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4472287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0.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1、 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2、 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3、 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4、 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1、 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 平均分的方法:(1) 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2)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2、 除法1、 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2、 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

2、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新 课 标 第 一 网3、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求商的方法:(1) 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2) 用乘法算式求商。(3) 用乘法口诀求商。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4、 解决问题1、 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新课 标 第 一 网2、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 所求问题要求求

3、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 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1、 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2、 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3、 旋转:物

4、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1、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2、 解决问题: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第五单元 混合计算1、 混合计算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2、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新课 标 第 一 网1、 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2、 可以画图帮助分析。3、 可以分布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1、 有余数的除法1、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

5、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2、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3、 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 先写除号“厂”(2) 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3) 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4) 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5) 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4、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1) 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2) 乘:把除数和商相乘,

6、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3) 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4) 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2、 解决问题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余数。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一百就是一千。2、 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几百,十位上几就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就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3、 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4、 数的组成: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

7、单位组成。二、100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一千是一万。w W w .X k b 1. c O m2、 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与1000以内的数读法和写法相同。3、 最小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三、整百、整千数加减法1、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2)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相同个数的0。2、估算把数看做它的近似数再计算。新|课 |标|第 |一| 网 第八单元 克

8、和千克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计量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克”;计量较重的物品质量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1斤=10两、1两=50克估计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时,先根据条件确定必然情况,再用排除法确定其他情况。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测试题一、 口算:58= 64= 73= 56= 48=52= 23= 77= 96= 28=54= 67= 43= 36= 78=二、 下是张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生活情况统计表活动项目看书看电视旅游体育运动其他业余活动

9、人数1410842(1) 最喜欢( )的人多,做喜欢( )的人少。(2) 最喜欢看书的比最喜欢旅游的多( )人。(3) 最喜欢看电视的比最喜欢体育运动的多( )人。(4) 这个班一共有( )人。三、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天数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四、下表是二(2)班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表:时间30分以

10、下30分1小时1小时以上人数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1)每个“正”字表示几个人?(2)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 (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下表是11月二(2)班在学校图书室的借书情况: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书数量35本20本10本15本(1)哪种书借得最多?(2)11月二(2)班在学校图书室共借书多少本? (3)学校图书室要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建议? 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卷一我会填:(16)1、如果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 )。2、每份分得( )叫平均分。3、28里面有( )个7. 36里面有( )个4.4、 30 5 = 6 读作:( ) : : :( )

11、( )( )w W w . X k b 1.c O m 5、 有( )个 ,平均分成( )份,每份有( )个。 列式: ( )( ) =( )6、 有( )个 ,每( )个为一份,平均分成( )份。 列式: ( )( ) =(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计算(18)( ) 6=3 36( )=6 4( )=24( )15=27 ( )1=8 4( )=191= 189= 273= 213= 355= 246= 102= 205= 366= 255= 93= 66=m三、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6分)。1、在算式246 = 4中,6是除数,24是被除数,4是商。 ( )2、算式126

12、 = 2,表示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 ( )3、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列式是186 = 3 。 ( )4、把18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9个。 ( )5、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 ( )6、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10)1、12个杯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 )个。列式为( )。 123 12 4 124 2、18个萝卜,每6个为一份,分成了几份。列式为( )。 186 18 3 63 3、有15个苹果,小明吃了5个,还有几个?列式为( )。 153 15 5 155 4、商是4的算式是( )。 123 12 4 44 5、除数是6的算式是( )。 63 12 6 23 五、把口诀填完整,并写出乘、除法算式。(15) 三()十五( ) ( )( ) ( ) 四()二十四(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