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4780707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第五单元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基本分析黄山奇松:本课写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自然段写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黄果树瀑布: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我们”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表现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景观得

2、壮美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莫高窟:课文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课文所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学的重点是读书指导,引导学生与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艺术史对话。习作5:这次写习作训练的教材由两部分组成。部分是四幅神情各异的脸蛋图和一段文字说明。第二部分是对本次习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要把事情写具体,要给习作定题目,最重要的是学习准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练习5:本次练习有5项内容,包括语文与

3、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其中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学会煌、尊、录、弦、绣、腐、帝、誉、陡、屏、屹、卧、哗、缝、隙、隔、轰、膛、醉等生字,能够正确朗读、书写,理解在文中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熟练朗读课文,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黄山松之奇,黄果树瀑布壮美,以及莫高窟文化历史,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自然的情怀。能够运用四人小组平台开展互助学习,运用学法迁移开展自学活动,运用编写导游词训练和提高学生语言转述或者复述能力。能够揣摩的写作顺序和语言表达方式,尤其是体会和运用排比、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能够运用习得

4、方法开展小练笔。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和了解写法。教学难点:学以致用。黄山奇松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品读迎客松的部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教学方法:朗读法、指导法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课时一、揭示课题,解题板书课题:20黄山奇松简介黄山。二、初读A自学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读读下面的词语,

5、想想她们的意思:陡崖屹立遒劲郁郁苍苍宾客盆景饱经风霜情有独钟郁郁苍苍枝干遵劲枝干蟠曲B教师巡视、适时指导。c检查自学情况:理解词语。陡崖:陡峭的山崖屹立:高高直立遒劲:雄健有力郁郁苍苍:形容树木长的茂密,一片青绿饱经风霜:长期经受过自然界的各种锻炼情有独钟:感情专一,特别偏爱指名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检查:指名逐节朗读课文,指导读好下列句子: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齐读三、指导写字。提示生字描红的注意点:陡:左窄右宽遒:半包围结构,书写顺序先里后外郁:左右等宽学生用钢笔描红这几个生

6、字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3遍读、抄词语第二课时一、导入新师:同学们,你知道“天下奇山”指哪一座山?板书黄山师:黄山有四绝,以,闻名天下,于是古人赞美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今人也说:“感受黄山,天下无山“然而人们对黄山奇松却情有独钟,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去欣赏黄山的奇松。多媒体出示: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指导朗读:黄山奇松那么“潇洒、挺秀”,你喜欢吗?朗读时就要读出赞美、偏爱的感情。自由读,齐读。设疑:那么,黄山奇松“奇”在什么地方呢?补板课题:奇松的“奇”用红色粉笔写大。师:这里的“奇”你是怎样理解?师:带着你对“奇”的理解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二、

7、初读感“奇”生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难读的句子和段落多读遍。出示生字新词:誉为,陡崖,屹立,玉屏楼,宾客,卧,枝干遒劲,枝干蟠曲,郁郁苍苍指名学生读课文,要求读通顺。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什么?请几名学生说。三、品读探“奇”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师:黄山是松的世界,松的海洋,而最妙的观松处是玉屏楼。在玉屏楼上,你会看到哪些名松?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带问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生读文,指名说。四、品读“迎客松”过渡:看来这三棵名松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墨去感受迎客松。板书:迎客松师:请大家自由轻声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迎客松的语句。多读几遍,把读后的感受写在书中

8、空白处。集体交流:其一:体会迎客松的姿态优美。师: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在这句话中哪些词最能体现迎客松的特点?指导学生理解枝干遒劲,郁郁苍苍,重点理解饱经风霜。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自由练读,分男女读。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吗?大家试着再读一读。其二:体会迎客松样子的奇特。师:你从哪里看出来?你还读懂了什么?师:假如你是这棵迎客松,会怎么介绍自己?正是因为我姿态优美,样子奇特,人们给我取名迎客松,来,

9、迎客松们伸出你们的手臂,读出你们的热情。其三:体会迎客松的象征意义。师:迎客松近千年如一日,如今板书象征。师介绍在中南海大厅,人民大会堂安徽厅挂迎客松的挂图。师:在这种神圣的地方都有迎客松的倩影,这种心情无法语言表达。但我相信大家会读好这句话。师:所以人们去黄山就会去看,想起黄山就会想起五、感情朗读陪客松、送客松来到了玉屏楼下,迎客松就生长在这里。它旁边还有陪客松、送客松。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陪客松和送客松的部分。待会儿,咱们举行一场朗读比赛。告诉大家,要想读好这两部分并不难,只要你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眼前出现奇松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一定能够站到领奖台上。大家准备一下。同学们,读完

10、了课文第二节。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下面我们再来观赏这三棵奇松。引读:来到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你举目望去,首先就会看到迎客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六、学习写法找出比喻句,学习作者的写法:先实写,再展开想象。选择一个详写,做到有详有略。小结,对着板书理清脉络。七、布置作业学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迎客松的语句。板书设计:黄山奇松遒劲迎客松郁郁苍苍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

11、的性情的陶冶。教学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看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揭题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图欣赏。二、初读课文

12、,了解内容: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检查自学: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杰作人喧马嘶喧嚣缝隙悬挂漫天浮游漂浮聆听胸膛撩过来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直泻而下山回谷应挟来掩映沉醉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交流: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再小镇上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地时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段:具体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第二段: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第三段“我们”完全沉醉了。四、指导写字:出示生字,读一读。说一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

13、么。用钢笔描红、临写。五、布置作业:用钢笔描红、临写。比一比,再组词。谛嘶聆膛啼撕玲堂第二课时一、导入新二、细读段:指名读,理解“杰作”。这一句该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再次出示图,让学生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过渡: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三、细读第二四自然段: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默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划下来。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相比较好在哪里?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有感情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指名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并说说为什么。听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全街”的情景。四、细读第58自然段:学生自学,朗读体会。各自谈谈自己的最大感受。汇报程序:读相关的句子说自己的理解再感情朗读。讨论、交流。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