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核心之一-知人识人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4149256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r核心之一-知人识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hr核心之一-知人识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hr核心之一-知人识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hr核心之一-知人识人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hr核心之一-知人识人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r核心之一-知人识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r核心之一-知人识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识人能力第一步相人对外形的认识,是识人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步识人对内心的认识,识心,对人透过现象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识人重点知人,用人的关键环节是:弄清人的本质(素质)素质含德才德好忠厚、老实、公正坏奸恶、虚伪、自私才高精明、能干、敏捷低愚笨、庸劣、迟顿识人观念用人之先,在于识人不了解人就不能很好用人1. 知人而善用知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知识、工作能力、性格、精力和体力状况等方面全面的历史的考察与评价对每一个手下的长处短处、脾气秉性都了如指掌。知人之短,知人之长,知人长中之短,知人短中之长。善用:取人之长,避人之短;教人,成人长,去人短2. 得贤必须识贤识贤:最周密慎重的办法是在实际中试用,并进行

2、考验和审察。3. 若不能识人,势必不能用人识别一个人是否是人才主要决定于其志向和行为,评价一个人的好坏要参考其行动的效果的反响。观操守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时危机臣节,世乱识忠良。探仁人之心,必以信,勿以财;探勇士之心,必以义,君子:每事肯吃亏便是。小人:每事好便宜便是。4. 知恶不黜,则为祸始通过考核来罢不能,废无用,除掉无关紧要的官。即使有才干的人,不经考核和试用,也不能轻率录用。用人须鉴古察今1、治天下者,以人为本。争天下者,必先争人2、以德为先,次之才学用人思想:以品质节操为首要,以才能技巧为其次识人观人选之有三,一德:刚直无私,忠诚廉洁。不能只是庸庸碌碌,城府深,

3、能忍耐,保住俸禄和地位。二量:能受善者,能容贤才,非包藏隐忍、持禄保位而已三才:奋发有为,能随机应变,而不是只是耍小聪明,口齿伶俐,办公文熟练。3、以史为镜,明兴衰4、以人为镜,知得失识人需以人为镜,学习历史和现实中识人的人,在识人问题上有什么经验可以吸取,有什么过失值得注意。5、知人听众论知人四程序:只有人民说贤、不贤才可考虑;经过考察后,确是贤则用之;如见不可则去之。6. 伯乐相马与赛马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一种竞争机制,开辟一条稳定的选才渠道,按德才与政绩决定升迁,这当是赛场比马的最高境界。7.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凡是考察一个人,当他仕途顺利时就看他所尊敬的是什么人,当他显贵时就

4、看他所任用的是什么人,当他富有时就看他所养的是什么人,听了他的言论就看他怎么做,当他空闲时就看他爱好是什么,当和他熟悉了这后就看他的言语是否端正,当他失意时就看他是否有所不受,当他贪贱时就看他是不否有所不为。要使他喜欢以考验他是能否不失常态,使他快乐以考验他是否放纵,使他发怒以考验他是否能够自我约束,使他恐惧以考验他是否不变而能够自恃,使他悲哀以考验他是否能够自制,使他困苦以考验他是否不变其志。8. 用人有法,择贤而任有完整的推荐、考察、监督、奖惩制度,对于选拔人才将会起保证作用。选拔人才的制度和具体办法:一广荐人才,一面严加广荐人才:各级主要官都有权荐举人才,并按其官阶的高低规定其荐举的人数

5、,在其任内不荐举人才的则不得升官。监督考察:如果推不当,要依法对推举者予以惩处。9、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用人先审三本用人先审三本,即审德、功、能是否与他的地位、俸禄、职务相符,用人得当国泰安。1. 以近知远,以微知明观察面部表情人在受到委屈时: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感到十分难堪,继而当他平静下来的时候,脸上呈现出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其实在心中积聚了怨恨和不满。人对上级不满:敢怒不敢言,只得作出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事实上心中的怒气非常在,只不过是拼命压抑着罢了。紧迫感增加,正陷入激烈的不满和冲突中:眼睛马上会瞪得很大,鼻孔会显露皱纹,或在脸上出现抽搐现象。极端的不关心:人们正交谈的时候,有人却一定

