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课内阅读积累整理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82785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单元课内阅读积累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单元课内阅读积累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单元课内阅读积累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单元课内阅读积累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单元课内阅读积累整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导语:通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阅读”的思想感情;围绕“我爱读书”体会读书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日积月累: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表明读书态度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表明阅读积累和写作之间的关系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是对会读书的重要性的比喻说法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表明要珍惜时光读书。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表明读书的方法。 6、书籍是( ) 7、旧书不厌百回读,( )。9、读一本好书,就是( )。8、我扑在书籍上,就像( )。展示台阅读记录卡可以包括班级、姓名、书名、作者、内容摘要、阅读心得

2、。文学常识:窃读记的作者是(林海音),作品城南旧事。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作者是(张钫),小苗是(苗苗),“小苗还包含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大树是(季羡林),著名“国学大师”,文学翻译家。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彭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均为清代侠义小说。古文观止代表中国古典散文最高成就,是学习文言文散文的入门读物。读书笔记的几种写法:摘录式、体会式、提纲式、批注式、书签式、卡片式。背诵、默写的课文

3、内容: 第三课第七自然段。文章重点理解:窃读记文章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句子: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把渴望读书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它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却又无力购买,只好“窃读”。“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

4、的智慧和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和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正是窃读的滋味。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国文老师告诉我们,粮食哺育身体,而书籍哺育灵魂,一

5、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句子变换:我的腿真酸啊,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双重否定句)我的腿真酸啊,我必须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改为陈述句)走遍天下书为侣本文写了作者如果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的理由;并介绍了自己反复读书的方法。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并表达了作者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的读书方法,对读书的独特见解。 句子: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以常见的事物为喻,生动而又巧妙地说

6、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这句话是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去的故地。“故地”,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

7、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指读者因阅历、体验不同而感受不同。作者指的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仿写: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也是_。 (如: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是智者,是良师,是诤友,也是伴侣。营养面包,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一次秘密的旅行,也是精神上补钙。)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本文是访谈录,“小苗”指苗苗,“大树”指知识渊博的季羡林。委羡林老先生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4*我的“长生果”(叶文玲)“长生果”即吃了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这里将书比喻成“长生果”,意思是说: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