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教案 马永春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84789318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4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关系学》教案 马永春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公共关系学》教案 马永春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公共关系学》教案 马永春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公共关系学》教案 马永春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公共关系学》教案 马永春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关系学》教案 马永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关系学》教案 马永春(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理学院课程教案(教学要求)大理学院课程教案(理论教学)课程名称: 公共关系学 使用教材:乜瑛、郑生勇主编,公共关系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授课对象:2009级新闻、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专业授课时间: 2010 至 2011 学年第2 学期 计划学时: 48学时(其中:理论48 实验: 0)任课教师: 马永春(副教授) 课程管理部门: 文学院新闻学教研室 大理学院教务处 制第55页大理学院课程教案(教学内容)第一讲 第一章 公共关系概述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职责与功能所属章节:第1章 第2章计划学时:4学时 (理论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第1章的教学,准确理

2、解公共关系的含义,掌握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本质特征与基本原则,了解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通过第2章的教学,掌握公共关系的职责,了解公共关系的功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教学重点: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基本原则;公共关系的功能教学难点: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设计:1、 因第1、2章内容总的来说都属于对公共关系的基本描述,内容较简单,故放在一起进行讲授。2、 基本按照教材内容和顺序进行讲授。3、 对于1.1.5的相关内容讲授时只作简要提示,主要由学生课后了解。4、 本次讲授内容较多,课时少,精讲的同时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见后)思考题:1、

3、以一个组织的运转为例,谈谈你对公共关系定义的理解与看法。2、 案例分析。案情简介:死给你看1985年夏天某日,当读者拿到羊城晚报时,头版上的一条醒目标题“死给你看”,不禁令人在暑热中陡生阵阵寒意,想要了解真相的读者迫不及待地读下去,随后由担心变为释然。原来这是介绍广州一家街道小厂广州佳丽日用化妆品厂及其产品的。1985年,这家小厂向市场投放了一种产品,定名为“神奇药笔”。这是一种形似粉笔的来蜂螂药。为了打开销路,该厂在报纸、电视上做了不少广告,但收效不大。原因何在呢?其中奥秘就在于消费者的不信任心理。一家从未听说过的小厂生产的这么一种形似粉笔的东西,真的能有厂家广告里“吹的”神奇效果吗?为了打

4、开市场,该厂决定采取新闻界支持的方法。厂家的人带上产品,到了羊城晚报编辑部,当场放出一群蜂螂,又用“神奇药笔”画了个包围圈,几小时害虫尽数死亡。这一“死给你看”的举动、效果,激发了新闻报道者的灵感。报上的新闻引起了轰动效应。于是,国内销量提高,公司扭亏为盈。讨论:以此案例为例试谈对公共关系功能的一点体会。3、 论述公共关系的职责与功能。4、 简述公共关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原则。参考资料:1、美卡特里普森特,有效的公共关系,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2、李占才,公共关系学概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课后小结:第一章 公共关系概述1.1公共关系的概念和含义1.1.1公共

5、关系基本概念公共关系是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帮助组织自身建立起良好组织形象的科学与艺术。1.1.2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社会组织、传播和公众。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是由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在这三个要素中,组织和公众分别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是传播。三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通过传播沟通活动所形成信息的双向交流。1.1.3公共关系的本质特征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特征1.1.4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诚实守信原则;双向沟通原则;言行一致原则;形象至上原则;平等互惠原则;全员公关原则;不断创新原则。1.2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1.2.1公共关

6、系的产生原因1)民主政治原因2)商品经济原因3)传播技术原因4)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1.2.2公共关系发展历程1.2.2.1国外公共关系发展历程1)巴纳姆时期2)艾维李时期3)伯内斯时期4)现代时期1.2.2.2我国公共关系发展历程1)导入期2)普及期3)实践期4)成熟期1.2.3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1)公共关系网络化2)公共关系国际化3)危机公关日益重要4)政府公关成为热点5)环境公共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职责与功能2.1公共关系的职责2.1.1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1)收集信息2)咨询建议3)参与决策4)协调沟通5)日常事务管理6)策划专题活动2.1.2公共关系的功能(作用)1)凝聚

7、作用2)监测作用3)调节作用4)应变作用知识链结:“公共关系”一词是英语“public relations”的中文译称。“public”通常有两种用法:其一是作为形容词公开的、公共的;其二是作为名词公众。中文译称“公共关系”中的“公共”一词实际上包含了这两种含义。第一节 作为现代社会传播活动的公共关系通常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是指一种有目的的传播活动和行为规范,是一种客观存在。现代社会的公共关系是到了20世纪初才开始发展起来。我们所说的“公共关系”就是指这种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系指现代社会一种客观存在的传播活动的公共关系。一、公共关系的种种定义由于公共关系的历史短,学科建设晚,人们对公共关系的认

