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与文学翻译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317381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语堂与文学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林语堂与文学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林语堂与文学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林语堂与文学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语堂与文学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语堂与文学翻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林语堂与文学翻译 (一)引言 说起林语堂,最能打动人的地方要数他的英文创作了。作为作家,他那“极其美妙、令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既羡慕又深感惭愧”的娴熟的英语,为他赢得了国际文坛的巨匠地位,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有的作品还被美国大学选为教材,有的被政府高层倚为了解中国之必读。的确,在国际文坛上,这位“幽默大师”凭他的写作实力占据了一席之地。一向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自居的林语堂主要以英文写作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是他的“两脚踏东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起林语堂,人们就会想起他用英文写的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诸多作品。多年来,他的英文作品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评价。而

2、他的翻译理论和作品相对来说受到忽视。笔者认为,他的文学翻译作品也很重要,同样是他“两脚踏东西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林语堂的文学翻译理论及翻译作品进行分析,从另一方面对他的文学成就进行评估。 (二)林语堂文学翻译理论 林语堂祖籍福建龙溪,1895年出身于一基督教家庭。他从小聪明好学,曾就读于上海的圣约翰大学,继而又留学海外,英文功底深厚,对他以后从事英文写作和翻译打下了扎实的语言基础。他写了很多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书,加上在西方社会生活多年,对东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对中英文的掌握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完全有能力搞文学翻译,然而他却把自己的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写作中去。这是因为,翻译只

3、是对别人作品的再创造,不能脱离原著,而写作是自己的原创造,作者可以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慨。林语堂那放荡不羁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不愿在别人的字里行间游走。从林语堂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可以感受到他的人生观。 尽管如此,同许多当时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文化巨子一样,林语堂还是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翻译领域,有若干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作品问世。关于翻译理论的文章有论翻译、论译诗等。其中论翻译对翻译理论阐述得更系统、更具体。在这篇文章中,他开门见山地提出翻译是一门艺术这一观点。他认为,要成为一个好的翻译者,首先应对原文有深刻的理解,其次是译者的母语也要有相当的水平,再次是要有翻译实践。他本人是这么说的

4、,也是这么做的。比如,林语堂从小学到大学上的都是教会学校,英文功底自不必说,可以说到了行云流水的地步。但在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时,他的中文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荒废,对中国文化、文学作品了解得也不多。为了弥补自己的中国文化这一空白,大学毕业后,他开始了漫长的中文补课过程,大量阅读文学历史书籍,贪婪地吮吸着国文的精髓。这为他日后的写作和文学翻译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论翻译中,林语堂还阐述了翻译的标准问题。他认为翻译有三个标准:忠实、通顺、美。初一看,这三个标准和严复的“信达雅”有些相似,但林语堂的标准有着自己的含义。“忠实”指的是对原著及原著作者负责,“通顺”指的是对译文读者负责,“美”指的是对艺术的

5、责任。但他反对呆板的、字面上的忠实。“忠实并非字字对译”,“忠实须求传神”。他认为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他认为翻译者能达到七八成或八九成的忠实就已是极端了。在论翻译中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神之美,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所以他认为艺术文都是不可译的。 在论译诗中,他认为诗的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不能为了内容的准确而失去原文的风貌。所以他主张“传神”这一翻译标准。其实“形”与“神”的统一是诗歌翻译的真谛,“形神兼备”原则也历来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传神”的标准也由来已久,并非是林

6、语堂的首创,在他之前和之后都有人指出,如朱在豪、傅雷、徐志摩等。而林语堂倡导的“传神”这一翻译标准,与他的性格、文学主张不无关系。他性格开朗、豪放不羁;文学方面,在提倡“幽默文学”之后又提出“性灵文学”,主张在文学方面依个人个性自由自在地表达,所以在翻译方面他有“传神”主张也就不足为怪了。林语堂认为:英文华译,要英文精通,而中文亦非常好,两样条件都有了,须有闲情逸致,才可译诗。林语堂所说的“闲情逸致”,实际上指的是译者的潜在素质,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既然是译诗,译者就必须有诗人的某些素质,才可能把一种文字的诗译成另一种可被人接受的诗歌体裁。但在诗歌的可译性上,林语堂未免有些极

7、端。他说:“诗乃最不可译的东西。无论古今中外,最好的诗(尤其是抒情诗)都是不可译的。”可见,在涉及可译性的问题上,林语堂既否定了艺术文的可译性,也否定了诗的可译性。对诗的可译性问题,当时的翻译家们可谓是各抒已见。如朱光潜在谈论诗的翻译时,就直截了当地说:“说诗可翻译的人大概不懂得诗。”茅盾也认为诗是不可译的:“诗经过翻译,即使和原文极吻合,也只能算是对原诗的译述,不能视为即是原诗。”而郭沫若本人就译了很多诗,他在译诗的问题上发表的一些见解表明他认为诗是可译的。成仿吾也坚持这一观点,他说:“译诗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可见,在这方面,有赞同林语堂的观点的,也有持相反的意见的。但从文学翻译发展史来看

