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时讯-经人典故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823172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时讯-经人典故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经济时讯-经人典故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经济时讯-经人典故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经济时讯-经人典故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经济时讯-经人典故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时讯-经人典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时讯-经人典故(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郎咸平 郎咸平,1956年6月21日生于中国台湾桃园县, 父亲是国民党空军少将,郎咸平母亲是高中化学名师。目前郎咸平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其父母在大陆内地居住。郎咸平基本不回台湾,很怀念台湾的牛肉面。 大学期间就读于台湾东海大学经济系,之后就读号称“经济学家摇篮”的台湾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并取得台大(国立台湾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7岁时候由于母亲的信任和大力支持出国留学,于1986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沃顿商学院 (Wharton School)金融学博士学位(corporate finance,即偏向公司金融)。 毕业后,郎教授被原

2、校聘任为财务学讲师,1987年转任密歇根州立大学助理教授,1988年出任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助理教授,1989年起任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斯特恩商学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美国一流商学院,2009年英国金融时报将其排名于全球第10大。)助理教授,1993年晋升副教授并获终身教职。1994年,他同时受到香港多所大学的延揽,并最终由美国“跳槽”,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1997年由校长任命为该校第一批首席讲座教授至今。1998-1999年曾受美国学术界邀请,出任世界经济学研究的“圣地”芝加哥大学全职访问教授。 目前在广东卫视的财经郎眼节目中作

3、为嘉宾,客观评价目前社会上一些经济现象以及时事。 研究方向1996年以前,他主要从事美国经济研究,在美国经济评论、芝加哥大学政经期刊、金融经济学期刊等国际最顶尖经济金融类杂志上发表其研究成果,至今仍被无数人引用。1996年后转向亚洲问题,2000-2004年先后发表研究亚洲经济的权威论文5篇,建立了亚洲和欧洲金融数据库,如今已被研究界广泛采用。郎的另外贡献是对公司破产的研究,他的破产论文在1990年全世界发表的金融财务学论文中排名全世界第一。在全世界论文引用率最高的28篇公司财务论文中,两篇为他的论文。郎咸平作为金融学家在经济(管理)学界享有盛名。被列入世界经济学家名人录中(Whos Who

4、in Economics, 4th Edition, 著作封面(19张)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3)。而且大多数世界通用的金融管理教科书均引用郎咸平的论文。 郎咸平是位观点鲜明而且具有世界级学术成就、在中国博得极高知名度的大师级学者。曾于1998-2001在世界银行担任公司治理顾问,致力于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护小股民权益的课题。在东亚地区,此项研究尚属首次。其论文在美国金融学界最富盛名的2000年金融经济学期刊、2002年美国金融学会期刊发表,被专业学者、研究人员及经济学家、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媒体广泛引用,并且被收存在美国国会图书馆。 郎咸平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

5、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并且致力于中国本土商业案例的解剖,数据客观真实,思维切入点独特,成就斐然。中国商学院的学生和中国的企业家对于管理知识的饥渴已远远超过了美式教材所能给予的,而郎咸平则致力于挖掘和解读中国自己的商业案例。 郎咸平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讲座教授。郎博士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畅销书公司治理的作者,1990年金融学论文引用率排名全世界第一,“金融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2年将他的四篇学术论文评为必读的

6、经典论文(ALL STAR PAPER)。 在大众心目中,郎咸平是位观点鲜明而且具有世界级学术成就、在中国博得极高知名度的大师级学者。他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于1986年以创世界纪录的两年半时间连拿金融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的学术成果不仅被学术界和财务管理教科书广泛引用,还为众多的知名媒体所报道。 郎教授曾于1998-2001在世界银行担任公司治理顾问,致力于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护小股民权益的课题。郎教授2001年下半年在国内股市极力推广“辩方举证”以及“集体诉讼”措施以保护小股民的正当权益。 郎咸平是最早公开对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提出批评的人,并致力于对国企改革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

7、行深入研究,他主张停止产权改革,而是以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建全信托责任来解决现在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早在2000年年底,郎咸平在北大教全中国第一届EMBA,指导门下学生深入研究当时的神秘公司德隆集团,投入精力非常巨大,研究非常仔细。当时去德隆属下的公司当地的工商局去找股东是谁,还需带着律师,调查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现德隆的股权结构复杂程度简直令人无法想象,资金流向非常不透明。而且低价收购而来的三家上市公司在几年间通过信息炒作,股价都上升1000以上 (后来郎咸平说,德隆的复杂程度连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当时他就点出了德隆问题会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提醒投资者要警惕德隆可能出现的风险。德隆研

8、究成果公布之后确实引起了全国很大轰动,而很多人批评郎咸平怎么喜欢批评上市公司,郎咸平2004年在财经郎闲评说:“请各位公民必须清楚一点,上市公司接受批评是应该的!因为上市公司是大众持股公司,你并不是私人公司。那你是私人公司的话,我还懒得管你呢,你自己经营合法就行了,别人不会批评你,那是你自己的资产。但是上市公司是属于股民的,你就要接受专业人士、个人、媒体的批评,你要面对,同时你还要回答。可是我们的上市公司不是这样,所以我这个批评出来之后呢,发生什么情况呢。当时(指2001年)整个市场弥漫着这种很紧张的气氛,所以慢慢就有很大一堆学者、媒体记者写了一大堆文章来批驳我”其实郎咸平早在很多年前就救过汇