8、识还存在着许多不一致的地方,这集中表现在人们对公共关系的定义上。目前,国外对公共关系的定义不下几百种,较有代表性的有:韦伯斯特20世纪新辞典1976年版定义:公共关系学是“通过宣传与一般公众建立的关系;是公司、组织或军事机构向公众报告它的活动、政策等情况,企图建立有利的公众舆论的职能。”艾吉的大众传播学导论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个公司或者机构为与它的各类公众建立有利于双方关系而采取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行为。”公共关系新闻杂志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它评估公众的态度,检验个人的政策、活动是否与公众的利益相一致,并负责设计与之行旨在争取公众理解与认可的行动计划。”日本电通公告公司的公共关系

9、定义:“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与社会保持良好关系的技术。”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公共关系是旨在传递关于个人、公司、政府机构或者其他组织的信息,以改善公众对他们的态度的一种政策和活动。”美国公关公司创始人夏博新提出了博雅对公共关系的理解:“公关是认知管理;即通过管理公众对事务、企业或个人的看法,来使他们改变行文方式及决策,最终获取他们的认同。认知管理是企业无形资产的创造者。”二、公共关系的基本涵义总的来说,公共关系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公共关系包括动静两种关系,同时它还可以分为自觉地和盲目的两种状态。通常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是一种狭义的公共关系,是指自觉地动态公共关系,一般以PR来表示。公共关系

10、是一个社会组织在运行中,为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合作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和采取的行为规范。第一,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其中社会组织是主体,公众是客体;第二,主体与客体之间联系的纽带是传播活动,这种传播活动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以保证其正常而有效地开展;第三,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双向的信息交流关系,主体发布信息给客体,并不断地从课题那里获得信息的反馈;第四,主体是一个控制系统,它能够根据信息的反馈时刻调整自己的行为及其规范,以便同客体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合作,所以,公共关系具有一定的控制管理职能;第五,作为产播活动和行为规范的公共关系具有明确的目的星,其目的是使社会组织与公众相互了解和合作

11、,所以公共关系是一种自觉地活动。第二节 作为一门科学的公共关系一、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公共关系可以根据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的需要分为公共关系理论、公共关系业务(应用)和公共关系史三大块。公共关系理论包括宏观和微观两部分。理论的宏观部分主要考察公共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发挥公共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尤其要药酒商品经济与公共关系的必然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理论的微观部分主要对公共关系的萨格构成要素和三个基本类型进行分别的考察和研究。三个构成要素:社会组织、公众和传播活动。三个基本类型是:主体或部门型公共关系、对象和功能型公共关系。公共关系业务是目前公共关系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公共关

12、系业务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1、确定公共关系目标。2、收集和处理信息。3、制定工作程序和工作计划。4、组织大规模的传播活动。5、评价活动结果。6、公共关系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和公共关系机构的建设。二、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人们对公共关系学性质的认识是一门社会应用科学。事实上,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应用科学,它涉及的学科十分广泛,与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基础学科和应用性学科都有密切联系。目前国内外交流行的观点有三种:(1)公共关系具有管理职能;(2)公共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组织的行为;(3)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三、我国公关时间与学科发展我国公共关系实践和公共关系研

13、究起步较晚,中国的公共关系实践经过了世纪末奖金二十年的曲折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80年代初80年代中期的初创阶段、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后期的实践阶段,21世纪后的快速成长期。我国加入WTO后给我国公共关系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第一,公关实践的空间迅速扩大。第二,公关职业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正式认可。第三,国内企业和各类组织的公共关系只能普遍得到了重视。第四,全国各地信息化工程的迅猛发展为公共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需求和持续的推动力。我国以后的公关事业的发展趋势:第一, 中国的公关市场将是最有潜力、发展最快的市场。第二,公关市场竞争的日益国际化。第三,高科技将普遍

14、运用于公关业。第四,竞争将走向优胜劣汰,效益将向有品牌、有规模的公司集中。第三节 研究公共关系学的现实意义一、公共关系学研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共关系的发展有一定的同步性,这是我国公共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这几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起来,打破了无视市场机制作用。有了自主权的经济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就水到渠成了。二、新经济为公关发展带来机遇新经济不等于网络经济,但是新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网络。由于网络,使得政府机构、企业和个人等的经济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新经济完全可以看作是继农业、工业、服务业之后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的经济文化成果。这一次此产业革命已经初级并将全面、深刻地影响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过程和企业。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适逢推动全球经济和社会深刻变革的新经济浪潮,中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和挑战,对中国从事公共关系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第一,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要不断学习。第三,构造“适应性”企业模式。三、公共关系学研究和制度、观念、手段创新公共关系依赖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也呼唤着公共关系,这就是改革、开放和公共关系的基本关系:、经济体制改革与公共关系。、政治体制改革和公共关系。、对外开放和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的渊源、兴起与发展第一节 现代社会以前的公共关系一、公共关系概念的时代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社会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