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的悲剧重演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787121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生动物的悲剧重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野生动物的悲剧重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野生动物的悲剧重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野生动物的悲剧重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野生动物的悲剧重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生动物的悲剧重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野生动物的悲剧重演 在现代人的肆意侵凌下,大自然的确已经伤痕累累,各种自然生命纷纷凋零,环保主义者和生态关怀者必然忧心如焚。当叶广芩关注秦岭山区那些野生动物时,首先进入视野的就是各种野生动物的悲剧故事,是人加在它们身上的各种伤害。短篇小说老虎大福叙述了1963年秦岭最后一只华南虎被人猎杀的悲惨经过。由于人类繁殖过度,不得不与各种野生动物抢占生存空间,于是像老虎这样的大型野生动物首先遭到灭顶之灾。小说写到华南虎最后被杀时的壮烈:凄厉痛苦的吼声震撼着猎杀者的心灵,石头后的人许久都没有动弹,他们显得十分无力,没有胜利者的喜悦,更没有复仇的快感,他们的头脑是一片空白。是上苍注定了他们几个要听到大福这

2、一声最后告别吗,他们的子孙后代,后代的后代,永远永远的听不到这种声音了,听不到了老虎作为大自然最壮丽的创造物之一,它的存在就是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但是无所不为的人类却只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不惜肆意地灭绝大自然最高贵的生灵。这不能不说是人的丑陋和卑劣。小说最后还特意地描写了山里人如何高高兴兴地瓜分秦岭这最后一只华南虎的肉体的。人们既没有对自己无知而卑劣的行为感到懊悔,也没有对大自然中因为丧失最壮丽的生灵而留下的可怕的虚空而悲伤,他们想到只是用虎血沾脑门求求福气,或者瓜分它的内脏、肉和油。这与鲁迅的小说药中下层愚昧自私的民众用蘸着先觉者的鲜血的馒头为药治病的行为在实质上一致的!人类的卑琐终究无法

3、克服!该小说还写到人与野生动物抢夺生存资源的问题。秦岭山区最后的那只野生华南虎不但抢山民养的家猪、杀牛、掠羊等等,还吃了人。这似乎让人看到必须消灭它的理由。但这些都是因为人过度繁殖,破坏森林,抢夺了野生动物最后一点生存资源造成的。我们知道,大自然创造万物万有时,就有意识地让它们尽可能地发展自己扩张自己的族类,这种发展和扩张并不是恶,恰恰是生命之善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人的自我发展和扩张,就和老虎、豹子、飞鸟等自然生命的自我发展和扩张一样是不存在善恶的。但是大自然又非常有意味地把万物万有放在一个互相制衡的生态系统中,因此每一个物种都必须在自我发展和扩张的同时最终都必须受制于大的生态系统的法则。草

4、原上当草、野兔、老鼠、鹰、狼等就组成一个完美的生态系统,任何物种的自我发展和扩张超过一定限度最终就必然会受到严厉惩罚。然而现在的问题在于,人作为自然生命的一种居然要肆无忌惮地自我发展和扩张,拒绝把自身纳入到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反而要自外于种种生态系统,并把生态系统视为受自己控制的资源库,只是尽可能地掠夺更多有利于自身的资源。这样一来,人类就可能打破生态系统的大法则,冒犯了大自然的大智慧,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进而也就自掘坟墓。因此,当叶广芩写那些秦岭山民为保卫山民人身和财产安全而猎杀最后的华南虎时,极力抑制着悲愤,但其中暗含的批判还是非常严厉的。如果说老虎大福展现的是少数山民的反生态行为,那么

5、短篇小说狗熊淑娟中那只狗熊的遭遇则揭示了人类的动物园制度和中国人的饮食文化的残忍。狗熊淑娟小时遭母熊丢弃,被地质队捡到,抚养了一段时间后,又转交给动物园。在动物园里,狗熊淑娟一呆就是二十几年,衰老时就被动物园卖给了马戏团。饲养员林尧是个心地善良之人,几十年与动物打交道,心地还没有磨出老茧,得知狗熊淑娟被卖后,就四处寻找它。最后找到时,它已经被疾病和人的各种残忍行为(例如马戏班班主仅为了证明铁笼中的黑熊还是活着的,就用烧红的铁条烙它)折磨得奄奄一息,也认不出饲养员了。在林尧接近它,它一时性起,挥掌击死了他,自己也被杀,而熊掌成了要领养它的企业家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小说特别写到那只熊掌:被扔回盆内的

