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翡翠的常识与鉴别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43646 上传时间:2017-05-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翡翠的常识与鉴别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编]翡翠的常识与鉴别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编]翡翠的常识与鉴别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编]翡翠的常识与鉴别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编]翡翠的常识与鉴别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翡翠的常识与鉴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翡翠的常识与鉴别(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翡翠是如何形成的 翡翠是如何形成的?民间有很多神奇的传说;地质学家以前一直把它看成一个谜,曾有人认为翡翠与钻石一样,都是在地壳深部几千度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其实不然;美国不少地球物理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再结合世界各地发现翡翠矿床的实际情况,他们认为,翡翠并不是在高温情况下形成的,而是在中低温条件下在极高压力下变质成因的。 缅甸政府每年举办一次翡翠拍卖会,吸引了不少买家。 日本东北大学砂川一郎教授在话说宝石 (1983 年出版)一书中,更具体指出翡翠是在一万个大气压和比较低的温度(200 - 300oC )下形成的。我们知道地球由地表到深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也越

2、大。但翡翠既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当然不可能处于较深部份,那么高压究竟从何而来呢?这高压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挤压力所形成的,现已获得证实,凡是有翡翠矿床分布的区域,均是地壳运动较强烈的地带。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是:凡发现有翡翠形成的地方均有含钠长石的火成岩侵入体(中基性岩) 。钠长石的化学成份为 NaAlSi3O8,所以可以推测翡翠是在中低温、高压条件下由含钠长石的岩石去硅作用而形成的。翡翠习惯上又称为缅甸玉,是缅甸出产的硬玉,日本、苏联、墨西哥、美国加州等均产有硬玉,但其质量与产量远远不如缅甸。缅甸北部的密支那地区,翡翠矿床储量最大,很早就开采宝石级翡翠,供应世界各地。所以人们长期以来只知

3、道缅甸才出产翡翠,因此将缅甸玉作为硬玉的代名词了,硬玉是学名,而缅甸玉则是行家的行话。第二章 翡翠常识与鉴赏 翡翠,现在被称为玉器之王,无论是其色泽还是硬度,都远远超出我国传统玉器之上,从玉质的硬度来分,属于硬玉类,严格说来,在我国的传统玉器一般都是指的软玉,比如最常见的岫玉、白玉等,翡翠大概是到了清朝晚期才大规模传入我国,所以一般的古玉里面很少有翡翠。有朋友问:“翡翠与一般的玉怎样区别?”我往往简单地告诉他:“用小刀在玉器上划一道,如果是白道,则是一般的软玉,如果是黑道,则是翡翠了!”因为翡翠的硬度仅次于钻石,小刀在岫玉上划一道,当然把玉给划上了痕迹,玉器掉了粉,自然出现白道,但是在翡翠上划

4、一道,掉粉的可就是小刀啦,所以会出现黑道,而且一抹就消失,玉器则毫发无损。或许也正是因为翡翠的硬度太高,在远古时期很难加工的缘故吧,我们很少能见到古玩里面会有清朝以前的翡翠。 说起翡翠的选购,大家自然十分兴奋,也都能说上很多道道儿,比如:一定要 A 货,要老坑,要水头大的,要绿色多而正的但是真的面对珠宝柜台前那一大堆翡翠的时候,或许就花了眼,再看看说明,都是 A 货,都是老坑,都是绿色,甚至都是玻璃种傻了吧?!这时你还能冷静地选择出真正货真价实的饰品吗?:)A 翡翠价值的划分一、翡翠的“老坑新坑”首先来讨论一下关于翡翠的“老坑新坑”问题。至于老坑翡翠,大家就一定见得多了,但说句老实话,一般都是

5、在商品标签和商品说明上见到的。我要是让哪位帮我找一件“新坑”的翡翠来那可就难倒我这位朋友了!说起来也奇怪,那些新坑的翡翠怎么中国的市面上就没有呢?!是不是都销到非洲去了?_ 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但怎样界定是否老坑翡翠呢?说来话长!世界著名优质翡翠矿床位于缅甸北部乌尤河(亲敦江支流)流域。从十三世纪(也许还早)就开始在这一带开采冲积砂矿和冰川砂矿,直到十八世纪才发现原生翡翠矿床。原生翡翠矿产于前寒武纪地层中呈由北向东延伸的蛇纹石化橄榄岩体内。主要产地是度冒、缅冒、潘冒和南奈冒。这四个矿区是由彼此相距很近的脉状、透镜状、岩株状翡翠矿体组成长而厚的同一矿带,沿走向长近 125 公里。含翡翠的脉体呈环

