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清代女画家缪嘉蕙花鸟四条屏赏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46911 上传时间:2017-05-18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清代女画家缪嘉蕙花鸟四条屏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精编]清代女画家缪嘉蕙花鸟四条屏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精编]清代女画家缪嘉蕙花鸟四条屏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精编]清代女画家缪嘉蕙花鸟四条屏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精编]清代女画家缪嘉蕙花鸟四条屏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清代女画家缪嘉蕙花鸟四条屏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清代女画家缪嘉蕙花鸟四条屏赏析(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代女画家缪嘉蕙花鸟四条屏赏析缪 嘉 蕙 (1841-1918 年), 字 素 筠 ,亦作素耘,出 生 于 昆 明 。清 代女 画 家 ,受北宋画家徐崇嗣、清初画家恽南田,邹一桂的影响,以工笔花鸟画为主,也画山水、人物及扇面等。作 品 笔 墨 清 新 、设 色 典 雅 、形 神 毕 肖 ,尤 以 花 鸟 工 笔 画 为 佳 ;她 也 工 小 楷 ,字 迹 秀 拔 刚 健 ,超凡 脱 俗 。年轻守寡, 45 岁前独自带着孩子靠卖画为生。光绪 15 年(1889 年)供职清宫如意馆。繆嘉蕙的画艺术承袭北宋徐崇嗣的“没骨法” 与清代大画家恽南田 的影响:在绘画技法上,以潇洒秀逸的用笔直接点蘸颜色敷染

2、成画,讲 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为满足,有文人画的情调、韵味;在绘画风格上,明 丽工整,造型清雅, 设色明快,注意描绘花叶的阴阳、向背和它在风露日月中的变态,形象洗练,晕染滋润,既富贵高雅又萧洒野逸:此外,从她的绘画中还透出女姓娟秀美的特征。个旧市博物馆收藏的缪嘉蕙花鸟四条屏缪嘉蕙(清) 花鸟四条屏规 格: 17545cm4 款 式: 设色 绢纸 立轴 款 识:行书 辛卯春三月摹白云外史花意 滇南女史缪嘉蕙 钤印 : 缪 嘉 蕙 两方朱文印此花鸟四条屏以花卉牡丹、荷花、罂粟、海棠入画。构图同中求异,富有变 化。出笔 浓 淡相间, 刚柔相济,色墨相融,使画面透溢出清新隽永的气息。第一条屏是“富贵白

3、头 ”图:一丛枝繁叶茂的 牡丹,叶翠绿欲滴,绿叶衬托下的的花朵全开放,粉红色的花朵大如碗口,羽状复生的花瓣,像舞女百褶的裙裾层层包裹黄红相间的花蕊,雍容典雅,富丽堂皇。不愧 “花中之王” 的美誉。牡丹上面的树上栖停着一对白头鸟,鸟儿一俯一仰,神态怡然自得。第二条屏是“一路连科 ”图:此画为竖构图,布局和谐自然,分近景、中景和远景。 近景的塘中双鹭徜徉于水中嬉戏觅食,一只白鹭曲颈缩首,另一只高举着长喙似刚吞下美食,双鹭毛羽用留白法,焦墨点染出白鹭眼、喙,生 动传神。中景,白鹭后面, 苍翠墨绿的荷叶间, 莲花错落有致,有的盛开、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莲蓬包满,姿态不同。 远 景是莲花丛中,一花一叶高高

4、的申出水面,似微风中悠然起舞少女,亭亭玉立于中景之上。叶绿清新,叶筋脉络分明,荷花用粉红色晕染,花瓣由红到白,过渡自然和谐。墨 绿荷叶与粉红荷花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见墨笔勾痕,全以没骨法晕染,呈现了一片清秋昂然生机。姿态优雅的白鹭与昂然生机莲花完美组合,有“一路(鹭)连(莲)科” 的喜事到来?第三条屏是“缅怀恋情 ”图:一珠风姿卓约的 罂粟花与可爱的三只鹧鸪组合。前面是三只五彩斑斓的红腿鹧鸪(竹鸡)在地上玩耍。两只头、上背、下体及两翼都是白色,翼尖和尾部杂黑色花斑的在玩“战争”游戏,而 头黑带 栗色眉纹,身披黄色带黑斑与棕褐色羽毛的似乎在举头“观战 ”。这悠 闲的小鸟儿演译的是不是温庭筠菩萨蛮“

5、双双金鹧鸪”男 欢女爱的甜美恋情呢?鹧鸪后面是一珠罂粟花(缅怀之花),纤细的花茎上长着抱茎而生的边缘满是羽状深裂锯齿形的碧绿色叶片,大而艳丽的花朵,红、白两色在枝头绽放,有一个枝头上已经结出了椭圆形的球形罂粟果实。 纤细的 罂粟花脚下是一珠矮剑兰,粗壮茎直立着,叠状排列的叶片剑形硬质,高出叶头的花茎上,排列着四五个花冠筒形膨大的漏斗状的红白色花朵。在鸦片泛滥成灾的清末,画家用这珠风姿卓约的罂粟花,向世人讲述着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正如“刀子是没有罪的,有罪的是用刀子杀人的人。 ”一样,这美丽罂粟花并没有罪, 带来的无尽痛苦和毁灭的是吸食罂粟果(鸦片)的罪人!因为,罂粟自古就有镇咳、止痛、停泻等作用

