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手法学生版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787307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诗歌手法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鉴赏诗歌手法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手法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手法学生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备课时间2012.12.20 备课组长签字 张艳萍 主管主任签字 授课时间_周 星期_主备人刘淑荣 田宝平授课教师课题诗歌复习之三鉴赏诗歌手法(2)学习目标1、培养通过分析艺术手法鉴赏诗歌能力,能够识断并分析常见的表达技巧。2、掌握手法类题型特征和答题思路。1、 鉴赏指导:1、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客观为实,虚构为虚;正面直接描写为实,侧面间接描写为虚。 虚实结合指眼前的、现实的、具体的景、事与过去的、想象中的、虚构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表达某种思想感情。2、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

2、衬,构成一种情趣。3、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色彩。诗人塑造具体的诗歌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品格、情操、志向、理想),多见于咏物诗。 4、象征(托物言志):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借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表现手法叫象征。5、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6、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联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

3、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7、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 推断 分析 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 8、从对方着笔 这是古代诗词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也叫曲笔,即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9、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有正衬和反衬两类。10、抑扬结合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 2、 答题示例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

4、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1、请从“动静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6分)本诗写山行情景,主要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颈联写的是动物世界,看起来很热闹,是动景,其实,动中寓静。山野很静,熊才会悠然升树,鹿才会自在地饮溪。尾联自问自答是无人能问,“鸡声”是以声写静(言之成理即可)三、阅读训练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1、简析这首是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6分)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2、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本诗。(6分)四、达标检测: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1、简析这首是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6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