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案例:华西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与机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上传人:NU****AN 文档编号:84640223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16.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管理案例:华西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与机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医院管理案例:华西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与机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医院管理案例:华西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与机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医院管理案例:华西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与机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医院管理案例:华西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与机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管理案例:华西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与机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管理案例:华西医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与机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与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性,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 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 医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 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快速的将基础研究成果 转化为临床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第二部曲 2016年2月26日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 国发201616号,科技成果转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第一部曲 2015年8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主席令第三十二号,第三部曲 2016年4月21日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 国办发2016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三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

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形成了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三部曲”,国家法律,国务院配套细则,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关政策,2015年8月29日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6年2月26日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2016年4月21日,三部曲,2016年11月7日 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 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2016年8月3日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10月13日 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计划,2016年9月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6-2020),2016年11月29日 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教育部 科技部,中办 国办,我国已初步

3、建立 新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制度体系,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 加强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四川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教育部,华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模式,组建专业技术转移团队,制定前瞻政策激励机制,搭建转化医学研发平台,医产学研资用协同创新,四位一体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报告提纲,组建技术转移机构团队,一、,前瞻性政策及激励机制,二、,搭建转化医学研发平台,三、,政产学研资用协同创新,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2005年医院内部成立 科技发展中心,2010年医院内部成立 技术转移办公室,2012年成立非营利性独立法人

4、机构- “四川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2014年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5年获“成都市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推进奖” 获“四川省国际医药技术转移基地”,2016年作为“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共建单位,组建技术转移机构和团队,负责医院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推动医院科技产业创新发展,两种模式、一体化运作 新格局、新机制、新模式,创新体制机制 组建技术转移机构和团队,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是华西医院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工作的重要平台和对外窗口,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主 要 业 务,项目对接,咨询评估,项目评审评估 专家咨询决策,项目精准对接 项目推荐落地,临床服务,CRC 服 务 CRO 服

5、务,培训会议,技术人才培训 学术会议活动,天使创业投资 成果转化基金,融资服务,政府服务,决策咨询服务 政府项目服务,人才团队,拥有30人的专业技术转移团队,技术 专家,技术 平台,行业 信息,专利 成果,先进 技术,开发 资金,资 源,机构,四川西部医药 技术转移中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 提供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技术转移服务,探索性专利前研究、临床前研究、猕猴实验动物模型、中试平台、临床试验研究、产品注册、产品上市后评价、技术培训与学术推广、天使/风险投资服务等。,整合医疗机构、大学、企业、金融机构的专家、平台、项目、资金等多方资源。,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突破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信息、人才

6、、技术、平台、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深度合作。,服务,咨询 评估,转移 转化,培训 推广,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专利前 研究,临床前 研究,临床 研究,政府 部门,产业 园区,医药 企业,高校 院所,研究型 企业,风险 投资,中心特色,医药技术转移,全产业链服务,资源整合,协同创新,报告提纲,组建技术转移机构团队,一、,前瞻性政策及激励机制,二、,搭建转化医学研发平台,三、,政产学研资用协同创新,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五、,前瞻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华西特色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专利申请,393,303,90,189,27,216,专利授权,科技成果转化收

7、益80%归项目团队 成果转化业绩与纵向项目同样认定 发明专利全额资助和奖励,大力扶持PCT专利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连续八年排名全国医疗机构第一,与成都市政府共同出资设立“转化医学创新基金” 支持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早期转化医学项目 通过项目支持取得系列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申请专利53项,其中PCT 1项,发明34项,实用18项 授权专利33项,其中发明15项,实用新型18项 与企业合作,转让项目5项,合同金额逾5000万元,前瞻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政策导向激励临床研究,设立临床新技术创新基金2000万 加强标本库及临床研究数据库建设 重点临床研究项目医院配备临床研究助理(CRC) 重

8、设GCP内部组织架构及功能,明确机构、科室、PI工作职责和激励机制 I级和II级临床试验研究项目医院不收管理费,国际、国内首创、首例或治疗例数最多: 直肠癌微创超低位前切术 肺癌单项式胸腔镜微创手术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治疗晚期肺癌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 成人活体肝移植及双供肝肝移植 ,促进重大疾病临床诊疗新技术的转化研究与应用,报告提纲,组建专业技术转移团队,一、,建立有效政策激励机制,二、,搭建转化医学研发平台,三、,医产学研资用协同创新,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五、,2011协同创新中心 生物治疗国重室 精准医学中心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企业化的CRO 国家GLP中心

9、国家猕猴基地 国家药效基地,国家GCP中心 (专业CRC团队) 国家干细胞基地 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化妆品评价中心 临床样本资源中心,临床专家团队 西部技术转移中心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临床技能中心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西部医药技转中心 华西网络联盟医院 华西健康科技公司,搭建完整的科技创新链、技术链与服务链,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华西技术转移中心 全链条全程参与,4 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筑面积10万m2 (总投资9.1亿),5 华西院区科研楼,精准医学中心(高通量测序) 化妆品评价中心 肿瘤分子诊断研究室 内分泌、心血管病研究室,2 华西科技园,建筑面积4.5万m2 35个开放研究室

