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6000-10000美元经济发展特点与经验借鉴.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4794035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均GDP6000-10000美元经济发展特点与经验借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均GDP6000-10000美元经济发展特点与经验借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均GDP6000-10000美元经济发展特点与经验借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均GDP6000-10000美元经济发展特点与经验借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均GDP6000-10000美元经济发展特点与经验借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均GDP6000-10000美元经济发展特点与经验借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均GDP6000-10000美元经济发展特点与经验借鉴.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均GDP6000-10000美元经济发展特点与经验借鉴人均GDP6000-10000美元国际经济发展特点与经验借鉴 赵 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北京100101)内容摘要:按照国内外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相关理论,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6000到10000美元阶段时,其经济发展处于上中等收入水平,并由工业化高级阶段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即发达经济初级阶段。本文重点阐述了人均GDP6000到10000美元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总结了发达国家和地区该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为我国进入该阶段的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人均GDP 经济发展阶段 经验借鉴一、人均GDP6000-10000美元

2、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判定人均收入水平是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总体性指标,主要有以下两种判断标准:(一)世界银行标准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银行在其年度发展报告中开始将国家按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GNP)分类,后改为按照人均国民收入(GNI)分类。世界银行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分类指标较为普及,是当今许多经济学家判断一个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世界银行有两种分类方式,且两者密切联系。一种是将国家或经济实体划分为四个收入档次,分别为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这一分类标准非常明确且每年调整一次。2007年的分类标准为: 2005年,人均GNI低于905美元为低收入经济体;人均GN

3、I在906美元至3595美元之间为下中等收入经济体;人均GNI在3596至11115美元之间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人均GNI在1111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经济体。按照此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处于6000到10000美元时,属于上中等收入经济体。另一种是在这四个收入档次类别基础上,又划分为“发展中经济”和“发达经济”两个类别。在世行官方文件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被笼统地称为“发展中国家”,高收入国家则被称为“发达国家”。世界银行金融信贷政策对这两类经济体也有明确的收入“门槛”界限。按照1989年世行有关补充界定,这个“门槛”的收入界限是以1987年美元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NI为600

4、0美元。在此收入门槛以上,便划入“高收入国家”或“发达国家”之列。这一门槛每年随美元购买力或价格指数的变化而调整,2007年世行确定的高收入或“发达经济”的收入门槛为11116美元。(二)H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在现有国内外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中,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对人均GDP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现代经济发展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准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实现阶段(包括工业化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后工业化阶段。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人均GDP数量特征(见表1)。可见,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后,经济将由工业化高级阶段进入到

5、后工业化阶段,即发达经济初级阶段。表1 钱纳里的人均收入6阶段(人均GDP)时期人均GDP经济发展阶段1970年(美元)1982年(美元)2000年(美元)1140-280364-728400801初级产品生产阶段2280-560728-14568011602工业化初级阶段3560-11201456-291216023203工业化中级阶段41120-21002912-546032036006工业化高级阶段52100-33605460-873660069610发达经济初级阶段63360-50408736-13104961014414发达经济高级阶段注:1982年与1970年的换算因子为2.6;2

6、000年与1982年的换算因子为1.1(计算时取整)资料来源: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1995年版)二、人均GDP6000-10000美元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按照国际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600010000美元,其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处于由“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阶段,也标志着进入到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行列迈进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居民消费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一些共性的特征。(一)经济快速增长与波动并存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6000到10000美元前后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一般会出

7、现两种趋势,面临发展之坎,可能持续保持平稳上升甚至加速增长的态势,也可能徘徊不前,出现较大波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属第一种情况,该阶段经济都保持了中高速平稳增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人均GDP从6000美元到突破1万美元所需要的时间并不长,基本上是5年到8年。美国起步较早,人均GDP跨越6000-10000美元用了6年左右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韩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在此后的5到8年内,两个国家都实现了人均GDP向1万美元的跨越。在这一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出现较大波动也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部分拉美国家人均GDP实现从6000美元到10000美元跨越的过

8、程中,由于受经济危机、政局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都经历了一定的经济增长波动,有时甚至出现过负增长。例如,阿根廷1994年人均GDP已达7000美元,但从19952005年,人均GDP年均下降0.4%,2005年人均GDP回落到4470美元。这一经济发展阶段,在保持国家和地区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态势的同时,还要采取一些新的对策和措施,防范可能出现较大的经济增长波动。(二)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消费拉动”为主转变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开始步入以信息化、知识化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社会,服务业迅速发展并崛起,经济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三次产业结构基本稳定,经济结构调整主要