9、源果汁一命。当时德隆下属的汇源果汁的总裁朱新礼是郎咸平门下EMB的学生,他听了郎咸平的警告之后很有感触,马上跟德隆的唐万新谈判,要么德隆全部收购汇源的剩下股份,要么全部卖回给朱新礼。在曲折的谈判之后,由于德隆实在资金链紧张还是同意原价出售汇源给朱新礼。自此,汇源逃过德隆的日后破产的魔爪。包括在新疆自治区政府也是通过曲折的办法保全了德隆收购的几个水泥厂、以及重庆政府在短期之内把德隆要收购的重庆重型汽车厂全部资产保存了下来,没有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注:在2000年之后,其实国内的国退民进早已进入发狂状态,国有资产的流失极其严重。在2004年郎咸平引起的国有资产改革探讨成了一场学术界大风暴。但是

10、郎咸平的批判反而也成为了北大和所谓主流学者的攻击的众矢之的,深陷人身攻击和只为谋名利的题外漩涡!2006年初,其主持的财经郎咸评在研究社保基金的使用中,由于得罪上海原市委书记陈良宇等打压,节目停播,自此郎咸平从舆论中消失。) 他还先后对顾雏军并购案,海尔管理层收购,TCL集团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行剖析,在中国中小股民中造成巨大影响,由于其一贯的为中小股民说话和致力于维护中小股东权益,而被中国中小股民称为“郎监管”。 由于郎咸平多次公开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提出置疑,对中国政府的一些政策提出批评,他本身也招来很多批评,曾一度被人告上法庭,中国大陆的经济学界也有人对郎咸平将研究报告直接公开表示不

11、满,并认为郎咸平并不了解中国的国情,称他是“媒体经济学家”,“外星人”。郎咸平回应称只要是上市公司就应该受公众监督,这些结论都是通过对国内数据的研究后作出的,并不存在所谓脱离国情的问题,他还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为例,说明经济学家在媒体上积极发表言论的意义。 郎咸平教授2001年下半年,在国内股市极力推广“辩方举证” 以及“集体诉讼” 措施以保护1小股民的正当权益。他的观点受到媒体, 学术界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 因此被媒体尊称为 “郎监管”。众多的知名媒体报道了郎咸平对各项法律、政治和经济的观点。根据深圳特区报的统计,郎咸平2的观点以网页数而言列全国

12、财经人物之前矛。 2003年6月提出制度化解决民企原罪的问题,并被远在海外的仰融委托,出任“独立第三方”,为制度化解决日益突出的民营企业与主管部门矛盾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索。 2003年9月,当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讨论进入白热化的阶段,郎咸平在广州某论坛一语“人民币应该再贬值2以打击进入中国市场的游资”,再次惊动天下人。同时写文点名批评某些人鼓励人民币汇率浮动汇率是误导国家。 2003年以来,他把主要精力转向企业战略研究,为企业高管人士进行“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剖析,被称为“中国民营企业教父”。 2004年郎教授提出“中国企业如要做大做强,只会造成悲剧!”的论 点,又在中国企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2

13、004年八、九月间郎咸平教授用最为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痛陈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弊病,质疑某些企业侵吞国资,并提出目前一些地方上推行的“国退民进”式的国企产权改革已步入误区。引起巨大的影响,被称之为“郎旋风”。有人认为,郎咸平反对“国退民进”,就等于支持“国进民退”,这是没有全面了解郎咸平的学术研究。郎咸平认为,在同样的国民经济环境之下,同样的法制、文化、市场条件下,根本不存在必然的民营企业的效率一定高于国营,反之也是。 为此,郎咸平提出,中国国有企业缺乏的是信托责任、市场经济的立足根本是信托责任制这样的论调,而不是盲目一拥而上仅仅改变企业的国有或民有的身份。 2006年,郎咸平提出用“工序

14、流程”解决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困境。他提出,中国的高科技思维是中餐馆似的思维,也就是不讲工序、不讲纪律的思维;一个没有纪律的团队是根本无法成长为微软,苹果电脑,IBM的。 不讲高科技文明的七个传统文化观念: “失败是成功之母”; “杀鸡不用牛刀”; “四两拨千斤”;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外行领导内行”; “宁作鸡头,不当凤尾”;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中国高新技术的思维困惑:面向科研还是面向研发,面向专家还是面向产品,面向过程还是面向结果,面向机遇还是面向战略,面向研发规律还是研发速度,面向“以人为本”还是“以法为本”。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战略与研发组织结构根本就是错误的。 同时

15、,06、07年,郎咸平深入研究国内经济的发展困境,提出一系列应对之策,提出中国经济是同时存在过冷和过热的“二元经济”(这区别于城乡经济的“二元经济”理论)。政府投资部门过热,民营经济很多领域出现萧条,而不是国内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的国内经济一片繁荣,要不断加息和调高汇率。 郎咸平认为,这样只会加剧国内民营企业的困难,导致制造业全面衰退,国内营商环境全面恶化。 这也符合郎咸平所提出的,为什么央行一次次调高利率,反而导致股市楼市一再新高。这是国内营商环境进一步恶化,两股避险资金逃入股市楼市。直至09年,这些理论仍然可以解释今天的楼市股市的现象。当然,在年年开始至今,郎咸平对于制造业的支招当然就是著名

16、的“6+1”理论,整合全产业链。他认为“中国不是制造业大国,真正的制造业大国是美国”;“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裕”。他的理由当今是产业链竞争时代,中国只负责产业链中的制造环节却只拿到一丁点利润,还导致环境污染,剥削劳工等问题,其他利润全被欧美国家拿走,所以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裕。“6+1”理论:“中国企业在应对外部竞争中仅仅占据了生产这个“1”的环节,利润少得可怜。”整个产业链的“6”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以及终端销售,这6大块能创造的价值是90%。 目前这些理论开始逐步在各地引起重视,并得到一些企业的实践。 此期间,郎咸平大力批判盲目引进外资,导致中国企业在遭遇经营困难的时候,被外资外企大量收购,控制国民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