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复旦大学讲演记录-来自选举网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836322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平复旦大学讲演记录-来自选举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长平复旦大学讲演记录-来自选举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长平复旦大学讲演记录-来自选举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长平复旦大学讲演记录-来自选举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长平复旦大学讲演记录-来自选举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平复旦大学讲演记录-来自选举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平复旦大学讲演记录-来自选举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长平,资深媒体工作者,曾任南方周末新闻部主任,外滩画报副总编辑,2003-2004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访问学者,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南都传播研究院首席研究员。2007年起任南都周刊副总编辑,后被免职。“我爸是我爸,李刚是李刚”时评、网络与媒体精神长平复旦大学讲演记录时间:2010年12月30日晚18:30-21:30地点:复旦大学蔡冠深报告厅记录:【新浪微博】长平官方粉丝团 张志安参考:现场PPT整理:长平官方粉丝团摄影:Neolv感谢张志安老师,感谢复旦大学。按照演讲的俗套,讲者经常要找一些材料和听众套近乎,我也不想免俗,就想到了一些往事。贵校盛大百年校庆时,我也曾参与编辑某个宣传手册.

2、很高兴接到任务,拿到材料一看,比较零碎,就赶紧策划选题、约稿。但贵校的一些领导说:我们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这些零碎的东西也不能放弃,于是,我就改改标题领导又说,要不你还是重点改改版式吧!后来又说:版式也得有规矩总之,这事儿搞得很惭愧。不过,那次参与编辑宣传手册,让我了解了复旦的百年光荣历史。好,套磁的话说完了,我的题目是时评、网络和媒体精神。几乎所有媒体都有时评这个栏目,其实,我们平时吃饭闲谈的时候,也都是在搞时评。所以,我想先提个问题:时评是什么?或者时评的作用是什么,它是要干什么?有些人这样问的时候,其实就预设了答案:时评没用,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这是一种偷懒的思维方式,答案可能没那么简

3、单。有没有人愿意回答呢?好,我点名,第一个我点梁启超(观众笑)。其实大家对梁启超的认识不一定那么充分。其实,他基本没什么可以传之不朽的学术著作,但在当时,乃至延续到现在,他的影响都少有人匹敌,但不是在学术方面。他真正的身份是一个时评家,他在各种报纸发评论,万国公报、时务报,等等,许多政论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他的学问,都体现在时评中。梁启超说:“惟所论务在养吾人国家思想,故于目前政府一二事之得失,不暇沾沾词费也。”从他的这段话看,时评的作用就是促进社会改良。第二位,我要点李普曼。他可能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时评作家,据称在美国250家报纸、20家杂志、25种语言发表过他的专栏文章。他说:“新闻像一束探

4、照灯的光柱不停地移动,从黑暗中把事件逐个暴露出来。”第三位,是储安平,他说自己主办的观察:“这个刊物确是一个发表政论的刊物,然而绝不是一个政治斗争的刊物。我们除大体上代表着一般自由思想分子,并替善良的广大人民说话以外,我们背后另无任何组织。”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失踪人口”,储安平也是其中之一。政府也再也没有兴趣调查失踪人口到哪里去了,他就作为“失踪人口”留在我们的史册上。此外还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看法,这其实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观点,“魏民岩”在2003年11月12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其中说:“结合新时期党的新闻工作实践,当前牢固树立马克思主

5、义新闻观,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条:一要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必须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自觉宣传党的主张,积极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魏民岩”显然是笔名,是“是为人民代言”的意思,有时候,求是杂志呀,人民日报呀,会用这种笔名发一些评论,这种现象很有意思,大家有空研究一下。所以,对时评的看法当中,包含着舆论政治、媒体思想乃至文化传统等等很多方面的不同选择。所以,现在就请一位当代知名时评家来讲一下(观众笑),讲得挺好的。(观众笑)(播放视频)这是我在杭州的一次授奖活动上,因故缺席而录制的视频。第一次表达这个观点,则是在

