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广东)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69张)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4676648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广东)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69张)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2019(广东)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69张)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2019(广东)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69张)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2019(广东)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69张)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2019(广东)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69张)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广东)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69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广东)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突破课件:专题十三 中国的地理差异(共69张)(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十三 中国的地理差异,考点突破,课堂巩固,中考导航,首页,末页,课后作业,考纲说明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中考导航,中考导航,中考导航,命题规律 本章节主要考查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秦岭淮河的位置及地理意义,南北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差异,一般以读图分析题为主,经常通过一些景观图片进行考查。,考点1.中国的地理差异 1.地理差异显著: (1)气温: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

2、渐降低。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地势: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4)人类活动的差异: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考点突破,首页,末页,(5)传统民居建筑的差异:北方房屋大多坐北朝南,密闭程度较高、墙体较厚,东北房屋两层窗户,屋内有炕用于取暖保暖;南方房屋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和透气。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地理区域) (2)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气温) (3)是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降水)

3、,考点突破,首页,末页,(4)是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干湿地区) (5)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温度带) (6)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界线;(气候类型) (7)是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耕地类型),考点突破,首页,末页,(8)是我国水稻和小麦的分界线;(粮食作物) (9)是我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结冰期) (10)是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界线。(河流) 3.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 (2)区域名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考点突破,首页,末页,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广东位于南方地区。北京位于北方地区。,考点

4、突破,首页,末页,(3)I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划分的主要因素是气候;II线大致与400mm年降水量线一致,划分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季风;III线和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一致,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考点突破,首页,末页,(4) 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考点突破,首页,末页,考点突破,首页,末页,考点突破,首页,末页,考点突破,首页,末页,(2016.广东)读图,回答13题 1有关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人口稠密地区 C我国最北的地区 D最广泛的黄土分布区,母题集训,A,考点突破,2乙地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量大 B临近香港、澳门 C水热充足

5、D地形平坦开阔,母题集训,C,考点突破,3丙地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 气温年较差大 降水较丰富 夏季高温 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A B C D,母题集训,C,考点突破,4.(2017.广东模拟)以下我国四地林木景观图片,对四地林木生长的气候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全年高温,降雨丰沛 B地全年干旱,昼夜温差大 C地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地全年寒冷少雨,母题集训,D,考点突破,5.(2018.广东模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国南、北方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风情,有关这种地域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民间运动南游泳北滑冰 B.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 C

6、.民居风格南平顶北尖顶 D.传统交通南乘船北马车,母题集训,C,考点突破,(2018.广东)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68题。 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 B. C. D.,母题集训,D,考点突破,7我国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区的传统主食是白米饭 B地区的特色美食是烤全羊 C地区的传统美食是麻辣火锅 D地区的居民喜爱喝青稞酒,母题集训,D,考点突破,8.关于、区域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半干早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母题集训,A,考点突破,读我

7、国主要种植业区及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回答910题。,中考预测,考点突破,9.结合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植业区与牧区界线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接近 B.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 C.我国的林业、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地区 D.地区主要生产水稻、棉花、苹果等农产品,中考预测,B,考点突破,10.确定图中区域之间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势 B.气温 C.降水 D.季风,中考预测,A,考点突破,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分成如图所示的四大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读图,完成1114题。,中考预测,考点突破,1

8、1.四块区域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黄色中国”的传统民居窑洞黄土广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 B“金色中国”的坎儿井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C“银色中国”的对外交通不便河网密布,著名的水乡 D“绿色中国”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中考预测,C,考点突破,12. 下列地区,有可能为图中绿色中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 ) A260mm B680mm C420mm D890mm,中考预测,D,考点突破,13.下列自然风光与地理区域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到银色中国观看椰林风光 B到金色中国感受黄沙大漠 C到绿色中国欣赏林海雪原 D到黄色中国领略漓江烟雨,中考预测

9、,B,考点突破,14. 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药物,科学家研究发现,温暖湿润地区的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寒冷干旱地区含量较低,图中的下列地区中,青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高的应该是( ) A黄色中国 B绿色中国 C金色中国 D银色中国,中考预测,B,考点突破,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美丽中国。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据“驴友”真真在2018年暑假提供的旅行路线图,完成1516小题。,中考预测,考点突破,15.下列真真所发微博错误的是( ) A.沿路线1领略了天山风光的美丽 B.沿路线2看到了东耕西牧的差异 C.沿路线3感受到了壮族和藏族同胞的热情 D.