10、 GLP中心、药效基地,1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筑面积5万m2,3 天府生命科技园转化医学中心,建筑面积1.69万m2,华西转化医学平台,国家创新药物综合性研发大平台(1.2亿) 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首批2011计划入选单位) 与30余家国内知名医药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 创新药物研发关键技术平台:小分子化药合成、药物活性 产物分离纯化中试生产、药效药代早期安评及模式生物平台 创新链、技术链、产业链日趋完善,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转化医学平台,生物制剂筛选和制备平台,基地1,基地2,临床转化验证平台,18,18,项目总投资约8.8亿元 建筑面积10万平米 建设周期4年,2015年

11、9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 “国家生物治疗转化医学重大 科技基础设施”,华西转化医学平台,构建转化医学基础到临床、多学科交叉、上下游结合的 “创新链” 建成国际先进、规模宏大、综合集成、装备一流和高度开放共享的 转化医学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内容及目标,新药临床前研究平台,医院创新体制,组建了独资或控股、公司化运行的 新药临床前研究服务平台,国家新药安全性评价机构( GLP中心):华西海圻公司 国家级猕猴繁育基地:格林豪斯公司 国家级药效学评价基地:康城公司,国内唯一涵盖灵长类动物品系,从毒理、药代、毒代、药效到猕猴养研一体,华西转化医学平台,2000年 由华西医院等6家股东投资组建 累计投资2.2亿

12、元,海归人员核心团队300余人 CFDA GLP认证、美国OLAW、AAALAC、CAP认证 美国FDA GLP现场检查,2011年 投资4400万控股成都平安猕猴繁育基地 3000余头猕猴种群规模,20余种疾病动物模型 国内一流的非人类灵长类实验动物基地,2013年 投资2000万元(华西医院独资) 863人类重大疾病动物模型研发项目牵头单位 提供新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医药技术外包服务,新药临床前研究平台,国家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GLP中心),国家级猕猴繁育基地(格林豪斯公司),国家级药效学评价基地(康城生物公司),累计完成560余个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其中: 类新药135个占25% 生物

13、技术药物占近50% 近30个品种双边申报,部分品种已进入III期临床,化学药 (36%),中药 (18%),生物技术 药物 (46%),蛋白质 (20%),抗体 (15%),多肽类 (20%),细胞因子 (10%),基因治疗产品(siRNA, 质粒,抗原)(25%),疫苗 (10%),承担新药安评项目分类情况,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中心,重设内部组织架构及功能,明确机构、科室、PI工作职责和激励机制 组建CRC团队,为重点项目配备专职CRC,确保临床研究质量和进度 卫生部第一批认定的国家GCP基地(1983年) 23个国家新药临床试验专业,另外新增11个专业 每年承担约150项GCP项目

14、,所承担项目均一次性通过CFDA审批,临床研究平台,CFDA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检验机构,2008年卫生部第一批认定(5家单位之一) 四川省化妆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的注册新药临床研究项目规模居全国前列,近5年承担的新药临床研究项目,新药临床研究项目接受CFDA现场核查情况,CFDA的722公告的项目数117项(居全国首位) 牵头新药项目已被核查 4 项(无 1 项出现真实性问题;1 项获准新药证书批产) 参研新药项目已被核查 20 多项(3 项获准新药证书) 牵头器械项目已被核查 2 项(无 1 项出现真实性问题;1 项获准器械证书批产) 研究质量信誉提升,药企委托应接不暇,承担的注册

15、新药临床研究质量居全国前列,生物样本库 标本预处理中心(约400平)、深加工及贮存系统(约1800平) 目前已储存100多万份标本,正在规划1000万份标本的存储系统 生物信息分析平台 计算机服务集群、数据传输软件 生物信息分析软件,-800C冰箱,临床研究平台,临床生物样本资源中心,1997年由卫生部认证 1999年国际Cochrane协作网第十四个中心 教育部循证医学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牵头单位 开展系统评价、卫生技术评估和临床指南研究 为临床、科研、政府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全球第四个WHO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一级注册机构 2005年组建的中国唯一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2007年卫生部确认的中国WH

16、O临床试验注册机构 接受中国地区及全球的临床试验注册申请,循证医学中心(中国Cochrane中心),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临床研究平台,中国首家整体通过美国CAP认证 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11条自动化分析仪组合成的流水线,六个亚专业 开展检测项目600余项,日均检测样本2万例次,学科实力和影响力位列全国前列 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全国基层影像医师培训基地 放射学科影响力全国第二,五个亚专业,年检人次111万项次 核医学科影响力全国第四,六个亚专业,全国唯一放射性核素 治疗规范化管理病房 超声诊断科影响力全国第三,六个亚专业,年检70余万项次,实验医学中心,影像医学中心,临床研究平台,卫生部病理远程会诊区域中心 首批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中国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