6、另外一个场合,2007年的南方周末年度媒体致敬活动上。这些年写时评拿过各种奖,但我最看重的还是这个年度传媒致敬,所以就在现场发表了感言,后来又写过文章。昨晚“德国之声”打电话给我,问我这个南周年度致敬为什么没了。在中国,颁奖也是一种霸权,比如,我没拿过什么范长江奖,最高就是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一等奖嘛,都知道基本会给谁。所以像南方周末这种媒体有一种想法,就是在民间,将相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标准提出来,鼓励媒体人像“真正的”媒体人一样关注公正,社会建设,记录转型期的重大社会事件。这个奖一开始就有阻力,所以就没能叫“奖”,叫“致敬”,这其实也是一种尴尬。他们几次,至少两次,想向一个叫韩寒的上海人致敬,但

7、都没能成功。南方都市报也有一个华语传媒大奖,不,不是奖,只能叫“大赏”。但到现在,南方周末已经不能再致敬了。当年南方周末给我的“致敬理由”是:“他宛如侠客一般游走在传统媒体与网络中间,他的评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在新闻事件中,他总能在众说纷纭中找出真问题所在,并将之说破,也总能把那些被故意混淆的概念厘清。他的评论距离正确的废话更远。更值得一提的是,长平不仅是懂得评论技巧的人,其评论所体现的深厚人文情怀,亦令人印象深刻。读他的评论,能感到作者对普罗大众的感情、对个体自由的尊重和对普世价值的敬畏。“长平也许不是一个高产的作者,但他一定是能给读者带来惊喜的人。”那么我的时评观是:“对

8、我来说,时评与其说是一种写作,不如说是一种行动。如果说写小说是在书斋里码字,在名山大川中立碑,那么写时评就是在大街上呼号,在广场上呐喊。时评作为一种写作,远远不能和文学媲美,但是作为一种行动,我相信它的价值。”我这个人,行动上拖拖拉拉,为了到上海来见大家,改了两次机票。所以,对我来说,时评是坚持行动的一种方法,自我交代的一种方法,写作的目的首先是解决我的个人政治问题。这看起来跟公众对我的评价不符,其实不矛盾,通过我的个人救赎,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但我很少有机会充分地阐述一下自己从事新闻和时评写作的动力。我们都受到相似的教育,我在上海生活了三年,有些时候,走在干净美丽的大街上,有一种冲动:我能为

9、这个城市做些什么?在高楼林立之下,我很渺小,需要通过被需要以确立自己的价值。我甚至想把“我能为这个城市做什么”这句话写在一篇文章里,但后来我觉得这有问题。我们更该做的是看透钢筋水泥背后的秩序文化迷障,问一问,这个城市对我们有什么用?政客总爱忽悠人,肯尼迪就说:“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是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2006年去世了,他曾经多次访问中国,他的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资源之一,但,中国媒体人真正了解他的似乎并不多,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他一开篇就尖锐批评肯尼迪的这句话:“家长主义的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意味着政府是保护者而公民是被保护者。这个观点和自由人对他自己的

10、命运负责的信念不相一致。带有组织性的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意味着政府是主人或神,而公民则为仆人或信徒。”这是面值最大的一张日元钞票,上面的头像是日本明治时代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日本国家的历史,只有日本政府的历史。这又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前一段南方都市报发表了一篇评论:爱国不等于爱朝廷,就是这个意思。这篇文章其实是对梁启超一篇文章的重新阐释,又补充了一些对陈独秀文章的介绍。梁启超说,中国之所以积弱,根源之一就在于国人不能正确区分国家与朝廷的概念,以致爱国心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国家是什么?朝廷又是什么?“今夫国家者,全国人之公产也。朝廷者,一姓之私业也。国家之运祚甚长,而一

11、姓之兴替甚短。国家之面积甚大,而一姓之位置甚微。”陈独秀在我们究竟应不应当爱国里说:“若有人问: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我们便大声答道: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如果梁启超活到现在,恐怕他还是会认为很多人没有分清国家和朝廷。另外一个学者说过,我们说的国家至少包含四个英文单词:State;Country;Land;Nation。现在似乎比以前更含糊,经常有人问:“这国家把你养这么大,你怎么能骂国家?”其实他前一个“国家”说的是土地、民族,后一个国家说的是政府,这是一个话语圈套。说到话语圈套,还有人总是这样问:你是精英的还是大众的,你是理性的还是建设性的,中国

