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帮派的根源不在学校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243265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年帮派的根源不在学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少年帮派的根源不在学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少年帮派的根源不在学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少年帮派的根源不在学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年帮派的根源不在学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少年帮派的根源不在学校,而在社会 石 军 (广东省广州市新穗学校,510315) “要么交钱,要么入伙”近日,广东一些校园正遭到“保护费”黑手的侵扰。一些不法分子来到中学门口“招马仔”、收保护费。“帮派”内底层成员要向上一层成员交会费,退会要交数百元。小头目不时带马仔围截学生逼迫入会。令学生、家长忧心忡忡。 广东媒体称“帮派文化”在校园中泛滥,家长在发现儿子遭帮派欺负后,为其雇佣了保镖。部分学校在校内发现多个帮派,不少学生被打,但因没有证据无法处理。当这一事件发生时,媒体的各种矛盾的焦点都指向了学校,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如何保护学生的安全,学校如何加强监管,面对黑社会亚文化的影响,我们的学生该

2、如何保护自己?学校必然负有重大的责任,但笔者认为:少年帮派的根源不在学校,而在社会,学校也是受害者。第一,“帮派”势力很少是学校内部自发产生的,其根源更多是由于社会上不良势力对学校的渗透下造成的,这类帮派对学生的安全具有较大的隐患性。学校内部产生的“帮派”,其实质更应该叫做“亚文化团体”或者“不良团体”,这类团体,其危险性较小,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育和干预下完全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甚至解散。第二,学校“帮派文化”的产生其实也体现了现代学校德育的缺失,德育有效性的低下。站在学校的立场上,虽然学校根本使命在于教书育人,启迪智慧。但是,作为学校,必须警惕黑社会亚文化对未成年学生的思想影响,增强反思意

3、识,必须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加强德育的时效性和对学生心理的干预,要让学生具体了解到“帮派”的含义,危害性及遇到这类问题该如何解决等实质性的问题,这是学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学校必须加强校园安全监管,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安全负责。收“保护费”事件发生后,广州的不少学校开始有意识加强校园安保力量,特别是在上学和放学后这二个阶段要重点关注,防止黑社会势力对学生的渗透。为此,不少学校也安排了许多老师都在周边巡查。学校门口的报警室也安装了电视监控,能够及时地看到操场、教室、校门口的基本情况,以防止类似不良事件的发生。 第四,当个别学生遇到了这类问题,作为教师家长,我们不能当面责备孩子

4、,因为孩子也是受害者;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告诉学生,正确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是什么?,我们遇到此类问题该如何去做,否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变成“沉默的羔羊”,一步步陷入更深,还有可能学生会从“受害者”一本本地演变为“施害人”。 第五,帮派的问题,实质上是其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是这个问题渗透到了学校,少年帮派的根源不在学校,而在社会,学校也是受害者,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不能把眼光总是盯在学校方面,加强学校与社区、派出所、公安机关的协同防御机制,如在学生上下学时段加大了校园周边的警力巡控力度同样显得至关重要。总之,校园安全不能寄希望于亡羊补牢,更要防患于未然。作者简介石军:男,安徽含山人,

5、1983,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和中山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师从全国著名教育学家冯增俊教授。广东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入职2年来在青年探索 、当代青年研究 青少年研究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教育导刊 、 中国德育 、思想理论教育 、教师月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中国基础教育 、中国工读教育 、基础教育研究 、江西教育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教育研究与评论 、心理咨询师 、新德育 、中小学德育 、中小学德育研究 、广东中小学德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报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青年教师 、基础教育改革论坛 信息教研周刊 、青少年日记 、学子,教材教法研究等省级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教育旬刊人物栏目采访了我与“问题学生”的教育故事,做了守望“问题学生”,追寻“文化性格”的专题报道。研究方向: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国工读教育,中小学德育;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石榴岗路15号,电话:13560399344,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