊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它是在日常交往和个人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这类概念的内涵中有时包含着非本质特性,而忽略了本质特征。28科学概念:也叫明确概念,

6、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假设和检验形成的,对于个人则主要是在学习条件下获得的。因此,科学概念的确切内涵可以用言语进行科学的解释。29证实倾向: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发现一个有超的现象,就是人们倾向于去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现象称之为。30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31综合: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32比较: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3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种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

7、的过程。34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又可分为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35聚合思维:指众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36发散思维:指众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37常规思维: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38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39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

8、词的形式来表现。40问题解决:是通过一系列的认知活动及心理操作,有目的、有意识地把初始状态变为目标状态。41启发式方法:指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利用经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42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发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43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符合多种活动的要求,并保证众比较容易和有效地掌握知识。44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它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是完成有关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45智商(IQ):是智力商数的概念,表示一个

9、人的智力水平,主要有二种计算方法,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46心理测验:指在对心理进行测量时所使用的工具,包括人格测验、教育测验和团体测验等等,智力测验是心理测验的一种,它也是最早发展的测验之一。47心理特质:指的是使一个人对于较广泛的一类情景稳定地做出同一反应的心理特点,它是建立在对人类大量相似行为进行观察的基础之上的一种科学构想,它是心理学家用以描述或解释行为的工具。48信度系数:任何测试都有一定的误差,信度依据误差大小有程度上的差异,大小介于0与1之间通常由二个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来表示,称之为信度系数。49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50构想:指心理学理论

10、所涉及的抽象而属假设性质的概念或特质。51潜在才能:指个体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即在给予一定的学习机会时可能达到的水平。52遗传:由生物学因素或基因决定的一种现象。如子辈与你父辈的相像。53横断比较法:即将一组儿童随机地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的儿童实施特定的教育方案,控制组作为对照不施加任何特殊的教育措施,以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差异作为衡量干预对智力影响的指标。54智力: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55能力:是指众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56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践年龄的比例。为了避免出现小数,将商数乘以100就是智商。57

11、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58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59信度:即可靠性,是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一修好 的测量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多次测量,或由不同的人使用,其测量结果应该保持不变。60常模: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61动机:是激发、维持、调节众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62从属动机:指在行为动机中,有的动机则处于辅助人性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偏弱。63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

12、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64工作动机:是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发球之一,是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65本能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货币是维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66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67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68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69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

13、相应的行为反应。70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衡而持久的情绪状态。71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72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73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首先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做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74理智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众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75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76心理状态:是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情绪状态、疲劳状态等。77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78共性特质:是在

14、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79自陈量表法:是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质予以评价的一种方法。通常用自陈量表提出一系列问题,每个问题陈述一种行为,要求被试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形来回答。80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81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82性格:是一咱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83特质:特质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有效组成

15、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84投射测验:是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一般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应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推出若干人格特性。85心理状态: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包括意识状态、注意、状态、疲劳状态等86人格动力系统:是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等。87个性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性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将要特质三种。88人际关系:人们为了生存,就必然要与别人建立联系,与别人交

16、流信息,形成各种各样的群体,产生不同的行为,从而也就是建立了各种人际关系。89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90情感需要:指个体受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在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91广义的沟通:指人与信息的相互作用,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大自然界的信息交流。92反馈:沟通过程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沟通双方不断竞争者地接受到的信息的反应提供给对方,使对方了解自己所发送的信息引起的作用,了解对方是否接受了信息,是否理解了信息,他们授受信息后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从而根据对方的反应调整自己的信息发送过程,以便达到预期的沟通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