6、,它的种子还可以抗癌化瘤,延年益寿,上好的中草药。在古埃及,罂 粟被人称之为“神花”。古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罂粟的赞美,让执掌农业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罂粟花。在欧洲,罂粟花被看成“ 缅怀之花”。美国人用佩带罂粟花对在第一次世界大中为国捐躯者的悼念。第四条屏是“玉堂金鸡 ”图:海 棠 与锦鸡入 画 ,图中景物有动有静,配合得宜。一只美丽的红腹锦鸡(谐音金鸡)从栖息的高枝上腾空起飞, 锦鸡俯 视下方,伸颈展翅飞向下面海棠的神态,十分生动。它头顶黑褐色羽冠;后颈、肩、上体均披深黑色羽毛,下体(脖、腹、肚)通红,嘴角和脚红黄色。张开的左翼翅露出美丽的白色飞翼。红腹锦鸡翱翔在海棠上空,是动的一面。锦鸡的下 面

7、 是 一 珠 设 色 艳 丽 的 海 棠 ,叶柄粗壮, 椭圆状叶片深绿,叶片先端急尖,叶基部近圆形。 细长的花梗上,六七朵花蕾簇生在枝头, 椭圆花蕾,倒卵形花瓣,淡粉 红色的花朵迎风峭立,花姿明媚动人。花叶用颜色层层渲染,阴阳向背交代得十分清楚,这是静的一面。此花鸟四条屏,画面构图精心巧置,工写结合;牡丹、荷花、罂粟、海棠,构图独立成像,各条屏又相互照 应 ,使层次、空间各得其法。盛开的花朵色彩缤纷,浓淡相宜疏密有致,变化多端,层次分明。鸟儿的栖息与飞翔使画面活跃起来,呈现勃勃生机。可见画家的笔法精工,设色艳丽。处处显示出她扎实的写生功力。用笔沉稳。是女画家中不可多得的“ 伟丈夫” 。缪嘉蕙(

8、中国清代画史著作)寒松阁谈艺琐录(清) 张鸣珂撰 。恽南田 (16331690),清初书画家。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又号白云外史。武进( 今江苏常州) 人。恽南田与王时敏、王鉴、王晕、王原祁、吴历合称“清六家”,或称“四王吴恽”。 (中国清代画史著作)寒松阁谈艺琐录(清) 张鸣珂撰 。图文:喻兰琼水 烟 筒前 两 天 在 馆 里 的 二 楼 展 厅 加 班 ,再 一 次 看 到 展 厅 里 的 “哈 尼 老 爹 ”悠 闲 自 在 地 抽着 水 烟 筒 时 ,突 发 想 了 解 水 烟 筒 来 源 及 其 制 作 过 程 的 念 头 ,于 是 水 烟 筒 是

9、民 间 流 行 的 一 种 吸 烟 用 的 工 具 ,它 最 早 是 由 土 耳 其 人 发 明 的 。当 时 ,守 卫 亚 克 城 的 土 耳 其 军 队 受 到 拿 破 仑 炮 兵 的 攻 击 ,士 兵 队 公 用 的 水 烟 筒 被 炮 弹 击 毁 ,嗜 烟 如 命 的 土 耳 其 人 就 用 点 枪 炮 的 火 药 纸 来 卷 烟 叶 ,这 样 就 发 明 了 香 烟 。我 国 的 水烟 筒 有 传 与 郑 和 下 西 洋 有 关 。郑 和 下 西 洋 后 ,大 量 经 济 作 物 种 子 从 国 外 传 入 中 国 ,烟叶 便 是 其 中 的 一 种 。水 烟 筒 一 般 用 约 一

10、 米 长 的 直 径 七 八 厘 米 左 右 的 茅 竹 杆 做 的 ,上 面 开 口 并 做 得 很滑 ,是 把 嘴 贴 紧 吸 烟 的 ,下 面 不 开 以 便 储 水 及 烟 渣 ,并 要 打 通 竹 节 ,然 后 在 杆 身 中 段钻 一 个 洞 ,再 用 一 支 约 20 厘 米 长 的 小 竹 管 与 杆 身 夹45 度 角 向 下 斜 插 内 里 用 于 点 烟 丝 ,然 后 倒 水 进 去 ,水的 高 度 差 三 四 厘 米 到 小 竹 管 顶 。据 说 ,这 样 吸 烟 ,烟要 经 过 水 的 过 滤 ,少 了 许 多 毒 素 ,故 而 比 吸 旱 烟 纸 烟科 学 。但 水

