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华县政府工作报告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44674 上传时间:2017-05-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华县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编]华县政府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编]华县政府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编]华县政府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编]华县政府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华县政府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华县政府工作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2008 年政府工作回顾2008 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面临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紧紧围绕“建设陕西经济强县”目标,大力实施“四轮驱动”战略,精心打造“四张名片” ,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速加快、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稳定和谐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县生产总值突破 50 亿元,达到 51.1 亿元,增长 15.3;地方财政收入突破 4 亿元,达到4.01 亿元,增长 3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 20 亿元,达到

2、 26.1 亿元,增长 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达到 11420 元,增长 24.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突破 500 元,较上年净增 577 元,达到 2947 元,增长 24.3%。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结果显示,我县排名由全省第 28 位跃居至第 17 位,前进了 11 个位次。(一)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大工业项目取得新进展。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全县 40 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20.5 亿元,增长 125%,创历史最好水平。继续围绕两大集团抓项目、抓大项目,先后促成了投资过亿元的大工业项目 13个,总投资超过 120 亿元。投资 55

3、 亿元的“30-52-60”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投资 3.5 亿元的 20 万吨硫酸生产线、投资 5 亿元的 1-4 丁二醇项目进入试产阶段,这两个项目全面投产后年可新增工业产值 8 亿元;投资 8.2 亿元的南露天矿开采项目实施了揭顶爆破,完成投资 2.2 亿元;投资 4.7 亿元的选矿工艺升级改造、投资 4.5 亿元的工业氧化钼技改、投资2.35 亿元的 20 万吨硫酸扩能等前期项目,转为在建项目。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通过评审,良侯路、南环西路建成使用,小夫峪供水工程主体竣工,龙山路、潜龙东路完成路基工程,石堤峪供水工程完成滚水坝建设和部分管网铺设,城南 35 千伏安变电站开工建设。宏发石材、亚

4、隆石材等 5 户企业落户园区,工业园区聚集效应明显增强,成为全省重点建设的工业园区之一,荣获“陕西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称号。始终把投资环境建设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设立了 8 个重点项目治安室,成立了园区综合执法大队。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全年共引进投资额千万元以上项目 19 个,实际到位资金 10.46 亿元,增长 83%。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5 户,新增个体工商户 424 家。特别是国家出台扩大内需政策后,全县上下精心策划,集中上报各类项目 210 个,总投资 161 亿元,已落实中央投资 3000 万元。(二)全面加强“三农”工作,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不折不扣落

5、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制定出台了鼓励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加快畜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三个意见” ,县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 8797 万元,较上年净增 2200 万元,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粮食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单产大幅提高,总产达到14.5 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编制了 30 万亩次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成功举办了全市“一村一品”现场会和华县蔬菜山西运城推介会,建成了下庙姜田千亩设施蔬菜示范园,全年新增日光大棚 120 棚、大拱棚 2100 棚,蔬菜总面积发展到 18 万亩次,蔬菜产业使全县农民人均增收近千元。整合各级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鼓励支持规模化、标准

6、化养殖,全年引进和推广畜禽良种 2.5 万头(只) ,建成了大明白泉奶牛养殖小区,涌现出了莲花寺东大、毕家三农、东阳绿野、高塘焕民等 6 个万头养猪场,全县生猪存栏达到 20 万头,增长了近 3 倍,畜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规划和实施了秦岭北麓 10 万亩干杂果林带建设,全年新增柿子林 3000 亩,新增花椒、板栗等经济林 4000 亩。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 72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 77 家,高塘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市首家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新建通村路 168 公里,硬化巷道路 40 万平方米,改造中低产田 1.5 万亩,扶

7、贫搬迁 124 户 550 人,建成户用沼气池 2000 口,解决了 20 个村 1.64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开通了农业科技“110” ,新建村级信息服务站 110 个。持续开展村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完成了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三)全力推进少华山开发,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按照“设施到位,功能齐全,景点精美,市场运作”的思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少华山开发,全年完成投资 5930 万元,累计完成投资 1.5 亿元。建成了山外停车场、石门峡景区和潜龙寺景区旅游步道、八里店接待服务中心等 30 个单体工程,完成了奥吉沟客运索道支架建设。红崖湖、石门峡景区初步具备了对外试运营条件。少华山被评

8、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隆重举行了渭华起义80 周年纪念活动,打响了红色旅游品牌。邀请全球“郑氏宗亲会”来华县祭祖,成功引进了郑桓公广场、郑桓公文化产业园两个项目,总投资超过 6 亿元。开展了第三次田野文物普查工作,9 处文物遗址晋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县皮影、华州黑陶入围北京奥运会特许旅游文化产品,我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皮影艺术之乡”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渭华路商贸城、金桥家居市场主体竣工,华州商城建成使用,城乡群众购物环境进一步改善。启动实施了“家电下乡”活动,新建“万村千乡”示范店 120 个,建成了家福乐、福家祥等购物市场,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成为拉动市场消