10、沿路线4自北向南从麦浪滚滚到稻花飘香,中考预测,C,考点突破,16.下列博文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A.甲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 B.乙地的采茶戏委婉动听 C.丙地冰川广布牦牛成群 D.丁地的烤全羊味道纯正,中考预测,B,考点突破,在近几年的各地中考题中,时有出现。考察的多是和具体的区域、地方结合起来考,考察各大地理区域的特点、分界线等相关的内容。,考点分析:,考点突破,考点.中国的地理差异 2017年3月3日至8日,航拍中国第一季共6集在央视纪录频道完整推出(包括上海、新疆、黑龙江、江西、陕西、海南篇)在很多网友心里,这是“把中国拍得最美的一部神作”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

11、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式俯瞰大家既熟悉又新鲜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读图回答15题,课堂巩固,课堂巩固,1.航拍中国第一季先后拍摄了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江西省、海南省、上海市六个省区市,航拍中国第一季没有拍摄的地区是( ) A.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 2. 关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红土地 B陕西省 红土地 C.黑龙江省 黑土地 D.江西省 黄土地,课堂巩固,C,C,3.上述材料的省份中都属于地势第二阶梯的省份是( ) A上海、江西 B陕西、新疆 C江西、黑龙江 D黑龙江、海南,课堂巩固,B

12、,4. 下列是航拍中国摄制组人员在日记中记录的各地特色文化,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 A黑龙江,满族人民用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为摄制组运送物品 B新疆,晾房里挂满了葡萄,维吾尔族用香甜的瓜果款待我们 C陕西,冬暖夏凉的窑洞住起来十分舒适,安塞腰鼓热情奔放 D海南岛,烈日炎炎,喝上几口甘甜的椰子汁顿时觉得神清气爽,课堂巩固,A,5.界线A为秦岭淮河一线,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 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季风的影响 A B C D,

13、课堂巩固,C,认识区域差异,知晓东西南北如图中的、分别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请仔细思考并完成14题,课后作业,1.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A、B、C、D四座山脉中,东西两侧分别是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山脉是( ) A.A B.B C.C D.D 2.图中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少数河谷地带在高效课堂的辩论活动中,几位同学对其形成原因持有不同的观点,你支持谁的观点( ) A.小丽:河谷地区容易发生洪灾,人口少 B.小明: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C.小梅:河谷地区降水少 D.小强:河谷地区风景优美,课后作业,B,B,3.在一场有关中国地理的知识竞赛上,因回答错误被淘汰出局的是( ) A甲同学:I

14、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B乙同学: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C丙同学: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丁同学:地区四季常绿,盛产稻米 4.一个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往往是气候在起主导作用,我国有一个地区,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的主导因素却是地形地势,这个地区是( ) AI B C D,课后作业,C,D,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分析回答59题: 5.图中 AB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界线( ) A.秦岭淮河 B.400ml等降水量线 C.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二、三级阶梯分界线,课后作业,A,6.京广高铁于2012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从广州坐高铁到北京的旅行时间缩短至8小时左右图中、四条铁

15、路线属于京广线的是( ) A. B. C. D. 7.京广高铁连接了我国沿海的哪两个工业基地( ) A.辽中南、珠三角 B.辽中南、沪宁杭 C.京津唐、珠三角 D.沪宁杭、珠三角,课后作业,A,C,8.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甲发展淡水养殖为主B.乙发展种植业为主 C.丙发展林业为主 D.丁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为主 9.从上海运输2万吨钢材到北京,应选择(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 D.内河运输,课后作业,B,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读下图,回答1014题。,课后作业,10.下列生产生活方式与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11.有关图中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B.乙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C.丙沃野千里,绿树成阴 D.丁茫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