11、 烟 筒 要 经 常 换 水 的 ,因 为 那 些 水 是 死 水 ,而 且 随 着 抽 的 次 数 多 了 ,积 聚 的 烟 渣 也 多 ,隔 得 久 不换 ,不 但 有 异 味 ,而 且 于 身 体 更 不 好 。乡 下 的 竹 子 多 ,要 做 水 烟 筒 是 很 容 易 的 事 。也有 些 厂 家 专 门 批 量 生 产 了 ,用 铁 皮 、铝 皮 等 制 作 。吸烟 时,听其声音,“ 咕咚咕咚”之声音清脆而长,是上乘的水烟筒。 抽 惯 水 烟 筒 的 人 会 对 它 情 有 独 钟 ,可 以 说 ,也 是 一 种 爱 好 ,即 使 是 外 出 出 差 学 习 也 会 随 身 带 着

12、。偶 尔 也 会 见 到 一 些 上 了 年 纪 的人 会 随 身 带 着 一 个 小 型 的 水 烟 筒 。水 烟 筒 还 起 到 交 流 的 桥 梁 作 用 。在 边 疆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它 是 接 待 贵 宾 的 一 种 礼仪 ,是 拉 近 干 部 与 群 众 感 情 关 系 的 桥 梁 。即 使 是 陌 生 的 路 人 走 到 抽 水 烟 筒 人 的 身 边借 其 水 烟 筒 过 一 把 瘾 ,并 边 抽 边 讨 论 水 烟 筒 秘 笈 或 谈 论 国 家 大 事 ,似 乎 没 有 任 何 的隔 阂 。随 着 生 活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高 ,水 烟 筒 也 逐 渐 演

13、变 成 为 一 种 文 化 。制 作 水 烟 筒 的 烟托 艺 术 师 们 手 法 各 异 ,有 镂 有 雕 有 砣 有 琢 ,表 现 题 材 丰 富 多 彩 ,有 祝 愿 :如 一 帆 风 顺 、马 上 封 侯 、平 平 安 安 。有 吉 语 :如 富 贵 延 年 、延 年 益 寿 、大 吉 大 利 、知 足 长 乐 。有 传 说故 事 :鸟 鹊 填 桥 、嫦 娥 奔 月 、百 年 和 合 。有 动 物 :牧 牛 图 、喜 鹊 闹 梅 。有 花 卉 树 木 :牡 丹富 贵 、松 鹤 长 寿 等 等 。 水 烟 筒 的 文 化 ,不 在 于 外 形 独 特 ,而 在 于 蕴 含 的 风 情 :

14、田 间 树 下 ,屋 前 檐 后 ,水烟 筒 均 可 轮 流 “咕 噜 咕 噜 ”,浓 浓 乡 情 ,尽 融 其 中 。罗 晶 (文徒步滇越铁路 追忆百年荣辱红河州博物馆志愿者 张友贵 代勤飞2009 年 3 月 5 日至 7 日,红河州博物馆志愿者代勤飞、张友贵以及红河学院学生张有顺、杨枝济、李漂、刘会艳一行 6 人(4 男 2 女)重走了滇越铁路芷村至人字桥段,大约 50 公里的路程。感受了世界三大奇迹工程之一的雄风,重温了滇越铁路的百年荣辱。我们中只有 3 人有过几次徒步旅行和野外露营的经历,两个女生以前连续走过的最远路程才 8 公里左右,这对她们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挑战。好几个人的脚也磨

15、出不少水泡。但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到达人字桥使我们忍住了疼痛,坚持了回来。3 月 5 日(星期四)下午 14 点,我们到达了第一站芷村,在芷村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调查了解。在吃了两次闭门羹后,终于遇到一位极其热情的老扳道员,他老远就主动和我们打招呼,接着他就几乎一刻不停的给我们聊了许多东西。老扳道员姓胡,头发有点微白,但身体和精神还很好。他有 57 岁了,从 18 岁开始就在铁路部门工作到现在已经有 39 年了,要到 60 岁才让他退休。他对生活看得很开,很乐观。他 说:“我调过很多工作,在这 里扳道也有 7 年了,和我一起工作的很多老战友都过世了,只有我还活着。有些事情需要较真,但是很多事情没必要那

16、么较真,什么事情都较真,活得太累,这不符合养生之道。” 可能就是胡老用这种理解、宽容的态度看待社会的一切,所以他对法国人和滇越铁路有不同一般的看法,他更愿意看到积极的一面:“其 实法国人也很划不来的,他们花了十几年勘测、修筑,耗资 1.59 亿法郎,运 营后成本都没有捞回,就被中国收回了。而中国虽然死了很多民工,但中国却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这条铁路给沿线老百姓长了见识,带来了新东西,建国后都得到多少好处,现在客运停了,最多时一天还是达到 20 几趟车。”此外,胡老先生还给我们讲了铁路部门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还了解到全国的铁路除了这条以外其他铁路都盈利,每年国家都要给滇越铁路拨大量资金补助。他工作 39 年了,现在有时可以一个月拿 2000 多工资,有时还不到 2000 块。铁路工人的生活单调、枯燥、乏味,饭碗是不会丢,饿不着,但是常常 误了家庭,忽视了个人问题。许多铁路工人长期没有时间找对象,年纪大了就到附近的苗族村寨找个苗家女孩结婚。但是带出深山的苗家女孩见了世面后就和铁路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