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成功举办第六届端午民俗文化节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808539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沁县成功举办第六届端午民俗文化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沁县成功举办第六届端午民俗文化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沁县成功举办第六届端午民俗文化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沁县成功举办第六届端午民俗文化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沁县成功举办第六届端午民俗文化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沁县成功举办第六届端午民俗文化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沁县成功举办第六届端午民俗文化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沁县成功举办第六届端午民俗文化节发表时间:2014-06-05 来源:沁县文明办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2014沁县第六届端午民俗文化节暨山西省龙舟大赛启动仪式。6月1日,“我们的节日端午”第六届民俗文化节暨山西省龙舟大赛在北方水城沁县隆重开幕。西湖之上,十二支龙舟队劈波斩浪奋勇争先;民俗馆内,新挖掘的“舌尖上的沁州”传统美食崭新亮相;沁州书会,上党曲艺名家名团汇聚一堂精彩纷呈;摄影展览,平遥国际摄影节优秀作品走进沁县,联袂展出;城内各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蓬勃开展书声朗朗;招商引资,与12家客商签约,斩获60亿元大单此外,传统庙会、钓鱼比赛、文化巡游、水城旅游等等,连台好戏,目不暇接。在

2、全市“实施五五战略、率先全面小康”的新一轮加速发展时期,沁县县委、县政府全力推进“文化强县”战略,深入挖掘底蕴丰厚的传统民俗文化,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大打文化旅游牌,走出了一条以文化大提升促进经济大发展的非煤县转型跨越发展之路。市县领导按下启动球。端午民俗文化节就是该县精心打造的文化品牌,本届文化节将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为主题,本着俭以养德、勤俭办节的宗旨,充分体现“群众办文化”和“文化惠群众”的特色,弘扬优良传统,凝聚文化力量,创造文化活力,推动沁县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长治市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王辅刚在第六届端午民俗文化节暨山西龙舟大赛启动仪式上发表讲话指出,

3、沁县依托五大优势,夯实六条路径,积极挖掘文化优势,打造文化品牌。端午民俗文化节是沁县的一大文化品牌,也是全市一大文化品牌,具有成功范式意义,应予在全市推广。亮点之一:十万人端午水城观看龙舟竞渡北方水城第六届端午民俗文化节暨山西省龙舟大赛如期拉开帷幕。两天的赛事,吸引慕名参观者达十多万人。山西省第二届龙舟大赛再度在沁县举办,这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省级龙舟赛事。今年的比赛共有12支龙舟队参加角逐,采用河道追逐竞速赛的形式,设置有公开组传统龙舟200米直道竞速和公开组传统龙舟500米直道竞速。比赛现场,万众欢腾,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数百名摄影爱好者频频按动快门,来自太原的摄影家石志强还现场组织

4、了航拍。龙舟竞速经过角逐,沁园春代表队、水城龙舟代表队、莱茵湖郡代表队分获500米直道竞速赛前三名,沁园春代表队、水城龙舟代表队、交通号代表队分获200米直道竞速赛前三名。据统计,为期两天的龙舟文化节吸引游客超过10余万人次,组团游、自驾游、自行车骑游不一而足,摄影团队、网络群友、外国友人纷纷造访。水城沁县端午盛会和龙舟赛事影响力与日俱增,正真成为老百姓的节日。亮点之二:平遥国际摄影节作品走进沁县美丽乡村摄影展、平遥国际摄影节优秀作品展,两县摄影界联合展出,成为水城端午文化盛会的一大亮点。省市摄影家协会领导、平遥影协同仁出席了开展仪式。美丽乡村摄影展以“美丽沁州之美丽乡村”为主题。聚焦沁县城乡

5、,镜头对准群众,集中展现沁县城乡山水风光、淳厚民风、乡村新貌和人文精神。分为“美丽乡村好风景”、“美丽乡村美丽人”、“美丽乡村新故事”、“美丽乡村唱新风”四个部分展出。500余幅照片,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沁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全县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美丽沁州摄影展平遥国际摄影节优秀作品展,是友邻县平遥文联、平遥影协友好协作的成果,推出“平遥国际摄影节走进沁县”活动,展出历届影展优秀作品100幅,为文化节增添了亮色。影展期间,参观群众络绎不绝,称赞这届影展是六届影展中最成功的规模和质量最高的一届。山西省影协副主席、长治市影协主席岳峰先生称赞说,第六届端午文化节影展活动是近年来全市规模最大的

