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84755818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9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9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9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9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纯中国学时期”的诸子文章,是我国文化传统最重要的根,他给我们以生长在大地的信仰,增长我们的见识,开启我们的智慧,涵养我们的德行,砥砺我们的人格,我们没有理由不加以珍惜,没有理由不弘扬其中优秀的部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民本思想中极为可贵的“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忧民之忧,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句的准确含义,加强文言知识积累 2、辨析词类活用,特殊的句式特点。 3、诵读全文,整体感知孟子的政治思想 4、启发学生要有大的关怀,树立远大的理想,胸怀祖国,胸怀天下。,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1、理解并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句的准确含义,加强文言知识积累 2、辨析

2、词类活用,特殊的句式特点。 难点:1、对照注释,及参考译文,疏通文句,弄清楚文言实词的用法 2、诵读全文,整体感知孟子的政治思想,庄暴见孟子,王语暴以好乐 庶几 有诸 独乐乐 孰乐 臣请为王言乐 管籥之音 疾首蹙頞 羽旄 则王矣,y,shj,zh,yu l,l,Wi l,yu,c ,mo,wng,生字认读,三、自主学习,找出通假字,可得闻与 今王田猎于此,与,通“欤”。,田,通“畋”,打猎。,问题归纳,词类活用,独乐乐,与人乐乐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今王鼓乐于此 则王矣,名词作动词,弹奏、敲出,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名词作动词,成就王业,取得天下,问题归纳,文言句

3、式,暴见于王 他日,见于王,不若与人 不若与众,好乐何如? 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猎也?,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问题归纳,暴见于王, 王语暴以好乐, 何以能鼓乐也?,辨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我被齐王召见,(被动句,“于”表示被动。) 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状语后置) 凭什么(为什么)能奏乐呢?(宾语前置),合作探究,四、梳 理 文 意,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4、庄暴进见孟子,说:“我被大王接见,大王和我谈论喜好音乐的事,我没有话应答。”接着问道:“喜好音乐怎么样啊?”孟子说:“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乐,那齐国也许就很不错了!几天后,孟子在进见宣王时问道:“大王曾经和庄暴谈论过爱好音乐,有这回事吗?”宣王变了脸色,他说:“我并不是喜好先王的音乐,只不过喜好世俗的音乐罢了。,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孟子说,“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乐,那齐国恐怕就很不错了!在这件事上,现在的音乐与古代的音乐差不多。”宜王说:“能让我

5、知道是什么道理吗?孟子说:“独自一人娱乐,与和他人一起娱乐,哪个更快乐?”宣王说:“不如与他人一起娱乐更快乐。孟子说:“和少数人一起娱乐,与和多数人一起娱乐,哪个更快乐? 宣王说:“不如与多数人一起娱乐更快乐。,“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孟子说,“那就让我来为大王讲讲娱乐吧!假如大王在奏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萧奏笛的音声,都愁眉苦脸

6、地相互诉苦说:我们大王喜好音乐,为什么使我们这般穷困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假如大王在围猎,百姓们听到大王车马的声音,见到旗帜的华丽,都愁眉苦脸地相互诉说:我们大王喜好围猎,为什么要使我们这般穷困呢,父亲和儿子不能相见,兄弟和妻儿分离流散。这没有别的原因,是由于不和民众一起娱乐的缘故。,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假如大王在这奏乐,百姓们听到大王鸣钟击鼓、吹萧奏笛

7、的音声,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奏乐呢,假如大王在围猎,百姓们听到大 王车马的声音,见到旗帜的华丽,都眉开眼笑地相互告诉说:我们大王大概没有疾病吧,要不怎么能围猎呢?这没有别的原因,是由于和民众一起娱乐的缘故。 倘若大王与百姓一起娱乐,那么就会受到天下人的拥戴!”,探 究 文 本,1、孟子是如何调控与齐王谈话的气氛的?,引入话题,转换话题,直切正题,得出结论,投其所好,请君入瓮,形象生动,水到渠成,由谈乐(yu)而言乐(l),正反对照引出与众乐乐,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可王天下,合作探究,好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孟子见梁惠王,检测预习,经

