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的作文.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4343240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贤的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先贤的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先贤的作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先贤的作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先贤的作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贤的作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贤的作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贤的作文 篇一:作文序列训练三话题“走进先贤,聆听慧语” 作文序列训练三话题“走进先贤,聆听慧语” 一、【话题设计】 先秦诸子的犀利论辩、深沉哲思,引领我们走进先贤圣人,领略了这些思想家不朽的风采。通过学习,我们增长了见识,开启了智慧,涵养了德行,砥砺了人格。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一句话打动了你,或者你对哪一句话产生了共鸣,请以“走进先贤,聆听慧语”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特征要鲜明。 二、例文参考 1、可持续发展更需要行动 高三6班 李宗莉 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句对可持续发展的诠释,说明我们的先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

2、了生态平衡的观念。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不能脱离这个世界求取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不能只用眼前交换的价值来衡量我们的行为。在丹麦,人们钓鱼时会自觉地用随身佩戴的尺子来测量鱼的长度,如果不够长,他们会自觉地把鱼抛入湖中。他们这样是为了以后年年有鱼可钓,竭泽而渔只会断了自己的后路。在投入商品世界的同时,我们要坚守那些永恒的价值,坚持可持续发展,循环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几乎人人都知道,但真正去做的人寥寥无几。因为人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也没有经济实力。面对不断上涨的油价,人们大多会选择燃煤,这样环境污染就会加剧,严重的甚至造成酸雨,在农村,虽然提倡使用沼气,但真正懂得这种技术的农民又有多少,面对变

3、废为宝的垃圾人们只能丢掉,在一些偏远的农村,人们仍然樵采,因为他们没有经济实力去负担其它费用。提倡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口号上,还要落实到行动上,我们生活在自己唯一的一次生命过程中,要有所投入,有所坚守,而不是做一个随波逐流的落伍者。 统一的秩序,良好的风气是比口号重要的,一个古道热肠的人,无法在现实世界中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认识无法实现理想的。二战后,德国人面对破败的经济和世界人们的质疑并没有退步,而是坚持自己的领导人,修建集中营纪念馆,推行非军事化管理等,用团结统一齐心协力的奋斗向世界人民承认错误,并重新得到尊重。一个国家一旦没有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信念是任何灾难都无法击倒的。可持续的发展同样如

4、此,这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我们要把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 从古代先贤的萌芽思想,到现代成熟的思想体系。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行动的支持,对于我们的行为,不仅用交换的价值衡量,更要从长远利益考虑。 2、远古的天籁 高三7班 吴善有 先秦是一个只可梦萦的朝代,无数的星辰以思想的绳索作光芒,抽打并焚烧着那不属于星的绚烂。而今天这根绳索,从千百年前的那个纬度,甩向了不曾预言的今天。于是一缕片语只言顺着这根绳索不期而至。听:“当仁,不让于师。”这一句悠长的慨叹,虽无唐诗的音律、宋词的韵脚,却依然叹得铿锵,其余音飘逸而绕梁,默契着来自心底那份久违的律动,心的共鸣已不能自已当仁,不让于师! 或许,这只是孔子博

5、大思绪中的一个结,但正是这个思绪的结,碰触了耳廓,刮动了耳膜,让心也折服于这来自远古的天籁。 眸子抚过这不平的文字,睫毛敲着音调的崎岖。不禁想起古希腊先哲也有一句神似的默契“我爱吾师,我更爱真理。”不同的空间,各异的人物,却同有着一样的风流,一种对真理的无比虔敬,对正道的超越老师的尊崇。 “不让于师”,并不是不敬师,更不是时下的叛逆。当一娓偈语普度众生的时候,这种顿悟的福泽已经超越了佛的高度。所以,“当仁”便可以“不让于师”!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执着。 看着这六个字,已不知道它承载了多少轮回的爱抚,但它仍是棱角依然。即使白话的语言已经白描了文言的艰涩,但那份真正的体味却只能从文言的音调里品出那

6、种盛气,那种对真理追求的永不容忤的妥协。 也许那圣贤甩出的绳索本就是裹着无尽回味的纯粹。像一根琴弦,却又像不安分的鞭,给你思想与听觉以天籁般的泽被,却又给你勇气以不容退却的鞭策。但,正是这甩出音符的鞭,驱赶着步伐在天籁的韵围中走得从容。 远古的天籁当仁,不让于师!并不是只给听觉的聆听,不是给品味的纯粹的悠扬,而是含蓄与律动的智慧。犹如蚌中孤独的珍珠,虽在黑色的壳中孕育,却闪耀着对阳光的笑傲。就像这曲天籁,满是古典的音韵,却犹有时尚的张力。 远古的天籁,将是绵延于今朝的最强音! 4、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高三9班 韩雪丽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是啊,任何事物都是由小到大发

7、展的,天下难事亦是由易到难发展的。既然万事万物都是前后相随,难易相成,那么解决问题时,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来洞悉事物的变化。 绵延千里的堤坝,不怕滔滔的洪水,却溃于小小的“蚁穴”,实在不可思议。但事实确是如此,一只蚂蚁,一次噬咬,对千里之堤来说,是不会有什么。但是,它并不期望能一口吞掉它,因为它明白这只能是奢望。它不放弃,只是一口一口地吞噬着堤坝。十年、二十年?一百年?,无论多长时间,它始终坚信总有一天,堤坝会溃于它的脚下。它不放弃,不畏艰难,这不正体现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吗?小小的蚂蚁尚且能够如此,更何况万物的灵长人类呢? 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妄图用投机取巧的办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干

