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常识瑜伽大手印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243521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励志常识瑜伽大手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励志常识瑜伽大手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励志常识瑜伽大手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励志常识瑜伽大手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励志常识瑜伽大手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励志常识瑜伽大手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励志常识瑜伽大手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手印瑜伽法要的禅定方法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下午 02:12摘自禅定述要 大手印瑜伽法要一书,是噶举派(藏密白教)第24代祖师珀玛迦尔波编著的一部很有价值的大手印法本。噶举派的大手印是其创派祖师玛尔巴(10121097)亲自赴印度得传承于印度高僧那洛巴。为了求法,玛尔巴曾三赴印度四赴尼泊尔,是那洛巴得意的中国弟子。噶举派崇尚实修,积累了丰富的实修经验,至十七世纪,珀玛迦尔波深感流行于藏区的各种大手印法本,经多代的传承流衍,未能精选流布,甚或杂有一些无根据之语,于是他参照各种法本,结合本派之实修经验,编著了大手印瑜伽法要。这是一本实用性很高的禅定著作,所传之方法,很适合于广大众生修持

2、。1916年,诺蒲喇嘛在不丹弘法时将此法要公开,并被译为英文在国外流传,后经张妙定、光明心等从英本译为汉语,因系文言,故艰深难懂,后经胡之真氏重译。本世纪八十年代,邱陵先生根据几种汉译本与英文原本,加以校正整理,并进行了诠释,使现代的广大读者,能比较明白地读懂这本书,这是邱陵先生的一大功德。本文所依据的即是经邱陵先生整理并诠释的法要,同时,也参阅了别的译本和资料。此处要解释一下,大手印并非武术功夫,而是密法一系的名称,源出古印度之萨啰河,经玛尔巴上师等分别传入西藏。它是指法王佛陀亲许的佛法心要,大略分为实住大手印,空乐大手印,光明大手印。瑜伽,是印度流传的一种古功法,修定是它的核心。远在佛法出

3、世之前,瑜伽术即在流传。佛法出世后,瑜伽也成为佛家修持的重要方法,因为瑜伽侧重于禅定,从禅定得神通。瑜伽派所依据的经典是钵颠阇梨所辑之瑜伽经,由于瑜伽派所行的是“诸根调御坚定,是名瑜伽”(伽特伽书),“宁静曰瑜伽”(薄伽梵歌),“心之机能抑制是为瑜伽”。这些主张和方法,是各派修持者都需要的,所以,瑜伽便成为一种共法。古印度如此,佛法出世后也如此。所以有“修持总不外瑜伽”的说法。瑜伽经方法品把瑜伽方法分为八支:(1)禁制(yama夜摩)也是修瑜伽者必须守的戒律,包括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不贪。禁制不守是不能修瑜伽行的。(2)劝勉(viyama尼夜摩)包括清净,满足,苦行,学诵,念神等内

4、容。这是进一步为修瑜伽行作准备。(3)坐法(asama)这是正式进入瑜伽行了。经中说:“坐法之要,端在适意,悠然自得,无事策勉,廓然若与天地合德,不复累于环境。”这就是说,打坐时要身心安然,觉得身心与天地合为一体,苦乐寒热等都离开了。经中说到的坐法,后世注者演说有数十种之多。与我们现在所行的相同坐法,有吉祥坐,狮子坐,自在坐等。(4)调息(pranayama)这是瑜伽的中心。有三次第,一吸,二呼,三贮胸腹中(指呼吸长时将气暂贮在胸腹中),后世叫这三种情况为三相,即满相,虚相,瓶相。经中指出调息应注意四点:一处所,吸息入胸腹达于何处,呼息外出达于何处,要掌握好。二时间,呼吸贮于胸腹的时间长短是有

5、限定的。三数,行功时息之次数有定,故应数息。四心勿驰散。(5)制感(pratyanara)控制自己的感知,做到五根五尘不相涉。以上五支,属身体修炼,故称外支。(6)执持心注一处叫执持,观鼻端,观丹田都是执持之法。(7)静虑(dnyana)亦有译为禅那的,指心与心所注处融合不二,无能无所的状态。(8)等持又叫三摩地,这是八支中的最高定境,所谓神通、解脱,由此可达。以上简介一下古瑜伽法的概要,了解这些,有利于修行大手印瑜伽。大手印瑜伽的特点是理论明确,实证可靠,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又不需灌顶,因而是人人可修的,很适宜于现代人修习。(一)先行修法照法要要求,修此法应先皈依并发菩提心。修任何一种法,均

