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记承天寺夜游学案最新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45102 上传时间:2017-05-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记承天寺夜游学案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记承天寺夜游学案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记承天寺夜游学案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记承天寺夜游学案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记承天寺夜游学案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记承天寺夜游学案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记承天寺夜游学案最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学知识 2.了解苏轼人生经历和作品风格 3.积累咏月名句。【课前预习区】一、熟记文学常识苏轼,字 ,号 , (朝代)著名的 ,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 、弟弟 合称“三苏 ”,均在“ ”之列。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词客”指: 、 、 。“四大家”指: 、 、 、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二、了解写作背景1.本 文 写 于 宋 神 宗 元 丰 六 年 ( 1083 年 ) , 当 时 , 作 者 被 贬 到 黄 州 已 经 有 四 年 了 。 元 丰 二

2、年 七 月 ,历 史 上 著 名 的 “乌 台 诗 案 ”, 御 史 李 定 等 摘 出 苏 轼 的 有 关 新 法 的 诗 句 , 说 他 以 诗 讪 谤 , 八 月 , 将 他 逮捕 入 狱 。 经 过 长 时 间 的 审 问 折 磨 , 差 一 点 被 杀 。 十 二 月 作 者 获 释 出 狱 , 被 贬 谪 到 黄 州 任 团 练 副 使 , 但不 得 “签 书 公 事 ”, 也 就 是 说 做 着 有 职 无 权 的 闲 官 。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作 者 写 了 这 篇 短 文 , 对 月 夜 的 景色 作 了 美 妙 的 描 绘 , 真 实 的 记 录 了 他 当 时

3、生 活 的 一 个 片 段 。 也 体 现 了 他 与 张 怀 民 的 深 厚 友 谊 与 对 知 音甚 少 的 无 限 感 慨 。 2.( 在 黄 州 ) 他 给 天 下 写 出 了 四 篇 他 笔 下 最 精 的 作 品 。 一 首 词 赤 壁 怀 古 , 两 篇 月 夜 泛 舟 的前 、 后 赤 壁 赋 , 一 篇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 苏 轼 于 公 余 便 带 领 家 人 开 垦 城 东 的 一 块 坡 地 , 种 田 帮 补生 计 。 “东 坡 居 士 ”的 别 号 便 是 他 在 这 时 起 的 。三、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作品风格1.人生经历坎坷的一生“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

4、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有作为的一生苏轼任职惠州,见当地缺医少药就采集中草药,合成剂、丸,为当地人扶死救伤。苏轼任职广州,引蒲涧水入城,解决了当地居民多年来饮水成苦的问题。苏轼任职徐州,率城民与水灾奋斗七十余日,终于使徐州免于水淹,后又指挥修建徐州城堤。苏轼任职杭州,不仅兴建了苏堤,还发明以瓦筒代替竹管之法来引水,使西湖免于成为一片水涸。2.阅读苏轼的经典诗词,了解苏轼的作品风格。四、积累古诗

5、词中“咏月”的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思考这些咏月名句寄予的作者的情感。【基础知识梳理】:一、读神品之文1.明确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意思。2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 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2.齐读第一遍 哪几个字的读音要延长? 、 、 3.齐读第二遍 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第一:语速 一点;第二:音调 一点。4.齐读第三遍 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 、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5.自由译读:A.比一比,谁的文言积累更扎实? 欣然起行 欣然: 念无与为乐者 念: 月色入户 户: 遂至承天寺 遂: 怀民亦未寝 寝: 积水空明: 空明: 盖竹柏影也: 盖: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但: 耳: B.比一比,谁的文言翻译更准确?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6.整体感知:本文叙 之事,写 之景,抒 之情。7.自主思考:读文本文你有哪些疑惑?学贵有疑,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互动探究区】小组合作探究一:1.本文写“月色之美”的句子有哪些?写出了月亮的哪些特点?美在何处?32.苏轼用了什么手法把月亮写得如此富有神韵和诗意?3.“一切景语皆情语” ,你能在景物描写中感受到苏轼的心情吗?小组合作探究二:1.看着这样幽美宁静的美景,东坡发了什么感慨?2、

7、闲人为何意? 资料链接背景 1.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人说苏轼以诗讪谤新法,八月,将他逮捕入狱。他被长时间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本文写于元丰六年,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政治上遭受打击、不被重用的闲官,会有怎样的心情?背景 2.苏轼以犯人的身份被贬黄州,无薪俸,故租五十亩荒地经营。有诗云“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草堂,日炙风吹面如墨”“自笑平生为口忙”。生活如此艰难忙碌,为何还称自己是“闲人”呢?3.悟“但”和“闲”字二字蕴含的情感: 4试背

8、诵苏轼写月景的经典名句,进一步体会“景语”所传达出的“情语” 。5.读苏轼在贬谪期间作的诗词,进一步体会他的心境和情感。4贬杭州“我本无家更安在,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密州 “老夫聊发少年狂”,抒报国之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发安慰之语;贬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被贬琼州“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

