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镇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4340176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法治镇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依法治镇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依法治镇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依法治镇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依法治镇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依法治镇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法治镇调研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法治镇调研报告 篇一:依法治镇工作总结 依法治理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在镇党委、人大的正确领导和区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委的总体部署和依法治镇年度安排,抓住中心,突出重点,以创建法治潮安、平安潮安为契机,认真落实?镇依法治镇第四个五年规划(20112015)和年度计划,积极推动依法治镇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构,由镇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党群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并根据领导变动情况及时予

2、以调整充实。镇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部署我镇依法治理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完善工作制度。认真按照区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及时制订依法治镇工作要点,明确了普法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形成了年初有目标、平时有督查、年终有总结的管理体系。 二、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提升依法治镇水平 一是加强干部学习培训。依法治镇领导小组按“五年规划”中的铺排,组织80多名镇机关同志及25个村书记、主任对省法制规划、市法制规划、县法制规划及公务员法、劳动法、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新修订的广东省信访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的学习,增强干部法制观念。 二是强化党内监督。一是深化

3、党务公开工作,探索和开展镇委权力公开透明运作工作。镇班子多次学习上级纪委廉政文件。二是完善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平台建设,镇廉政防控办公室,加强廉政防控机制建设,切实加强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指导、检查、监督。三是探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述职制度。 三是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镇政府认真执行落实?镇机关规章制度,完善行政决策程序,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大力推行审批方式创新,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审批管理机制,规范高效的审批运行机制,严密完善的审批监督机制,积极行使镇政府管理权限。镇继续发挥代理中心的作用,为民代理,便民利民。

4、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学法,行政执法人员主动学法,保证了执法的规范、公正、高效。加强政府法制工作,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 四是进一步推进公正司法。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工作机制改革,深入推进阳光警务建设。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司法,突出强化调解、涉诉信访和执行工作。今年镇维稳中心共接访36宗,已落实或答复解决的25宗,镇村(居)两级人民调委会调解接案105宗,调处率100%,成功率达98%以上。以深化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完善各项执法规范,逐步建立起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系统性和稳固性的执法管理体系。完善执法场所设置和安全实施建设。加强法律援助的社会宣传,提升

5、法律援助服务能力。全面完成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全镇25个村(社区)都与律师签订法律顾问合同。 五是加强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完善监督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中的调研工作,拓宽了解真实情况的渠道,提高监督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履行职能水平,为人大代表开展民主监督创造更好条件。继续加强对重大项目审计、专项审计、领导干部离任审计。镇成立会计代理中心,实行村财镇管,全镇各个村所有账务结算存档都在代理中心。 六是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认真执行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推进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镇会计审计站用两个月时间对全镇25各村的财务进行全面的审核,

6、有序推进村务公开和农村社区建设;继续实施“双强双促”计划,加快社区建设步伐;抓好全镇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不断健全基层党组织,推动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提高基层法制建设水平。通过举办培训班,加强基层干部的法制培训。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办学的工作机制,发挥依法治校示范校的示范作用,扎实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三、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夯实社会建设法治基础 一是建立健全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机制。积极开展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商业贿赂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市场监管体系活动,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同时,切实加强全镇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

7、时依法化解基层矛盾。关口前移,把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教育调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依法化解基层矛盾的工作机制,确保了社会的稳定。 二是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农村管理和服务水平。稳步推进镇、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加强人民调解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加强对安置帮教工作的制度保障建设。 三是健全社会工作管理机制。教育、民政、司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部门统筹推广扩大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协调构建综合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

8、构建社会治安防控、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虚拟社会管理等体系。 四、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加快?法治文化建设 一是全面实施普法规划。不断创新普法思路,开展载体多样、形式灵活的法制宣传活动。重点把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作为普法对象,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推动了“六五”普法工作稳步开展。到目前为止全年全镇范围内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6场次,我镇还将借助“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普法宣传日”的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送法进社区、进校园的普法宣传活动,深入学习宣传宪法以及居民、青少年息息相关的各项法律内容。依法治镇领导小组已对镇干部、村

9、二委干部实行“六五”普法考试,所有参考人员都合格。 二是加强法制?的宣传报道。结合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整合各种宣传教育资源,调动社会各级各界人士,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氛围,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加大“六五”普法宣传力度,重点开展企业普法宣传。镇有线电视台充分发挥宣传优势,扩大版面和增加栏目,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计划生育知识竞赛和法治灯谜等活动,及时宣传法律常识。 五、继续开展“阳光法治法治惠民”主题实践活动,切实维护民生福祉。 一是继续抓好法治惠民实事工程。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我镇民生工程实际,从工作中筛选一批实事