6、带状构造,脉体中心部分是硬玉单矿物翡翠岩,向脉壁方向渐变为钠长石一-翡翠岩带,钠长岩带和碱性角闪岩带。翡翠岩一般厚 253米,主要由白色硬玉组成。这种翡翠是一种致密(极细粒至中粒)的硬玉颗粒集合体,它的外貌很象白色砂糖状大理石(仔细观察具变班晶交织结构) 。有的地方在白“地”上杂乱地分布有各种颜色(深绿、苹果绿、黄绿、藕粉色)的斑点和条带,有时在同一块裴翠岩中几种颜色恰到好处地融和搭配在一起。这几个矿区被发现时,矿脉中的部分矿石在露天裸露的时间已经非常的久了。由于当地的带酸性的地下水和雨水的长期浸泡和侵蚀,当地的翡翠矿石变得质地更加细密(因为那些质地粗松的矿石已经被风化和腐蚀掉了)在经过加工后

7、显现出非常好的通透度,这些矿区产出的翡翠就被行内人士称作“老坑”料。所谓“新坑” ,也就是指那些翡翠矿脉形成时间较晚一些的,远离上述的那条矿脉的坑口。由于年纪较轻,露天形成时间也不够,所以大多质地粗松,水头短少,也有人将山料翡翠矿石也归纳进来,但其实大多数“新坑”翡翠矿石是从几十米深的坑井里掏出来的!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被行内人士称作“83 坑”的翡翠矿脉。因其被发现得较晚(1983 年) ,加之产量颇巨,目前用来做翡翠饰品的原料,主要来自那个矿区。而真正老坑矿床由于几代人的开挖,已经资源殆尽了。凡老坑矿料一般都质地紧密,密度一般都能达到 3.20(由于矿物生成过程中产生交带现象,故融合进的矿物含

8、量也有不同,会产生不同密度的翡翠矿岩,但平均密度应不低于3.20/cm2),而新坑矿料可能在生成时没有那么高的温度和压力,结果就是大都质地粗松,其中虽有质地较为细密的,看似水头不错的品种但普遍密度都达不到 3.2 这个界限。由于其质地粗松,有的就像冬瓜瓤,有的还像是糠萝卜,它们的底色多以乳白、灰白、浅绿为主,矿石看起来好像是粗盐粒压在了一起,底色中常常散布着绿色,暗绿色,墨绿色。颜色的造型一般呈现出云朵状、浸染状、脉状、团块状,分散凌乱好似飘花。的确难登大雅之堂,但弃置也的确可惜!从而应运而生出了一只将其优化改良的浩荡产业大军_二、关于翡翠的“种”说到老坑新坑,我不禁想跟大家聊一聊翡翠的“种”

9、 。现今市面上关于翡翠的“种”的称呼真是让人掉进云里雾里,摸不着边。什么玻璃种啦,冰种啦,金丝种啦,观音种啦豆种啦,芙蓉种啦,马牙种啦,雷劈种啦等等,听得人头晕眼花到最后不知道该把见到的东西规在哪一类里面。更有甚者,还有宁可买有种无色的也别买有色无种的这一说法。试问买一件老坑玻璃种无色的翡翠饰品戴在身上,您说有没意思!?知道的说您买了件没颜色的翡翠,不知道的还以为您身上这东东是块玻璃呐_ 再者说,碰到一件很绿颜色的,质地很差的翡翠,绿色闷在里边透不出来俗称“闷死”的,我想大家也不会考虑购买吧,因为怎么看都像一块绿石头,而不像是块玉。所以这么说来,种和色还有水是要结合起来看的,不可将任何一方面省

10、略掉这样才是科学的分析问题嘛。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种”!其实所谓“种”就是在说翡翠的质地,反正我的意识当中一直是按老称呼来分类翡翠的质地的,当听到新鲜称法还需要像听英语一样,先要将那名称现翻译再理解。下面我把我知道的有关翡翠质地的老套分类称呼讲出来请大家共赏!先说好的,再说次的,这样大家就自然有一个价值的界定了。1、玻璃地:完全透明,玻璃光泽;结构细腻,韧性强;像玻璃般均匀而无棉绺、石花;可有色或无色。2、清水地:透明如水,玻璃光泽;可有少量裂隙或其它不纯物质; 3、蛋清地:质地如同鸡蛋清,透明度稍差;玻璃光泽;4、紫水地:质地半透明,但泛紫色调,是半透明的紫罗兰色;5、浑水地:质地半透明,像

11、浑水;6、稀饭地:质地半透明,像稀粥一样,也称粥地;7、紫花地:半透明,有不均匀的紫花,紫花均匀时为紫罗兰品种;8、细白地:半透明,细腻色白,光泽好时是好的玉器原料;9、豆青地:半透明,豆青色地子,豆青色的半透明品种。10、白沙地:半透明,有沙性,白色,不细腻的细白地。11、灰沙地:半透明,有沙性,灰色,不细腻的灰色白沙地。 12、青花地:半透明至不透明,有青色石花,质地不均匀,只能做玉料用,不适宜雕琢成饰品。13、白花地:半透明至不透明,质粗并有石花、石脑,白色质地粗糙的翡翠。14、瓷白地:半透明至不透明,白色,质地如同瓷器,有凝滞、呆滞的感觉。15、干白地:不透明,光泽差,白色,俗称水头差