9、他从容洒脱地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读到了东坡 的心境。补充资料: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拓展延伸区】短短 84 字让闲人苏轼踏着如水的月光步入了经典,他空明的心境、豁达的情怀闪耀着独具魅力的光彩!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处世态度,你将获得怎样的人生感悟?我的人生感悟:补充资料: 人生的十大修炼忍得住孤独 耐得住寂寞 挺得住痛苦 顶得住压力 挡得住诱惑 经得起折腾

10、 受得起打击 丢得起面子 担得起责任 提得起精神你做好承受的准备了吗?5课外拓展主题阅读写不尽的苏轼 ,写出自己的心得感受。写不尽的苏轼大唐的风烟已逝,连同大唐的繁华和大唐的那些曾经耀眼的星辰,大宋的帷幕拉开,时光流转,西蜀的山水间走来了一位风骨绝代的大家,顿时划亮了大宋王朝文化的天空。他目光深邃,一脸冷峻,风神俊朗,一袭青衫,几缕美髯。他就是苏轼。天才的苏轼、灵动的苏轼、超逸的苏轼、多情的苏轼、别致的苏轼!千古大家绝千古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为了他的到来,巴山蜀水望穿了双眸,大宋文坛翘首了千年,是日月精华的一种成全吗?二十一岁刚过弱冠

11、,便踏入京都,金榜提名,与其第同榜高中进士及第,让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惊叹,宋仁宗惊喜!大宋何幸,得此奇才!难得的是苏轼是一座宝藏,时光是刀,世事如剑,在刀光剑影之中,腾挪飞跃的他练就了一身的才艺!历沧桑,逐逝水,那绝代的才华越是熠熠生辉,灼灼其华!横绝了千古难越的高度。他绝在父子三人合称“三苏” ,位列“唐宋八大家” 。在中国文学史上,父子、兄弟、叔侄并称的著名例子不少,如汉末三国时期的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三国后期的阮籍与其侄阮咸并称“大小阮” ,西晋的陆机与其弟陆云并称“二陆” ,潘岳与其侄潘尼并称“两潘” ,明代公安派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合称“三袁” ,等等。但就

12、整体的文学水平和社会影响来说, “三苏”才是独步天下的!他绝在挣脱了唐五代以来词的侬丽香艳,开创了豪放一派,屈子之浩然,陶翁之淡远,太白之超迈,杜叟之沉郁,纳之笔端,轻蘸淡墨,巨笔一点,就点出北宋的半壁繁华,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他绝在和欧阳修在散文上并称“欧苏” ,在聆听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失意后,我们能够随着苏轼思接千古,情系一身,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然人生短暂,世事无常,又有何防?“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轻裘雕鞍,纵马轻狂的过往他已经忘了,只有这明月清风的此刻才是心之向往!他绝在诗歌创作

13、方面,他又与江西诗派的黄庭坚并称“苏黄” ,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无穷理趣,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清丽,是诗坛的一道绝妙的风景。天地古今齐集笔下,日月风流情满江河,胸中沟壑,笔底波澜,前人谓之“苏海” ,能够象苏轼这样能够在诗、词、文方面都堪称大家,真可谓千古一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而苏轼已经遨游了仙境,其人间遗文,只是其脚下浮云吗?无言诉说着千古的风流!而东坡的风流远不止于此,也许是文化方面的深厚积淀,文学和艺术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文学的个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成就艺术的个性,然而这种个性的形成又离不开个人的颖悟和灵慧。他绝在斜执笔,用侧锋,笔挟伟力豪气。置

14、“书贵瘦硬方通神”的训则于不顾,用既肥又扁的字形,吐露萧散风神。在苏轼那里,书艺与他的文学成就一样,随着生命的流走,阅历的加深,愈益闪放光辉,通向美妙的境界。他的书法丰润、雄健、朴拙、凝重、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因此被尊为书法“宋四家”之首。有“宋代第一书法家”之称,这无疑是他深厚的书法功力、高超的书法见解、强烈的个性、完美的人格,和精深博大的学养的一种外化,一种诠释,一种喷发。他绝在以诗写画,以画蕴诗,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苏轼之画,却是“画中有诗”!苏轼的画“取诸造物之炉捶,尽用文章之斧斤” ,他没经过任何系统的绘画训练,所以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依靠厚实的书法功底,旺盛的诗意灵感,对宇宙万物的一点禅悟,寥寥数笔,一派生机,把平生心志托付与古木竹石,在北宋的画坛上,心有灵犀,孤鸿振翼,把一腔赤子的天真寄托于率性的画之逸趣中。平远中自有一份超然的深远和高远。和画竹名家文同同为“湖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绝在不仅仅是这些,他还通音律,知稼穑,精品茗,谙歧黄之术,于天文、河治乃至烹调、酿造无不通晓。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达到苏轼的高度就足以让人仰视了,然而苏轼却“诗、词、文、书、画”五绝天下,也许这些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