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芦柑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4183169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春芦柑可持续发展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永春芦柑可持续发展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永春芦柑可持续发展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永春芦柑可持续发展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春芦柑可持续发展的探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收稿日期: 2008 - 06 - 06 作者简介:廖苑腾(1981 - ) ,女,助理农艺师,从事经济作物技术推广工作 永春芦柑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廖苑腾 1 余 德 2 (1福建省泉州市经济作物站,福建泉州 362000; 2福建省连江县江南乡农业服务中心 ) 芦柑是永春县的特色和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 的重要来源,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永 春芦柑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起伏和隐患。 因此,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以 可持续为前提,集约、高效地发展,将成为永春芦 柑发展中强有力的增长点。 1 永春芦柑发展的现状 泉州市芦柑主要分布在永春、南安、德化等县 (市 ) , 以

2、永春芦柑为代表,饮誉海内外,在国际 市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2007年全市柑橘栽培 面积1172万hm 2 ,产量30118万t。永春县柑橘栽 培面积0199万hm 2 ,占全市的57160% ,产量 23134万t,占全市的77134%。2007 - 2008年永 春芦柑出口达11144万t,总值7 62517万美元, 出口额连续9年居全国县级之首,出口量占全国柑 橘的60% ,已在我国北京、上海等100多个大中 城市和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俄罗斯等海外市 场站稳了脚跟,是我国芦柑的主产区和主要出口基 地之一。 但是,永春芦柑园多为个体种植或农户承包经 营,果园零星分散,自产自销,产、销不

3、能配套, 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影响了永春芦柑向外发展的整 体竞争力。芦柑的果品质量总体不高,以生产中、 低档果为主,一级果率仅约45% ,与先进国家优 质果率70%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此外,近年 来永春县柑橘黄龙病为害蔓延甚烈,使永春芦柑产 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2 永春芦柑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及基本思路 211 发展内容 永春芦柑发展的持续性,首先应强调发展的必 要性,发展是可持续芦柑业的核心,其次不是单纯 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必须具有长远观点。可持续 性的内涵包括:一是生态可持续性。实现永春芦柑 的可持续发展,基本的前提是保持生态系统的可持 续性。要求保护芦柑种植的自然条件,合理开发与 利用

4、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以及气候资源 等 ) , 尤其要注意维持土地的自然生产力,防止对 农业生态系统的污染。二是经济可持续性。这是实 现芦柑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经济可持续性一方面 体现为产出的可持续性,即在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 芦柑产出水平;另一方面体现可获利性,能为芦柑 生产经营者带来必要的利润,保障生产经营的自我 维持、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社会可持续性。要求 持续不断地提供充足、优质、安全的产品以满足社 会上对芦柑的需求,维持芦柑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 农村社会环境。 212 基本思路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永春县芦柑生 产优势,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步,以效益为中 心,以提高品质为重点

5、,加强实用技术的应用与推 广,创新芦柑生产管理,加强芦柑种植区的基本保 护,努力提高永春芦柑的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效 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走可持续发展道 路。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21211 努力实现芦柑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把资 源、数量、速度型转变成技术、质量、效益型。在 保证芦柑产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应用芦 柑生产综合改进技术,按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实 施标准化生产,提高芦柑品质和优质果率,改善产 品外观质量,打造 “ 永春芦柑 ”品牌,实现高产、 优质、高效。 21212 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和增 强市场在芦柑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芦柑生产 与市场需求的协调

6、,提高芦柑的市场化程度。在巩 固现有的国内市场和东南亚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 开拓欧盟、南美市场,争取在国内高档市场占领位 置。通过发挥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帮助 82 福建果树 总第145期 Fujian Fruits 200812 果树论坛 解决柑农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 21213 在鲜果销售的基础上,发展加工业,延伸芦 柑的产业链,提高商品化程度。发展以逢源饮料有 限公司、 宏顺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为主的龙头加工企 业,提高芦柑果汁、 罐头等系列产品的加工能力,尽 可能把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3 永春芦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1 提升芦柑生产力水平 31111 提高优

