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简报2012二期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271878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威远简报2012二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威远简报2012二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威远简报2012二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威远简报2012二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威远简报2012二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威远简报2012二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远简报2012二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威 远 简 报第二期威远镇党委党政办公室编 二0一二年一月三十日 威远镇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力促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威远镇结合发展实际,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城市建设这个工作重心,2012年力争在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新进展。一、紧紧围绕思路转身,着力在推进城市建设上取得新进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县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把城市建设放在威远镇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一是工作思路上全面转身城市建设。立足“十二五”县城发展总体思路,工作理念上,从农村工作全面转身城市建设,以城市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工作措施上,领导精力放在城市建设上,干部力量放在城市建设上,

2、工作重点放在城市建设上,举全镇之力推进城市建设。工作机制上,建立党委、政府班子抓城市建设的责任机制,相关领导抓城市建设的落实机制,镇村干部抓城市建设的考核机制,保证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二是集中精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把城中村改造安置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全力稳妥做好拆迁户安置工作,大力实施“退院上楼”工程,对西下街、南环路、五岔路口、大寺路富民路商业街和迎宾大道两侧等地的村庄进行集中改造安置,引导农民上楼,为城市建设服务。同时,在坚持公平、公正、依法的基础上,把拆迁安置每一项决策、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全部放在阳光下运行,让群众在城市建设中当家做主,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以确保拆迁安置工作稳

3、步推进。年内旧城改造400户以上,安置200户以上。三是积极为打通城市路网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根据县城总体规划及目前县城交通拥挤、车辆堵塞的现状,为城市路网建设服务。重点是在开通鼓楼小环线、台子路至西上街至绕城路、西上街交通巷、北环路至水利局、南干道延伸段、富民街至科技路等道路项目上做好群众工作,保证工程如期建设。四是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提升县城形象,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大力开展治理“六乱”和“三清三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并结合村容村貌整治,对“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净化镇域环境,全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使城乡环境卫生有一根本性改变。二、紧紧围

4、绕旅游名城建设,着力在发展旅游业上取得新突破。紧紧围绕威远镇土族民俗文化旅游核心区建设,重点推进民俗旅游规范化建设。一是认真做好小庄村民俗旅游接待户提档升级工作。重点是围绕建设全国民俗旅游接待名村,认真实施小庄村旅游接待提档升级规划,培育高档次、高水平示范户2户以上,做好村庄绿化、田间休闲小道、后山便道、观光休闲花儿亭、中心文化广场建设及民俗大门、接待户室内、院落改造等,解决接待水平低、环境差的状况。二是推进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对民俗旅游经营者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着力规范行业竞争和旅游接待点的经营服务方式,认真开展农家乐接待户星级动态管理评定工作,做到成熟一家、开业一

5、家,坚决把基础条件差、民俗氛围不浓、服务水平低的接待户停业整顿或关闭,以改善服务环境,不断提升接待服务水平和档次。三是积极拓展民俗旅游接待点建设。充分利用白崖村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和土族民俗浓厚、民风淳朴、交通便利等优势,发展壮大特色民俗旅游产业,力争发展较高档次、民俗特色浓厚的农家乐10户以上,全镇新增接待户20户以上。三、紧紧围绕农村工作,着力在农民增收上实现新增长。在全力做好城市建设工作的同时,始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稳步推进农村各项工作。一是稳妥做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在巩固卓扎滩村2000亩马铃薯种植基地的基础上,扩大优质蚕豆种植面积,积极引导群众围绕建设旅游名县的目标,在威北公路沿

6、线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同时,通过举办科技培训班等途径,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二是有序扶持规模养殖业。根据县城发展规划,实行畜牧业产业转移,对已在规划区内形成的余家、古城村的奶牛,班家湾村的肉羊,兰家村的生猪,班家湾、西上街养牛、养羊等规模养殖户逐步向城市规划区外的边远村转移。三是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创业培训等,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多渠道寻求劳动力就业门路,扩大输出规模。加强与县劳务输出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快速地向农民工提供务工信息,逐步在全镇上下形成“能人带动群众共创业”的格局。通过努力,力争2012年劳务输出人数13500人(次)

7、以上,实现收入8000万元以上。四是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努力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把抓项目、争项目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年内力争实施卓扎滩、小寺等村新农村建设,西坡、卓扎滩、小寺等村人畜饮水项目。同时,全面做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力争完成303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任务,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条件。通过努力,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39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5%以上。四、紧紧围绕社会管理创新,着力在社会稳定上取得新实效。把社会管理作为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在巩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工作,强化组织保障、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工作机制,开创社会管理工作新局面,

8、全力维护县城社会稳定。一是创新矛盾纠纷调处体系。 结合我镇征地拆迁工作量大、任务重、纠纷多的特点,在各征地拆迁村成立征地拆迁矛盾调处工作站,及时梳理排查化解矛盾,变搬迁户上访为主动下访,把问题了解在一线、掌握在一线、化解在一线,最大限度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拆迁。二是创新现代防控体系。大力推进技防监控网络建设,全面推进“平安家园”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重点在白崖村建设“新农村和谐家园”工程、在社区、城郊村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实现物物相连,可视掌控。三是创新社区服务管理体系。以村社、楼幢为单元,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统揽,居委会牵头,组建党员突击队、治安服务队等共同参与的管理网络,做到“社区有网、网中有格、人尽其责”的管理模式。进一步细化辖区网格划分,实现矛盾纠纷、治安案件“双下降”,环境卫生、便民服务质量“双提升”。四是创新新形势下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立足实际,从政策宣传、致富创业、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对广大群众进行再教育,不断增强群众集体观念、和谐观念,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把着眼点放在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宣传教育,促进农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热爱家乡。本期报: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 签 发:牛得海 编辑:费勤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