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风韵之漯河简介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808903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风韵之漯河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风韵之漯河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风韵之漯河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风韵之漯河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风韵之漯河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风韵之漯河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风韵之漯河简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风韵之漯河简介漯河(LuoHe)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伏牛山东麓平原和淮北平原交错带,沙河与澧河在此交汇,“沙澧”二字成为漯河的代名词。漯河是河南省下属的一个地级市,是京广铁路上的重要城市,处于许昌和驻马店之间。北距省会郑州140公里。西78公里是平顶山市。南66公里是驻马店市,东55公里是周口市,现已评为“中国品牌城市”,而且是中西部首个、全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编辑本段二、历史沿革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定居生息。贾湖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契刻符号、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将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4000多年,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将中国音乐文化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贾

2、湖遗址的酿酒工艺、将中国造酒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 商周时期,漯河小镇就逐渐形成,因滨临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属召陵县管辖。南北朝时期,隐阳城改称奇雒城。宋书-州郡志记载:“景平元年(公元423年)魏师南伐,破许昌城,颍川郡治召陵,称南颍川郡。”颍川郡治,原在阳翟(今禹州),后迁许昌。北朝魏军攻占许昌城后,南朝宋所属的颍川郡治便设在召陵县的奇雒城,领召陵、曲阳、临颍三县,称南颍川郡。北朝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撰著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篇中写道:“汝水又东南,经奇雒城西北,今南颍川郡治也,隐水出焉,世谓之大隐水。”在水经注卷二十二颍水篇记载:“颍水又东南,汝水支津注之,水上承汝水别渎于奇雒

3、城三十里,世人谓之大隐水也。东南径召陵县故城南。”郦道元曾实地考察了这些水道,其注准确可信。 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诞生于漯河召陵,他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被誉为“文宗字祖”。 隋朝,把汉代以来的行政区划由州、郡、县三级,改为州、郡两级,南颍川郡遂被取消。隋炀帝大业年间,将召陵县并入郾城县,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紧傍隐水,隐水又名殷水,城随水名。资治通鉴记载:“唐代平淮蔡吴元济叛乱,曾运杨子院(今江苏义征县南)米,自淮阴溯淮入颍,自项城入殷,输于郾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三月,唐军与淮蔡军“夹殷水而军,诸军相顾望,无敢涉殷水者。”南宋时,为防洪水及土匪侵害,

4、在殷城周围修筑了寨墙,因隐、澧水在此交汇,寨取名源汇,镇取名上口(又名新寨镇),与东边的下口(今周口)镇遥望相呼应。 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上旬,岳飞率一支轻骑驻守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士,大破金军“铁浮图”和“拐子马”,史称“郾城大捷”。七月中旬,金兀术又率兵十二万进逼临颍,岳飞督军迎战。部将杨再兴率三百轻骑为前哨,至小商河,突遇金军大队,陷入重围。经浴血奋战,斩敌千余人。终因寡众悬殊,再兴及所部皆战死。葬于河岸南小商桥。岳飞乘胜进军朱仙镇,大败金兀术的十万大军。此役收复颍昌、蔡、陈、郑、郾城、朱仙镇,消灭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军心动摇,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5、”的哀叹。 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郾城县记记述:“沙澧二河在镇西北汇流,形似螺,因此名湾为螺,地以湾名。”中国地名大辞典曰:“螺湾河,在河南省郾城县东,名螺湾渡。”清一统志曰:“澧河自县东南螺湾渡北流合沙河,今京汉铁路经之。”由于这里双河汇流,舟楫便利,东通于海,西达于山,南北陆路畅达,故商旅群集,百货荟萃。楚汉、冀鲁、山陕商贾,云集于此,进行物资交流。明永乐年间,郾城知县王季立,曾作螺湾买棹诗咏之曰:“沙河东流碧,螺湾汇双河。舟行此焉薄,估客南来多。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木棉茧如雪,收入云间梭。”由此可见其繁华之一斑。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