8、始勿亟,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於牣鱼跃,j,yu,yu,yu,zhu,w,rn,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害,通“曷”,何日,何时。,女,通“汝”。,自主学习,梳 理 文 意,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环视着鸿雁麋鹿,一面说:“贤人也以此为乐吗?”孟子回答说:“正因为是贤人才能够以此为乐,不贤的人即使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够快乐的。 诗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于是反复地度量。天下百姓都来建造,几天建成,速

9、度快。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国王游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丰。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 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 那个台叫做灵台,把那个池叫做灵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快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这太阳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

10、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即使你有高墙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探 究 文 本,1.孟子是如何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的?该主张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正反对比,以周文王和夏桀的典型例证作为论据,提出了当政者应“与民同乐”的思想主张。从而又一次教育了梁惠王。 孟子的基本思想是:仁慈的政治领导人与民同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残暴专制独裁者穷奢极欲,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其结果是自己也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合作探究,2、请结合历史和现实谈谈你对“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的理解。 从历史的情况看,夏桀王固然没有好下场,后世的殷纣王造酒池肉林,秦始皇建阿房宫,隋炀帝修迷楼,慈禧

11、太后建颐和园等,大兴土木,原本都是为了享受快乐,但由于贪婪残暴,不顾人民死活,结果是民怨鼎沸,几乎没有一个有好结局,也没有一个享受到了真正的舒心的快乐。这些都证实了孟子“与民同乐”思想的正确性。,其实与民同乐的思想对各级领导人来说都很重要,比如说,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人,是一心想中饱私囊,捞它一把,还是想致力于改善广大职工的福利,走大家共同富裕的道路,这的确是一块试金石。而实际情况是,往往那些只顾自己,不惜铤而走险的人,虽然也可能在短时间内满足自己的欲望,真的捞上了一把。但是,欲壑难填,其最终结果多半是以身试法,并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只有行为方式对了,人才能获得快乐。行为方式不对,那么永远得不

12、到快乐。俗话说:“一步错,步步错”,又说:“一步走错,全盘皆输”。,乐民之乐,忧民之忧,齐宣王见孟子,诵读正音,放于琅琊,秋省敛而助不给,睊睊,慝,徵招,fng,y,xng,j,jun,t,zh sho,自主学习,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遵海而南 秋省敛而助不给: 为诸侯度( ) 民乃作慝 ( ) 师行而粮食( ) 人不得,则非其上( ),(遵:沿着。),(省:视察。,不足。),度:法度,准则。,慝:邪恶。,师:众人。,非:责怪,非难。,问题归纳,2.归纳词类活用现象。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忧: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欢乐,以为忧愁。) 出舍于郊 (舍:名词

13、活用为动词,居住。),问题归纳,3.分类列举本文出现的文言句式。 宾语前置句: 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之观也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介词短语后置(状语后置)句: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问题归纳,梳 理 文 意,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 “ 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 孟子回答说:“有。人们

14、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老百姓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老百姓的快乐为快乐,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 从前齐景公问晏子说:我想到转附、朝儛两座山去观光游览,然后沿着海岸向南行,一直到琅邪。我该

15、怎样做才能够和古代圣贤君王的巡游相比呢? “晏子回答说:问得好呀!天子到诸侯国家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视各诸侯所守疆土的意思。诸侯去朝见天子叫述职。述职就是报告在他职责内的工作的意思。没有不和工作有关系的。,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 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助。夏朝的谚语说:“我王不出来巡游,我怎么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游乐,我怎么能得到赏赐?一游历一巡视,足

16、以作为诸侯的法度。”现在可不是这样了。国君一出游就兴师动众,索取粮食。饥饿的人得不到粮食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大家侧目而视,怨声载道,违法乱记的事情也就做出来了。这种出游违背天意,虐待百姓,大吃大喝如同流水一样浪费。真是流连荒亡,连诸侯们都为此而忧虑。,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徴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什么叫流连荒亡呢?从上游向下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流;从下游向上游的游玩乐而忘返叫做连;打猎不知厌倦叫做荒;嗜酒不加节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