6、是冷漠,也许表示某种爱意。根本不放在眼里: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的神情。2. 识人须由表及里3. 按贤察名,选才考能4. 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诸葛亮提出的了解、识别人的方法之一。用是变非,非变是去激被考察者的志向变化,观其在是非曲折中能否承受这样的考验。如果受了一点委曲,被误解就破瓶子破摔,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大材的。应该有大将风度,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采用通过拨弄是非挑拨离间来了解其立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用反面的话激励别人,使之决心做什么事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激将法有如下几种:一是明激法。利用对方的自尊心,好胜心强,不甘落后的虚荣心,故意夸耀自己,直截了当贬低对方,用否定的语言刺激,刺痛之、

7、激怒之,使之跳起来,从这激将的过程来观察识别对象的真正的志气和志向,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案例:三国演义中,周瑜企图假借曹操之手杀掉孔明的时候,孔明仍然采用激将法,揭穿周瑜的诡计。当孔明欣然同意接受动曹操粮草命令时,对鲁肃说:吾水战、步战、马战、车战各尽其妙,何愁功绩不成,非比江东、公与周郎辈止一能。公等于陆地能伏路把关,周公瑾但堪水战,不能陆战。鲁肃将此言告知周瑜,周瑜愤怒地说:何欺我不能陆战耶!不用他去,我自引一万马军,往聚铁山断粮道。肃又将此言告知孔明,孔明将问题挑明,并从抗曹在局出发,笑对鲁肃说:公瑾令我断粮道,实欲使曹操杀我耳。二是暗激法。就是不就事论事,而采取隐晦,旁敲侧击的方法去激

8、励下属,刺激下属,刺激下各,或有意褒扬第三者,暗中贬低对方,激怒起下属下定超过第三者的决心,从而达到促使下属努力工作,完成任务的目的。三是自激法。就是一味地褒扬对方光荣的过去的状态而不提及其现在,无形中就否定了下属现在的工作,从而激励起对方改变现状的决心。四是导激法。激将法不能只采取简单的否定或贬低,而要贬中有导,既能激励他的意志,又要指明其奋斗方向。5.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提出一连串难题,且步步迫问,而对方不假思索,顺口而去,对答如流,且言辞妙绉,非有超人才智,哪能如此。与之谈话,从各方面考察其德才,甚赏识其人。6.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通过询问计谋来了解其学识。7.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8.

9、 醉之以酒以观其性酒并不颠倒人性,它只是撤去理性的岗哨,从而近使我们显出种种丑态人在清醒时刻,我们总是有办法掩饰过去。所以三杯老酒下肚,人的各种性格-爱生气的,多情的,慷慨的,柔和的,贪婪的,就会格外清楚地表现出来。9.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凡贪财的人,如不下决心丢掉贪心,总难免见利忘义,利令智昏,轻则为人捉弄,重则误入歧途,悔之莫及。10.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要考察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可以采取对所考察的对象嘱托其办事以此观察是否守信用。识人是为了用人。如果所识之人是爱说在话,爱说空话的,肯定不会言必行,行必果。对于这种言而无信,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怎么能把其看作人才而加以重用呢?11. 见同

10、中之异、异中之同识人须知同之异,异中之同。尽管领导干部千差万别,但在识人用人问题上,作为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具有这样的共同点:要有求才之望、爱才之心,识才之眼、用才之法,容才之量、举才之德、护才之胆。12. 人才互补律在一个人才结构中,各人才因子之间最好有一种相互补的作用,包括才能互补、知识互补、性格互补、年龄互补、综合互补。一个经理班子中,应有一个直觉型的人作为天才军师,有一个思考型的人设计和监督管理规程,有一个情感型的人提供联络的培养职员的责任感,并且最好还有一名冲动型的人实施某互补倾向表明:他人所吸引你的地方,正是你自身所缺少的东西。一个人所追求的东西,正是他所没有的东西。异性之间相吸引的实

