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费孝通与王同惠的生死挚爱

xiao****197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2.50KB
约5页
文档ID:84832217
费孝通与王同惠的生死挚爱_第1页
1/5

费孝通与王同惠的生死挚爱陈东风 发布时间: 2006-03-24 14:45 来源:中国新天地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故去后,人们按照他的遗愿,把他的一部分骨灰同他70年前故去的妻子王同惠葬在一起,人们无法忘却他们二人之间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人天隔几许&n bsp;   1988年12月16日,78岁高龄的费孝通来到广西梧州市白鹤山下的一座墓前,庄重地献上一束鲜花,然后肃立默哀    随行人员读着墓碑上的文字,不禁被文中流露的人间至情所感动    吾妻王同惠女士,于民国二十四年夏,同应广西省政府特约来桂研究特种民族之人种及社会组织十二月十六日于古陈赴罗运之瑶山道上,向导失引,致迷入竹林通误陷虎阱,自为必死,而妻力移巨石,得获更生旋妻复出林呼援,终宵不返通心知不祥,黎明负伤匍匐下山,遇救返村,始悉妻已失踪,萦回梦祈,犹盼其生回也半夜来梦,告在水中遍搜七日,获见于滑冲渊深水急,妻竟怀爱而终,伤哉!妻年二十有四,河北肥乡县人,来归祇一百零八日人天无据,灵会难期,魂其可通,速召我来!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五月费孝通立    不知是天意,还是行程的巧合,这一天,正好是费孝通与前妻王同惠生离死别53周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2月19日,费孝通一行辗转来到金秀大瑶山六巷乡慰问瑶族人民    六巷——这个既是费孝通与新婚娇妻生离死别的伤心地,又是他53年来魂牵梦萦的地方,别来无恙?    乡政府后面的小山头上,在苍松、翠柏、绿竹的掩映下,有一间黄瓦、红柱的四角形小亭,这就是瑶族同胞为王同惠建造的纪念亭亭中竖立着一块纪念碑    费孝通拾级而上纪念亭走到一半,他停下来在身上摸索着,陪同人员会意地递给他一把梳子费孝通庄重地梳了梳头,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迈着凝重的步履,来到纪念亭前    费孝通在纪念碑前献上用山野鲜花装成的花篮,然后在碑前肃立四周肃静,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好像一对久别的夫妻在低声泣说  不一会,费孝通轻轻走上前去,深情地抚摸着碑身,然后缓缓转过身来,紧紧握住六巷乡乡长的手:“谢谢乡长,谢谢六巷人民!”他的眼睛有些湿润,声音沉重,沙哑中 带着些许凄恻当回程的汽车刚走出20多米,费孝通突然示意停车,叫警卫员扶他下车随行人员感到奇怪,这在费孝通的出行中是很少有的    原来这里是一处视野开阔之地费孝通站在这里凝眸远望着笼罩在轻纱淡雾中的圣堂山,沉思着,聆听着,似乎不愿离去。

他在远望什么,聆听什么,沉思什么?是53年前他和王同惠走过的那条崎岖山路,还是当年瑶民送行时那凄泣的唢呐声?    当天晚上,费孝通在桂林写了一首诗,似乎在回答人们的询问:    心殇难复愈,人天隔几许;    圣堂山下盟,多经暴风雨;     坎坷羊肠道,虎豹何所沮;     九州将历遍,肺腑赤心驱;    彼岸自绰约,尘世惟蚁聚;    石碑埋又立,荣辱任来去;    白鹤展翼处,落日隈远墟    让我们循着王同惠的碑文和这首诗,去探寻费孝通和王同惠的生死爱情历程吧蜜月双双进瑶山    1931年和1933年,费孝通和王同惠先后考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秋,费孝通考入清华研究院社会学及人类学系他门在未名湖畔、清华园内相识、相恋了    1935年暑假,费孝通从清华研究院毕业,获得了硕士学位,同时考取了出国留学的资格导师史禄国建议他推迟出国,先在国内作实地考察费孝通欣然接受了老师的建议    正巧,当时广西省政府设立了研究特种民族的课题,吴文藻教授推荐他的得意门生费孝通前去担此重任,广西当局同意了当费孝通告诉王同惠时,她十分高兴,当即表示要休学和费孝通一同去广西考察为了避免闲话和旅途、工作方便,他们决定提前结婚。

    1935年8月的一天,一次既平常又特殊的婚礼在燕京大学未名湖畔临湖轩举行时任燕大校长的司徒雷登为他们作证婚人吴文藻说:“我们都为他们高兴,以为这种婚姻,最理想,最美满    婚后,费孝通和王同惠上火车,登轮船,乘汽车,坐轿子,靠步行,向广西大瑶山进发费孝通风趣地对王同惠说:“结婚时没能让你坐轿子,现在补上吧,天还替你挂灯    1935年10月28日,他们到达广西大瑶山主峰圣堂山下花蓝瑶聚居的六巷村    瑶人禁忌客人夫妇在主人家里同居这对新婚夫妇不得不各自将息费孝通对王同惠说:“惠,入乡随俗,我们暂时作牛郎织女吧!”王同惠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在六巷村完成了大部分工作后,王同惠单独留下整理资料,继续调查费孝通则到附近各瑶村工作他日行山径,夜卧土屋,足迹踏遍了附近瑶村20多天后,他们转移到坳瑶聚居的古陈村心殇难复愈    1935年12月16日,是费孝通刻骨铭心的日子    这一天,费孝通和王同惠从古陈村转移到罗运村这一段山路十分险峻费孝通和王同惠翻过一座山,他们太累了,坐在路旁憇息当他们起身赶路时,已不见了向导和挑夫的踪影    他们走到圣堂山下一个岔路口,已近黄昏。