10、项目进行宣传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加强检查督促。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与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加大对教育创强、环境卫生、排涝工程、“三旧”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饮水安全工程等民生问题的监督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篇二:乡镇调研报告 圣水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调查报告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已基本和即将完成。为了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县政府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我们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为谋划经济社会长远目标理清了基本思路,为编制“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基础。 一、基本情况 圣水镇地处南郑县最东部,北

11、临汉江,东与城固县相连,西临大河坎,南连城固黄岗、二里、湘水寺。境内汉黄公路穿镜而过,西汉高速公路穿越全镇13.7公里,高速公路进出口北连汉中市和铺镇。全镇辖18个行政村, 139个村民组,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9774人,6784户,其中农业人口23827人,非农业人口5947人,城市化水平为20。镇域面积64.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055.19亩,其中水田16037.62亩,旱地4017.57亩。山林3.5万亩,植被覆盖率达67.3。境内山、川、滩兼有,著名的圣水寺和千年汉桂座落其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生态良好。主产粮油、苗木花卉、中药材、蔬菜、蚕桑等,“十一五”期间,全镇经济社会

12、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1、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十一五”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 “产业兴镇,项目强镇,开放活镇,”战略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基本目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出了苗木花卉、中药材、蔬菜、蚕桑、生猪等五大主导产业。全镇种植苗木花卉3498亩,中药材4680亩,蔬菜4870亩,其中设施蔬菜300亩,蚕桑1180亩,生猪年平均出栏1.5万头,年均饲养量2.5万头,培育百头规模养殖大户40户,建成生猪专业村1个。200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010.6万元,比上年增长11%,年均增幅9%;农民人均纯收入4133元,比上年增长19.7%,比“十五”末翻了

13、一番。 2、非公经济平稳增长 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内需和促进增长的关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提升工业化水平。“十一五”以来,全镇共引资5000余万元,引进项目11个。以汉中锌业10万吨锌合金生产线、汉邦钢结构装饰材料加工、电子加工、粮食加工、木制品加工、圣水养殖厂等为重点的工企稳步发展,实现非公经济总产值2.67亿元,税金475万元。3、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通村公路、农综开发为重点,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全镇争取资金592.9万元,完成通村公路硬化33.88公里。争取资金650万元,修建U型渠39公里,田间机耕路18公里,改良土壤1.2万亩,投入资金165.55万元,修建沼

14、气池946口。同时完成了圣水组团规划和东区集镇的基础性建设。 4、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 “三级联创”全面实施,“升级晋档”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成效明显,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明显提高,先后有10个村党支部被县委命名为“五个好”党支部,镇党委被市委命名为“六个好”乡镇党委,一批作风过硬,工作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受到上级表彰,基层党员和后备干部队伍不断壮大,工会、妇联、共青团的作用有效发挥。建设新农村示范村3个,创建“十星级文明户”2500余户。 5、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学校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教学环境不断优化,教育质量逐步提高,争取“燃灯计

15、划”投资65万元,新修山羊村学校一处。镇村文化阵地建设得到加强,广播电视事业稳步推进,投资20万元,修建了镇文化站,争取部门支持,安装“村村通”设施847套。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完成计生创国优工作,稳定低生育人口出生率,落实计生各项扶持奖励政策,实施“关爱女孩”行动,使计生工作稳步推进。农(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 叶帆文 摘:依法治镇调研报告)村医疗卫生状况极大改善,新修村级卫生室18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全面贯彻,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科技培训和科普示范活动深入开展,有5000多农民先后参加了实用技能培训,多数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平安创建

16、”、依法治镇、村民自治工作有效推进,保证了全镇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规模效益优势不明显,工业化程度不高,服务业和三产滞后,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二是镇财政自支能力差,实现“三保”目标困难加剧,镇村组织正常运转难以支撑;三是招商引资质量不高,开放意识有待加强;四是镇域自然经济条件差距大,工作进展不平衡;五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变化,热点、难点矛盾问题较为突出。六是就干部队伍而言,依然有部分干部存在思想不够解放,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缺乏危机意识、进取意识和拼搏精神;责任心不强,作风漂浮,抓落实不力;解决复杂问题,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本领不强等问题。 三、措施和建议 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夯实镇域经济发展基础。要坚持以大农业的思维谋划农业,以工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