9、费的新动力。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5.2 亿元,增长 29.9%,城乡消费品市场呈现出结构优化、档次提升、繁荣活跃的良好态势。(四)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坚持以创卫为总揽,以建设“山水园林、文化宜居城市”为目标,制定出台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意见,完成了县城总规修编。南山大道和新华广场建成使用,子仪大街东扩工程顺利实施;人力资源市场、会计培训中心、南门广场、南城区排洪渠主体竣工,经贸大厦、群众体育文化娱乐中心加快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铺设人行道 5.5 万平方米,改造路灯 896 盏,建成了子仪大街亮化示范一条街;实施了拆墙透绿、拆栏植绿、见缝插绿等绿化工程,县城人

10、均绿地面积 5.6 平方米,绿化覆盖率 37.2%;理顺了环卫管理体制,增添了环卫设施,新华大街、新秦路实现了垃圾袋装和定时定点收集,县城更加干净整洁。坚持以城带乡,协调发展,启动实施了高塘、莲花寺、瓜坡、柳枝、赤水等 5 个小城镇建设。经过全县上下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县创卫工作顺利通过市级考核鉴定。(五)加强生态建设和环保执法,节能减排工作收到实效。积极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年绿化造林 4.5 万亩,完成了杏林李庄、瓜坡南沙 2 个省级“三化一片林”示范村建设。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开展了污染源普查治理,实施了金钼集团低浓度 SO2 治理和陕化集团二期氨回收项目

11、,启动了涧峪水库水源地保护,开工建设了县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县垃圾填埋场规划选址工作。持续开展金堆地区、秦岭北麓矿产资源开采秩序治理整顿活动,依法取缔关停非法采选点 17 个。全年减排二氧化硫3561.7 吨,削减化学需氧量 162 吨,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5.1%,均超额完成市上下达的年度任务。(六)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把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累计完成投资 2.07 亿元,其中县财政投资 9393 万元。开工建设了县职教中心,完成了咸中综合实验楼及铁中、赤水中心小学等9 所学校的危漏校舍改造,为 252 名贫困大学生发放生

12、源地贷款 132 万元,为 920 名贫困高中生发放助学金 91 万元。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两名考生分获全市高考理科状元和中考第一。实施了杏林、赤水等 7 所乡镇卫生院扫尾工程,建成了县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巩固和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参合率达到 93.32%,1.5 万名住院农民享受到合疗补助 1800 余万元,2.5 万名农村 60 岁以上老人享受了免费体检。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城镇居民参保人数达到 2.9 万人。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 3703 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6.1 万人,辛庄步背后“国际打工村”成为我县劳务输出的亮点。发放大中型

13、水库移民直补资金 2100 万元、农村低保金 792 万元,城镇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公务员和参照管理单位人员津补贴政策,为全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发放了生活补贴,仅此一项,新增全县干部职工收入 1.2 亿元。实施城乡住房保障工程,建成廉租房 36 户,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项目,山塬区 415 户 1478 名住房困难群众搬进新居。继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 3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为 17 个村级文化活动室配备了健身器材。举办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成就展、第四届干部职工运动会和迎国庆歌咏比赛。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建计生优质服务县顺利通过省市评估验收。深入开展县乡主要领导大接访活动

14、,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了信访工作“一控双降” 。以“迎奥运、保平安”为目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稳步提升。扎实开展“百日安全督查”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顿”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集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成功扑救了金堆栗西“6.3”林火。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举行了全市防汛撤离安置演练,完成了罗纹河砌护清淤、赤水河砌护等防洪工程,实现了安全度汛。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办结率 100。司法、审计、工商、统计、物价、人防、地震、气象、盐务、

15、档案、地方志等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县紧扣“科学发展、和谐稳定”两大主题,坚持加快发展第一要务,致力于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致力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致力于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致力于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驻华中省企业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积极参与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顽强拼搏、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驻华单位、驻华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华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

16、的感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钼产品出口受阻,价格大幅下跌,国家化肥市场全面放开,我县以钼、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济运行压力增大,财政减收因素增多。与此同时,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第三产业比重偏低,非公有制经济份额偏小,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二是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蔬菜产业规模效应不明显,畜牧产业总量较小,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部分务工人员返乡回流,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增大。秦岭北麓及山塬区部分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三是投资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破坏投资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有意见,客商有怨言。四是对发展进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新矛盾、新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好,医疗服务、社会治安、征地拆迁等方面与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还有差距,环境保护、物业管理等方面还有群众不满意的地方。五是一些乡镇、部门个别工作人员作风不实,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奢侈浪费现象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对此,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