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碎片——走进隆德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800211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25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的碎片——走进隆德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文明的碎片——走进隆德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文明的碎片——走进隆德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文明的碎片——走进隆德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文明的碎片——走进隆德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明的碎片——走进隆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的碎片——走进隆德(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明的碎片走进隆德前 言隆德,禹别九州,属雍州之域;周时为西戎所居;秦属北地郡,朝那县;汉初仍属北地郡,至武帝属安定郡,月支道;三国、晋、南北朝属安定郡;隋属平凉郡;唐、五代属渭州。宋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初置羊牧隆城,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改羊牧隆城为隆寨(地址在今西吉县火家集,后改迁六盘山下)。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被金所占,金升寨为县,属德顺州,隶凤翔路。元代属静宁州。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至清代直隶平凉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属甘肃泾源道,而后属甘肃平凉地区。一九四九年八月三日隆德全县解放,仍属甘肃平凉地区。一九五八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划归宁夏回族自治

2、区固原地区。隆德东侧的六盘山,山势峻峥险要,山岩叠翠,绵亘千里,被古人誉之为“峰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百二重”的天然屏障。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宋时,在六盘山前后建“六盘关寨”,设“七关之险”互为声援,以应萧关。唐元宗破吐蕃于此。宋韩琦置寨守戍,抗御西夏,宋庆历元年大战李元昊于隆德境内好水川。元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元成宗铁穆耳自六盘山至黄河立屯戍兵万人。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徐达率大军西征定关中,屡败元兵于六盘山。1935年10月7日 ,毛泽东带领中国工农红军歼灭了迎头阻拦的敌军, 六盘山是红军长征中经过的最后一座大山。隆德县属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地带,整个地势东高西低、海拔介

3、于17802931米之间。东南接泾源县,东北接固原县,西北接西吉县,西南和甘肃静宁县按壤,南于甘肃庄浪县毗连。西兰公路横贯全境、平水公路绕城而过。全县总面积约1160平方公里,属纯山区人口近 17万,回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3%。现辖十三个乡镇。处于黄土大山沟壑里的隆德县,劳动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宝藏,隆德县属中原文化范畴,许多人文现象都和中原文化直接联系,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偏僻闭塞,使古朴、坚实、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完整保存。隆德率先在南部山区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广播电视目标,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和全国绿化先进县。还获得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和先进县、全国民间绘画画乡

4、、全国文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文明的碎片是我校政史地教研组的部分教师利用闲暇之余出于对家乡的热爱而取得的研究成果的结集,但由于受时间和水平的限制,书中的内容和观点-难免存在着缺陷和不足,敬请各位读者能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编 者2006.7 第一章 隆德县历史沿革第一节 概 况隆德县位于宁夏自治区最南端,介于东经105o48/106o15/、北纬35o21/35o47/ 之间。地处六盘山西麓,宁南边陲。东望关陕,西眺河洮,南走秦州,北通宁朔;襟带秦凉,拥卫西辅。“312”国道纵贯东西,隆(德)秦(安)省道和隆(德)张(易)县道分别穿越南北。县境东北与固原相连。东南与泾源县接壤,南与甘肃

5、省庄浪县毗邻,西与甘肃省静宁县交界。关山险居,水道西行。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故有“关陇锁阴”之誉。全境东西与南北之距相当,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41公里,总面积985平方公里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1.9%。1990年总人口18.1万人,其中回族占8.5% 。县城东距六盘山10公里,有居民9100多人。西去兰州,东至西安340公里,北距银川410公里。隆德县地处黄土高原西部。系祁连山地槽与华北地台的过渡带。境内群山绵亘,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山势错落。地势东高西低,有六盘山朝南、北、西三向分野,而六盘山则是渭河水系同泾河、清水河两河流的分水岭,也是同泾源县的自然分界线。境内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向半