9、体现在二、三次产业内部。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主导型经济。该阶段,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均高于第二产业,其中美国三产高出二产22.4个百分点,英国三产高出二产11.3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三次产业中也最大。同时,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向,日本在1970年至1980年的高速发展阶段中,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年均增长率达13.4%。这一阶段,消费需求快速扩张,消费结构从满足生存需要为主的物质消费向娱乐、休闲、文化、旅游等精神消费为主转变,消费逐步取代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需求动力,并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例如,1970年美国的消费

10、率为81.9%,超过投资率64.3个百分点;法国的消费率为72.7%,超过投资率45.8个百分点;1976年,日本的消费率为59.7%,超过投资率27.9个百分点。(三)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人均GDP从6000美元向10000美元跨越的阶段,也是经济发展从主要靠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阶段,科技创新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主要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人均GDP6000美元以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经济发展表现出很强的自主创新性。从研发投入看,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人均GPD6000美元后,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都达到了23的水平,日本则达到3.1

11、5,呈现出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从研发成果看,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后,研发成果数量明显增多,例如美国从19651980年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从46.32万件和27.54万件上升到55.01万件和33.43万件。(四)城市整体功能大为提升以国际社会发展的共识看,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以上特别是进入800010000美元的阶段,是一道关键的“槛”,它不再是简单的量的扩充,而是经济运行模式的质的飞跃,不仅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将显著增强,而且城市的整体功能与内涵也将全方位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将全面提高,民生问题得到不断改善。例如,纽约、伦敦和东京等城市处于人均GDP6000

12、10000美元的阶段时,其服务业发展的重心逐步向生产者服务和商业服务领域转移,金融、咨询、贸易、信息等知识服务业成为核心产业。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这些城市作为金融中枢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强化,城市整体功能得到全面提升,最终实现了从世界级的制造业中心向世界级的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的转型升级。(五)从环境恶化向环境逐步优化的阶段转变历史上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从环境恶化到环境优化的发展过程,一般在人均GDP500010000美元之间出现生态拐点,也就是说当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达到倒U型的顶峰后出现转折,环境开始逐步得到改善,这就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一阶段,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对环境

13、的保护问题也更加关注,环境恶化的现象逐步减缓。日本、韩国在人均GDP70008000美元之间出现拐点,美国在人均GDP1万美元时出现拐点。这一现象在我国许多城市也不断得到体现,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人均GDP跨越6000美元后,由于受资源和环境压力,纷纷在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要为GDP“减磅”,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因此,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进入到500010000美元的阶段后,在推进经济发展中既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又要把环境保护作为硬任务,促进从环境恶化向环境优化阶段的转变升级。三、人均GDP6000-10000美元阶段国外经济发展经验欧美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地区在人均GDP处于

14、6000到10000美元的阶段时,其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总结并借鉴他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一)注重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都重视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注重依靠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超越。尤其在进入后工业发展时期,人均收入突破6000美元以后,政府对于如何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逐步完善了科技产业政策,注重自主研发,走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并重的发展道路。如日本提出“技术立国”方针,极其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亚洲“四小龙”在引进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协调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增强了经济发展

15、的竞争力。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人均GDP6000美元到1万美元的新阶段,该阶段其标准化、低附加值产品遇到中国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低成本产品的竞争,消费类电子产品又遇到日本产品的竞争,于是韩国及时调整了产业政策,致力于“技术立国”,1990年出台了战略部门技术开发计划,通过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尤其是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实现从以技术引进为主到以自主开发为主的转变,推动了工业发展。(二)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走产业高端化之路20世纪6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到七八十年代,逐渐实现了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同时,产业结构内部也出现较大调整,以汽车、宇航、微电子、半导体、机电产品等为代表的低能耗的高技术产业逐步取代了传统产业;以金融、中介服务、房地产等为支柱的服务业,以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等为内核的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起来。以英国为例,20世纪70年代末其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1979年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加快产业机构调整,鼓励服务业发展,到1989年三次产业结构由1980年的2.2:40.2:57.6调整为1:31:68,其中生产服务业快速发展对经济转型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