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82994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 关键词:德育 德育渗透 德育强化小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是数学教学目的的任务之一。作为数学课不仅要传播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新课标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当务之

2、急。一、充分挖掘教材,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条件,把德育教育渗透在对知识的分析中。教材中有许多的数学史料,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如:“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之作了指示方向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面积”、“我国在2000多年前用算筹记数”、“小数是我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数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面图形面积的算法。”、“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

3、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对于这样的信息,数学教师不能怕浪费时间而视而不见,相反应该组织学生认真阅读,进行读后感的交流,以便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另外,数学课本中的一些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插图,教师也应该重视,并加以利用,让它们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服务。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些能够从数据上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辉煌成就的练习题,让学生读写,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我把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历届夏季奥运会获得奖牌的数量设计成统计表,让学生通过分析、观察、比

4、较,体会出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奉献精神,从而树立学生崇高的理想,这样增加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学中融入德育,强化德育情感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阵地,在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还可以达到德育教育润物无声的作用。具体做法有:1.运用生动的故事,“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根据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生动形象的故事运用到教学实际中来。利用历史故事、革命故事、人物故事,熏陶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

5、认识”时,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和使用小数的国家,比欧洲要早1300年,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2.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德育的外显。良好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一点一滴培养的。这要求教师要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要贯穿始终,通过训练让学生形成对学习认真负责的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敢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优良品德。比如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自觉进行检查,做错时及时纠正,自觉分析错误原因,防止再错,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就会养成认真学习、刻苦钻研

6、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3讲究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我们现在提倡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既不能完全的依赖别人,也不能脱离群体。就比如小组合作: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在这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学会对自己以及其他小组成员的正确评价。三、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

7、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我们应多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筛选资料,从中受到教育。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还能使学生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寓德育教育于学习之中,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之中。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贯穿课改理念,从实际出发,切实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拨动他们的心弦,把德育化成春雨,浸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从小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