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798959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解读 东北育才学校 张强概念理解:论述类文本,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所以又称社科类文本。它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它涉及领域很多,主要有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历史学等领域。考纲要求: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纲解读:综合来看,高考对论述类文本考查的能力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包括筛选能力、分

2、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整合能力;考查的内容是概念与句子含义的理解、文中重要信息的梳理、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要求的思维品质是细密与耐心;要求运用的是一些方法和规律;不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社科知识,更不要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作答。方法解读:切忌恶习:不先阅读材料,直接看题目然后到文中找答案。做选择题只看题目不看材料的浮躁心态。一、阅读过程技巧说明1、阅读前可提出设问:文章对论述的问题有什么见解和主张?运用了那些材料?这样能做到提纲挈领。2、阅读时注意文本的题目,弄清文本的话题,找到文本要告诉我们哪一句话。3、逐段细读过程中分析整合文本的结构和思路,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4

3、、注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弄清各句话之间的关系,要边读边划出关键词句。尽量将以下一些重要信息标示出来:(1)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2)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3)关联词、标志性词语。(4)中心句、要点句、首括句、过渡句、小结句及联结句。(5)特殊句。边阅读边勾画文本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借助勾画关键词、关键句来帮助把握文章的结构及思路,这是阅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详见例文中的带线词语)5、论述类文本阅读检测,往往要从归纳内容要点的角度来出题。所以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言语的转化,即读者用自己的话语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读完一段之后自我

4、总结出本段的段意,并用极简练的词语进行标明批注是非常必要的。(详见例文中的段末批注)试题例解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人类征服流感之历程从1918年到1919年,甲1型流感几乎传遍了全球,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受到了它的袭击,死亡人数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死在炮火之下的人数还要多。1957年甲2型流感大流行。当年2月流行于中国贵州西部,3月传播全国,4月从香港出境扩散于世界,共死亡几十万人,流行地区发病率约50%。1968年甲3型流感大流行,发病率30%,病死率与1957年相近。在流感的困扰下,各国的工业停滞萧条,商业和交通被迫陷于停顿,到处都可以听到关于死者悲惨命运

5、的故事。2009年墨西哥和美国发生由新型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发的疫情,继而疫情在全球多国爆发。 (流感的历程)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可引起中等流行,多表现为兵营、学校等的“单位内爆发”;丙型多为散发病例,婴幼儿最易感染。目前虽有治疗药物和疫苗,主要是针对丙型感冒,只能降低发病率,而不能控制流行。流感中度流行的年度,世界每年约损失10多亿个工作日,死亡60万人以上。由于人们常将流感与感冒混同,视流感为“小病”,更应引起全人类的重视。 (流感的种类)流感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环境的破坏已开始危及人类的健康。全球升温将给人口稠密并对疾病毫无准备的

6、富饶地区带来可怕的热带疾病等等。大气层的漏洞导致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也使许多古典传染病“复活”,挪威、加拿大出现疟疾就是明显的例证。细菌在城市密集的人群中繁衍滋生,因为那里的人们经常保持身体的接触,吸入别人的废气。在水、废物、房屋、家具和食物中滋生的细菌,会像一场烈火在烘干的大草原上迅速地蔓延。(流感的产生)古人用芳香疗法来医治疾病,绝大多数是采用熏蒸法,燃点乳香、沉香、檀香、玫瑰花等芳香物,用以驱逐秽气、杀虫灭菌,对流感的治疗和防止其蔓延有一定的效果,这与后来的消毒水防治相似。隔离是现代对付流行病的常见办法。比隔离更进一步的是检疫,即预防,防患于未然。许多疾病都会通过唾沫和口痰传播,因此许多

7、城市对随地吐痰都施以重罚。在新加坡,随地吐痰和乱抛口香糖可以处以拘禁等刑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已采用综合防治法应对流感传播,如消毒、药物治疗、隔离、疫苗防治等。 (古今征服方法与历程)当全球多国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之时,回首历史上曾经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灾难的传染病,以及人类与疫病抗争的艰苦历程、医学与疾病作斗争的前行足迹,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必须承认和正视人类的生存和正常生活正在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挑战和警告,大到气候、环境、生态,小到我们的日常卫生习惯,都可能是疫病流行的诱因。 (面对现状)有这样一句话:“疫病在古代是坟场,在近代是战场,在当代则是考场”,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浓缩了人类与疫病

8、较量的变迁。我们在这个“考场”上将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严峻的问题。 (展望未来) (节选自人类瘟疫报告,有删改)通过类似例文中的标识和批注,会有利于做题过程中确定文本问题的搜索区域,会又快又准地找到对应点。二、解题过程 我们通常要用审(题干、选项)、找(筛选信息、干扰项)、排三步法来进行解题。(一)审 审清题干要求及陈述对象。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选择“符合”的还是“不符合”的。选择“属于”的还是“不属于”的。 明确题干要求及陈述对象之后要在题干上作标志,尤其要在“不”字上画上横线或圆圈。(二)找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时有一个基本原则:答案大部分在原材料中。为此,根据

