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课件16常识(二八)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821356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力古代汉语课件16常识(二八)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王力古代汉语课件16常识(二八)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力古代汉语课件16常识(二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力古代汉语课件16常识(二八)(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十八)诗律1、诗歌形式的发展,注意不同时期不同形式在字句数、押韵、平仄、对仗上的变化:汉魏六朝: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汉魏六朝文人诗字数上,以五言为主(古诗十九首),也有四言(曹操步出夏门行)、七言(曹丕燕歌行),六言极少见;押韵上,格式比较灵活,四、五言为偶句韵,七言为句句韵(即“柏梁体”,相传汉武帝元丰三年,在柏梁台上与群臣赋七言诗,人各一句,句句用韵,后人模仿其体,称“柏梁体”),可押平声、仄声,可换韵等;对仗上,对句法结构的对仗要求不严,可对可不对,不避同字对等齐梁:由于四声的发现,沈约、谢朓、王融等人摆脱历来“以乐就诗”(先写歌词再配乐,诗依傍音乐)的传统,独立发挥语言本

2、身的美,首创了讲究平仄的新诗体因盛行于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483493)而称为“永明体”。这种以声律为基本特征的永明体,充分运用汉字声调的抑扬顿挫,将它们有规律地排列,以其参差错落、和谐抑扬,构成诗语言的音乐美。它正是唐代五言律诗的先声。唐:诗歌发展到唐代,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沿用前人“清乐”而创制的诗歌,也就是按照古诗的作法写诗,不讲究平仄和对仗,称为“古体诗”或“古风”、“古诗”;一类是唐代新兴、讲究平仄和对仗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和长律)。2、近体诗格律分析句数:近体诗句数固定根据字句数、对仗等识别近体诗小类:一般律诗(8句)、律绝(4句)、长律/排律(超过8句,一般5言

3、)押韵:除有的首句入韵外,一般隔句押韵领会同韵相押主要元音、韵尾相同、押韵严格平声韵、不出韵,识记“平水韵”定义、了解形成过程及大体韵目。先秦两汉诗歌韵文:上古11类30韵部魏晋以后,韵书开始出现,切韵标志着韵书的定型,广韵集韵为后续之作;广韵、集韵时代,都有一部礼部韵略并行为应礼部之科举考试之用而收字少的韵书。礼部韵略也包括206韵,一些韵目下注明“同用”“独用”,有人将其中“同用”的韵合并起来,如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王文郁新刊韵略、张天锡草书韵会,其中刘氏的书流传最广,因他是平水人,所以这部书又叫“平水韵”。“平水韵”把206韵合并为106韵,与广韵独用同用例不完全一致,与集韵却是一致的

4、。它对后代文学语言影响很大,诗人做诗押韵,不是根据切韵206韵,而是根据“平水韵”106韵;在“平水韵”未来出世以前,诗人们也是按照独用同用例来做诗押韵。对仗:了解律诗四联名称、借对和流水对,并能从字数相等、节奏相同(停顿一致)、词性相当、语义相关等几方面具体分析。近体诗对仗地方:一般中间两联(颔颈联)23;也可以:首联+颔颈联123、颔颈联+尾联234、四联1234、颈联3、首联+颈联13律绝:大多完全不对仗截首尾14、前联对后联不对截颈尾34、前联不对后联对截首颔12、两联都对截颔颈23句法:了解活用、错位、省略、紧缩等四种情况平仄:平,即平声;仄,即不平,指上、去、入三声。以五律为例子分

5、析平仄第一步:首句平仄。其中第二字、最末字最为关键,大体根据一二声对平、三四声对仄的规律初步确定首句格式,同时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检验:a、汉语韵律偶音步两个音节一个音步,也就是说一句之中平仄相间;汉族重偶音,平仄的基本格式只有两个: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五律的平仄搭配,方法是在两个基本格式中,在平起的那个格式前、后各加一个平声;在仄起的基本格式的前、后各加一个仄声: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b、根据“对”一联之中平仄相对的规律,进一步以首联对句的平仄确定首句(即出句)平仄。第二步:整首诗平仄。识记“粘”“对”“失粘”“失对”概念及规律,标整首诗平仄。首句格式确定后,根据两个音节一个音步

6、一句之中平仄相间、偶句押韵押平声韵、粘对规律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各联之间平仄相粘掌握五律或七律的四种格式,并由此大体标出整首诗的平仄。第三步:找出拗救。a、“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识记“拗”“救”等概念及规律,并能具体运用。一三五不论,两处必论:“平平仄仄仄平平”中,第5字必仄忌三平调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字;“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第3字必平犯孤平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救第5字改仄为平,如苏轼新城道中“溪柳自摇沙水清”句“自”拗“沙”救;二四六分明,两处不明:“仄仄平平平仄仄”中,拗5字当平而仄,救6字改仄为平本句自救,如陆游夜泊水村“记到江湖泊船处”句“泊”拗“船”救、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无

7、为在歧路”句“在”拗“歧”救;“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中,拗出句6字当平而仄,救对句5字改仄为平对句相救,如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句“十”拗“烟”救,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句“不”拗“吹”救。b、找拗救时,避免误将来自入声的阴平、阳平字确定为“”。根据古今声调对应规律,确定“平”()“仄”():阴平平 平 阳平 上 上仄 去 去入a、阴平、阳平初步定为平声入声字也有部分派到阴平、阳平;b、上、去声确定为仄声;c、用方言找出阴平、阳平中的入声字;识记入声字:方言一六七八十、粥出屋汁桌缺戳憋发、竹德执集吉失拾得国泽笔白、铁法迭撇雪、室绿质侧日不特讷策硕若聂列月、古代诗词江雪、谐声偏旁各洛落阁略络、现代汉语语音如韵母ue音节f、歌诀胡安顺古汉语研究2001/2七律的平仄:在五律平仄的基础上,前加一个平仄相对的偶音步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