6、要有与之相应的心理心态,修佛法则必须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简言之是求真道之心求正觉之心;细言之,是以四弘愿为体,众生无边誓愿度(普度众生之心),烦恼无边誓愿断(净化自身之心),法门无尽誓愿知(努力学法之心),无上菩提誓愿证(求得正果硕果之心)。具有此种心态,则心胸开朗豁达,满怀信心,生发毅力,勤学实修,不怕困难。这样就具有了修定的良好心理和心态了。皈依问题。密法的皈依是四皈依,即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现在很难找到有成就的上师,只好用诵念来表达了。经请教修密法有大成的高僧,这位高僧说,修此法要,不需灌顶,可于修持前诵玛尔巴大师心咒七遍(玛尔巴大师心咒为:嗡阿迦尔嘛,巴喜吽),然后诵

7、念:皈依玛尔巴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七遍即可。1七支坐法(法要原文)“坐如毗卢遮那佛修行仪所示,上身正直,金刚趺坐,制心一处,就是大手印之门。跏趺如佛端坐,手结定印,位于脐下,直竖脊椎,放松膈膜,曲颈如钩,下巴挤喉结。通常,人之知识由各种感官而来,尤其是眼视。因此,眼必须不动,不瞬,不顾,注视身前约170厘米处。此为毗卢遮那佛坐式之七支,以身体之姿势助入于深定者也。”所谓七支坐,是打坐的七种要求。即盘坐;结定印;脊直肩张,放松膈膜;曲颈如钩,下巴挤喉结;舌顶上颚,视觉集中身前17米处;口寂,口吐浊气;意寂,不思过去未来。需要说明的是,结跏趺坐如有困难,可单盘,甚或散盘亦可。 2七支坐的

8、效能 (1)身安稳。“跏趺以调息,端坐以均体温,直竖脊椎,放松膈膜,使灵力遍及全身。曲颈如钩,以整出息;舌顶上颚,注视前方,使由空中摄入之灵力注于中脉。”“五种灵息(即指气,上行气、下行气、平行气、偏行气、命根气共五种)自空中摄入,安于中脉,其它机能控制之灵息,亦得入中脉,出现无分别智,又名自安稳,或名身不动,或名身自在。”身安稳是修大手印的基础。由于灵气进入中脉,容易得到轻安喜乐;由于坐姿端正祥适,易于安静持久,断除烦恼,不易为外缘所转。藏密称中脉为命根,其功能包含持续人体寿命。因此,修七支坐对人体是有莫大好处的。不能双盘的修持者,其余要求亦应按七支坐的要求做好。若有志于长期修炼,应采取分段

9、练习和分解练习的方法,习练双盘。只要有决心去突破这一关,坚持练习,是能够练好双盘的。佛家道家均强调以双盘作为入道之门。(2)口安稳。“寂静无声,呼出陈息,吸入新息,得口安稳,或名口不动,或名口自在。”“在此期间,对于五官引起之印象,不起分别心,不说是,也不说否,惟时而于刹那间,注意连续的禅定是否寂静,如睡眠中之婴儿,心不动脱离想念。”以上所述,有如下几点须注意:一是修气,浊气用口吐排,气息出入自然,不急不缓。修气的方法,可以使气息遍全身,也可以使气入中脉,亦可只吸入清气呼出浊气,修持者根据自身适应来选择。二是禁语,不说话亦不诵经持咒,做到口寂。三是不作意分别五官引起之各种客尘影事,只是时而注意

10、一下自己的定境是否寂静。(3)意安稳。“不想过去,不想未来,不想现在正从事禅定,空并非一无所有。”“全然勿思勿想象,寂静身心如婴眠,精勤依照上师教,决定出现俱生智。”意安稳,实际是意与气的高度结合。也先说气,此时之气,应柔和细微,呼吸仍应自然,但已调至微细阶段,若忘又未忘,绵绵而已。次说意,意依此柔和绵绵之息,不寻不伺,亦不分别为有为空,不思过去未来,也不想现在。如乳足婴儿,恬然自适,寂静湛然。谛洛巴祖师说:“不思不想不寻伺,不作意求禅定行,不动本元即自在。”冈波巴说:“制心一处者,乃诸佛菩萨共经之途径。”光明心说:“制心一处者,即心不外驰,含有身口意三者充分清净之意。”这就是意安稳,或称意不