6、已经半熟的熊掌将那惨白的趾爪触目惊心地指向苍天,掌心弯曲,画出一个惊异的问号。这只脚爪曾与一个通人性的牲灵相连着,它无数次地由栏内伸出,向人们传达着它的温情,它的喜悦和它对人的无限依赖与情爱它何曾料到,它的掌爪还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滚热的汤锅中,被撤骨拔毛,成为佳肴送入它所爱的人的口中。狗熊淑娟的悲剧典型地反映了现代人对于动物的残酷。首先现代人的动物园制度就给野生动物造成无尽苦难。动物园是生活在城市里远离大自然的人们才会设想出来的囚禁自然生命以自娱的场所。这种场所几乎仅为人类利益考虑,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从动物的眼光来打量动物园,那无疑是人类最残暴的体现。狗熊淑娟在年轻时曾给动物园带来可观的

7、收入,给游人带来快乐,但是到年老时,却得不到最基本的待遇,食不果腹,疾病缠身,最终竟然被卖给马戏团。其次,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更是惨无人道。中国人只要有点钱,就追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种饮食文化若仅是在常规食物范围内,是没有什么可指责,至多是看出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在专制制度下没有什么精神追求的兴趣而已。但是当人的口福之欲肆意地指向各种野生动植物时,这种饮食文化的生态灾难性质就极为可怕了。小说中由陆家二大大那精绝的厨艺支撑起来的饮食文化从表面上看是多么文雅,而实质上是极端的愚蠢与野蛮而已。野生动物,甚至是所有的自然生命,目前在被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人面前无疑都是处于弱者地位。在没有反思的人类暴

8、力面前,它们大多只能束手待毙,或尽可能地远远逃离。反抗是艰难的,常常也是无效的。不过,尽管如此,它们有些还会以死相拼,自己死了,也要给人类致命的一击。叶广芩的短篇小说黑鱼千岁就叙述了一个人与大自然为敌最终双双毙命的悲惨故事。汉武帝在位时就喜欢猎杀动物,在搏熊馆里以杀生为乐事。但几千年来,搏熊馆周围的土地承载过多少血腥与杀戮已经无法计算,时光将那一页轻轻地翻转过去,历史又有了一番新的变化。漫长的岁月,昔日的琼楼玉宇成了断壁残垣,杨柳树林变作了荒野秃山,奇花异草改作谷麦菽黍,遍洒动物鲜血的搏熊馆也为和平祥瑞的搏熊馆村所替代,一切都面目皆非了。但是在这个农业村,还有酷爱猎杀野生动物的人。儒就是这样一

9、个人。“儒对猎取野物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山坡上有嘎嘎鸡,竹林里有竹鼠,坟圈里有獾,麦田里有兔,凡是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只要被他发现了,他绝不会放过。”他猎杀野物几乎是一种审美享受,“对于狩猎者来说,生擒一个鲜活的生灵,不在于结果和价值,而在于过程和设计,无论是美丽动人的金钱豹还是毫无用处的小黄鼠,都是一样的。”儒代表着人性中嗜血的一面,它总想通过征服别的生命来实现自我,满足自我。他甚至可以调动人的所有知识、情感和毅力来达到这个目的,这比那些单纯地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去猎杀野生生命的人更可怕。他是为了猎杀而猎杀!在此,生命的智慧服务于死亡本能,似乎只有把被别的生命送入死亡才证明自己生命的卓越与伟大

10、。生态思想者克鲁奇曾说:为了运动而杀生,这是形而上学家们时常在寻找的那种纯粹罪恶的完美典型。大多数恶劣行为的出现,都是由于作恶者以为这能给他带来某些好处。这些人通常都不是为了罪恶而作恶。他们是自私或无耻的;但他们的行为却不是无缘无故的罪恶。然而,为了运动而杀生者却没有这样复杂的动机。打猎者喜欢死亡胜过生命,喜欢黑暗胜过喜欢光明。他一无所获,除了心满意足地说,某些想活下去的动物死了。这种倾向无疑是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当它指向大自然时,大自然便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劫难。小说中儒猎杀黑鱼便是黑暗人性指向大自然的结局。小说细致地描绘了那条被困浅水的神奇黑鱼和儒猎杀它的经过:儒看到了鱼的眼睛,那双大而黑的眼