12、,质量低。16、糙白地:不透明,粗糙,白色,水头比干白地还差,质量差。17、糙灰地:不透明,粗糙,灰色,水头比糙白地还差,质量非常低。18、狗屎地:黑褐色,通常都是靠近皮的部分,常有高翠出现。三、 翡翠的“色”说完了种,该说色了!当然是指翡翠所具有的艳丽以及丑陋的颜色,排序是从上品到下品:(一) 、先说绿色:1、玻璃艳绿:俗称“高绿” “皇冠绿” ,绿色浓艳,底子像玻璃般纯净,在阳光或白光下观察,色调均匀,透明度好,最上品!一般只能从珠宝杂志、拍卖会的图册和网站上不知盗用谁家的图片上看到。2、玻璃绿: 绿色不够浓艳,色调偏浅,阳光或白光下观察,透明度好,上品;这样的照片我这里还有几张,回头登出

13、来给大家看看。3、艳绿:绿色浓艳,但不够纯净,在白光下观察(2-5mm 戒面) ,色调均匀,透明度稍差,较上品;4、宝石绿: 绿色好似祖母绿宝石,也有称“祖母绿” ,透明度不如祖母绿宝石;5、阳俏绿: 翠绿色,无黄色调,翠色不浓;6、黄杨绿: 黄绿色,色如初春黄杨树嫩叶;7、浅杨绿: 浅黄绿色,色比黄杨树嫩叶浅;8、鹦哥绿: 色如鹦鹉绿色羽毛,绿色艳丽,但常有黄绿色调或蓝色调;9、葱芯绿: 色如娇嫩的葱叶,绿色娇艳,但常有黄绿色调;以下绿色的翡翠是将就能看的:10、豆青绿: 色如豆青,此品种较多,有十绿九豆之说;11、菠菜绿: 色暗如菠菜叶子,绿色暗,与艳绿的差别大;12、瓜皮绿: 色如绿色瓜

14、皮,绿色微青,色欠纯正,也称瓜绿;13、瓜皮青: 色如青色瓜皮,青中有绿,色欠纯正;14、丝瓜绿: 色如丝瓜皮绿色,绿色中有丝缕;15、蛤蟆绿: 绿色带蓝色或灰色调,可见瘤状色斑,也称蛙绿,颜色不均匀;16、匀水绿: 浅绿色,色浅而鲜,较均匀;17、江水绿: 绿色闷暗,色不如匀水绿,且有混浊感;18、墨绿: 墨绿色,黑中透绿,有时呈暗黑色; 19、以下是更差的颜色,要尽量避免购买,因为其储量丰富,颜色丑陋,价值极低:20、灰绿: 灰色中有绿色,灰色调为主,虽有绿色,但色不正;21、灰蓝: 灰色中有不纯的蓝色,灰色调为主,不纯正的灰蓝色;22、油绿: 色绿暗不纯正,如油浸般不鲜明; 油青: 色绿

15、暗不纯正,较油绿更加暗淡,色非常邪;其它值得收藏的品种:红翡: 红褐色,包括红色、淡红色、红褐色、褐色系列的色调在内,有时呈铁锈色,纯红色十分罕见;紫罗兰色; 俗称“春色”包括紫色、浅紫色、蓝紫色,水头好、质地细腻的品种也是非常难得的。黄翡: 黄色、褐黄、黄褐,米黄色十分罕见;福禄寿: 红、绿、紫三色同体,十分罕见。C、翡翠的“水头”说完了质地和颜色,再来说说另外一个关键的因素:水头!什么叫“水头”呢。其实就是民间对于玻璃地翡翠通透程度的一种评价标准。玉器行业内把翡翠每 3mm 能用透射光线通过称作“一分水” ,水头越好就说明通透程度越好,相应的,翡翠的杂质含量就越少,并且质地越细密。矿物晶体

16、颗粒就越小。另一个影响到翡翠成品水头的因素就是翡翠的细密程度,质地越细密的翡翠在抛光“出水”后的视觉效果肯定要比质地粗松的翡翠要好很多。D、翡翠的高级标准:以上是评价翡翠毛料的基本标准,但当雕琢成为饰品之后还有另外的几个因素也是比较重要的!如果说上面的是物质基础,那下面的就该是上层建筑了:第一:瑕疵多少第二:雕工创意(意境)首先,要承认翡翠因是天然形成的矿物类宝石,当然多多少少是会有瑕疵的。如矿物杂质;生长纹等,没有任何杂质的翡翠是非常少见的。就连在拍卖会上创出天价的翡翠雕件上一样有瑕疵。只不过瑕疵非常之小,有的连肉眼都看不到!但市面上销售的翡翠饰品其上存在的瑕疵就要相对的多一些,而且有的属于人为的,在开采,雕刻,运输,库存的过程中造成的人为伤害,那就是“裂痕和缺损” 。这一点提请大家注意!不要轻易购买有人为瑕疵的翡翠饰品。尽管销售人员再三地向您解释“只是一点点嘛!看不出来,在里面不大能看见的地方而已。 ”等等。因为被人为伤害的翡翠饰品在价值评估时在专家眼里是非常致命的毛病。这对于将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