6、干旱的过渡区。春低温少雨,夏短暂多雹,秋阴涝霜旱,冬严寒绵长。年平均气温5.10C,素有“六月暑天仍有棉,全年多半是寒天”之说。年平均降水量515.1毫米,年日照2228.1小时,自西北向东南递增。河谷川道农牧区属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地带,气候湿暖干燥,黄土丘陵农林区半干燥湿热。六盘山西麓水源涵养林区寒湿多雨,植被丰厚。 隆德所属地域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即在境内繁衍生息。周时居西戎,战国为秦郡县,秦属北地郡乌氏县,西汉置月氏道,宋设羊牧隆城,1043年设为隆德寨。金皇统二年,改为隆德县,属德顺州。元初,隆德县由羊牧隆城迁至原陇干县址(今隆德县境)属静宁州。明清属平凉府。民国时属泾源道,县名沿用至今

7、。1949年8月3日全境解放,隶属甘肃省平凉地区。1958年9月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管辖至今。第二节 隆德县历史沿革一、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1066前221年)西周以前隆德主要居住区域分布在西戎部落,商王武丁和西周穆王、宣王等都曾在此与西戎部落作过战,因此据史书禹贡记载,隆德的行政建置主要在西周以后,并在此设官职方,属雍州之域。西周建都于镐(今西安市西),其统治中心陕西关中。现在的宁夏与今内蒙古河套、陕西和山西北部当时统称朔方,是以猃犹为首的戎狄部落游牧的地区。史书记载,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尹吉甫师师伐猃犹,至今太原”,后周宣王又“料民于太原”,而此处也正是今固原地区一带。以此

8、可见,隆德此域西周势力到达之。春秋时期,今隆德地域为乌氏戎所居。秦襄公伐戎,征复泾河东南八百里之地,于是西北尽为戎,后为义渠乌戎。战国时期,宁夏境内的乌氏和义渠等部族均臣服属于建都咸阳的秦国。秦惠文王期间(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0年)先后置乌氏县、义渠县,其辖范围包括隆德之境内也。秦昭王时灭义渠,置北地郡,属县有朝那,为现在隆固平之交也。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秦将全国划分为36郡,宁夏属北地郡。次年(公元前220年),秦始皇曾亲到宁夏巡视,并在宁夏地区设置了乌氏、富平等县,其中乌氏主要分布在今固原

9、地区,包括隆德境内。秦为了巩固和稳定统治,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西北地区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人,在这里兴修水利和屯垦种植。这为宁夏平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宁南地区,包括隆德境内,其农业生产大都从此时开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将全国分为103郡,今宁夏地区分属当时的安定郡、北地郡。武帝时安定郡郡治为高平,辖21县,在今宁夏境内的有高平(今固原)乌氏、朝那(今固原县东南)月氏道(则包括隆德县境)等。隆德在西汉统治的230年间,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在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仍沿袭西汉在此的行政建制,隆德此地相对稳定,直到东汉末年,群雄争夺,隆德境内也

10、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三国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63年魏灭蜀,265年晋灭魏,继而亡吴。此期间宁夏境内的少数民族鲜卑、匈奴和羌族也互相争夺,汉族移民纷纷逃散。而西晋初年,宁夏大部分地区皆为少数民族所居。直到后来,西晋把势力扩到宁夏南部,但区域较小,只包括当时的三县,其中就有隆德境内的都卢县,另有乌氏、朝那(今固原南部),属安定郡。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各族人民纷纷起义,形成十六国,匈奴雄居宁夏南部,后为北魏兼并之。北魏(公元386年534年)为鲜卑族拓拔氏所建,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而北魏政权在宁夏的行政设置有高平镇,包括隆德境内,属西安州之

11、大兴郡,后属安定郡。南北朝共历时161年,隆德此地先后属于北魏、西魏和北周管辖。在整个时期,隆德此地政局相对比较稳定。北周时期,在宁夏的行政设置有原州(今固原地区,包括隆德境内),另外还有会州、灵州。其中包括现在的银南地区。四、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年960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使中国再度统一。隋政府将全国分为190郡,在宁夏境内有:平凉郡(郡治设今固原城)辖高平(今固原)百泉(今固原东南)灵武郡、盐池郡、安定郡。而隆德此地在隋建立之初则属安定郡,后来属平凉郡管辖。隋末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隆德境内社会秩序也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地方军政大员为其势力展开争夺

