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9讲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课件鲁教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4782664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9讲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课件鲁教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9讲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课件鲁教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9讲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课件鲁教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9讲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课件鲁教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9讲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课件鲁教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9讲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课件鲁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9讲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课件鲁教(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单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十二单元 考纲要求,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本单元内容专题性增强,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大到进行城市管理、资源调查、国土规划,小到日常生活中的旅游出行、交通查询、看病求医等都离不开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本单元考试内容包括: 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数字地球的含义。,1.通过比较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基本工作原理、特点及用途,区别其应用范围

2、和意义。 2.以数字地球、数字城市为载体,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社会、文化、经济、基础设施、交通通讯、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应用。 3.以环境问题为切入点,如洪水、干旱等引起的耕地面积减少、荒漠化加剧等问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宏观上为政府提供的科学信息。 4.以大型工程建设为切入点,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特点。,第十二单元 热点展望,在复习的过程中,首先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工作流程等,这是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基础。其次要注重文结合,特别要注意两种像,一种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专题,对待这类地,要明确GIS数据的存储采用的是“分层”技术

3、,因此在读时,根据需要,从不同的“层”中获取相应信息;,第十二单元 复习策略,另一种像是遥感反射波谱像,这类通常是将几种不同的地物的反射波谱像放在同一坐标系中进行比较,读这类地,主要抓住波谱线差异大的地方,整体把握像特征。最后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从生产、生活实际中找一些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的例子,如电子地光盘、公共场所设置的电子查询系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卫星云等。通过分析这些实例,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本单元复习的重点。,第十二单元 复习策略,1本单元共安排了3940讲共2讲内容,本单元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主要让学生掌握各

4、种信息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探究点部分需要对其中的原理进行深入讲解,特别是对3S技术的应用问题更应该讲清,同时可以结合实例进一步落实,以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 2课时建议:第39讲1课时、第40讲1课时、单元综合1课时。,第十二单元 使用建议,第39讲 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第39讲 考点整合,遥感技术,地物,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收与处理,范围,快,小,大,第39讲 考点整合,实用化,商业化,直接解译标志,间接解译标志,第39讲 考点整合,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定位功能,第39讲 考点整合,全球定位系统与定位导航, 探究点一 遥感(RS)及其应用,第39讲 要点探究,1

5、.遥感系统工作原理示 遥感的工作过程比较复杂,但之所以难以理解是因为没有把遥感的过程想象成立体。现示如下,以助理解。,第39讲 要点探究,第39讲 要点探究,地面物体(目标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被传感器(安装于飞机或卫星上)所接收,然后将信息传导给遥感地面接收系统,由地面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形成成果,以供参考。 2.遥感技术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遥感是提高研究工作精确度与质量的主要手段,节省人力、财力,从而提高效率。传统的研究方法是从点线的实地观测入手,逐步过渡到面上的研究,全是由人工完成,精度低,效率差。遥感技术是从整个面上的区域分析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从而提高了

6、精度和效率。,第39讲 要点探究,3.遥感的应用 (1)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第39讲 要点探究,(2)遥感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第39讲 要点探究,(3)遥感在林业和农业方面的应用,第39讲 要点探究,例1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下回答(1)(3)题。,第39讲 要点探究,(1)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红外线 X光 可见光 紫外线 A. B C. D (2)根据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划分植物类型 判断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 B C. D,第39讲 要点探究,(3)

7、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进行的工作有( ) 判断水体污染 判断人口分布 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A. B C. D,第39讲 要点探究,解析 第(1)题,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反映在像上就是虚线高于实线部分,读出相应的波长范围,再到下中找出这一波长范围的名称。波长从0.6到0.8微米之间,属于可见光和红外线波段。第(2)题,根据题目中像所显示的原理,利用遥感技术,接收到不同波段的反射率信号,通过对植物反射波谱特征变化的分析,就可以分析出哪些地方的植物生长良好,哪些地方的植物病害严重,从而起到监测树木生长状况或估计粮

8、食作物产量的作用。第(3)题,水体和空气被污染后,其中的某些特定波段的反射率会发生变化,根据这种变化,利用遥感技术就可以对污染进行监测。人口分布和工业总产值的变化不会引起地物反射率发生变化,也就无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检测。,第39讲 要点探究,答案 (1)B (2)C (3)C,点评 不同的物体由于物理性质不同,它们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总能量大小以及在不同波段的能量分布是不一样的。辐射能量往往和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辐射出的能量越大。辐射能量的光谱分布也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能量峰值越偏向波长短的波段。根据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能量的差异,遥感可以分辨不同的物体,并获得物体自身的一些信息,