11、睛满是湿润,不知是水还是泪。鱼身是纯黑色的,背脊的鳞甲泛着蓝光,在夕阳的辉映下反射出殷红,淡紫,橘黄彩色斑斓,如同雨后的虹。鱼的嘴圆圆的,像是他的小侄子吮奶水的模样,粉嫩的唇边伸出两根弯曲的须,很可爱很滑稽的须,须和唇沾满了泥,有一种落难的凄惨。儒有些心软了,他看着鱼,鱼也看着他,儒想,要是它眨一眨眼,或者稍稍给他一个暗示,他就换一种处理方式,将这条鱼拖到主流去,去与它的同伴会合。但那条鱼自始至终眼睛也没有眨一下。鱼是不会眨眼睛的。鱼的倔强惹怒了儒,儒举起锄头照准鱼头砸下去,在锄头落下的刹那,他看见了黑鱼扬起头部,上半身跃起,腹腔里发出咕咕咕咕的声音。像是临死的呐喊,也像是与同伴的告别,更像是

12、对猎杀它的人的无情诅咒。这声音使儒的心里充满恐惧,这是他几十年与野物较量中所没有过的。经验告诉他,这种时刻不能犹豫,必须打死它!打死它!儒永远是猎人。鱼头发出了喀嚓的碎裂声,儒的锄头一下一下击在黑鱼的脑袋上,黑鱼没有躲闪,任着头部在重重的敲击下开裂,任着脑浆在水中崩散,它那美丽的流线型的身体在抽搐、扭动,变挺变直。人对待动物的残忍在叶广芩的笔下终于完全显现出来了。如果说一个人如此对待另一个人,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谴责他丧失人性,但是如此对待另一种野生生命,我们就能忽视其中的非人性吗?儒猎得这条硕大的黑鱼后,既没有卖出去,也没有自己食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强行送给军人。另一条丧失了同伴的黑鱼却开始处心

13、积虑地为同伴复仇,它佯装搁浅在河流中央,待儒试图把它拖上岸边时,却把他拖入深水中,结果双双殒命。这的确与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中结局颇为相似,船长亚哈以及大部分水手最后和那条白鲸一道葬身汪洋。这是人与大自然冲突的悲惨结局,是玉石俱焚的下场。也许自然生命除了少数例外,如狼、大象、鲸鱼、海豚、蛇等,大部分自然生命在受到人类残酷伤害之后并不会直接向人类进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式的报复,但是报应最终是会落到人类头上的。在某种程度上,每当人毫无缘由地杀死一个自然生命时,那个自然生命不再能活动,不再能展示生命的活力,而是成为死亡的一部分时,作为生命的一部分的活人就已经削弱了生命的力量,增强了死亡的力量,

14、从而也就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增强了瓦解自己的死亡力量。这也就是一种报应!作恶本身就是报应。短篇小说长虫二颤更是把人与动物玉石俱焚的悲剧写得惊心动魄。小说中那个南方人佘震龙狭隘自私,仅仅关注怎么杀生,怎么利用自然。他天天在长虫坪娘娘庙附近捕蛇,卖到城里餐馆赚钱。最后,佘震龙又杀死娘娘庙里的大蝮蛇,怪异的是他的脚竟然又被割下的蛇头咬住,害他差点中毒而死,幸好就医及时,才切掉一条腿保住性命。不知叶广芩写这篇小说是否想到鲁迅的铸剑中那个三头大战的恐怖场景,人对人的仇恨可以如此剧烈,种种自然生命对人的仇恨想必亦会如此骇人。当我们跳出人类中心主义视野,反思自己给各种自然生命带来的种种伤害后,我们不得不黯然神伤,不得不惭愧万分。动物保护主义者雷根曾说:整个造物界都在我们人类施加给这些沉默而孤弱无助的动物的罪恶的重负下呻吟。是我们的心灵,而不是我们的大脑,要求结束这一切,要求我们为了它们而扫除那些支持我们对它们的全面压迫的习惯和力量。的确,人类的心灵有能力感受到各种动物的痛苦和快乐,那我们就必须尽快地听从心灵的声音,尽可能地约束自己,锤炼自己,为动物的权力做出及时的承诺和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