11、质,正是一种互补的倾向识人过程中,熟悉掌握人才之中的互补定律是十分必要的。在一个人才结构中,各人才因子之间最好有一种相互补充的作用,包括才能互补、知识互补、性格互补等,形成这样的结构特征,有利于提高整个人才结构的效能。识人不仅要了解人才的才能互补律、知识互补律,而且还应了解人才中的个性互补律。在任何一个人才结构里,人才因子之间都存着个性差异,气质、性格各有不同。例如,有的脾气急,有的脾气缓,有的做事精细、有的理事麻利、迅速。这些不同的个性特征,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如果全都是一咱性格、一种气质,反而不利于把工作做好。例如,全是急性格的人在一起,就容易发生争吵、纠纷。这有点像物理学

12、上的同性相斥。个性互补,有利于把工作做好。识人须知互补律,其中年龄互补也是其不可缺少的一大定律。一个好的人才结构,需要有一个比较合理的人才年龄结构,以使得这个人才结构保持创造的活力。五、人才是非有准则1. 明德才兼备为标准5. 以实践为标准7. 不可求全责备识人时不能求全责备,是人总有缺点。看人总看人的主流,而不斤斤计较人的小过,故能知人之长而用之。管理者一定要能够正确对待知识分子的某些缺点和不足。使用时,一定要有力排闲言碎语,不怕吹冷风的勇气和魄力。9. 听众论以为鉴知人,当然要靠人,既要靠用人者,也要靠听众论。11. 贤之标准什么是贤才呢?评价人物应以是非为标准,而不应该也不能看其成功或失

13、败作为唯一标准。两种人:一是喜欢人阿谀奉承,而厌恶人提与已相反的意见另一种是知过则改12. 英雄之标准英:聪明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英可能为相雄: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雄可以为将。历史无数事实说明:凡雄实多奸,不奸难成雄。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13. 识人与相人有别相人作为识人的一种类型,主要是相人之表面,正如我们常说的相面。相面主要是对人的外表的一种认识。还包括其体记、衣着等外部表现。相人与识人的区别在于相人主要是相形,识人主要是识心,相人是对人的表面现象的认识,识人则对人透过现象对人的本质的认识。14. 看人要看其本质本质,是说原

14、来的本质,本质与素质的意义的一样。素质包括德才两方面。德的素质有好坏、忠厚、老实、公正,这是好的品质;奸恶、虚伪、自私,这是坏的素质。人的素质也有高低之分,高的素质如精明、能干、敏捷,低的素质如愚笨、庸劣、迟顿。看人,主要是要弄清其人的本质、素质,这对于了解其人是很重要的,也可以说是知人,用人的关键环节。15.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六、活用庄子之道考察他是否忠诚将所识之人派到远处工作,远则难监督在现实生活中,确实需要远使之而观其忠的必要。对于:领导在场与不在场是一样干工作,尤其是领导不在时,工作照样干得出色。为忠诚 随心所欲,干得很糟,无所谓忠诚,不可用。考察他是否恭敬派在身边工作,容易相熟而没

15、有拘束观察在与人相交往的过程中是如何对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做事谨慎,就能使自己志向更坚定;说话谨慎,就能使自己德行更崇高。在领导身边工作人员,应该自律、自重、自爱、自尊、自励,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好的形象,不做有损身份的事看他的能力如何在情况复杂的时候派他去工作看他的智慧如何急促之间询问他在应急情况,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如何处理好这突如其来的事情,通常的人往往总是束手无策,处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状态。对于智商高,应变能力、反映能力灵敏的人来说,即便遇到料想不到的问题像;连珠炮地向他扑来,他也会从容不迫,遇险不惊地有条不紊地恰恰如其分地回答。看他是否守信在紧迫的情况下和他相约在紧迫的情况下和他相约,看他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