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年幼小衔接工作最新-一年新生入学准备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810981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6年幼小衔接工作最新-一年新生入学准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6年幼小衔接工作最新-一年新生入学准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6年幼小衔接工作最新-一年新生入学准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6年幼小衔接工作最新-一年新生入学准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6年幼小衔接工作最新-一年新生入学准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6年幼小衔接工作最新-一年新生入学准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6年幼小衔接工作最新-一年新生入学准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幼小衔接家长培训一年级新生入学准备各位家长:你们好!刚才毕老师已经把幼儿园的一些工作做了具体、详细的介绍,我这里不再多说。孩子幼儿园毕业了,学到了很多知识,即将升入小学,我想大家更关心升入小学之前,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做哪些准备工作。我作为一名白马山小学的老师,从教十四年,多年从事低年级教学,现在代表学校,希望能够为各位家长提供一些信息,以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入学是孩子一生中很重要的转折点,在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入学后就要以学习为主要内容。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因为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老师和伙伴都需要他熟悉、适应,孩子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个重要转折时期,在很大程度

2、上取决于入学前的准备。入学前家长应做好哪些准备呢?一、入学前的准备(一)心理上的准备第一,激发上小学的兴趣。首先,告诉孩子上学可以学到很多很多有趣的知识,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懂得更多的事情。也要引导孩子懂得学校的学习与幼儿园的游戏不同,不能视课堂学习为儿戏。应该集中精力听讲,认真细心地完成作业,学习结果要达到标准要求,才算完成学习任务。第二,教育孩子要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告诉孩子怎样正确对待集体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孩子争取在班集体内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引导孩子对集体生活、对老师、同学和学校产生向往和期待。第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家里要帮孩子布置出一个安静整洁的学

3、习角,让孩子在家中先体会一下成为小学生的新鲜感受。 孩子从一开始能否很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如何。只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教育工作,孩子上学就不会害怕,就能为孩子的学习、进步打下稳固的基础。这一点相当重要,让孩子在心理上有充分的准备,有利于孩子顺利的适应小学生活。开学前,家里可以开一个小型庆祝会,给孩子讲讲家长自己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还可以讲讲孩子所认识的小学生认真学习的事例,激起他们当小学生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二)生活上的准备1准备生活用品(1)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2)准备一个水杯和一块手帕。2.准备学习用品(1)准备好书包、文具袋、铅笔(要H

4、B的)、橡皮和尺子。具体的选择切忌花哨和追求时髦,因为5至7岁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15分钟,花花绿绿的文具用品将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玩弄文具做小动作,影响学习。(2)为孩子制作一张作业正确率统计表,将表贴在墙上。做完作业由孩子自己检查,全对的,给孩子画一颗星,不要养成家长代孩子检查作业的不良习惯。家长可以每周或每个月与孩子共同进行小结,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3)准备一个家庭联系本。家庭联系本是学生专门用来记当天的作业或第二天要带的物品。 (4)准备一个文件袋。用来装学校发的各种重要的资料,如保险单,有了固定的位置就会减少孩子丢的次数。

5、(5)准备书皮。课本一定要包书皮,传统的书皮用不了几天就会掉,不能起到保护书的作用,书皮纸最好选用贴膜的书皮,也就是我们平时用的贴窗户的玻璃纸。非常便宜,一块钱就能买一米。此外,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包书皮,这样能养成小学生爱书的好习惯。3.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1) 作息时间科学合理。每天6:40左右起床,晚上9:00前就寝。暑假在家适当缩短午睡时间。晚饭前后与孩子共同商量一些活动内容,如画画,弹琴,玩玩具,看书等,动静搭配,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富有节奏,与小学生的生活相接近。 (2)培养孩子活动的坚持性。上小学后,孩子上课和完成作业,很大程度上需要较强的坚持性。一般,大班孩子注意的保持时间为8-10

6、分钟,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延长孩子的活动的时间。对孩子借口不感兴趣而频繁变换活动内容的现象,父母可以从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并陪着玩入手,逐步提高时间要求,直到孩子一个活动二十五分钟不觉疲劳。 (3)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父母要教会孩子一些入学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脱衣服,系鞋带,自理大小便,整理书包,遇到困难会告诉老师,行走时不在马路上玩耍,会用钥匙开门,倒开水等。特别是让孩子知道课间要先小便,自己提醒自己要多喝水,下节课上什么课,做好课前准备再玩。 (三)学习上的准备 1、知识上的准备。让孩子自己先浏览一年级的各科新书,感受来自课本的吸引力,家长可以跟孩子进行适当的交流,听听他们的想法,聊聊关于学习的话