11、动,意自在。(4)四忆念。简单说,就是不忘记各种有利于修持的方法,就目下的修持,就是保持身口意之安稳而不忘失。龙树菩萨说:“大王当知四忆念,诸佛菩萨不二道,时时坚固守护此,修持就不会失败。”时时注意保持身口意之最佳状态,并使之适合于修持大手印之需要,这就是四忆念的精神所在。上面所讲的是大手印禅定法的预备功,但读者不要因为是预备功而忽视了它。预备功练好了,就可为正修打好基础,创造好有利的条件。实修是一步一个足印的,哪一步虚了,都会为下一步制造障碍。所以有志于修大手印禅定的人,应切实修好预备功,不能急于求成,置预备功于不顾,而匆匆开始正修,那就有违修行的次第,欲速则不达了。(二)正修法1专注瑜伽法

12、此法之目的在于练习入定,可分为二,一为专注于物体之瑜伽(又可分为(1)专注于无气息物体之瑜伽;(2)专注于有气息物体之瑜伽),二为不专注于物体之瑜伽。(1)专注于无气息物体之瑜伽a专注于小球或小木块法面前置一小球或木块,放置位置之高低,以自身的血压高低而定,血压高者,可放于低于脐之位置,血压低者可放于脐以上或视平线稍上位置。专注视之,即不忘却此物,亦不认明此物,同时心中观想玛尔巴上师坐我顶上,至诚诵念:愿得上师加持,至高无上大手印获得成就。观想上师从顶门进入体内,我心融入上师真心,如水入乳,成为一体,无二无别尽量持久。如遇昏沉,集中精神凝视,并宜习定于旷野;如生性呆滞,亦用此法训练之;如心不安

13、静或散乱者,隐居深密静地,减低专注,放松身心。b观想佛像字像法此法“以佛像为身之象征,真言种子字为口之象征,明点为意之象征”。可用画像或塑像,观佛像之殊胜庄严。观字像,可观一月轮于前,大如指甲,上有吽字,笔划细如毛发。c观想明点法明点代表佛心,其形如卵,其大如豆,像一佛舍利,光明夺目。观想时,应一心专注,观此明点在印堂前约4厘米,然后向前方移动20厘米,以弧形线路从膻中部位进入体内,沿中脉进入下丹田,并停留在此处。这时,微微意守此明点,观想此明点,进入大定。入大定的标准是出现腹内吸的景相,力量较强,大约使脐上下各有一拳头大小的位置被吸动而且内收。此时,六脉微弱,接近于无,呼吸也微弱,呼吸状况对

14、腹部之内吸并无影响,这就是古籍上所说的“息住”“脉住”现象,不是完全没有,而是变为细相了。达到此一境界后,不可过于追求,每月只能练此法35次,每次30分钟至一小时。在这一限度内,对健康和开智均有好处,超过,就是失误,切记。(2)专注于有气息物体之瑜伽a金刚数息法。行此法时,结跏趺座,结定印。数息身心安静后,集中精神于呼吸,以细微可闻之声数出入息。每坐之数息次数,可依次增加,如一天修四坐,则第一次仅数21息,第二坐数3040息,第三坐再增,第四坐随力数,要求数息不乱,一一明晰,若有错误,从头再数。初修时,平均每息约为4秒,当逐渐延长每息之时间,息调得微细悠长,达到每分钟一息,就可算二禅息住了。随

15、息心随息出,心随息入,注意呼吸何时开始,如何吸入,息入到体内哪些部位,是否遍全身?气息如何从鼻到脐?息与息之间住气多久?如此,即可得知呼吸远近长短的性相,并知吸入之气净洁清明,呼出之气混浊不净。止息即观察呼吸之气在身内住于何处。入息时应住于脐,并布住全身;若仅住于脐,仍属粗观,必观气遍住全身,方为细观,这样,心与气始能合住。观息观气息之五种颜色随息出入,不相混杂。地气为黄色,水气为白色,火气为红色,风气为绿色,空气为兰色,若一呼一吸中均具足五色,各不相混,即知呼吸出入量之增减。还息每一出息观白色光明之嗡字,灵息从头顶入,由中脉直达丹田,每一入息观真言吽字放兰色光明。每一住息观(阿)字,发红色光明,光照丹田,字均直立空中,笔划清晰明亮。这样转出、入、住三气为三真言字,可通解全身脉结之气,使之进入中脉。净息呼吸渐次减慢减弱直至停息,可以使支脉解而中脉开,业气尽而智气现,清净自性便会显现。b宝瓶气“先吐气三口,清除体内浊气,徐徐自鼻吸入新鲜空气,气封于密(即下丹田),住气愈久愈好,然后喷出。”住息时,腹部会出现内吸的现象,是好事。但亦应循序渐进,不可初练时即硬住气,那样会出毛病。练习宝瓶气,可使思想不依呼吸,使心离息而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