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最新物理中考复习方法指导第二章力运动和力典例点拨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84305818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最新物理中考复习方法指导第二章力运动和力典例点拨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北京市最新物理中考复习方法指导第二章力运动和力典例点拨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北京市最新物理中考复习方法指导第二章力运动和力典例点拨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北京市最新物理中考复习方法指导第二章力运动和力典例点拨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北京市最新物理中考复习方法指导第二章力运动和力典例点拨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最新物理中考复习方法指导第二章力运动和力典例点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最新物理中考复习方法指导第二章力运动和力典例点拨(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力、运动和力典例点拨课时1 力、重力知识梳理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选填“能”或“不能”)产生力,有力必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包括运动的快慢和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3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4.相互作用力是指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5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6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重力用字母G表示,质量用字母

2、m表示,则重力的计算公式为G=mg。7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是g=9.8 N/kg,物理意义是在地表附近,质量是1 kg的物体所受重力是9.8 N。考点典例考点1 对力的理解、受力分析【例1】 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 B力只能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C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D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不相等【思路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同时发生在两个物体上的,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答案】C【例2】 用细绳的一端系在桌面上的长方体上,竖直向上拉细绳的另一端,如图2.1-1所示,关于长方

3、体受力,下列分析最全面的是( )图2.1-1A重力和拉力 B重力和支持力 C重力D重力、拉力和支持力【思路分析】分析受力先重力,后弹力;因为在地球上物体都要受重力,弹力我们常见的就是拉力和支持力;分析受力还应注意找施力物体,每个力都能找到它的施力物体。【答案】D考点2 重力的方向【例3】 如图2.1-2小明为了把一张宣传画端正地挂在竖直的墙壁上,他使用了重垂线,他的这种做法应用了什么物理知识?图2.1-2【思路分析】重垂线应用的就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我们要将画挂正用的也就是重力的知识。【答案】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是受力物体就不是施力

4、物体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C力的产生是成对的,一对力的产生必须有两个物体D如果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有力的作用答案:C2.如图2.1-3所示的事例中,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力使弓变弯 B.力使撑杆变弯 C.力使弹簧伸长 D.力使足球运动起来图2.1-3答案:D3如图2.1-4所示的事例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是( ) A.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 B.空中匀速下落的降落伞 C.吊挂在天花板的静止的电灯 D.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图2.1-4答案:A4.将足球踢向空中(不计空气阻力),此时在空中运动的足球受到的力是( )A踢力B重力C向上的力D踢力和重力答案:B5关于重力,下列说

5、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C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D一个物体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无关答案:B6下列物体受到的重力可能是1 N的是( )A一支铅笔B 一包方便面 C一块砖 D一辆自行车答案:B二、实验探究题7打排球时,手对排球施加力的同时,手感到痛,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使手感到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答案:相互排球8.如图2.1-5所示,一只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开另一只小船,结果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力的作用是_的。图2.1-5答案:运动状态相互的9用力拉弹簧时,弹簧变长了;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用力挤压气球,

6、气球变形了,这些事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答案:形状10.磁铁吸引铁钉,磁铁对铁钉有吸引力,而铁钉对磁铁_吸引力。(选填“也有”或“没有”)答案:也有11.小明在探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写出重力跟质量的关系的表达式,则重力G跟质量m的表达式为_。m/kg0.10.20.30.40.50.6G/N123456答案:G=10 N/kgm12小霞在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根据所测的质量与重力描绘出了如图2.1-6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质量为6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_N。图2.1-6答案:60三、计算题13.一辆载重汽车及所载的货物共重 N,当行至某桥

7、头时,司机发现桥头矗立着标志牌如图2.1-7所示,这辆汽车能否安全地通过这座桥?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图2.1-7答案:能通过,汽车及货物的质量m= kg=5 t6 t。拓展提高1将一薄铜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2.1-8所示的形变。如果 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 甲 乙 丙 丁图2.1-8A甲和乙 B甲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答案:C2.图2.1-9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 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 B C D图2.1-9答案:B3实验桌上提供了橡皮筋和弹簧测力计,请

