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环境绿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44728 上传时间:2017-05-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环境绿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环境绿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环境绿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环境绿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环境绿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环境绿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环境绿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绿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李娟娟(郑州华信学院 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摘要 本文以 环境 绿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主题,从环境绿化的物质载体植物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作用,讲了环境绿化对校园环境质量的改善,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作用。关 键词 环境 绿 化 文化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校园环境与文化建设被提上了重要的日程。同时在高校的育人体系中,不仅有“ 教书育人”“服务育入”和“ 管理育人 ”,“环境育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校园 环境是一种无声的、特殊的教育课堂,是重要的育人环境之一。而绿化作为校园环境的一部分和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在校园文

2、化建设中发挥着较为显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的高度密集,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已经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自己周围环境的改变。现在很多学生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不光会考虑学校的师资、食宿条件等方面建设,也会考虑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因为青年学生正在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整齐清洁的校园、优美高雅的景致,不仅会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还可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园林植物作为环境绿化的重要材料,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在改善空气质量、除尘降温、增湿防风、降低噪音、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的生态效

3、益和环境功能是众所公认的,因此植物造景最具有价值的功能就是生态环境功能。在绿化时,通过对植物这一生态功能的充分运用,不仅可以改变校园小气候,还可以提高校园生活质量,从而为广大学生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植物本身又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之美,不同的植物形态,变化万千,既可孤植展现个体之美,又能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造景,表现出植物的群体之美,还可以根据其生态习性,通过乔木、灌木、草、花卉有机组合,巧妙搭配,合理安排,营造出美丽的景观,这些景观尤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繁忙的学习之余,起到放松身心、调节思绪、愉悦心情的作用,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

4、术修养校园里的校容校貌、标志性建筑物以及自然风景和优雅的人文化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文化,学生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教育和启迪。置身于校园中,每个人会感受到物质载体文化迸发出的启迪能量像磁石一样催人奋进。而优美的校园环境本身给人以美感,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着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这些都是古人对环境造就人的精辟阐述。环境育人的内容和效果不同于其他的教育形式,它通过审美过程使人产生心灵的震撼,通过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染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升华道德,最终使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利用山水花草对校园环境进行巧妙装饰时既能美化

5、育人环境,又显示了校园的文化气息和人文个性特征,人们在健康文明的环境里感受到了美的存在和文化创造活动的熏陶。也就是说在进行校园绿化时,造景绝不是花草树木的排列组合,可以通过意境的设计,使景观更具有诗情画意,达到境中有意,意中有情的效果。比如,在中国古典园林里,通常很多设计者利用植物拟人化的作用,对景点进行命名,从而提高景点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底蕴。如拙政园的远香堂:远香是由荷花引申而来,远香堂面临河池。依玉轩:取意“ 倚楹碧玉万竿长” 。许多建筑物常以周围花木命名,以描写景的特点,通过植物形态上的外在姿态、生态上的科学生理性,以及其神态上所表现的内在意蕴,通过诗情画意的描绘与诠释,从而使游人获得更

6、高、更深的感受。景点如此,校园也同样可以通过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嗅得着的景观实体,对人的器官起作用,而产生一种意境,让人产生一种美的享受,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对艺术的感悟能力也会大大增强。比如沈阳建筑大学校园在建设新校区时,依据原始风貌保留了一处 20 亩地的自然景观。在四时变化的稻田景观中,分布着一个个读书台,稻香伴着书香,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理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专门为它题词:“稻香飘校园,育米如育人”,这也是一种景、境、情的交融。学生在这种人与景、情与境和谐共生的优美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自然会使心灵得到净化,品质得到修炼。三、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尤其

7、是理工科学校都很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塑造和培育。他们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通过突出人文环境的塑造,营造其独特的风格、优雅的景观环境,不断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他们注重开发人文景观,增设名人塑像,栽种古树名木等,努力创建有魅力、有情趣、有时代特点的校园环境,让校园处处洋溢着人文精神的关怀,让人文精神如和风细雨滋润着大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提高人文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无论是一个文化厚重的百年老校还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学校,植物都可以像建筑物、雕塑一样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不仅可以记载其的历史,见证其发展历程,也可以向学子传播他的文化。比如说北京大学,校园的前身是燕京大学校园加以扩大而成