9、如地理位置、颜、温度等。,第39讲 要点探究,变式训练,下反映了雪地、沙漠、湿地、小麦的反射光谱曲线,读回答下列问题。,第39讲 要点探究,(1)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物在同一波段其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也不同,这是照片上判读各种地物的基础。例如,利用0.40.5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 与其他地物分开,利用0.50.6徽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沙漠与小麦、湿地区分开;利用0.70.9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 和 区分开。 (2)结合该和所学知识思考,利用遥感像判断地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简要说明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中有哪些应用领域?,第39讲 要点探究,【解析】第(1)题可以通过读来解答

10、,雪的反射性能很强,其反射光谱与太阳辐射光谱很相似,在0.40.5微米波段,是一个强反射峰值,反射率甚至接近是100,随着波长的增长,反射率降低。在0.70.9微米波段,小麦的反射率是几类地物中最大的,这是绿植物共同的特征。而湿地反射率很低,由此可以把小麦与湿地区分开来。遥感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取得所需信息。不同的地物对同一波段电磁波的反射率是不同的;即使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其反射率也不同。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光谱特性,选择最佳的波段、最佳摄影季节和摄影时间的照片进行判断。,第39讲 要点探究,答案 (1)雪地 小麦 湿地 (2)不同地物在同一波段

11、的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也不同,由此导致其波谱特征不同,根据地物波谱曲线就可区分和识别地表物体。 (3)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等领域。, 探究点二 遥感影像解释标志的分类,第39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 全球定位系统,第39讲 要点探究,1.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工作过程,第39讲 要点探究,第39讲 要点探究,2.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领域,第39讲 要点探究,例2 联系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第39讲 要点探究,(1)上海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_(

12、单项选择)。 A.RS BGIS C.RS和GPS DGIS和GPS (2)在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彩红外遥感像时,发现外环线周边地区的红块状区域面积越来越小,而蓝灰区域面积越来越大。据此可以判断,该地区_用地面积在缩小,而_用地面积在扩大。,第39讲 要点探究,(3)根据三颗卫星提供的资料,运用数学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地面静止物体的位置。如所示,有四颗卫星提供资料,除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精准度外,还可迅速计算出_物体的空间位置。 (4)下列选项中,可以应用3S技术的有_(多项选择)。 A.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 B.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精确测量 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统计 D.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

13、布局的相关分析,第39讲 要点探究,解析 第(1)题,查询出租车位置信息,首先要利用GPS进行定位,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第(2)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经济发展快,外环线周围交通便利,地价较低,第二、三产业发展快,因此农业用地应缩小,非农业用地相应增加。第(3)题,应明确地面上任何地点,至少可以看到四颗GPS卫星,但只要能接收到三颗卫星的信号即可确定静止物体的位置,但对运动的物体,特别是高速运动的物体,用四颗卫星可迅速获得其所在的位置,并且还可以提高定位的精确度。,第39讲 要点探究,第(4)题,导弹发射的精确制导和珠穆朗玛峰高程的精确测量需

14、要使用全球定位技术,人口密度与商业网点布局的相关分析涉及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的空间数据,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而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统计,不涉及地理事物的定位与空间分布,不涉及3S技术。,第39讲 要点探究,答案 (1)D (2)农业 建筑(非农业) (3)运动 (4)ABD,点评 解第(2)题时要注意该彩红外遥感像是假彩像,像颜与实际颜不符,红表示的是农业用地,蓝灰的是建筑(非农业)用地。解题时只要仔细结合题干思考,根据上海城市快速发展的趋势,如果知道假彩像的原理就很容易得到答案。,第39讲 要点探究,变式训练,2010年11月1日零时2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

15、火箭,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Dou),作为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正在建设的重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2年前具备亚太地区区域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具备覆盖全球的服务能力。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第39讲 要点探究,(1)有关北斗导航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斗导航系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具有全能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 C.是一种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D.广泛用于资源、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数字地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说一说“数字地球”对我国国土整治的意义。,解析 北斗导航系统是全球定位系统的重要类型之一。RS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GIS是一种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RS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数字地球的建立,不但对于实现各类国土资源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一体化,真正实现信息共享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将大大提高国土资源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第39讲 要点探究,答案 (1)B (2)促进土地资源的调查,建立国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