遮天蔽日的大树茂竹,把四周遮挡得阴森可怕,他们大声地呼唤,只有空谷回音他们在林中摸索着    突然,“轰”的一声,走在前面的费孝通被巨大的木头、石块压着动弹不得    原来他误踏了瑶人捕野兽的陷阱!    王同惠被吓呆了,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费孝通说不出话,打手势叫她搬开身上的木石王同惠这个文弱女子此时不知哪来这么大的力气,她逐一搬开木石    费孝通腰、腿已受重伤,不能直立他叫妻子出林呼救王同惠安慰他:“我们是生死夫妻,上帝会保佑你的旋即慌不择路地奔出密林  夜幕降临,伸手不见五指钻心的疼痛,刺骨的寒冷,难忍的饥渴,死亡的恐惧,对妻的牵挂,伴随着费孝通度过了那个也许是他一生中最难熬的一夜!  次日天刚亮,费孝通忍着巨痛和饥渴往外爬身上多处被擦破划伤,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留在他身后……爬到一处旧屋地,他昏迷过去醒来时,阳光照着他他看见一头牛有牛就可能有人!他努力呼喊,但声音太微弱,无济于事直到最后,他才急中生智,摘下眼镜,对着阳光,用小小的反射光斑吸引了一个瑶妇的注意瑶妇带着两个瑶人找到了奄奄一息的费孝通,把他背回了古陈村    瑶民们敲着铜锣分头上山寻找王同惠据说,敲铜锣一是可以让王同惠听见,让她发出信号;二是可以驱邪、驱兽,避免它们伤害王同惠。

直到第七天,瑶民才在一处深涧找到了王同惠的遗体瑶民将王同惠遗体抬回古陈村,没有告诉费孝通    傍晚,费孝通察觉到人们的表情有些异常,遂追问护理他的瑶民瑶民思忖隐瞒终不能长久,便告诉了他:“找见了,但现在你不能见她”    费孝通知道,自己预感到会发生而不愿发生的事到底还是发生了!他搥着床边,悲天怆地地喊:“完了!完了!”  王同惠失踪那天,她和费孝通结婚仅108天!  “结发为君妻,席未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当天晚上,古陈村瑶民按坳瑶给长者送葬的习俗,为王同惠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哀伤的唢呐声摧人心裂!瑶民背着重伤未愈的费孝通到王同惠遗体前告别他长跪不起,悲痛欲绝!  第二天,瑶民用竹制担架抬着王同惠的遗体和重伤的费孝通,翻山越岭,取道平南鹏化,到桂平江口,将王同惠装棺入殓,由费孝通的友人护送船运梧州,安葬于梧州市白鹤山下    1936年6月,费孝通整理、修改完王同惠的遗著----《花蓝瑶社会组织》,当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它是第一本中国人自己写的中国社会学、民族学专箸,是费孝通、王同惠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硕果,是他们生死爱情的见证永远跟随着她”    1938年春,费孝通在伦敦获得博士学位。

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农民的生活》(中文名《江村经济》)出版时,他在书的首页沉重地写道:请允许我以此书来纪念我的妻子1935年,我们考察瑶山时,她为人类学献出了生命她的庄严牺牲使我别无选择地永远跟随着她留洋学成的费孝通有两条路可选择:留在国外或回国费孝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因为这是他的祖国,是他的爱妻为他们共同钟爱的事业献身的地方,他要“永远跟随着她”!    1938年10月,费孝通来到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授次年,在日机的轰炸声中,他与孟吟女士结婚1940年底,他们的女儿出生为了表达对王同惠的永远思念,他们给女儿取名“费宗惠”,乳名“小惠”    “文革”中,费孝通多次被抄走大量珍贵的书籍、书稿、资料,他痛心疾首,但没流泪一次,他珍藏的王同惠遗像被抄走并焚烧,他流下了伤心的泪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1978年的一天,费孝通被通知从中央民院2号楼的陋室搬回1号楼他整理书架上的旧书稿时,无意中触到一叠发黄了的他和王同惠在蜜月中共同校订的《甘肃土人的婚姻》译稿!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叠他寻觅了几十年不见踪影的译稿,怎么会逃过劫难又出现在他的面前呢?     这叠浸透着费孝通和王同惠甜蜜爱情的译稿,在王同惠逝世62年后的1997年出版。

费孝通为它他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序——《青春作伴好还乡》    2006年元月10日至14日,费宗惠女士偕同其夫张荣华(费孝通生前的秘书)访问广西金秀大瑶山时,向笔者透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    上世纪90年代初,旅居美国的张文芬女士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将珍藏了几十年,自己在“文革”中抢救出的王同惠的遗骨(后烧成骨灰),转交给费孝通费孝通老泪纵横,感激万分,庄重地将其安葬在八宝山公墓    2002年中的几天,费孝通神情恍惚,费宗惠问他有什么事?费孝通说:“我梦见你同惠妈妈了,你去看一看她的墓费宗惠到墓前一看,墓冢裂开了一道小缝,遂请人修补好此后,费孝通的心情好多了    费孝通逝世后,遵照他的遗愿人们把他的部分骨灰与王同惠骨灰合葬在一起    生离死别70年后,这对患难夫妻又团聚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