7、题,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可适当帮助,但不必要把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孩子,应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聪明的家长会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去享受成功的快乐。入学前,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等;还可以教孩子学会写自己的名字,这对他们的入学是有帮助的。2、阅读桥梁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可以重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每天留出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一起交流书中内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3执笔姿势要正确。孩子开始上小学,几乎每一节课都要写字,这和幼儿园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学会正确的执笔姿势是非常必要的。正确的姿势是这

8、样的,要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还要看看手在抓笔的时候这三个点对吗,手指离鼻尖的距离不要太近或者太远。我在教一年级的小学生的时候,常常会发现有的小学生不会正确的执笔。这是我拍到的一些不正确的执笔姿势,仅供大家参考,大家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写字的时候重点观察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正确,如果不正确,一定要及时纠正,一旦养成习惯,就很难改了。二、入学后的配合(一)首先要和老师保持经常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学习情况。 上学后,孩子每天每节课都有不同学习任务,而且这些知识的学习都是连续性,前面的学不会,后面的就更不会了。举个例子:数学上:一位数加减不会,两位数学也学不会。所以,家长每天都要了解孩子当天学了哪些知识,哪些

9、会,哪些不会,作业完成怎么样。在了解孩子这些的基础上,再及时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主动和老师打电话。幼儿园是每天接孩子的时候老师就把一天的事说了,上学了,老师统一放学,没有时间交流,这就要求家长做到心中有数。经常和你孩子的老师打打电话,不一定非要有了事才联系,联系多了,对于孩子的情况彼此就会了解更多,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更有帮助。(二)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校的学习生活是有一定规律的。为了让孩子在入学时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能在学习时保持旺盛的精力,学习和生活安排和井然有序,家长应该在孩子未入学以前就养成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吃饭和做日常的小事时要求孩子不要孩子不要拖拉,干事要有始有

10、终。这样,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培养,使孩子入学后能尽快适应学校的作息制度和安排。 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要尽量避免在一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作为家长的您最好每天抽时间陪孩子读书,不只是督促孩子读,而是自己做爱读书的榜样,给孩子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孩子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家长不要一会送水,一会送吃的,尽量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完成作业。因为孩子年龄较小,没有时间观念,有的孩子玩一会写一会;有的孩子边啃铅笔头边写作业;还有的孩子,边看电视边写作业,这样都是不对的,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写完作业后,我们家长可以和孩子一同检查作业,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哪里不正确需要改正,及时表扬进步的方

11、面,可以恰当、具体的评价孩子,不要只管对错。下面举几个例子:今天你写的字比以前漂亮;这次作业对题率很高;这样长期下去,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养成认真写作业的好习惯。 科学家研究证明,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总比不上别家的孩子懂事、争气,恨铁不成钢。南京市名校长拉萨路小学周荣华校长说:“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现在的孩子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竞争的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也要有一个养成过程的,需要家长、孩子及学校共同配合,在平时就注意加以培养。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有害终身。”(三)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们之间发生的打闹事件。本来,孩子在一起玩耍

12、时,打打闹闹的事经请发生,这种磨擦、打闹的处理过程也是孩子学会与人相处的课程之一。但是孩子毕竟年幼,是非观念尚未明确形成。尤其是现在有些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伙伴,。在家备受父辈、祖辈的宠爱,有的孩子性格就暴躁,而且自私。在同伴中稍有不如意,便拳脚相加。另有一些孩子,因受到父母过分的呵护,反而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在粗暴、骄横的孩子面前不知所措。 作为家长,应当把教会孩子处理好他们之间的纠纷看作是对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孩子健康的人格、提高分辨是非能力的重要时机。引导孩子分清是非,懂得忍让,与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如果真的遇到经常故意欺负同学的,一定要让孩子告诉老师,相信老师会公平处理的。从幼儿园转入小学,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心理都有较大的改变,以上我讲了一些具体的注意事项。孩子进入小学以后,家长应和老师相互配合,加强联系,密切注意孩子情绪方面的变化,提高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入学后的前几个月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家长要把精力多向孩子倾斜,工作忙的也要暂时放一放,孩子一旦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家长就会省心很多,如果前几个月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后纠正就需要多几倍的努力。所以希望各位家长和老师一起,共同帮助孩子渡过这个比较重要的适应期,把孩子培养成才,是我们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2011、6、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