9、题意,从原材料中找出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句段,并从这些句段中提炼有效信息,找准已知条件,作为解题的依据。这是答题的关键。具体方法有二: 1、要弄清楚各个选项内容都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准确圈定出答题所需的信息范围。2、围绕每一个选项内容查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语句,然后筛选出与选项相关的有效信息,并在筛选出的信息前标明题号及选项号,例如与1题A项对应的原文就在该原文前加上“1A”,依此类推,这样标记筛选出的原文,在将选项与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就可以快捷地寻找到原文信息,节省了答题时间,提高了解题速度。(三)排这一环节需要明确论述类文本的基本错因(即考查点),再根据选项句特征逐一排查;并且要注意排查顺序。主

10、要错因有十(1)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文中常有“某某的观点是”的字样。(2)转化失误。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已然变未然,未然变已然,或然变必然,必然变或然。(3)曲解原意。故意曲解原文意思,考查考生的是非辨别能力;(4)程度差异,以偏概全。文中常出现“全部、都;必然、一定;严重非常”等词语。(5)推测有误,范围模糊。文中常出现“已经、将要、完成、成功、全部、都、一定”等词语。(6)无中生有。原文中找不到依据,根本无此信息;(7)逻辑错误,混淆因果。选项中的因与果与原文中可能不同甚至相反;或者根本没有因果关系。常出现的字眼是“之所以,就,只要就”等。(8)偷换概念。增加减少一两个词,甚至是

11、“的” “了”等改变意思;或换一个相近的词语或句子以改变意思。(9)答非所问。题干问“不属于原因的一项”,选项中却出现了“结果”; 题干问“不属于现象的一项”, 选项中却出现了“本质”等。(10)关系失当。原文是并列关系,选项中变成了递进关系。考生心中装着这些错因就会做到纲举目张,有的放矢。试题例解1根据文章内容,对流感产生的原因和防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的破坏已开始危及人类的健康,也使许多古典传染病“复活”,因而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够产生并迅速传播,疫情波及多个国家。【解析】A、由“2009年墨西哥和美国发生由新型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发的疫情”可知,甲型H1N1并非古典传染

12、病“复活”,挪威、加拿大出现疟疾是例证。此题错因属于曲解原意,强加因果。B细菌在城市密集的人群中繁衍滋生,经常存在于人们的各种生活物品中,会像一场烈火在烘干的大草原上迅速地蔓延。【解析】B、“存在于人们的各种生活物品中”错,应是“在水、废物、房屋、家具和食物中滋生的细菌”,此题错因属于范围扩大。C古人用芳香疗法来防治疾病,这与后来的消毒水防治相似,其对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和防止其蔓延也有一定的效果。【解析】C、文中没有体现芳香疗法对甲型H1N1流感治疗的作用,此题错因属于无中生有。D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已采用隔离、消毒、药物治疗、疫苗防治等综合防治法应对流感传播,防范措施更加合理。【答案

13、】D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甲1型流感、甲2型流感、甲3型流感都是世界性大流行,每次死亡人数都在几十万人以上,其中甲2型流感和甲3型流感的发病率相近。【解析】A、病死率相近,非发病率,另外文中未提及甲1型、甲2型流感致死的具体人数,判断缺少依据。此题错因属于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无中生有。B目前的治疗药物和疫苗主要是针对丙型感冒,且只能降低发病率,不能控制流行。而对甲、乙型流感病毒没有防控的方法。【解析】B、“对甲、乙型流感病毒没有防控的方法”有误,人类已采用综合防治法应对流感传播,如消毒、药物治疗、隔离、疫苗防治等。此题错因属于推测有误,范围模糊。C许多城市对随地吐痰都

14、施以重罚,是因为许多疾病都会通过唾沫和口痰传播。不经过一个重罚严打的痛苦过程,就难以达到“不禁而止”。 【答案】CD回首人类与疫病抗争的历程,在我们正视来自大自然的挑战和警告之时,我们更应该注重日常卫生习惯,减少疫病流行的诱因。【解析】D、“更应该”有误,文章并未提到比较关系。此题错因属于关系失当。3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从1918年到现在的近一个世纪,流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损失,人类必须重视这种“小病”,并寻求有效方法,从根源上进行防治。【答案】A B流感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应该尽量减少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这是避免流感传播的根本途径。【解析】B、因果

15、关系不成立,且不是避免流感传播的根本途径。此题错因属于曲解原意,强加因果。C甲型H1N1流感疫情成为“摆在每一个人面前严峻的问题”,这表明人类已经十分重视气候、环境、生态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解析】C、“已经十分重视”不当,文中体现的是作者的分析和呼吁,不能表明人类已经重视这一问题。此题错因属于无中生有。D疫病在当代是考场,面对全球多国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人类最终会彻底消灭流感病毒,在这个“考场”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解析】D、“人类最终会彻底消灭流感病毒”有误。此题错因属于太绝对化。以上例题中12个选项出现了7种错因,这就说明只有把错因熟记在心,排查选项的时候才能做到得心应手,节省大量的时间。 另外,在排查错因的时候还要注意排查顺序,首先是排错:与原文比较,找出内容错误的;其次是排异:找出与题干不符合的;最后是排无:找到原文中找不到依据的选项。如果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具体解读考纲各考点: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所谓“重要概念”,就是指含义丰富深刻,能够蕴涵文章主题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