8、你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证明:物体的形变的大小与力有关。(1)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记录表格答案:(1)将皮筋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一只手握弹簧测力计并使其竖直,另一只手竖直向下拉皮筋,一次用较大的力,一次用较小的力,观察两次橡皮筋的长度变化。(2)弹簧测力计示数F/N橡皮筋长度变化实战演练1(2016朝阳一模)在国际单位制中,以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力的单位是( )A牛顿 B帕斯卡C瓦特D焦耳答案:A2(2016北京中考)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图2.1-10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

9、确的是( )图2.1-10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答案:C3.(2015北京中考)(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苹果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则苹果受力是不平衡的B.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手对水桶的作用力大于水桶对手的作用力C.木箱静止在地面上,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D.沙狐球离开手后,在水平台面上滑行越来越慢,是由于沙狐球受到阻力作用答案:AD4.(2016东城二模)(多选)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是( )A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花

10、瓶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花瓶受到的重力和花瓶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划船时,桨对水的力和水对桨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加速上升的火箭,火箭受到的燃气的推力和火箭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C5(2015石景山一模) 请画出图2.1-11中物体A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图2.1-11答案:如图2.1-12所示图2.1-126.(2016东城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6年4月6日凌晨1点38分, “实践十号”卫星成功升空。这是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首批确定的科学卫星项目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中国第一个专用的微重力实验卫星。平时我们感觉到自己有多重时,这种感觉来自支持力。如果失去支持,我们就

11、将失去对重力的感觉。例如,一个人从高处坠落,在坠落的过程中,因为失去了支持,所以此人将体验到类似太空中才有的失重。但是,失重环境中物体的重力却仍然存在。要想造出失重的环境,可以让物体自由坠落,如自由坠落的电梯、飞机等。不过这只能带来短暂的失重,而各种航天器如空间站、卫星等则是长期处在失重环境,这些家伙在不停地坠落,却又一直没有掉落到地面,这真是好极了!那么问题来了,太空不都是失重环境吗?这个微重力又是怎么回事? 微重力就是微小的重力吗?显然不是!我们平常说的重力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所以不少人会误认为,人造卫星所在的轨道因为距离地面比较远,因此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很小,所以叫做微重力。这是不对的。

12、根据G=mg,同一个物体我们常用g来衡量重力的大小。距离地球越远,g就越小,然而,就算是在距离地面200 km的高度也没有降多少,大约为0.94g,而在1 000 km的高度为0.75g。也就是说,一个物体在地面重100 N,到了1 000 km高度,依然受到75 N的重力。国际空间站离地球的距离不超过420 km,因此,它受到的地球引力并没有减少多少。因此,如果我们把“微重力”理解为微小的重力,或者是微小的地球引力,肯定是不对的。只有当距离地球很遥远时,才会出现地球引力很小的情况。 那么,大众媒体所说的微重力又是怎么回事呢? 通常我们说的微重力环境,它其实跟地球引力的关系不是那么大,因为它主

13、要是由其他外在因素造成的,如太空残余大气的阻力、航天器进行姿态调整时产生的推力、人员在航天器内的走动,以及重力梯度等。 要想获得微重力环境,最好的当然是大型空间站,但它们通常都很贵。而微重力落塔的微重力持续时间太短。中科院微重力实验室的百米微重力实验落塔,自由下落提供的微重力环境只能持续约3.6 s,而且每天只能进行2次实验。 相比之下,“实践十号”卫星的条件就好得多。它使用化学电池供电,因为无人而且任务时间相对短,就不需要考虑对接和人类活动等干扰;又因为使用化学电池,所以不需要展开太阳翼。此外,它作为返回式卫星还有一个优点:机动性很高。可以说,以返回式卫星为基础的“实践十号”科学卫星,不只是未来空间站的补充,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学们也许知道失重环境中,水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球体。还有许多诸如此类在太空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地面上的现象,因此,在失重或微重力环境下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相关学科的实验研究,显得非常有意义。(1)失重状态下的人造地球卫星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