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轮复习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4760881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9.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轮复习(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史经济发展大的可分为三个阶段:,古代小农经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古代经济一般可分为: 农业: 家庭农耕和家庭手工业 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专业的民间作坊手工业 商业 : 大小商人从事的买卖活动(商贾),农、手、商相互关系:,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手工业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具有反作用,经济结构,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清朝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必修2,本单元主要介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经济政策: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其各自特点、资本主义的萌芽。

2、2、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的演变和主要的经济思想(政策)。,第1课时,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农业,手工业,商业,农业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的地位?,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2、生产工具(农具)的演变:,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初级阶段(商周时期): 成熟阶段(春秋战国-明清):,铜、石并用。,铁犁牛耕(主要方式),从材质方面: 从制造工艺方面: 从牵引动力方面:,石、骨、木器

3、等青铜、铁等。,打制磨制冶炼、铸造。,人力畜力自然力牵引。,1、据史载,西汉统治者经常对农民采取一些“扶贫”措施。例如,公元前67年,汉宣帝下令“假(农民)公田,贷种、食”;公元2年,汉平帝下令以“赐(农民)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此举主要是为了 A抑制土地兼并现象B增加地主经济收入 C弥补生产资料不足D打击商人敛财致富,C,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 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D,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3

4、、古代农业的主要成就:,农作物品种: 耕作方法: 耕作技术:,水稻、粟(原始社会)麦、桑、麻等主要农作 物(西周)玉米、番薯(明代)。,垄作法(春秋战国)代田法(西汉)、区田法(西汉:旱作地区)耕耙耱技术(魏晋南北朝) 。,轮作和绿肥种植(魏晋南北朝)南方育秧移栽(隋唐时期)。,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3、古代农业的主要成就:,耕作制度: 播种工具: 水利灌溉:,一年一熟为主(两汉)江南一年两熟或三熟制(宋以后)。,耧车(两汉)。,水利工程: 灌溉工具:,都江堰、郑国渠(战国:秦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翻车(曹魏)筒车(唐朝)高转筒车(隋唐五代)风力

5、水车(明清) 。,耧车,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3、古代农业的主要成就:,耕作工具: 农书: 经营方式:,汉代氾胜之书魏晋齐民要术元农桑辑要明清农政全书 。,耦犁(汉代)曲辕犁(唐朝)。,集体劳作: 个体农耕(小农经济):,原因: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西汉 耦犁,东汉 一牛挽犁,唐 曲辕犁,(2015天津文综)“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A. B. C. D.,(2016年江苏)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

6、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B,B,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3、古代农业的主要成就:,经营方式:,集体劳作: 个体农耕(小农经济):,形成:,特点:,原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时间:春秋战国。,分散性: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 稳定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自给自足。 封闭性:个体之间很少交往合作。 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

7、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成因、特点、地位、影响?),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是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与长期延续 的重要原因和近代中国落后原因之一。,作用和影响:,地位:,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3、古代农业的主要成就:,经营方式:,集体劳作: 个体农耕(小农经济):,(成因、特点、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耕作技术:,以铁犁牛耕为主,精耕细作,技术成熟,世界领先,生产目的:,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经营形式:,具有规模小、水平低、

8、分散性、封闭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以家庭为单位,个体分散经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精耕细作”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关键词: 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经济形态:,4、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有利:,不利:,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铁农具和牛耕的应用与普及。 封建政府的重视,采取重农、扶植政策。 农民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自主权,具有生产积极性。,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抗天灾人祸能力低(脆弱性)。 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赋税沉重,

9、土地兼并等。,1、生产力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与经验积累、农业劳动力的迁移、水利兴修等。,2、政治因素:,统治者的土地政策、赋税制度、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以及中国重农思想与政策等。, 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及规律性认识:,3、其他因素:,国内外民族间经济联系、前代基础、自然环境、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因素。,影响因素:,认识:,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土地公有制,土地国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井田制,国家土地私有制(均田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自耕农土地私有制(附庸地位),氏族公社集体所有,平均消费,(2016高考历史)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

10、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D,26. (2017年课标)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A,1、(2014广东文综)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 B均田制受到破坏 C分封制恢复 D“市”突破空间限制,B,2、(2016年课标)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

11、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B,3、土地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1)依据材料一指出土地制度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其社会影响。(12分),(1)变化:从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到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4分) 影响:经济:促进生产力和封建经济发展;政治:有利于确立封建制度;思想:为百家争鸣奠基;社会:土地兼并激化阶级矛盾。(8

12、分),易混点: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的区别,小农经济,三者是不同的经济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 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 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主的佃农。三者关系如下:,自然经济,自耕农经济,总结1:古代农业发展表现(角度:农具;技术;水利;土地制度等),古代中国农业发展表现,原始,商周,春秋 战国,两汉,魏晋,隋唐,宋-清,生产工具,耕作技术,水利灌溉,土地制度,组织方式,耒耜、石刀、石斧、石犁,耒耜和少量 青铜农具,铁农具(开始 使用和逐渐

13、推 广阶段),曲柄锄、大镰 耧车,刀耕火种(火耕),铁犁牛耕 (形成阶段),铁犁牛耕普及 出现耦犁、一牛 挽犁 (改进和普及阶段),曲辕犁 (完善阶段),大禹治水,李冰:都 江堰 郑国:郑 国渠,关中井渠 王景治黄河,翻车,立井水车-北 高转筒车-南,水转翻车、 风力水车,氏族公有,井田制 确立到 瓦解,封建土 地制度 确立,均田制,集体劳动,个体劳动 小农经济,总结4: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1)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 (农业发展治民治国) (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 (3)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4

14、)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2)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3)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1)自身四大弱点 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生产,分散经营;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局限:,积极:,关键词:安定民生;富国强兵;推动工商业;中古文明基础(对传统观念影响:多子多福、安土重迁), 四大弱点,(1)农业经济发展,要靠政策、科技、人民的劳动; (2)稳定的政治局面,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3)要形成产业结构合理促进农业协调发展; (4)农业发展要与环保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总结5:中古农业发展史给我们

15、的启发:,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二)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1、主要经营方式:,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不在市场流通,主要供官府消费,政府直接经营、 集中、大作坊,在市场流通,民间消费,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剩余部分出售,供自己消费和 交纳赋税,农户的副业,消极影响: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扩大,不利新技术推广,夏商周:官府垄断(“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起:打破垄断,出现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并存局面。 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和主体地位,家庭手工业分布面最广,占自然经济重要地位,民营手工业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手工业的发展概况

16、:,(二)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1、主要经营方式:,2、主要成就(主要生产部门):,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冶金技术、制瓷业和纺织业三大成就。,已掌握冶铜技术,繁荣时期,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已有铁器,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用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灌钢法,冶铁炼钢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已掌握冶铜技术,繁荣时期,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已有铁器,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用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灌钢法,冶铁炼钢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发明陶器(陶是源 ,瓷是流),烧出原始瓷器,烧出成熟的青瓷,烧出成熟的白瓷,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秘色瓷有名;出现青花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