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76204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厂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翻译 编制:徐丹 审核:陆敏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学习目标】1、根据考试说明,探究近几年江苏高考翻译题特点,了解考查方向,明确复习目标。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些方法技巧,提高文言语句翻译能力。3、讲练结合,强化得分点意识。【真题体验】1(2015江苏卷)把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答案】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

2、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解题指导】第句注意关键点“检束”、“徒”的翻译即可;第句注意关键点“治官”、“无”、“苟简”、“更”的解释和“所创立”句子翻译即可。今年赋分可能每小句1分,计8分。2. (2014江苏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1)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2)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3.(2013江苏卷“李丰,字安国”)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

3、丰对。(2)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3)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第(1)句中的“左右”指身边伺候的人,近臣;“所”放在动词“在”前构成名词性词组,应译为“在哪里”;“以”是介词,可译为“用”。第(2)句中“尚”的翻译是个难点。“尚”,匹配之意,多指高攀婚姻,“尚公主”即娶公主为妻;“选”即“被选中”,注意把被动句式翻译出来;“内”“外”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第(3)句中“缺”指“空缺”;“谘”同“咨”,意为“征询”;“谁可补者”是个疑问句,疑问代词“谁”作宾语,宾语前置,翻译时应调整语序为“可补者谁”。【知识梳理:】1.考纲解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将文言文翻

4、译成现代汉语,一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保留节目”。从2009年起,考查重点由原来的侧重直译到近几年兼顾句意通顺,语气恰当。2.翻译原则: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1)直译:要求字字句句讲究落实,要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同原文保持一致。(2)意译:只求表述原文的基本内容和思想,译出原文大意,并不拘泥于字字落实。“意译”的对象:在句中有特殊意义的词语,现代汉语中找不到与其直接对应的词语,含有特殊修辞和固定格式的句子。3.翻译的标准信、达、雅。(1)“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2)“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

5、通畅、语气一致。(3)“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4.翻译的方法技巧翻译文言文语句,概括的说,可以简称为“留、换、补、删、调、贯”六字诀。1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官职、地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2换:要把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古今异义词换成现代词语,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把换成“你”。3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补上。包括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

6、介词省略等。4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一些虚词。这些词包括句首发语词,句中表停顿或只起结构作用的词,句末调节音节的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5调:对文言文中不合现代语言习惯的句子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对象是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6.贯: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用典用事,翻译时要灵活处理,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以使译文明白、贯通。【课堂演练】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扁鹊过赵王,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入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宫门,言未已,涕泣

7、沾襟。扁鹊遂诊之。太子遂得复生。天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节选自说苑辩物)(1)扁鹊过赵王,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入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译文: (2)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译文: (3)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译文: 解析(1)过:拜访。暴疾:突然生病。造:到。活:使动用法,使活,救活。(2)生:使动用法,使生,使复活。特:只是。夫:指示代词,那,那些。药:名词用作动词,使用药物。(3)夫:用在句尾,表示感叹。息:使动用法,使复苏。答案(1)

8、扁鹊拜访赵王,赵王的太子突然得病身亡。扁鹊来到宫门说:“你进去禀告,说郑国医生秦越人能救活太子。”(2)我并不能使死人复活,只是使那些应当活的人让他活着罢了。死人是不能使用药物救活的。(3)可悲呀!乱国的君主是不能用药物使它复苏的。参考译文扁鹊拜访赵王,赵王的太子突然得病身亡。扁鹊来到宫门说:“你进去禀告,说郑国医生秦越人能救活太子。”中庶子进宫禀告赵王,赵王光着脚快步走来,出了宫门,话没说完,眼泪就沾湿了他的衣襟。于是扁鹊就给太子诊治。太子于是就活过来了。天下人听到这件事,都说:“扁鹊能够使死人复活。”扁鹊告诉大家说:“我并不能使死人复活,只是使那些应当活的人让他活着罢了。死人是不能使用药物

9、救活的。”可悲呀!乱国的君主是不能用药物使它复苏的。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节选自柳宗元送薛存义序)(1)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译文: (2)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译文: (3)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

10、者,得不恐而畏乎!译文: 解析(1)盖:承接上文,说明理由和原因,表确定语气,相当于“本来是”“原来是”。役:第一个“役”是名词,仆役;第二个“役”是动词,役使,驱使。非:表否定判断。而已也: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2)向使:连词,假如,假使。佣:雇佣。若:代词,你。直:通“值”,工钱。怠:怠慢。货:财物。黜:贬退。罚:处罚。补充省略成分,即“(其)受若直则(若)必甚怒而黜罚之矣”。(3)势:情势。如何:对怎么样。达:通晓。得不乎:固定结构,能不吗,表反问。答案(1)原本是百姓的仆役,并不是役使百姓的。(2)假如家里雇佣一个仆人,(他)收受你的工钱,却怠慢你的事,又偷盗你的钱财器物,那(你)

11、就一定非常恼怒地要赶走处罚他了。(3)情势虽不同而道理相同,能对得起百姓吗?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能不惶恐畏惧吗?参考译文凡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自己的职责吗?原本是百姓的仆役,并不是役使百姓的。所有在当地劳动吃饭的人,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来雇用官吏,是为了让官吏公平地为自己办事。如今官吏收受了百姓的钱,却怠慢百姓的事,到处都是这样。哪里是仅仅怠慢百姓的事,还要偷盗百姓。假如家里雇佣一个仆人,(他)收受你的工钱,却怠慢你的事,又偷盗你的钱财器物,那(你)就一定非常恼怒地要赶走处罚他了。如今天下的官吏大多如此,可是百姓不敢发泄自己的愤怒并且贬黜处罚他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情势不同啊。情势虽不同而道

12、理相同,能对得起百姓吗?有懂得这个道理的人,能不惶恐畏惧吗?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划线句子。刘敞,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1)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文: (2)“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译文: 4.阅读

13、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划线句子。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辄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逾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1)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译文: (2)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译文: (3)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吴氏亦子育之,使学。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