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案例:探索基层医院溶栓后转运PCI新模式构建心梗协同救治新体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上传人:NU****AN 文档编号:84640333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管理案例:探索基层医院溶栓后转运PCI新模式构建心梗协同救治新体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医院管理案例:探索基层医院溶栓后转运PCI新模式构建心梗协同救治新体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医院管理案例:探索基层医院溶栓后转运PCI新模式构建心梗协同救治新体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医院管理案例:探索基层医院溶栓后转运PCI新模式构建心梗协同救治新体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医院管理案例:探索基层医院溶栓后转运PCI新模式构建心梗协同救治新体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管理案例:探索基层医院溶栓后转运PCI新模式构建心梗协同救治新体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管理案例:探索基层医院溶栓后转运PCI新模式构建心梗协同救治新体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享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医院级别: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探索基层医院溶栓后转运PCI新模式 构建心梗协同救治新体系,目 录,五,总结体会,编制床位:5000张 临床科室:43个 医技科室:14个 研 究 所:7个 治疗中心:15个 实 验 室:103个 在职职工:7000人 双聘院士:5人 教育部“”:3人 “973”首席科学家:1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是扎根武汉 历史最悠久的卫计委直管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已 有1 5 0年历史,由本部、肿瘤中心、西区及国际 医院组成,形成“1+3”四位一体立体化布局。,医院简介,医疗工作,平均住

2、院日 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手术量 全国前列,门急诊量 全国前列,出院量 全国前列,2002-2014年城乡AMI死亡率变化趋势,2014年比2012年农村AMI死亡率增加29.28/10万,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5.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P82-84,可能原因: AMI基层医院救治能力 直接PCI不可能普及 溶栓治疗的意识淡漠 溶栓药物疗效与经济承受能力,案例背景:农村基层AMI死亡率逐年增高,2001-2011十年间心梗再灌注策略趋势变化,Lancet. 2014 Jun 23. pii: S0140-6736(14)60921-1.,尽管我国十年间直接PCI比例有所上升,但溶栓比例相对明显

3、下降在我国众多的基层医院,也过度强调直接PCI,而忽略了溶栓的重要性,总的再灌注治疗比例没有提升,甚至有所下降。,%,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China PEACE,案例背景:基层医院AMI溶栓重视不足,案例背景:中国STEMI救治面临的问题,案例背景:如何缩短总缺血时间 ?,如何解决?,两者结合,可尽早行再灌注治疗,既缩短总缺血时间, 又保证后续开通效果,双赢!,3-24小时,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案例背景:强调基层溶栓与转运PCI相结合,执行过程:1.成立胸痛诊治多学科协作团队,执行情况:2.卫计委及医院全力支持,提供有力保障,武汉

4、卫计委发文:全市规划, 统一推进,执行情况:3.建立绿色通道,细化政策流程,执行情况:4.建设多形式区域协同机制和体系,高度重视网络基层医院转诊:截至目前,签约或合作网络转诊医院20余家,可通过APP、微信等多形式沟通 逐步扩大网络转诊医院数量 加强转诊PCI及溶栓后PCI 加强网络医院ACS及转诊流程的培训,区域协同急救网络的流程优势,院前通过APP或微信传输12导联ECG等生命检测信息,患者未到,信息先到 院前诊断,院前启动 术前准备 知情同意 导管室准备,绕行急诊科 直接进入导管室,缩短FMC-to-B,执行情况:5.发挥多形式区域协同机制优势,案例:患者胸痛6小时,首诊武汉市江汉区红十

5、字会医院。微信传输心电图后,疑诊“急性心梗”,致电王祥主任,遂指导转运患者绕行急诊及CCU。,执行情况:6.完善基层医院溶栓后转诊体系,与120签订协议、对其进行培训以及现场演练,执行情况:7.培训120,实现院前院内无缝对接,推进湖北县级医院溶栓转诊紧急救治工作,2016年7月24日举办湖北省县级医院 首届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培训班 湖北省卫计委质控中心办公室祝卫平主任参与培训班并致辞,执行情况:8.培训基层医院,提升救治能力,执行情况:9.深入社区宣教,提高公众意识,培训社区医生,干警,举办健康专题讲座 开展义诊活动,提高广大民众对急性心梗和胸痛的认识和救治意识,执行情况:10.推进SAVE计

6、划,加速拯救,协和医院作为省级胸痛中心联盟帮扶单位,开展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培训,有效发挥胸痛中心示范和帮扶职能,提升区域内医院胸痛中心建设质量,以点带面加速建设,加强急性心血管疾病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执行情况:11.持续改进,优化流程,定期通过召开质控会,对各胸痛中心关键指标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指出不足、优化并修改流程,达到持续改进与提高的目的,成果成效(典型病例1): D2B时间显著缩短,绕过急诊和CCU直接进入导管室:,D2B: 29min,网络基层医院溶栓后转诊PCI:,D2B: 59min,成果成效(典型病例2): D2B时间显著缩短,当地医院决定转院时,导管室即启动,成果成效,外院

7、溶栓后转运占急诊总例数的28% 平均D2B(门-球时间)从胸痛中心建立前的141min降至现在的63min 溶栓后转诊PCI患者入门到PCI的平均时间是81.54min 急诊PCI院内死亡率0.9%,溶栓后转诊新模式得到业内广泛认可,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方唯一教授高度赞扬湖北省县级医院溶栓后转诊PCI治疗新模式的创举,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中国胸痛中心建设 2016年在太原举办中国胸痛中心规范建设培训会暨基层胸痛中心溶栓培训会,我院胸痛中心总监廖玉华教授应邀讲授:基层医院溶栓方案及转运PCI流程,同行评价,成果成效:辐射基层,引领提升,每年开展基层医院巡回继教讲座和举办学习班20余次,几乎覆盖湖北省所有地市 年培训基层医生30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基层医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能力,成功申报重大专项课题,发表论文多篇,成功申报国家重大疾病心血管病防治专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成果成效: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成绩瞩目,各级媒体广泛报道,社会评价:成果丰硕,广受好评;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晨报、湖北广播电台等10余家省市各级媒体广泛报道,武汉协和医院一次通过第九批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成果成效:2016年顺利一次通过CPC资格认证,总结体会,胸痛 中心,探索区域联动协作新模式,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