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真心快乐是教育根本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780957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孩子真心快乐是教育根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让孩子真心快乐是教育根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孩子真心快乐是教育根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孩子真心快乐是教育根本(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如何才能让孩子真正地快乐起来呢?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新一代的儿童因为他们是未来21世纪的主人。 可是,想要让孩子有界线,就需要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灌输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的是,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对同一个“界线”而言,环境变了,条件变了,时间变了,事情变了,父母的要求就需要做对应的调整。如果你不知道变化,就是一种死教条。界线是为孩子教育服务的,但教育不是为界线服务的。我假设一个场景,大家仔细看看有何区别,同时,也注意一下这三个妈妈的处理方法是否正确?大家知道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快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能真正回答的朋友

2、,并不是很多的。现在的儿童教育,对孩子的“约束”过多,什么都按照*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你想,一个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成长,他们会快乐吗?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快乐,其教育一定是失败的,孩子只是迫于家长的“淫威”,被迫屈从而已。妈妈1:当你看到桌上、地上凌乱的物品时,什么话也没有说,高兴地参与孩子的游戏。但孩子结束游戏后,提醒孩子收拾整理。妈妈2:当你看到桌上、地上凌乱的物品时,马上皱起眉头,要求孩子玩过以后,一定要整理得干净点。妈妈3:当你看到桌上、地上凌乱的物品时,马上皱起眉头,要求孩子先整理得干净点。关于给孩子立界线,这是非常正确的。让孩子从小有一个良好的规矩,也是儿童教育中重要的内容。这不仅关

3、系到孩子的“为人”教育,也牵涉到孩子的模仿和学习,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积极*。对孩子的教育,一定是要“活的”教育,教育的难点也是在此的,这也是为什么对儿童教育,不能完全规范化的重要原因。场景:几个孩子到你家玩,孩子们在玩做饭的游戏,玩的是不亦乐乎。最后他们拿玩具做了一个大蛋糕,兴奋地唱着“生日快乐歌”,给玩具娃娃过生日。场面上,家里已经是乱的一塌糊涂,连一些生活用品都参与进来。这时你刚回家,你的孩子热情地邀请你来“蛋糕”前做客。对你而言,是平时是比较爱整洁,且要求孩子也是这样的从妈妈的角度来看,要求孩子做的一样,孩子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的,但从儿童教育上讲,上面3个妈妈的做法却千差万别。活教育的一

4、个根本前提,就是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过分强调孩子的教育规则,会使孩子产生对抗和不快乐。对于这点,我想每个*都知道,快乐执行和被迫执行,对你心情的和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所以,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三个妈妈的区别之大,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难道这样约束孩子是错误的?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说一下许多朋友都喜欢看的NBA,我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在NBA的执法中,裁判对一些“微小”的犯规和违例,是可以不吹的,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比赛的流畅和欣赏*。有朋友能看出其中的差异吗?也许有朋友说了,既然最后的效果一样,那不是也达到了教育目的,何必再去想这其中的差异?当然,如果你认为儿童教育只是追求孩子学习的“结果

5、”,我也无话可说了。好了,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孩子都是什么感受:孩子1:孩子的游戏得以继续,他们会兴奋、欢乐、热闹。但游戏结束后,由于你的参与和提醒,孩子会乐意整理孩子2:听到你的指责,孩子们的笑容僵硬在脸上,虽然游戏还会继续,但孩子们游戏的积极*明显不如刚才,只剩下了机械地玩,还不时用眼神瞟向你,不知你还会指责什么。孩子3:听到你的指责,孩子们的笑容僵硬在脸上,他们慌慌张张地捡起地上的物品,刚才兴致勃勃、热闹的场面,烟消云散了。也许,游戏就到处结束了。比如上面的场景,当孩子兴奋地玩游戏的时候,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孩子的兴趣和快乐,而不要先想孩子的“违例”。但家长仅从行为习

6、惯要求上,进行直接的评价,就会剥夺了孩子幼儿自主决定的游戏“主体*”,影响了他们那富有创意*的活动,打击积极*,从而会导致游戏中断。也许孩子可能“服从”你的要求,并不一定会哭闹,但一定是不快乐了!既然NBA都容忍一些事情,那作为父母的,也是在一些时候可以通融的。反过来,若你在孩子游戏结束后,要求孩子收拾和整理,既保证了孩子在游戏中快乐,也是合理的要求,而孩子也愿意真心实意的服从。这就体现了不同的教育,其效果的巨大差异*。还是上面的场景,如果杂乱的物品已经可能影响到孩子的行走,此时家长就有必要提出“界线”了,如要求孩子收拾一部分玩具或生活用品。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要采取更多的命令口吻,应该与孩子进行适度的协商,如说“这些东西已经离家时间太长了,已经想家了,我们先让它回家?”、“这个东西被你踩了,它好痛呀”这类的话,孩子会非常愿意接受的。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让我们的孩子,先真心地快乐起来?比如你高兴的时候,就非常容易接受别人的观点,而你不高兴的时候,你会认为所有人都在和你作对。 让孩子真心快乐起来就要重视孩子的心理教育,培养他的人格等各方面的能力。主要是培养他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技能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