8、成自己所谓的“大事”。近日,“三鹿奶粉”事件震惊国民,人们不禁又一次质疑:商家在牟取不法利益之时良心何在!为了让牛奶更“鲜美”,他们昧着良心掺加化工原料;为了使自己的腰包鼓起来,他们竟然狠毒到置众多无辜婴儿的性命于不顾!他们难道不知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再大的一口饭也不能一下吃成个胖子吗? 再说我们学生吧,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然而成绩好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好学生必实践了“图难于易,为大于细”。知识是慢慢积累的,错误也是慢慢积累的。有些人现在专门搞“题海战术”专攻难题,对简单的却不屑一顾,殊不知基础知识掌握不了何谈综合运用!也有些人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干大事的料,方法、技巧都会,却在计算的小问题

9、上丢分,可惜之余也要反思。 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的一员,老子用朴实的语言向我们解释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这仿佛是一块试金石,每一个终取成功的人,必要经过它的检验。而我们要做的不是等待它的检验,而是用它告诉我们的真理来不断规范自己,在积极准备中等待着那次检验的到来。 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高三11班 韩雨辰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人生的轮在预定的轨道上周而复始地运动着,生活的节奏在有条不紊地延续着,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有荣誉,也会有耻辱。 生命的赞歌就在于它能不断地继续与重复,成功和失败往往会结伴而来。平日里的我们总是在高谈成功与失败,而当

10、我们真正面对它们的时候,是否还能够豁达处之呢?曾经,我篇二:走近先贤_聆听慧语 走近先贤 聆听慧语 临夏县土桥中学高二7班王家驹 时光荏苒,人生如白驹过隙。中华民族在岁月的不断变化中变得富强,更加昌盛,中华民族之文化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时至今日,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值得我们学习。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奋进。逆境能够磨练人的意志,能使我们在逆境中战胜自我而取得成功。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迷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中沉迷酒色,最后却落得个自食恶果的下场,实属可悲。 “生于忧患”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

11、故事岂不是它最好的例证吗?那时,勾践屈服求和,卑身事吴,卧薪尝胆,又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起兵消灭了吴国,成为一代霸主。勾践为何能够复国?这是亡国之辱的忧患使奋起的结果。这表明,当逆境重重,欲退无路之时,人们常常能显示出非凡的毅力,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能,为自己拼杀出一条生命之路。 但是有了生命之路,有了安逸的生活,人们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死于安乐”。这方面最好的例子莫过于闯王了。1644年春,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以为天下已定,大功告成。那些农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义打天下、叱咤风云的气魄丧失殆尽,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 安乐,李自成想早日称帝,牛金星想当太平宰相,诸将想营造府第

12、?当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起义军对此不能抵抗,一败涂地,教训是多么深刻啊!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方面都要经受一番磨炼。这使我想起欧阳修所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人们在险象环生时,努力的拼搏,因此化险为夷;人们在安逸的享乐中却意志消退,结果一无是处。总之人处逆境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 历史的风吹走了一切,却吹不走古代先贤对我们的影响与教诲。学古为今用。先贤们的良言慧语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奋斗和前进。篇三:高考经典作文素材:中国古代名人先贤古代发明始祖张衡 作文素材:中国古代名人先贤古代发明始祖张衡 文章类别:语文教学 中国古代名人先

13、贤古代发明始祖科圣张衡 (上) 张衡,字平子,南阳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郭沫若为他题碑文时曾经写到:“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张衡于公元78年出生在河南南阳,家境贫苦,但他自幼喜欢读书。成年后曾在南阳郡做了几年文官,后来辞职回乡,潜心天文研究。东汉时期,也就是距今约1800多年前,即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相隔20年后,安置在京都洛

14、阳的又一台仪器候风地动仪,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研究地震的新纪元。这两台著名仪器的发明者就是张衡。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开创了人类使用科学仪器测报地震的历史,在科学技术还很落后的2世纪初,能做到这一点,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它与国外类似的地震仪相比,早了一千多年。 据后汉书中记载,地动仪是用青铜铸成的,外形象一个大酒樽,直径为八尺,仪器上有一个隆起的顶盖,仪器的外部刻有篆文,以及山、龟、鸟、兽等图形,仪器的内部有一根都柱,这根柱能够沿导轨向八个方向侧移,并以此操纵一个启闭开关。它的外部有八条龙,分别盘踞在8个固定的方位上,每一个龙头的口中都衔有一颗铜丸,在底座的周

15、围则有八只张着嘴巴的蛤蟆和龙头相对,以便随时承受从龙口中落下的铜丸。 地动仪的牙机制得非常精巧,全部装在仪器的内部,盖子盖得非常严密,连一点缝隙也没有,一旦发生了地震,地动仪就会受到振动,结果就会有一个龙嘴吐出铜丸,让它下面的蟾蜍把铜丸衔着,尽管有一条龙的机关受到触发,但其余七条龙则会保持不动。因此,只要知道哪一条龙受到触发,就可以知道地震来自什么方向,根据所发生的地震的事实加以验证,地动仪所指出的地震方向和地震实际发生的方向几乎一点不差。 后人为了纪念张衡的杰出贡献,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并将小行星18(本文来自:WWw.bDFQ 千 叶 帆文摘:先贤的作文)02命名为“

16、张衡小行星”。 张衡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以他非凡的创造向人们展示他的丰姿异彩,他以杰出的机械制造和数学才能,再次显示出盖世奇才。传说他发明制造过指南车、记里鼓车和独飞木雕等。因其木制机械制造水平很高,他同三国时的马钧一齐备后人称为“木圣”,受到了人们永久的尊敬。 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为3.1466,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 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地形图。张衡不但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伟大的文学家,他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诗文俱佳,造诣精深,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最著名的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张衡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位少见的全才。在自然科学方面,他精通天文、地理、历法、数学、机械、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