6、一次,影响十分广泛。亮点之三:民俗协会推出“舌尖上的沁州”走进沁县民俗馆,有打铁补锅、修房砌灶、裁缝绣花、剪纸烫画等传统手艺现场展示,有干馍、煎饼、锅盔、银裹金、麻糖、凉糕、粽子、烩菜汤、炒麻子等传统沁州小吃20多种,按传统店铺格局一字摆开,形成“己”字形小吃园。民俗展演-吴琠献米小小民俗馆,除了固定展览外,不断开发新花样,今年文化节特色在于推出“舌尖上的沁州”,并巧妙地将历史文化名人和名产名吃结合起来,设计者独具匠心,游人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康熙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吴琠,穿越时空,回归故里,带着家小入馆游园,挨个摊位与百姓攀谈所见是沁州繁荣的市场,所闻熟悉的乡音俗语,加上品尝了家乡的可

7、口美食,宰相大人心潮翻滚,不禁感慨:“没想到,300年后的天下,康熙盛世远不可比矣。”。民俗是文化节的主打节目,是“我们的节日”的招牌菜,今年的文化节体现的更加充分,传统味儿更足更浓。亮点之四:上党曲艺名家竞技“沁州书会”沁州书会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沁州三弦书的崭新载体,有“南有马街,北有沁州”之称,每年端午、春节举办两次,深受干部群众喜爱。为老百姓送上试听盛宴的同时,今年6月2日上午,组织沁源、武乡、沁县等三县的曲艺工作者、文化馆长、老州调研究人员举办沁州三弦书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讨会。会上,来自沁源、武乡、沁县三县的曲艺艺人分别演出了各县的代表曲目,并就沁州三弦书目前发展遇到的瓶颈与困难、如

8、何培养继承人、如何调动广大老百姓积极参与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沁州书会沁州书会(老州调)是古沁州的一种独特的曲艺表演形式,沁源、武乡、沁县三县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县曲艺界将合力打造“沁州书会”向“山西曲艺节”目标攀登。亮点之五:“文化巡游”街头还原历史事件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馆广场上,狮龙起舞,锣鼓喧天。第六届端午民俗文化节文化巡游活动在此举行。“康熙出巡”,讲述康熙微访去沁州皇的故事;“宰相献米”,讲述大学士吴铜川推荐沁州黄小米的历史片段;“神农稼穑”,讲述神农炎帝在羊头山尝百草的故事;“王通讲学”,简述隋末大儒王通在故县镇结庐授徒的历史故事;“漳河春秋”,讲漳河行馆仙翁张果老利物救人

9、的故事;舞龙、跑旱船、跑驴、高跷等都是沁县民间杂耍的绝技,统统加入文化巡游队伍进行展演,演绎历史画卷,宣扬名仕风范,流传千年的地域文化脉搏直通当代人的心灵。亮点之六:“垂钓大赛”高手竞技漳河源头素有“北方水城”美誉的山西沁县,地肥、水美、环境好,近年来积极发展山水旅游,取得长足进展。尤其沁县境内水源富足,且均系源头活水,无过境水、无污染,微量元素含量高,为当地特产的“沁州鱼”提供了优越的生长环境。“去沁县钓鱼”成为端午节期间各地游人的首选。钓鱼作为沁县文化产业的一个“方面军”率先在省内外崭露头角,甚至叫响全国,成为沁县一张独特的旅游名片。钓鱼大赛。沁县第九届钓鱼大赛于6月2日正式开赛,来自全省

10、200余名钓鱼高手在这里激烈角逐,一拼高下。来自本县的高沪平在决赛中以9.3斤的总成绩夺得冠军。“垂钓之乡”声闻三晋,每年端午节都有数以万计慕名而来的垂钓爱好者汇聚沁县,共襄盛举。亮点之七:端午盛会启动2014年水城旅游凉爽的夏风吹起出行的热情,沁州的端午更助游兴。我县端午小长假三天共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沁县,一个八河环绕、五湖环城的生态水乡。近年来,沁县干部群众立足当地农业、生态和水资源优势,用心力、多思考、善谋划,做好特色农业和生态水文章,放开眼界,快步赶超,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的端午小长假,沁县特别推出了生态一日游旅游专线,途径民俗馆、南涅水石刻馆、二郎山森林公园、莱茵湖