8、。燕大校园以未名湖为中心,历史上就是园林盛地,所栽树木、花木、花草甚多,发展到今,植物已有 300 多种。这里的植物文化和北京大学一样经过了时代变迁的历程,过去它不仅反映了北大学子对植物的了解和交流的渴望,而现在更多地反映他们对植物应用发展方向的不懈探索,及对学校历史文脉的把握和延续。同时,在进行校园绿化时,还可以通过对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校园环境的结合,赋予校园浓郁的文化气息,对学生也可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同时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园林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园林植物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品,有着许多传统的手法和独到之处值得借鉴,特别是古人利用植物营造意境的文化成就。古典园林

9、对园林植物题材的认识比较深刻,能得乎性情,从植物的生态习性、外部形态深入到植物的内在品格,赋予一种人格化的比拟。因而有“梅花清标韵高,竹子节格刚直,兰花幽谷品逸,菊花操介清逸”之说, 喻为“四君子” 。或将松、竹、梅造景在一起,称为 “岁寒三友”。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为当今的校园环境绿化建设中所利用,在全新的场所中诠释植物的意境,体现的是校园文化中与众不同的历史内涵,而植物文化最终呈现的形态是历史的、高雅的、传统的、城市的。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通过对植物文化的了解,不仅可以起到科普教育意义,自身的人文素质也会得到不断提升。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优美洁净、品位高雅、丰富多彩、文化氛围浓厚

10、的校园环境,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幽静有序、布局合理的校园更是学生潜心钻研、安心深造的最佳场所。在喧闹的城市中,高校校园可以作到闹中取静,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有利于学习的小气候和小环境。 五、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 人能改造环境,环境也能改造人、影响人。校园环境绿化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学生置身于清洁整齐、绿树成荫、花草芬芳、幽雅安静的校园中,美的情感就会从心底里喷射而出,美的想象就会纵情驰骋,美的感受就会得到升华。这种“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 (苏霍姆林斯基)。实践证明,优美的校园 环境会对学生产生美的熏陶,使其心灵、行为、仪表变得更

11、加美好,对形成学生高尚完美的人格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将花草树木人格化,不仅会使学生自觉地去爱护它们,而且有助于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校园的热情。一个清洁、有序的校园,有利于学生公共道德、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的培养。一个优美、幽静的校园,可以提高学生的修养和文明程度。优 美宜人的环境能抑制不符合环境氛围的思想和行为。校园环境通过暗示和影响,对学生形成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从而对其言行进行约束规范。把学校的校风、学风、校训、校规等融入环境绿化中,可以每天都对学生产生刺激和影响,日久天长就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烙印,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规范他们的行为。六、有利

12、于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走进一个大学,环境绿化给人的带来的是最直观的感受,通过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就能够看出学校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利用花草树木的合理搭配,不仅可以创造出美的景观,还可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比如在高校大门至学校主体建筑之间进行绿化时,不仅要满足功能上要求,还要突出校园的风格面貌、文化特色。根据门前瞬间人流量大,与城市道路绿化联系密切及在校园内处于重要位置等特点,绿化时植物配植应简洁、明快、大方、自然,突出高等学府的文化氛围。 总之,环境育人润物无声。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 ”学校中的每栋建筑,一草一木 对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推动校园文

13、化建设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中,各个高校都应注意发挥树木、花卉等各种绿化材料功能性的运用,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1吴文金,蔡振宇.关于校园 环境绿化与校园文化的建设J.高校后勤研究,2006 年第 4 期.2 李凤木. 高校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研究与 实践J. 教书育人,2009 年 24 期.3朱功春.以审美教育 为背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J.药学教育,2006(5):30-34.4熊云海主编.园林植物造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5 秦克铸. 通过校园环境绿化对学生实 施美育的尝试J. 中国教育资讯报, 2002 年 12 月 11 日总第 46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