8、,林语堂的艺术文不可译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尽管不同语言间存在差别,但语言间的共性也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共性是翻译可能性的基础。从中外翻译界长期的翻译实践中也可以看到,绝大多数文学作品是可以翻译的,也基本上能做到忠实确切,只不过可译性存在一定的限度而已。 (三)林语堂文学翻译作品评价 尽管林语堂的大半生都用在文学创作中,尽管他否认艺术文的可译性,但他还是不可避免地涉足到翻译领域,而且是很早的事情。二、三十年代,他翻译介绍斯平加恩这一西方文学批评派,还翻译介绍不少德国作家、诗人海涅的诗歌,有时也自己翻译自己的文章,如伦敦的乞丐、中国文化的精神、论西装和中装、一场没有听众的演讲、谈言论自由等都有中

9、英文两种文字发表。1935年,林语堂英译的浮生六记出版发行,随后他又把老残游记译成英文并出版。这两部清代名著的翻译出版,是林语堂在翻译领域的重要成就。中译英的另一重要代表作是道德经,英译中的主要代表作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的剧本茶花女。本文就道德经和浮生六记的部分译文为根据,对林氏的翻译作品进行评析。 道德经是一部哲学著作,用文言文写成,加上哲学术语本身就很抽象高深,所以读懂这本书本身就有很大的困难,需要很高的古文造诣和渊博的哲学休养。众所周知,在翻译过程中,理解与表达最能全方位地反映译者的功底和水平。作为译者,他对原著的理解必须是深刻的、全面的,尤其是涉及专业知识的原著更是如此。在道德经一书

10、中,有关哲学的术语比比皆是,如“道”、“精”、“气”、“常”、“随”、“形”、“生”、“无”等。只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才谈得上有通顺自然的翻译。而林语堂中文基础好,对道家哲学观点颇有研究,对原文的理解是正确的,再加上他严谨的翻译态度,他翻译的道德经是成功的。试看下面一段翻译: 有无相生,Being and nonbeing interdepend in growth, 难易相成,Difficult and easy interdepend in completion, 长短相形,Long and short interdepend in contrast, 高下相倾,High and low

11、interdepend in position, 音声相和,Tones and voice interdepend in harmony, 前后相随。Front and behind interdepend in company.原文中的“相”字被译成“interdepend”,含有“相互依赖”、“彼此共生”之意,是非常好的;再看形式,简洁明了,字数不多不少,做到了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忠实原文,类似的译文并不少见。再看一例: 上德不德, The man of superior character is not (conscious of his )character,是以有德; Hence he

12、has character.下德不失德,The man of inferior character (is intent on )not losing character,是以无德 Hence he is devoid of character. 在这段译文中,林语堂忠实原文的用心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译文可以看出他在理解上下了很大功夫。什么是“上德不德”、“下德不失德”?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就谈不上有好的翻译了。这两句的意思分别是“有德的人并不认为自己有德”、“没德的人自以为自己没有失去德”。所以译文分别加上了“conscious of ”和“is intent on ”对意思进行补充。再看形式

13、上的处理:“superior”与“inferior”对称、“The man of superiorcharacter”与“The man of inferior character”对称,“has”与“is devoid of”对称。所以说这段翻译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很忠实原文,类似这样优秀的译文在林氏翻译的道德经中很多,可以说林语堂翻译道德经是下了功夫的,也是成功的。 Of a slender figure, she had drooping shoulders and a rather long neck, slim but not to the point of skinny. H

14、er eyebrows were arched and in her eyes there was a look of quick intelligence and soft refinement. There was an air of tenderness about her which completely fascinated me.(原文: 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拜读林氏的译文,就会觉得芸的形象清晰可见,一个清纯、贤淑的女子形象即刻展现在读者面前。浮生六记是用半文言文写成,其中不乏有些文言性质较强的词和句子,这就要求译者首先要有正

15、确的理解。如“余连年无馆”(I was out of job for several years)、“余游幕三十年来”(I worked as a government clerk for thirty years),这两句中的浮生六记(英译名为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是林语堂的又一力见功底的译作。读过译著的读者,都会被书中的女主人公芸-一位知书达理、聪慧好学、浪漫纯洁的家庭妇女这一形象所打动,也会为她后来的不幸命运所叹息。这本书是清代作者沈复记述与其妻陈淑珍(芸)的别有情趣的生活,表达了此夫妇的爱慕之情。林语堂也特别欣赏女主人公芸这一形象,认为她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并突发奇想要到他们家喝酒聊天,还十分生动地想象当自己坐在椅子上打瞌睡时,芸会用一条毛毯盖在他腿上。其实,读过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一书的人都心照不宣,浮生六记中沈复和芸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恬淡而富有情趣的生活,可以说是林语堂艺术生活的最佳样板,寄寓了他对恬淡自适生活的向往。他翻译介绍这本书,是想让读者从这对夫妇简朴的生活中看到“中国处世哲学的精华”,让世人知道“这两位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