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与和谐生态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786338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家思想与和谐生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道家思想与和谐生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道家思想与和谐生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道家思想与和谐生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家思想与和谐生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道家思想与和谐生态道家思想与生态和谐摘要:崇尚自然,倡导无为,这是中国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核心。而道家思想主要内容可以概述为五点:道生万物,反着道之动,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和见素抱朴。从古至今,无为之思想已深深的植根在人们的思想里。但如今,人类社会物质条件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面临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我们自认为人类改造和控制自然界的力量,强大到了在某种程度上的人的力量大于一切的地步。然而,许多科学研究者很快就发现,这种随便的地去改造自然界的结果是,人类不仅遭到了自然界日益严重的反抗和报复,使自己生存的环境急剧恶化,而且人类也越来越受到自己创造的“人工自然环境”的制约,成了它的奴隶,不得不改

2、善自身去适应那个环境。关键词:道家思想生态和谐启示正文: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清楚地说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的地位。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天、法地、法自然,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规律。今天,人类有必要重新学会更好地去尊重自然。在这方面,对于世间万物,道家主张要顺应其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物的自然属性,让其自然得到发展,不去人的改造干扰。因为道家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人与物是信息相通的。如果我们尊重自然,则自然也会尊重我们,

3、而相反若我们一味干涉万物的自然发展,则亦会受到自然万物的报应。佛学有因果循环,轮回转世,道家亦承认天道循环。当然,人与自然界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人类是万物中最有灵性的一种,经常说,人是万物的主宰,但人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故人当爱护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便是个永恒的主题。,道家的思想是一种尊重、顺应自然的思想,是一种追求自然和谐的思想。这种思想对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环境社会问题是有其现代意义的。道家哲学这种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可谓一脉相承。老子如此理解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老子三章)说:“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家提出的“无为而治”,

4、其基本涵义一是因任自然,二是不恣意妄为。因任自然,是说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政府的职责在于辅助人民,使其充分自由自在地活动,如此,人民自然平安富足,社会自然和谐安稳。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理想的社会是一个无剥削、无压迫,按着自然规律发展的和谐社会,民众不受干扰,人间无猜忌,无矛盾,无冲突,自由平等,人民各尽其性,各安其事,各得其所,整个社会安泰和美,其乐融融。对于生态危

5、机,生态危机已成为现代性危机中影响最深远也是最致命的危机。道家思想启发我们要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自然,而不要为了人类利益而对自然肆意妄为。人类只有尊重自然、遵循宇宙发展规律,使万物各得其所、各尽其性,以平等的身份对待自然万物,倾听自然的声音,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类自身的自由。道德经强调“无为”,而现代生态学理论中有一条“最小化原则”,认为事物的自然状态往往是最佳的、最合理的状态。在没有人类行为强烈干预的情况下,自然界通常都能够以它的最佳状态存在着,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和最高的效率,保持着最合理的发展速度和最长久的持续性。因此,人类应该

6、尊重生物自身的生存权力,把宇宙万物都看做充满灵性的生命来崇尚和热爱,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道家提倡的重视生命也不仅是爱己身,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社会伦理原则,即制止一切对生命有危害的事情,而对生命有利的事情就应该积极去做。然而要真正做到,必须先从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开始,进而推及到周围的人和事物。因此,道家坚决反对人的破坏行径,一再强调人类要处理好物质欲望和外在自然的关系。“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不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面;资源匮乏、土壤正逐渐被沙漠化,水泥建筑物、噪音等充斥了我们的生活;近几年灾难频发,南亚海

7、啸,几百万人受难;四川的汶川大地震损失惨重;北方来的沙尘暴,吹袭到了南韩、日本,跨海过洋;什么雪灾、风灾、洪水暴发,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天气失常,禽流感、疯牛症、沙士病毒,吃野果为生的果子狸遭殃,新闻媒体上对大自然遭受破坏后的严峻态势,报导不绝。在生存危机尽展眼前时,我们应该看到道家文化所提倡的善待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我们都知道,自然之中的万物,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皆有定数。道教总是站在人与自然的现实基础上,洋溢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积极地以其富裕生态智慧的义理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在道教思想中,“道”是宇宙的本原和动力,先于其他一切事物而存在,道创造并养育天地万

8、物,天、地与人都是由道所生、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尽管天、地、人和其它物的形体不同,但他们都是由道所生,因此,天、地、人三才应相互协调,彼此“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方能“并力同心,共生凡物”。因此道教认为,人应顺从大道,减少人为对自然的干涉。同时万物相生相养,是依靠彼此间的紧密联系而共同存在的,就其要求保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这一点,是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某些要求一致的,对现代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人有生老病死,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也有生老病死,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是自然规律。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重视生命的生态思想是建立在看透这一规律的基础之上的,目的在于尽可能的延缓地球的衰老,延长地

9、球的寿命,我们可以看出道家的良苦用心。对于和谐,道家把世风淳朴、精神恬适、安泰和美的社会看做是人类追求的美景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保证,这是道家对理想生态社会的审美建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冲气”、“和气”或“中和之气”,即是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老子把“和”作为宇宙生成的重要机制,有了“和”万物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和”是道的本性。道家的这种和谐思想能够对我国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直接的理论借鉴。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说,首先,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人需要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其次,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处理社会问题上,要

10、让每个社会成员在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和约束下按照各自的自然本性开展各种活动,社会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再次,在人与自己关系的问题上,道家认为应该顺应自然之道来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在稳定和谐中建设小康社会,这不仅是一个理想,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的理念以及和谐发展的工作思维正是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有效而稳妥的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道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派,凭借其对宇宙、自然、人生和社会等事物独特的见解和领悟,尤其是道家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当代人的修身养性以及培养健康的心理都用重要的意义。道家文化是一本深奥的书,我们需要去自习研读体会、消化吸收,正确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关系,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并把传统文化精髓用于实际工作,这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十分深远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