6、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改“螺”为“漯”。清末,京汉铁路在这里修建车站,取名漯湾河车站,因名称字多,为便于书写和称呼,省略为漯河车站,漯湾河镇也随之称漯河镇,属郾城县。随着漯河经济的发展,牛行街牲畜贸易市场的扩大,以及漯河车站的升级,漯河知名度愈来愈高,漯河已为世人所公认。在这种情况下,1958年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承认“漯”字的第二读音。新华字典、辞源、辞海等权威字书,也先后相继认可。现代汉语词典注:漯,漯河,市名,在河南。 1948年7月,设立县级漯河市。1949年1月,漯河市与郾城县合署办公。同年10月,漯河和郾城分设。1960年6月郾城县并入漯河市。19

7、61年11月,漯河、郾城再次分设。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漯河市由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现辖郾城、舞阳、临颍3个县和源汇区,总面积约2640平方公里。2004年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后,辖区由原来的郾城、临颍、舞阳、源汇区“三县一区”调整为郾城、源汇、召陵三区和临颍、舞阳二县。止2007年底,漯河城区面积1020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35.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25万人,市区人口34.7万人。编辑本段三、行政区划 漯河市行政区划示意图截至2005年12月31日,漯河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全市共有7个街道、27个镇、21个乡。 漯河市 面积2617平方千米,人口257万(2003年)。 源汇区面

8、积202平方千米,人口30万人。邮政编码462000。区人民政府驻老街。 郾城区面积413平方千米,人口47万人。邮政编码462300。区人民政府驻海河路。 召陵区面积405平方千米,人口48万人。邮政编码462300。区人民政府驻人民东路。 舞阳县面积776平方千米,人口61万人。邮政编码462400。县人民政府驻舞泉镇。 临颍县面积821平方千米,人口71万人。邮政编码4626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 此处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人口截止2003年底。编辑本段四、人口结构全辖区总面积为261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42.9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

9、地13.1平方米,城市绿地覆盖率达到43.9%。辖临颍县、舞阳县、源汇区、郾城区、召陵区和高新区,共有51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281个村。根据2008年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来看,我市人口状况是总人口256.90万人,与2007年的255.69万人相比增1.21万人,常住人口248.05万人,出生率10.41,死亡率5.66,自增率4.75。人口总量和三率呈稳步提升趋势。 全市有回族、维吾尔、满族、蒙古族、藏族、苗族、壮族、土家族、拉祜族、彝族、朝鲜族、布依族、佤族等38个少数民族,共3645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2%。其中回族3539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7.3%,蒙古族301人,

10、满族114人,其它少数民族人口较少。 少数民族分布情况:源汇区10335人,召陵区10536人,郾城区5403人,临颍县5012人,舞阳县3908人,高新区202人。 每个乡(镇、办)都有少数民族,临颍县繁城回族镇是我市唯一的民族乡镇。少数民族人口在千人以上的乡镇12个,分别是: 临颍县城关镇、繁城回族镇 舞阳县侯集乡 源汇区马路街办事处、老街办事处、顺河街办事处 郾城区城关镇、龙城镇、新店镇、孙庄乡、孟庙镇 召陵区天桥街办事处、召陵镇 少数民族聚居村27个,其中少数民族500 人以上的聚居村16个。分别是: 临颍县城关镇东关村、陈庄乡黄连城村、繁城镇清街村、东街村、锅壅口村 舞阳县城关镇西街

11、村、北舞渡镇顺河街村、侯集乡河北街村、章化乡付庄村 郾城区龙城镇回马村、新店镇斗王村 召陵区召陵镇前油李村、后油李村、久寨徐村、常村、归村编辑本段五、历届领导2006-2007 市委书记:靳克文 市长:刘东辉 2007-2008 市委书记:靳克文 市长:祁金立 2009-现在 市委书记:靳克文 市长:祁金立编辑本段六、经济建设漯河是改革创新、充满活力的开放城市,现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漯河。漯河在成为全国食品加工基地的基础上,正在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造纸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盐化工基地。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评价漯河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城市。第二届中博会在河南召开,并把食品分会放在

