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与文学的渊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91296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与文学的渊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园林与文学的渊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园林与文学的渊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与文学的渊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的渊源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浩如烟海。这宝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文学与中国园林有着密切的关系,它随着园林的出现而出现,随着园林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广枝独秀的园林文学。商周以前,黄河流域曾经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处处森林沼泽,先民们生活在绿色中,不羡慕青山绿水,也就不需要园林建设。商周时气候渐变,雨水减少,人烟增多,城市兴起,垦殖扩大,植被减退。人们开始怀念青山茂林,产生了建设园林的需要。帝王们开始经营宫苑以供游猎娱乐,老百姓也逐渐注意住宅的绿化。但那时的园圃尚偏重生产,多植果树与蔬菜之类,可视为园林建设的初始阶段。反映在当时的文学上,如诗经大雅灵台就记载了周文王建筑园

2、苑的事,稍后的孟子梁惠王还引用了这首诗来规劝梁惠王建苑圃要与民同乐。孔子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点,孟子推崇为观水有术,汉朝董仲舒的山川颂,刘向的杂言都转述了孔子这一观点,算是园林山水的欣赏理论雏形。秦始皇统一六国,巡游四方,大修宫苑陵墓,最宏伟的阿房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覆压三百余里。汉武帝也大修宫苑陵墓,皇亲贵戚争先仿效,如梁孝王在洛阳建造了著名的梁园(也叫兔园、睢园)。当地无竹,他大力蓄水引种,日夜宴客,膝王阁序还宣扬他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这时期反映在文学上的鸿篇巨制有扬雄的羽猎长杨赋,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子虚赋等。东汉末年,随着佛教的传人和道教的兴起;山林中寺观渐起,使名山胜水和宗教建

3、筑相结合,城市园林不断向山野发展。魏晋以来,园林渐盛,曹操父子在邯城建的宫苑中饮宴赋诗,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腾王阁序举为盛事。石崇在洛阳修的金谷园,其规模华丽胜过皇家,世说新语中多有记载。东晋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名流也在会稽山阴之兰亭留下集会咏诗的韵事,其兰亭集序更为园林文学佳作,晋宋之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及其田园诗为园林文学增添了异彩。南北朝之际佛教特盛,金陵一隅竟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称,游山玩水之风渐起。如谢灵运游遍了永嘉山水,开创了山水诗派。以陶弘景、吴均等为代表的六朝小文,如答谢中书书与宋元思书等佳篇,邯道元的水经注,杨街之的洛阳枷蓝记等都为园林文学的开拓作出了贡献。隋朝统一后,隋炀

4、帝大兴土木,从长安到江南,行宫别墅随处皆有,游冶奢侈,宫苑之丽莫过江都,扬州至今仍为园林胜地之一。唐代园林建筑己经普遍,私家别墅渐多,园林文学也随之兴旺。如王维的辋川别业就有竹里馆、鹿砦、辛夷坞等许多景点,他给每处题诗作画,他的山水画理论对后世的园林建筑具有指导意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杜甫的假山诗,为当时园林艺术的高度提供了证据。古文大家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使园林文学别开生面。并有腾王阁序阿房宫赋前后辉映。到了两宋,皇家用花石纲专门搜集奇花异石。徽宗在东京平地上造艮岳,周围40里,峰高10O米,堪称园林奇迹。著名的西湖十景是南宋培植起来的,东京梦华录湖山胜概武林旧事等书对当时园林记载颇多,两宋诗词

5、中不乏描写园林的佳作,辛弃疾、陈亮、朱熹等都曾亲自料理过庭园建筑。散文如黄岗竹楼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石钟山记等都是烩炙人口的园林名篇。明清两代的园林建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达到了一定的美学高度。如北京的故宫、燕京八景、古长城等得到进一步培修,建造了圆明园、避暑山庄、颐和园等规模宏伟的皇家园林;留下了十三陵、东陵、西陵等一批陵园名胜。乾隆时各地官绅豪商也大修庭园,江南更盛。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无锡的寄畅园,上海的豫园;南京的愚园等都是这个时代的园林珍品。清代还大修地方志,对各地名胜古迹搜罗无遗,使许多园林名胜得到了保护、培修和初步开发。明清园林的盛况不但促进了园林文学的繁荣