12、应该管松点好还是管紧点好对这类问题我基本都拒绝回答,这是语言圈套。我们需要换一种思想,一种语言,去思考和表达,走出这种问题。但其实我们很难跳出这种圈套,我们受的就是这种教育,媒体还在不断重复,比如CCTV,它有一个纪录片叫大国崛起,它就是上述我批评的那种国家观念,而且忽略了很多历史事实。后来我遇到编导任学安,他很诚恳地对我的批评表示感谢。可见和央视还是有很多对话空间的,可惜不体现在节目里。我的批评文章标题叫大国崛起不如个人独立,发表时编辑改成:只有个人独立才能大国崛起,这很有意思:两句话不一样,他还是把大国崛起当目的,这是很多人能接受的说法。我们有一整套国家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在后面,这对我们

13、对我们的思想,是一种笼罩,即使不是控制。我们要跳出来。而且我很想说,从理论上,这或许会导致极权。这种笼罩会影响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许有时我们意识不到它,却受到它的影响,比如复旦学生登黄山遇险,求救以后发生了悲剧,很多媒体报道,复旦学生也有很多反思。于是就有这样一种观点:要加强管理。对啊,学生怎么能乱跑,给警察添麻烦。“加强管理”,出了任何事情,都会有这种“正确”的反应。加强管理,是不是就等于设限,甚至不准?这是很奇怪的,比如一个学生,想加入社团练书法,难道不批准就不能练书法?对学生社团根本不应该提这种要求,但大家都习以为常。学生可能有风险意识不够等等问题,这恰好是成长过程中管理太多的原

14、因。如果一个人有独立意识,有独立判断、独立承担风险和责任的能力当然是相对的,也可以向大姨夫二姨夫求助,那么他可能自己选择不去登黄山,跟“加强管理”以后是同样的结果,但这是两套思路,两套治理和教育方法。所以,高校应该摈弃这种陈腐而且不知所云的语言。我喜欢的是什么词呢,独立。上海有翟明磊办了个网络报纸叫壹报,我说我办的话就办独报,有报天、天、独。独这个字,是非常重要的。在媒体中能做到独立而不迎合任何一方,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么大家猜到了我最喜欢的杂志是什么?独唱团。我对独唱团的命运非常遗憾,且不说他的内容,难得媒体名字里有个“独”字,就这么没了。另一个遗憾的原因是我的稿子还没发,稿费还挺高。(观众笑

15、)我喜欢“独”字,所以要给独唱团写稿,但比较懒。我拖,他们又要送审,最终没发成。他们被禁了,我倒来劲了,文章没发,但也要秀一下。我写的是个小说。(展示截屏)这是个串烧故事,和笑话有关。要不要我给大家讲一个笑话?这是一个色情笑话,需要了解一点历史背景。在我成长的年代中,各家里都有很多领袖像,风景山水,但衬的不是美女,是领袖,毛主席在井冈山啦,毛主席去安源啦。有兴趣的人可以研究一下,这是要传递什么信息呢?很有意思,所有的领袖,都喜欢干这种摆个姿势照像的事,被国会管得多的领袖干得少点,国会管得少甚至不管的,就干很多这种事,画像到处都是。有那么一天,波兰文化部长就找了个画家,让他画个勃列日涅夫同志在波兰,画家说好。过一段时间部长来看画了:只见画面里是一个房间,窗外不风景,房间里一张床,床上一对裸体的男女。部长大怒:“这女人是谁?”画家回答:“勃列日涅夫同志的夫人”。“这男人是谁?”“勃列日涅夫同志的司机”。“勃列日涅夫在哪?!”“勃列日涅夫同志在波兰。”(观众大笑)当然这是一个解构,所有的政治笑话都是这样;但也是一种发泄,甚至一种严肃的表达。我要通过这个故事,过渡到我的主题:网络。在网络时代,这叫恶搞,但恶搞这个词本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