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诗歌的形式美(改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8475294 上传时间:2017-09-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诗歌的形式美(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注诗歌的形式美(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注诗歌的形式美(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诗歌的形式美(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诗歌的形式美(改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诗歌的形式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诗歌教学之我见 作者:罗柱康 性别:男 职称:小教一级学历:大专 单位:遵义县石板镇金奇小学电话:13595230245 通讯地址:遵义县石板镇金奇小学邮编:563108 E-mail: LUOZHK摘要:诗歌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对诗句、诗意及诗人感情的背诵上,应更多地关注诗歌的形式美,使学生了解掌握诗歌这一特殊的形式。引导学生诵读,并充分利用地域环境、多媒体将学生带入到诗中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古诗词这一国粹得以传承和发展。关键词:诗歌教学 形式美 想象力 吟诵 多媒体在实际教学中我遇到了这样的难题:在教学王昌龄出塞时,诗的首句“秦时 明月汉时 关” 我怎么也翻

2、不出一句 满意的译句。我查阅了几本不同的教参,便得到几种不同的诠释,可每一种诠释在我看来又都是那么的牵强,让我不敢苟同。而在学校我们也听到:学生不是有感情地诵读吟咏诗歌,而是机械地逐字逐句背着诗及诗意。这现象告诉我们什么呢?回顾我这几年所听过的语文课,原因不外乎我们老师在诗歌教学中没有从知识本位向关注学生认知的主体性转变过来,没有真正去把握诗歌这种独立文学体式的内涵,诗歌教学错误地停留在对诗句的诠释上。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地听。有的教师拿着教参照本宣科;有的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够发挥一点学生的主动性,但是学生讨论的,发表的看法也仅仅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字句诠释而也。

3、最后殊途同归都表现在对诗字句的诠释上,教师满 黑板的板书,学生满书的笔记。试想,这样的教学能把诗歌这种文学瑰宝传承和发展吗?课程改革强调:“学校教育的使命不 仅仅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消费者而重要的是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生产者。因此,与生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乃是我们学校教育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 的理念。而今天,我们偏重于思想内容的分析和诗句的诠释,试图把诗歌变成一种实在的具体的东西的教学无疑是与这一理念背道而驰的。在 这种教学之下,学生只是机械的接受者而不是创造者,学生的想象空间荡然无存,诗歌的形式美和意境也不复存在。面对这一现状,结合这几年的诗歌教学实践和反思,我窃以为诗歌教学当

4、大胆解放思想,突破那种单纯对诗句诠释和思想分析的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关注诗歌的形式美,在诗歌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关注诗歌的形式美诗歌的形式美就是诗歌的对仗、平仄、韵律及赋、比、兴,因为有了这一特殊的形式美,才有了诗歌这一独立的文学体式和靓丽的外表。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对诗歌节奏和韵律等形式美直观感性的认识,进 行语言、 词汇 和修辞的训练, 这可 说是诗歌教学的基本要求。这种训练 清代车万育的声律启蒙就是体现, “云对雨,雷对风,晚照对晴空。来 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 剑 ,六钧弓,岭北对江东”这些 对仗工整,琅琅上口的 语句部分收入了我们的小学课本,教材里也不乏许多这样的古

5、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两个黄鹂鸣 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惜的是我们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却忽视了诗歌这一独有的美感,只注重对诗句及诗意的死记硬背,这种买椟还珠,取舍失当的教学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古人常说:诗歌贵在吟咏。对于诗歌这一形式美的体味和感受更是如此,我们的诗歌教学若不能激起学生的强烈美感,那么教材对“诗” 这 种文学形式的选 入就失去了意义。而 实际上,在诗歌教学中,吟咏,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在练习淘宝总动员十一册长征课后有这样一题:门前绿水长,_(巧出上 联,对下联)。如果教学中

6、没有“熟 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 诗也会吟 ”的关注,学生没有对诗歌这一独有形式美的真正体会和感受,学生没有对诗歌对仗、平仄等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我相信这题学生将无能为力。因此,只有在吟咏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对仗、平仄、韵律这一特殊形式的认识,才能使之真正体味到诗歌这一形式美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也才具有对诗歌最起码的审美和鉴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说,没了想象便没了诗歌,学生没了想象便没了创造。因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想融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这是诗歌教学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单纯地对诗歌思想内容的分析和诗句的诠释是达不到的。而事实上,真

7、正的诗歌也是不能诠释的。如:无论王维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山光悦 鸟性,潭影空人心。 ”还是高鼎村居的“拂堤杨柳醉春烟” 等古诗,怎么翻译,我们都很难 把诗句本身所创造的意境诠释出来。就更不用说现代的一些如:北岛钟声“钟声深入秋天的腹地/裙子纷纷落在树上/取悦着天空” 顾城黑眼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卞之琳记录“我喝了一口街上的朦胧”等朦胧诗 了。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诗歌悠远的意境和诗歌所积淀的厚重文化?诵读,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诗歌

8、的思想和意境不是讲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有这样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话不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以其独有的魅力,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对诗歌来说,既然已 经脱离了作者,那么不同的读者对其内涵也就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老 师照本宣科地对诗歌思想的分析和对诗句的翻译,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这种教学不但不能教授给学生于诗歌最起码的审美和鉴赏技能,不能激发学生的鼎新创造,只会扼杀学生于诗歌的想象力,束缚 学生飞翔的翅膀,使学生失去了想象的空间。这样教学诗歌不能不让人感到痛心,感到遗憾。因此,我们在诗歌的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诵读,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去体会诗歌的思想和意境

9、。今天, “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 嘴” 的孤立教学已成过去,直观的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结合学生认知和生活环境实施教学早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尤其是我们处在农村的学校,更应充分利用我们所处的环境优势,若我们在教学诸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等一类田园诗歌时,就不应拘泥于课堂,而应 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引着学生一边走在繁花似锦,莺飞蝶舞的田野,一边诵读着诗句:“留连戏蝶时时 舞,自在 娇莺恰恰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此诗中之情致,诗中之画境,还用着教师劳思费神去讲吗?难道学生的想象不会被激起而超越时空吗?望着烈日下挥洒着汗水正在田地里劳作

10、的人们,诵读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难道学生的心灵不有所震憾 吗 ?另外,对于那些不能走出课堂,寓意深远,情感丰富的诗歌,我们老师要在诵读中尽可能地结合诗歌的内容及意境,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一个有声有色的想象空间,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将学生的想象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使学生真正有一个从感官的直觉到心灵的感悟,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升华。也唯如此,我们的诗歌教学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实际上对于诗歌,如果不能有感情地诵读,也就感受不到诗歌中那丰富的意象,那琅琅的韵律,那流水的诗行所给人带来的身心的愉悦和美妙,灵魂的碰撞和震撼。当然,这也就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具有挑战性,老师要没有一桶水的底蕴,就很难给学生一滴水的浸润。这种教学需要我们教师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充足的准备,更深刻的思考,高屋建瓴, “举 三反一” ,方能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