12、,并扩展到隆德境内。6世纪初李渊也乘机起兵太原,并很快占领了长安,以此地为都城于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唐政府将全国先设10道,后设15道328府州,今宁夏全境属关内道,建置情况基本是在宁夏北部朔方节度使和都督府,包括银川和银南地区。而在南部,设原州,一部分属甘肃靖远县的会州,而隆德则划归宁夏南部地区的渭州管辖,后其则至德元年没於吐蕃,直到唐宣宗大中年间时收复,但又到唐僖宗广明年间时又一次丢失。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后梁,从此中国再度进入乱世,中国历史进入到五代十国时期。在乱世年间,各政权间斗争激烈,宁夏大多数地区被少数民族所辖,仅有灵州、盐州地区先后由五代各国管辖。而隆德境内由吐蕃所辖,直到

13、五代十国末年,才重新归属后周渭州所辖。五、宋朝和西夏、金鼎立时期(公元9601271年)公元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宋设全国为24路,宁夏先属陕西路,后属秦凤路,咸平五年(1002年),宁夏北部由党项族首领李继迁占据,并以兴庆府(银川市)为都城,建立太白上国,号称大夏,史称西夏。而南部仍为北宋所管辖。宋1014年,泾源路在六盘山外笼竿川建成笼竿城。宋在隆德设羊牧隆城,1041年二月十四日,宋夏激战于好水川。宋兵大败,任福等数十名战将阵亡。庆历三年(1043年)正月二十三日以笼竿城建德顺军,改羊牧隆城为隆德寨,属秦凤路,辖地约为今隆德县全境及西吉、庄浪、静宁部分,面积约6130km

14、2,后此德川军与西夏军作战不断,直到1131年二月金军至德川军,主将刘锡弃城逃遁。1131年金军进占德顺军,归属熙河路,赐刘豫伪齐,1137年废伪齐。1142年升为州, 改德顺军为德顺州属秦路,在1187年,又改属凤翔路,1216年升为防御州,其辖境约为今隆德县全境,西吉、静宁、庄浪等地,面积约6130km2 。1227年三月,蒙古主铁木真欲取陇安避暑,隆德此地为蒙古主所有,复称德顺州,并蒙古铁木真避暑六盘山。六、元朝时期(12711368年)1206年,崛起于我国北方大漠南部的蒙古族,建立于蒙古汗国,于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再灭北宋统一全

15、国。全国设11个行中书省,省下设路、府、州,州下设县。固原地区属陕西行省。建县情况为:开城府(治设今固原开城乡境内)下辖广安州,开城县;而隆德县属静宁州,隶属平凉府,县辖地为今隆德县全境,西吉县南部、甘肃静宁县东北部,庄浪县北部,面积约3456km2。西夏灭亡后,忽必烈从全国各地陆续往宁夏迁移人口,这是历史上宁夏人口的第一次大更新,而宁夏南部地区,隆德境内也有部分人口迁移,其中大多以中原汉人迁移为主,但也有少数民族迁移到此,先进的生产工具进入境内,使本地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元代末年,明大将徐达自临洮下隆德,攻占隆德元将贺宗哲首隆德北遁,随后扫平隆德诸屯,后归明朝政府管辖。七、明清时期(13681911)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灭元,建立明朝。但到了1372年才完全占领宁夏,明朝占领后,又将宁夏人口进行了一次大更新,将原有人口迁往关中,宁夏北部基本为空城,并过五六年后才从中原和江南等地陆续迁进新的居民。随着人口的更新和地域的不断开发,行政建制也不断增加和完善。鉴于明时宁夏又成为西北少数民族的军事要地,所以新的地区建制,多数是军政合一的。当时宁夏隶属于陕西都指挥使司,固原地区的有固原卫,其生产方式是军屯制,因此在新更新的人口中,有许多江南人,他们不仅带来了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和较高的文化知识,大大有利于对宁夏恢复和建设,使宁夏南部地区进一步发展。明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