12、漯河,说明漯河本身食品产业优势突出,配套完备。中博会前夕,经济视点报中博会特别报道组走进漯河,深入解读漯河现象,解析漯河经验,将一个开放、和谐、创新、发展的魅力漯河展现给中外宾朋。 漯河:强势崛起的食品总部 河南是中国的“大厨房”,漯河更是“大厨房”的核心。通过推动龙头企业产业化工程,漯河将自身的农业优势转化为工业优势,培育出了一大批食品名牌、名企。 食品工业,不仅成为漯河的支柱产业,更成为漯河甚至河南的一张名片。 如果说河南是中国的“大厨房”,那么漯河便是“大厨房”的核心。 近年来,漯河市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培育出了中国肉类第一品牌双汇集团、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之一南

13、街村集团、全国第一家葡萄糖生产企业澳的利集团、分割出口大户汇通集团、绿色食品后起之秀龙云集团和北徐集团等,成为河南省唯一的食品工业基地市、无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和首家中国食品名城。 目前,漯河已成为外地农副产品大量调入、食品大量输出的地区,相继被确定为河南省食品工业基地市、河南省无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中国食品名城、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保证体系建设试点市。 市场上,每10根火腿肠有5根出自双汇;在香港,漯河市出口的肉产品占全港总需求量的1/4;在北京,市民菜篮子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双汇肉制品和龙云无公害蔬菜;在距拉萨300多公里的小镇上,可以买到漯河生产的“澳的利”饮料越来越多的漯河食品正源源不断地

14、走出国门,走上亿万居民的餐桌。 漯河市聚集如此多的食品企业,使漯河获得了“中国食品名城”的称号。同时,食品工业也成为漯河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2006年,漯河实际利用外资9506万美元,居全省第6位。新上投资超亿元的项目18个。现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漯河,美国杜邦公司、美国泰森集团、日本火腿株式会社、日本丸红株式会社、日本丰田通商株式会社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金大地、新瑞、中旺、旺旺、康师傅等一批知名企业在漯河市投资。 2009年漯河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3.6亿元 在河南省“十一五”食品工业规划重点项目中,漯河市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汇通集团、北徐集团、龙云集团等11家企业的20个项

15、目进入了规划,总投资107亿元,位居全省首位。 食品工业,不仅成为漯河的支柱产业,更成为漯河,甚至河南的一张名片。 产业集群 目前,漯河市大力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企业,形成了原料基地化、产品系列化、加工多元化、销售网络化、企业集团化的发展格局。 国内肉食加工龙头企业双汇集团,20余年快速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上项目”,以高温火腿肠起家,并迅速成为市场霸主。 在稳固其行业龙头地位之后,双汇集团又果断出击低温肉制品,并率先把国外先进的“冷链生产、冷链配送、冷链销售、连锁经营”的模式引进中国。双汇围绕生猪屠宰、肉类加工向上下游产业的纵向延伸,创造了“横向一体化,纵

16、向一条龙”的新型肉类经营业态,开创了中国肉类品牌。 同样都是肉食加工企业,汇通集团的发展战略却和双汇不同。在学习、借鉴双汇发展经验的同时,汇通集团把发展的重点拓展到了港澳,成为国内重要的供港澳肉制品生产企业,曾连续两年成为“河南省民营企业出口状元”。 在做大做强肉制品产业的同时,汇通集团也不断纵横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速冻、生鲜产业,在业界颇具知名度。目前,“汇通”品牌也跻身为“中国名牌”行列。 在强势企业的示范作用之下,一家名为金运的私营企业,用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市场空白点,从一开始就瞄准香港市场,专门从事中猪出口。金运品牌在香港已经极具知名度,年出口额也突破千万元。 大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本地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