6、,还促使园林建筑艺术理论趋于成熟。我国第一部关于园林建筑的专著园冶,是计成于崇帧年间写的。李笠翁所著闲情偶寄对园林艺术有较深的见解。郑板桥论石于“漏、透、皱、瘦之外又提出一个丑字。曹雪芹也是一位对园林艺术颇有研究的伟大作家,他在红楼梦中写大观园,对园林艺术见解独到。王士祯的神韵说,袁枚的性灵说,王国维的境界说对园林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文学作品方面,以袁宏道、张岱为代表的明代小品文,以徐霞客游记为代表的游记文,以登泰山记为代表的桐城古文,以及众多的笔记小说、戏曲、诗词等都有不少关子园林的记载、欣赏和评论。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南北混战;接着八年抗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园林名胜古迹遭到严重破

7、坏。官僚资产阶级霸占园林修别墅,造成天下名山陈占多,唯一建设的只有中山陵了。这时表现园林的文学也呈萎缩状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园林事业得到复苏。国务院和各省市先后颁布了保护文物古迹的法令,使许多幸存的园林名胜得到了修缮和科学的鉴定,在整理古籍中使许多园林著作得到传播,为建设社会主义园林事业奠定了物质基础。不幸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浩劫中,园林首当其冲地遭到又一次严重破坏,数不清的文物古迹被愚蠢地当作“四旧”来破掉。林木砍去烧土高炉,碑阙拆去修猪圈,雕塑被砸烂,金石当废铁,焚烧经典,拆毁庙宇,滥掘古墓,幸存者亦伤痕累累,面目全非。粉碎四人帮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物质

8、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空前发展,我国园林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省市设立了园林局领导园林建设,中央和地方又陆续公布了几批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制定了保护园林的法规。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我国园林在管理、修护、重建和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被帝国主义焚毁的圆明园,遗址已得到清理,世界著名的古长城已在培修,卢沟桥、赵州桥、岳阳楼得到整修,毁没多年的黄鹤楼已经重建,秦陵兵马桶、九寨沟、张家界等处已得到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古建筑正在修复;并已先后向中外游人开放。为促进园林事业的发展,各省市成立了园林学会,创办了园林学术刊物,如广东园林就是最早的刊物之一。各地还开办了一培养园林建设人才的园林学校或园

9、林专业,通过培训班培训园林职工。各地组织了花木公司,开放了花木市场,举办花木盆景展览,促进横向交流。国家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渠道宣传园林,出版了第一部中国名胜词典,为摄制红楼梦电视片还专门修造了北京大观园,许多影视剧也纷纷向园林借景。前不久评选出了我国十大风景名胜、西湖新十景、羊城新八景等。全国正掀起盛世修志的热潮,必将使园林名胜得到全面的科学梳理,为进一步开发园林创造更好的条件。国家还通过参加博览、代为设计建筑等方式向国外输出园林建筑艺术,同时也不断引进园林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品种。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推陈出新的双百方针指导下,现在已经形成了新的园林文化。学术理论达到了新的高度,园林的科学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散文游记、小品文、新诗歌等园林文学有了崭新的内容,电影电视、戏剧歌舞、美术音乐、摄影雕塑等文艺形式都进入了园林范畴。园林文学己经从单纯被动地凭吊思古、怡情悦性的无为境界,转入了主动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为境界,从为少数人服务,变成为人民服务。当前投人园林建设的人员也达到空前规模,他们正在为光大世界园林之母,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园林事业谱写更加光辉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