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我知我家》导学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4805111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我知我家》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我知我家》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我知我家》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我知我家》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上册《我知我家》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我知我家》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我知我家》导学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我知我家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家庭的特点,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现代家庭的主要类型,懂得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热爱自己的家庭。教学重、难点:重点:家庭的含义、家庭的结构、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难点:家庭关系的确立教学方法:情感体验法、事例分析法、比较法教材知识梳理:1、什么是家庭?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几种情形?3、家庭结构有哪几种类型?家庭的功能有哪些?5、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与的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生命是给予的,这种关系。学情分析:学生对家及家庭的概念、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比较肤浅。作为家中一分

2、子,他们往往得到的是过多的关爱和照顾,家,在他们的意识中,只是饿了可以免费就餐的餐厅、乏了可以休息的旅馆、有困难了可以避风的港湾。更有甚者,会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与温暖面对诸多问题,学生很有必要学习该课的内容,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课学习内容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学习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但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个别观点和个别现象进行指导和点拨。思路引领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庭,内容包括:家庭成员、家庭特点、家教、家风围绕上面的介绍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几种情形?”“我们的家庭结构属于哪种类型?”通过“选父母”深入理解与父母的关系。教学流程预设

3、预习:出示问题,研读教材学生自己研读教材,边读边以问题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与概括。预习后交流,展示汇报要求:各组自由汇报,不分板面,一定要脱书本,写出自己学到的知识或明白的道理。要注意运用纠错板和查疑板;注意展示的时间和纪律。重点整理预习笔记反馈交流重点内容。【要注意】此部分要结合各班的实际预习情况而定,如进展顺利,完全可以与展示课一同进行。预习展示:反馈与交流围绕“研读问题”进行板面点名汇报。分组合作重点问题。展示提升与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教学过程:一、介绍我家说一说:请同学们结合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向大家介绍自己家的家庭成员、家风、家教、家庭特点温馨提示:介绍要简练、不累同,有自己家的特色,

4、除了自己家的家庭成员外,其他可结合自己家的特点进行介绍,内容不可少于两项。二、我知我家根据以上同学们的介绍,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每个家庭关系的确立都有哪几种情形?家庭的结构可分为哪些类型?【重点归纳】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收养组成家庭随父再婚组建新的家庭家庭的结构现在一般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此外,少量的单亲家庭联合家庭三、选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与父母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意见,会因为父母不能满足我们的一些小需求而不高兴,会因为父母的过多管教而心存不快于是,我们与父母开始产生或大或小的矛盾和冲突。今天,给大家一个机会,如果可以选择父母,你会选以下哪种作为

5、自己的父母。可选的父母:经商的父母,很有钱,无暇经管你的生活和学习,却能满足你的一切物质需求,对你有求必应。作高官的父母,能给你最好的生活、最好的学校、最好的教育,为你安排好你的人生的一切。一贫如洗的父母,连你现在所能拥有的都不一定能给你。现在的父母。活动要求:要说出自己选或不选的理由。【点拨】:就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父母子女关系是基于血缘关系确立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作为子女,应感激父母给予我们生命,体会父母对子女感情的天然和纯真。在中国当代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的收入存在差距;同时,社会分工也有所不同;另外,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的长相也有

6、差异,由于天生缺陷或其他原因,有的人身体存在残疾。所有这些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天然血缘关系都没有关系,也无法改变血缘关系。四、课堂盘点: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对家庭的认识和学习后的心得体会。五、达标测评见“达标测评ABc”附:名言堂: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小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淮南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父亲节的来历世界上的个父亲节,于1910年诞生在美国。09年,美国的杜德夫人在参加母亲节活动之后,感触颇深。她想:“为什么这个世界没有一个纪念父亲的节日呢?”杜德夫人的母亲早在她13岁那年就去世了,家里共留下六个孩子。杜德夫人

7、的父亲斯马特身兼母职抚养六名子女长大成人,为了全心带大六名子女,他没有再婚。经过几十年的辛苦,儿女们终于长大成人。当子女们盼望能让父亲好好安享晚年之际,斯马特却因长年累月的过度劳累而病倒辞世。杜德夫人特别想念父亲,认为父亲在养育儿女的过程中所付出的爱心与努力,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母亲。于是杜德夫人在1910年春天开始推动设立父亲节的运动,得到各界的支持,并于1910年6月19日举行了全世界次父亲节聚会。1924年,美国总统支持父亲节成为全国性的节日。1966年,美国总统宣布当年6月第三个星期日,为美国的父亲节。其实,孝敬父亲,感激父亲的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不少家庭在父亲生日搞大型庆祝活动,为父亲祝

8、寿。1945年8月8日,上海各界还曾推动建立“爸爸节”。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洋节被不少人认同,西方人过的母亲节、父亲节也在我国盛行开来。误区警示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子女染上恶习,甚至无恶不作,父母悲愤难忍,诉诸法院,要求断绝关系,许多人也认为公民可以自愿断绝这种人伦之情。父母离异后,孩子判给一方,再婚后,没有带孩子的一方认为,孩子不需要自己抚养,也就不存在父子关系了。法律在线:以上观点都是错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父母子女关系,包括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也包括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这两种情形都是法律意义上的亲子关系。这种亲子关系只有因死亡才可以消灭,即在法律上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父母离婚的状况自然不可以消除子女的关系,同样也不可能通过法律手段人为解除,更不可能通过登报或双方协议而消灭。思维拓展:你想过我国家庭结构变化的原因吗?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一方面说明我国人口出生率在降低,同时也说明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青年人进入结婚年龄后,愿意自己生活,而许多中老年人习惯自己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满足自己晚年生活需要,因为他们经济独立、身体状况较好,能够独立生活,有自己的爱好和人际交往,希望避免因与子女生活方式不同而造成的矛盾。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