7、质果率 品质是市场竞争的决定因素。永春芦柑已有一 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积极推广综合生产技术特别 是 永春芦柑标准化生产技术 ,合理搭配生产过 程中的有关要素,从种植密度、修剪到施肥、病虫 害防治和商品化处理,将产前、产中和采后技术相 结合,推广自然开心树形、疏伐郁蔽果园、生草栽 培、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将一级果率稳定在 50%70% ,提高果品优质率。 31112 发展绿色食品生产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卫生与安全成 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 绿色壁垒 ”贸易保护措施已 在一些国家形成。芦柑作为商品性水果,质量安全 的优劣将决定其在国内外市场的拓展和参与竞争的 成败。2003年,永春县编印

8、了无公害芦柑生产技 术推广手册,用于推广应用芦柑无公害、绿色食品 生产技术。天马、猛虎柑橘场顺利通过中国绿色食 品发展中心的考评,被授予 “ 绿色食品 ”标志使 用权,成为全省 “ 绿色食品 ”芦柑基地之一,为 永春芦柑进一步提升品牌地位、开拓国内外市场打 下坚实基础。可见,发展无公害芦柑、绿色食品芦 柑乃至有机芦柑,已经成为增强永春县柑橘业体 制、拓展消费市场、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和保障消 费者食用安全的必然选择。继续加强永春芦柑果园 生态环境建设,突出保土、保水、保肥措施,推广 芦柑 (A 级绿色食品)栽培技术规范 ,将推行 良好农业规范(GAP)作为治理出口芦柑源头污 染的重要举措,使永春

9、芦柑成为市场上认可的绿色 食品品牌。 31113 加强柑橘黄龙病的防控 柑橘黄龙病是检疫性病害,也是一种毁灭性的 病害。永春县柑橘连片种植,果农分散经营,难以 协调统一防控措施,这是黄龙病难以根除的主要原 因。虽经多次集中防治柑橘木虱,减少了传播虫 媒,但柑橘黄龙病仍是制约永春芦柑产业健康发展 的主要因素之一。防控柑橘黄龙病是一场持久战, 需要树立信心,积极应对,继续采取建立无病苗 圃、挖除病树、防治柑橘木虱等综合防控措施;广 泛开展技术培训,使广大果农对黄龙病和木虱具有 识别能力和熟练的防控技术;加强多部门配合,实 施持续控制。 312 加快产业化进程 31211 组织适度规模经营 永春芦柑

10、为山地栽培,由于受地缘因素的影 响,规模经营的难度较大。因此,应重视果园规划 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机械化管理水平。 永春芦柑优势区位于永春县东部、中南部的湖洋、 东平、东关、桃城、岵山、五里街、石鼓、达埔等 8个乡镇。依照已形成的区域布局,组织适度规模 经营,使芦柑生产能有序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 转变,逐步向以湖洋、东平、桃城为中心的优势区 转移集中。此外,建立柑园经营权流转机制,对缺 技术、外出打工的柑农,在自愿的前提下,号召他 们把柑园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有技术、懂管理、会经 营的芦柑种植能手,以实现规模经营效益。 31212 培育芦柑营销龙头企业 发展龙头企业或其他中介组织,把分散

11、的柑农 组织起来,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这是实现永春芦柑 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永春柑橘同业公会就是中 介组织中的典型代表,公会在北京、上海、沈阳、 哈尔滨、长春等主要芦柑销售区设立联络站,现已 发展为福建省最大的芦柑销售和服务中介组织。分 散的柑农可以自愿由永春柑橘同业公会组织起来, 以合同形式试办公司+农户的联合体。永春县东平 太兴柑橘专业合作社、福建永春华兴芦柑种植与管 理专业合作社等柑橘合作社代表了柑农的利益,开 展成员所需的芦柑采购、种植、运输、销售等服 务。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 公司+行业协会+农 户 ” 、“ 公司+合作社+农户 ”等经营形式,把千 家万户果农连接起来,建立利益共同体