11、郡、玉华山森林公园、漳河源头、大云院、普照寺等旅游景点。同时,顺应自驾游的趋势和人们旅游观念的变化,我县不断丰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并依托这些优质美丽乡村旅游资源,品农家宴、住农家屋、体验农耕劳作、采摘丰收果实日益成为小长假期间游客的休闲首选,生态游成为城乡互动的良好载体。2014端午民俗文化节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2个签约资金60亿。亮点之八:招商引资大笔收揽60亿元大单“北方水城、美丽沁州”第六届端午民俗文化节启动第一天,沁县招商引资项目就传来喜讯,签订合作项目12个,签约资金达60亿元,涉及农业、工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城镇建设等领域。去年以来,沁县以“六条路径”为统领,以园区建设为载

12、体,以开放招商为动力,通过采取集中审批、限时办结、帮办手续、领导包联、帮助融资、跟踪服务等各项创优环境举措,举全县之力,为投资客商创造了优质的创业环境,吸引了保利协鑫、国新能源、汾酒集团、景阳能源、振东集团、康师傅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先后来沁考察、投资创业。目前,该县项目推进如火如荼,园区建设方兴未艾,发展要素快速集聚,承接产业优势明显,为政府与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共赢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新网北京6月20日电(曹欢欢 陈建)极具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第七届北京端午文化节暨北京市第二届“非遗大观园”端午游园会6月20日在延庆盛装开幕。来自台湾高雄和湖北省秭归县、黄石市,湖南省汨罗市,江苏省苏州市

13、的嘉宾,把各自带来的家乡之水注入妫河。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古色古香的文艺演出,在妫河岸边倾情上演。“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这就是炎黄子孙反复吟诵的端午节。今年端午,在京郊延庆举行的传统节庆盛会上,有赛龙舟、包粽子、非遗展览等众多传统项目,又增加了武术展演、名中医义诊等新内容,与同日在延庆开幕的第二届中国自驾游与房车露营大会,共同奏响“过端午,到延庆”的节日乐章。本届端午文化节从6月1日龙舟下水仪式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22日,共设3大板块、12项活动。这是自2006年以来,延庆连续10年举办端午文化节。10

14、年来,端午节这个中华民族沿袭千年的传统节日,在妫川大地大放异彩,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仅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品牌,更成为助推延庆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据县旅游部门统计,仅从2008年我国开始有首个端午小长假至2014年的6年间,延庆端午假日已累计接待游客203.27万人次,带来1.3亿元的旅游收入。端午小长假期间,首都高等学校第五届大学生龙舟锦标赛、京台龙舟友谊交流赛、群众龙舟大赛在夏都公园的湖面上举行。龙舟乘风破浪,比赛别开生面,让广大市民过足眼瘾。作为本届端午文化节的重头戏,“非遗大观园”端午游园会尤其引人关注。在端午小长假三天,市民可以到延庆逛“端午庙会”,购买北京市传统手工艺品和延庆有机农产品

15、-10.00%资金研报、旅游纪念品等;参加群众包粽子趣味赛,体验包粽子的乐趣;一睹中华传统武术风采,与武林高手切磋“中国功夫”;聆听当代青年吟诵中华美文,感受中华赤子的爱国情怀;与书画名家共同面对青山绿水,抒发诗情画意;欣赏延庆火勺制作表演赛,品尝延庆火勺和其他独具风味的地方小吃;现场参加义诊,感受中医魅力。小长假期间,延庆全县将成为端午大会场,呈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旅游活动。八达岭镇将开展“长城新丝路,端午古韵情”端午节文化传承系列活动,让民众在长城脚下的民俗村体验端午风情。珍珠泉乡将举办第三届珍珠山水端午文化节,在山间水畔尽享端午乐趣。四季花海中心区域-四海镇也将开展“畅游画里田园,品味魅力端午”端午节文化旅游活动,井庄镇柳沟村依托艾草堂开展爱(艾)的系列活动,永宁镇点亮“九曲黄河灯阵”同时,民众还可以去北京龙湾国际露营公园,亲身体验房车露营盛会带来的别样感受。(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