12、,引导农民 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313 建立芦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31311 科技保障 实施科技兴柑战略,是永春芦柑可持续发展的 92 福建果树 总第145期 Fujian Fruits 200812 果树论坛 根本所在。要从优良品种的选择、优良种苗的繁育 和优良无性系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继续推广 应用现有的丰产栽培技术,尤其要注意无公害芦柑 的生产,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为芦柑产业的发展提 供持续的技术支持。作为重要柑橘产区,永春县被 列入全国首批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将建设 柑橘综合试验站。 31312 人力保障 实施人才兴柑战略,加强芦柑生产队伍建设是 永春芦柑可持续发展的

13、关键。要重视芦柑科技推广 与科研机构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依托农业部门、农 业院校或永春柑橘同业公会等创办柑农培训基地, 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不断提高果农素质,建立一 支门类比较齐全、高水平、高素质的芦柑生产技术 和管理人才队伍。 31313 政策保障 永春芦柑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推 动和组织领导。政府充分发挥行政职能的作用,加 强宏观调控,完善财政、金融、风险管理等相关的 扶持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做好发展规划,维持公 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以保证永春芦柑的可持续发 展。 收稿日期: 2008 - 05 - 16 作者简介:邱俊英(1976 - ) ,女,工程师,从事园林植物保护工作 福州市

14、园林绿地 果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邱俊英 1, 2 (1福建省福州市绿化工程处,福建福州 350003; 2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2) 近年来,福州市园林绿化事业蓬勃发展, 果 以其挺拔俊秀的外形、香甜诱人的果实赢得人们的 喜爱,作为一种常用的园林绿化树种被广泛种植。 由于园林绿地多在街头道路两旁,立地条件差,小 气候环境恶劣,植物生长状况不良,易滋生各种害 虫 1 。笔者经调查发现 ,福州园林绿地 果的主 要害虫有 果横线尾夜蛾、日本龟蜡蚧、黑刺粉 虱、 果短头叶蝉、黑翅土白蚁等,其中 果短头 叶蝉于2006年8月首次在福州市五四路省老干局 大院内 果树上被发现,随后在

15、市区其他地方陆续 发现其发生为害,并迅速蔓延。另据调查, 果瘿 蚊在厦门、泉州等地为害严重,但在福州市区目前 尚未发现。对 果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虽有过一些 报道,但由于害虫抗药性等因素的影响,以往的防 治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特别是城市园林的防治要 求 2 - 4。笔者通过药剂试验并结合实践经验 ,针对 福州市园林绿地 果主要害虫,总结出一套切实可 行的防治措施,现介绍如下。 1 果短头叶蝉(Idiocerus niveosparsusLe2 thierry) 属同翅目叶蝉科,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海 南、云南、福建等地。 111 发生与为害 常以若虫、成虫群集吸食 果的幼芽、嫩梢、 叶片、花穗

16、和幼果汁液。被害幼芽、花穗枯萎,幼 果脱落,严重影响 果的生长和产量。此外,虫体 排出的蜜露可诱发煤烟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 2006年8月,在福建省老干局院内发现 果树 “ 滴油 ”现象,随后相继在街头道路、公园、机关 庭院的许多 果树上出现,并引来许多蜜蜂。经过 认真观察、研究及查找资料,确定其为 果短头叶 蝉分泌的蜜露,经暴晒熔化后滴落下来。 果短头 叶蝉在福州一年发生78代,世代重叠严重,以 成虫在枝叶上越冬。第1代发生在25月,其发 生数量与食料的质量及气候因素的关系极为密切。 以花前嫩梢和花穗为营养时繁殖力剧增,故每年2 4月是发生的高峰期。成虫选择在初露芽苞的嫩 芽、嫩梢、幼叶柄及叶脉上产卵,卵散产,但在叶 背主脉上的卵粒则成排排列。 112 防治措施 11211 避免不同 果品种混种,以免抽梢期不一 致。注意控制肥水,力求 果抽穗一致,以便于集 中防治,控制虫口密度。 03 福建果树 总第145期 Fujian Fruits 2008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